“一跌先停牌”難了!A股停複牌監管悄然生變
近兩個月來,股指震蕩下行。與以往異常波動時不同的是,上市公司“一跌先停牌”的場面未再上演。即便是面臨質押平倉等風險的個股,也較少出現緊急停牌來避險的操作。
不僅“任性停牌”減少,因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的現象也發生較大變化。就在上月,A股上市公司普遍出現不停牌而直接披露重組方案。同時,進入今年以來,重組停牌的周期明顯縮短。越來越多公司在明確了重大重組事項後,會及時披露並複牌,繼續推進重組事項並分階段披露。
這些變化的背後,A股停複牌規則在悄然劇變。“當前就是鼓勵少停牌,沒事盡量不停牌。”多方人士在采訪中確認,交易所已經開始對現行停複牌的執行逐步調整,在申請審核、信息披露等方面監管極為審慎,明確鼓勵不停牌披露重組預案、分階段披露重組進展。目前,部分新的規則已經以口頭指導形式進行大面積推廣。這一調整,打擊了A股濫用停牌規則的慣用招數;但值得註意的是,如何在重組期間做好內幕信息管理並防止股價異動,也成了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的新挑戰。
停牌避險術不靈了
種種統計和跡象都表明,想要利用停牌來避險或力保股價,在當前監管環境下正變得越來越難。
近兩個月來,A股震蕩下行,上證綜指在6月和7月期間累計下跌7%,但以往大面積停牌的現象並未重現。根據Wind統計,截至2018年7月末,A股處於停牌狀態的公司有141家。停牌後及時複牌已成常態,141家停牌公司中7月新增的停牌公司只有4家,於6月起開始停牌的公司有43家。
截至7月底停牌的141家公司中,正在推進重大資產重組的有71家,占比50%;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有23家,占比16%;因重大事項相關原因停牌的有23家,占比16%。重要事項未公告的停牌公司只有5家。
而把時間撥回到2015年7月時,A股的停複牌狀況卻大相徑庭。2015年6月至7月期間,上證綜指下跌21%。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2015年7月底,A股處於停牌狀態的公司有498家,僅在當月下跌中申請停牌的就有200家。期間更出現過前所未有的“千股停牌”場景。
停牌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為解決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強內幕信息管理等。但最近幾年,A股上市公司隨意停牌、長期停牌、停牌期間信息披露等問題日漸凸顯,“停牌釘子戶”等惡性操作也屢見不鮮。此前數次股市急跌中表現得極為明顯。大跌中先停牌,就是當時最常見的避險招數。比如,在2015年7月末近500家停牌公司中,因重大事項、預計發生重大事項、擬披露重大事項等原因的有242家,占比近50%。此外,還有47家公司停牌重要事項未公告。
“不知因何而停,不知停到何時”,這不僅幹擾了投資者的正常交易,也影響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破壞市場秩序和環境。甚至,一度還影響到A股開放進程。在A股沖擊MSCI的過程中,MSCI公司方面就明確提出過A股停牌問題的嚴重性,並作出個股停牌超過50天剔除出MSCI指數的規定。
為治理亂停牌,近兩年來,監管措施接連出臺。在2016年5月,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停複牌業務指引》,7月再發布業務操作指引和加強停複牌管理的通知。
新規對各類停牌的期限作出明確規定。比如,籌劃控制權變更、重大合同以及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購買或出售資產、對外投資等其他事項的,不超過10個交易日;籌劃非公開發行的不超過1個月。一般情況下,深交所規定籌劃各類事項累計停牌時間不超過6個月,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連續籌劃重組停牌不得超過5個月。
“從2015年以後,交易所對於停牌的管理就越來越緊。尤其是停複牌新規出臺後,現在申請停牌的流程和披露要求都非常嚴格,就是鼓勵盡量不停牌。”上海某上市公司董秘向第一財經介紹,停牌申請是目前為數不多的交易所事前審核事項之一,公司一般要在當天收盤後規定時間內提交相關材料,在交易所業務系統內提出申請。如果遇緊急事項,可以在次日開盤前和午間收盤時的規定時間內,提交臨時停牌申請,但現在申請臨停越來越難。
進入今年以來,對於停複牌的管理還在繼續升級。某大型券商投行部總監就透露,今年以來針對整治亂停牌的力度很大,在現行新規要求的基礎上,各類停牌都有更高要求的管理和限制。形式上,交易所主要是以口頭指導下達至上市公司,目前已經大面積開始推廣,“原則很明確,一般情況下不給停牌,保障投資者的交易權。”
停複牌改革的進度還在繼續推進。據證券日報報道,在近日舉行的“2018年第5期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研修班”上,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鄧舸介紹了上市部年內的四項重點工作。其中就包括,加強信息披露和風險監測,並將繼續完善上市公司停複牌制度,配合證券法、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制度的修訂工作。
鼓勵不停牌重組
除了任性停牌受到遏制,重大資產重組停牌也出現很大變化。區別於以往通過停牌來鎖定發行價等操作,當前,不停牌公告重組方案、分階段披露等新的監管措施已在落地執行。
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在今年7月,滬深兩市只新增有23家上市公司申請過停牌。其中,因重大資產重組而申請過停牌的只有6家,分別是*ST地礦、東方新星、四通新材、天業通聯、科大國創、同有科技。目前,只有天業通聯和同有科技仍在停牌,其他個股均已複牌。
按照現行的停複牌規定,一般情況下,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月。以往,上市公司多會選擇先以重大事項停牌,10個交易日轉為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在期限內披露重組方案。如遇涉密或國有資產等情況,重組周期會有一定延長。
但從上月重組停牌的公司來看,停牌時間遠遠低於規定期限,並且多數都是直接披露重組方案。重組停牌,正從事前停牌籌劃、交易所審核後複牌,逐漸轉為不停牌披露重組方案、停牌等待交易所事後審核。
比如,*ST地礦在6月28日直接發布重大資產出售方案,7月2日起才進入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等待深交所的事後審核。經交易所審核和公司回複後,*ST地礦在7月13日就進行了複牌。同有科技在7月30日晚直接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沒有申請停牌。7月31日,公司才啟動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推進重組並等待交易所事後審核。
“當前鼓勵不停牌直接披露,最直接影響是縮短了整個重組的周期,目前公司基本上不會用盡重組停牌期限。另外一個契機是,重組對股價的刺激效應在減弱。之前停牌籌劃重組,主要是擔心股價異動,同時希望能提前鎖定價格。現在,長期停牌不允許,短期股價波動不大,那麽對‘鎖價’的需求會回落,不停牌重組的推行也就更順利。”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道。
就在上周,深交所在披露並購重組停牌情況時也指出,此前部分上市公司往往擔心因引起內幕交易或股價異動導致交易無法順利達成,仍希望申請長期停牌以防範這些“風險”。但這一現象在當前出現了很大改觀。
深交所方面稱,深市公司在籌劃非公開發行、控制權轉讓、對外投資等事項時,已逐漸接受不停牌推進的做法。今年以來,深市有17家公司籌劃重組時未申請停牌,直接披露重組方案或披露提示性公告。此外,分階段披露原則也逐漸被上市公司采用。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短期停牌,在明確籌劃事項的性質和影響後,及時申請股票複牌繼續推進。截至7月底,深市就有49家上市公司停牌後及時複牌,繼續推進重組事項。
解決各種不規範停牌的同時,不停牌重組也對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提出了新的挑戰。
“不停牌的情況下要防止內幕信息交易,還要防止股價異動,這要求很高,挺棘手的。”上述投行人士感慨。而前述上市公司董秘還進一步表示,如果全面啟動不停牌披露重組,還需要等待交易所更明確的規則指引。“比如,公司如果正在籌劃重組而出現股價異動,停牌核查時是否要披露重組事項,後續披露如何推進,這些可能都需要進一步明確。”
企業與投行的這種擔憂,部分上市公司已經親身經歷:在異動發生後停牌核查,公布重組事項,並在隨後及時披露重組方案。
由於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達23%,藏格控股在今年6月29日起停牌,進行股價異動核查。7月5日晚,公布核查進展時稱,獲悉公司控股股東正在籌劃可能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項,該事項處於籌劃階段且可能涉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核查尚未最終完成,公司申請繼續停牌。7月15日晚,公司再發布核查進展,披露了經董事會審議通過的重組預案。在回複交易所問詢並對方案進行調整後,藏格控股已於8月3日起複牌。
針對停複牌改革的下一步方向,深交所方面表示,將強化一線監管職能,引導上市公司審慎申請停牌。具體來看,將嚴格停牌申請程序,加強信息披露監管,要求公司在停牌公告中詳細披露停牌原因和具體事項,嚴控停牌期間信息披露前後不一致的情形,遏制“任意停”。縮短停牌期限,督促公司加快評估審計工作及履行審批程序,避免“長期停”。同時還將要求上市公司做好內幕信息管理工作,增強各方的保密意識。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陳天翔
老樓周記:終極一跌 信不信由你
1 :
GS(14)@2012-01-14 16:25:34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981424
不幸言中新盤連番劈價潮蔓延,先有將軍澳天晉大劈三成開始,再有灣仔壹環開售一周減價一成, 12月中公佈農曆新年後賣樓的紅磡昇御門,未賣自殘一成半樓價,要錢唔要貨格局明顯,減幅變成雙位數字,下下入肉。
三個盤位處不同區份正正代表港九新界同樣面對減價壓力,難獨善其身,鬼理你是大品牌抑或是市區優質豪宅,認錢唔認人,「 cash is god」,連坐擁大量現金的財團亦加入搶錢之列,這意味着上半年靠實力贏不到時勢,若要成功過渡,必須減持貨源改持現金。
一般小市民畢生積蓄擺在物業身上,沒有人想見到樓市衰的現象,利淡消息湧至,上半年惡運未除,買新盤的意欲高於二手樓,不過今日低價、明日高價,總使你認為入到平貨,但最終卻入了貴貨,打定輸數留回現金等終極一跌。
鐵路盤缺乏優勢
老樓預期跌幅將在上半年轉趨急促,鑑於新盤定價就快平過同區二手樓,按過往經驗,就會促使整體樓市跌幅擴大。越跌得快,越快見底,當到了合理水平時,買家回流,樓價才稱得上回穩,能否撐上去──「難」。
就快可以賣的新盤排隊登場,都是大型新盤,如長實的荃灣西鐵站上蓋和新地屯門站上蓋,都是新界鐵路沿線新盤,今時今日鐵路盤都沒有優勢,只能跟大市走。兩大發展商先後帶頭減價壞了氣氛,其他發展商亦被逼走上減價之路,用家必須要有耐性細心選擇,以免買大開細、一齊陪葬。
揀鐵路盤不如揀高息盤,要選擇有優質租客樓盤,我唔知屯門租客有多好,只知道同區二手大型屋苑呎租唔使 10元,租客肯定唔似富貴。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2 :
passport(1491)@2012-01-14 18:07:38我都想跌
我目標應該係沙田或荃灣 200萬樓樓下
3 :
龍生(798)@2012-01-15 01:50:30沙田第一城, 395
200萬樓下在望
4 :
passport(1491)@2012-01-15 17:10:023樓提及
沙田第一城, 395
200萬樓下在望
395望幾多?
5 :
GS(14)@2012-01-15 17:24:064樓提及
3樓提及
沙田第一城, 395
200萬樓下在望
395望幾多?
120-140?
6 :
龍生(798)@2012-01-15 17:55:11無你咁貪,150-160 我會買了
7 :
GS(14)@2012-01-15 18:03:356樓提及
無你咁貪,150-160 我會買了
買了請告知
8 :
passport(1491)@2012-01-15 21:11:366樓提及
無你咁貪,150-160 我會買了
我目標都係咁上下
希望得啦
9 :
passport(1491)@2012-01-15 21:14:426樓提及
無你咁貪,150-160 我會買了
不過咁咪即係要現價跌25-30%左右
10 :
草帽(1253)@2012-01-15 22:35:49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沙田第一城, 395
200萬樓下在望
395望幾多?
120-140?
這個要等財員滚滾來.
11 :
GS(14)@2012-01-16 22:31:40咁我買平平工廠先
12 :
passport(1491)@2012-01-17 01:41:55咁我寧願150萬算了
13 :
Sunny^_^(11601)@2012-01-22 12:10:15買就買大D啦,到時升都升多D呀,好似港島區都應該會有200萬既盤出現既.我target就係買呢D啦.買完一個就會有一筆收入,就可以再問銀行借多D買多層啦
14 :
龍生(798)@2012-01-27 16:15:50買得到我想買倚巒TIM....
但真係買唔到嘛...
湯兄, 不要買住宅以外的東西...對你的終告
15 :
kamfaiAthrun(1488)@2012-01-27 16:31:03港島區應該會有200萬既盤.. small size 公屋?
16 :
龍生(798)@2012-01-27 16:34:35有, 大把, 筲箕灣的單橦樓, 150萬都大把有交易, 問題係你接唔接受到
17 :
Sunny^_^(11601)@2012-01-27 17:34:2116樓提及
有, 大把, 筲箕灣的單橦樓, 150萬都大把有交易, 問題係你接唔接受到
環頭環尾好多呢
18 :
GS(14)@2012-01-27 22:43:5516樓提及
有, 大把, 筲箕灣的單橦樓, 150萬都大把有交易, 問題係你接唔接受到
可唔可以睇下,3月味皇過來
19 :
Sunny^_^(11601)@2012-01-27 22:59:0918樓提及
16樓提及
有, 大把, 筲箕灣的單橦樓, 150萬都大把有交易, 問題係你接唔接受到
可唔可以睇下,3月味皇過來
周圍D地產店多到唔恨啦.不過有D真係好舊下
20 :
GS(14)@2012-01-27 23:08:0119樓提及
18樓提及
16樓提及
有, 大把, 筲箕灣的單橦樓, 150萬都大把有交易, 問題係你接唔接受到
可唔可以睇下,3月味皇過來
周圍D地產店多到唔恨啦.不過有D真係好舊下
舊成點?
21 :
Sunny^_^(11601)@2012-01-27 23:21:4020樓提及
19樓提及
18樓提及
16樓提及
有, 大把, 筲箕灣的單橦樓, 150萬都大把有交易, 問題係你接唔接受到
可唔可以睇下,3月味皇過來
周圍D地產店多到唔恨啦.不過有D真係好舊下
舊成點?
外牆好似十年冇洗咁...唐樓都仲有好多.
22 :
GS(14)@2012-01-27 23:24:27咁呢D好炸彈
23 :
龍生(798)@2012-01-28 00:43:34外型舊係無辦法, 新樓咁款都唔駛賣百零萬啦
地點多數好隔涉, 當然你可以話筲箕灣, 只要唔上山, 隔涉極都有個譜
但那些都是最差最差的地段
垃圾站, (污糟)
街市(噪音, 污糟, 品流複雜混為一體),
電車總站,(超強噪音)
食肆( 有當然好, 但如果開正你樓下, 包圍你屋企, 你或者有其他諗法)
而且只係樓價平, 因為奇細無比, 呎價反而貴得驚人
咁情況, 仲買唔買?
24 :
龍生(798)@2012-01-28 00:44:12好...如果你地有興趣, 到時我執一堆環頭環尾既所謂百零萬盤,
車你地一齊去開下眼界.....
25 :
亞力士(1473)@2012-01-28 12:58:46龍兄預埋我
食肆如果開正你樓下 你以後唔使開window
而且筲箕灣個段好多一樓一
26 :
Sunny^_^(11601)@2012-01-28 14:19:4124樓提及
好...如果你地有興趣, 到時我執一堆環頭環尾既所謂百零萬盤,
車你地一齊去開下眼界.....
上環好多都好好呢,而且好易揾到好租客
27 :
龍生(798)@2012-01-28 14:48:26好,無問題,我今日約左人睇嘉輝花園,睇完俾包膠大家
28 :
Sunny^_^(11601)@2012-01-28 14:50:5227樓提及
好,無問題,我今日約左人睇嘉輝花園,睇完俾包膠大家
"嘉輝花園"都唔錯,不過之前炒MTR炒過頭.唔知而家D賣家肯唔肯減價定等埋開車先呢
29 :
龍生(798)@2012-01-28 16:08:20仲未睇,但我諗左好耐,都諗唔到有咩地方好得過太安樓咁進可攻,退可守
30 :
Sunny^_^(11601)@2012-01-28 17:10:3329樓提及
仲未睇,但我諗左好耐,都諗唔到有咩地方好得過太安樓咁進可攻,退可守
你揾反D二線既,好多寶呢
31 :
GS(14)@2012-01-29 10:02:4529樓提及
仲未睇,但我諗左好耐,都諗唔到有咩地方好得過太安樓咁進可攻,退可守
點進退有度法?
32 :
龍生(798)@2012-01-29 14:55:30首先樓價平, 現在你肯俾錢買, 約180-190 有交易, 而且容易租出
又可以間套房, 1開3TIM呀, 你得閒去睇下, 真係嘆為觀止
最後仲有收購慨念, 果度地積比率足足10倍
收只係遲早既事,
當然, 租得果度的人, 質數不會高, 遇到租霸風險比其他高
33 :
GS(14)@2012-01-29 15:44:1832樓提及
首先樓價平, 現在你肯俾錢買, 約180-190 有交易, 而且容易租出
又可以間套房, 1開3TIM呀, 你得閒去睇下, 真係嘆為觀止
最後仲有收購慨念, 果度地積比率足足10倍
收只係遲早既事,
當然, 租得果度的人, 質數不會高, 遇到租霸風險比其他高
咁如果唔開都麻煩?
34 :
Sunny^_^(11601)@2012-01-29 17:33:3132樓提及
首先樓價平, 現在你肯俾錢買, 約180-190 有交易, 而且容易租出
又可以間套房, 1開3TIM呀, 你得閒去睇下, 真係嘆為觀止
最後仲有收購慨念, 果度地積比率足足10倍
收只係遲早既事,
當然, 租得果度的人, 質數不會高, 遇到租霸風險比其他高
"收只係遲早既事"好難呀!!!
我都有睇過嫁差唔多成千個單位呢.
田X之前想收大安樓旁既太樂,有400個單位到(大約啦),失敗左.
而家成千個單位,而且投資者比例唔細.如果真係收既話好有可能幾個大投資者會同收樓者談判呢.
到時咩情況就唔知喇
35 :
GS(14)@2012-01-29 17:46:09唔會玩埋D招吧
36 :
passport(1491)@2012-01-30 22:45:0027樓提及
好,無問題,我今日約左人睇嘉輝花園,睇完俾包膠大家
有樓睇?
我有興趣呀
37 :
龍生(798)@2012-01-31 20:59:49我都知難, 但難收得過中央樓?
銅鑼灣二線地段, 地下個商場業權賣散晒, 又有地鋪, 上面又多賓館
都俾田生搞掂
有時的野, 真係好難講的
38 :
龍生(798)@2012-01-31 21:00:45湯兄, 唔開都係麻煩友多
8k 租得太安樓, 唔通會係醫生律師咩....
你搵到個樓下開車仔面既, 己經係三生修來的褔氣....
39 :
Sunny^_^(11601)@2012-02-01 12:26:1438樓提及
湯兄, 唔開都係麻煩友多
8k 租得太安樓, 唔通會係醫生律師咩....
你搵到個樓下開車仔面既, 己經係三生修來的褔氣....
我之前有個piano老師住太安樓...
收入都唔錯呢
40 :
GS(14)@2012-02-01 20:32:0538樓提及
湯兄, 唔開都係麻煩友多
8k 租得太安樓, 唔通會係醫生律師咩....
你搵到個樓下開車仔面既, 己經係三生修來的褔氣....
咁我寧願買公屋,公屋D人雖然都是有少少野,但是情況好好多
41 :
亞力士(1473)@2012-02-01 23:05:1039樓提及
38樓提及
湯兄, 唔開都係麻煩友多
8k 租得太安樓, 唔通會係醫生律師咩....
你搵到個樓下開車仔面既, 己經係三生修來的褔氣....
我之前有個piano老師住太安樓...
收入都唔錯呢
仲要唔使交稅個款
42 :
龍生(798)@2012-02-02 01:35:22鋼琴老師如果撞到好就好...
撞到唔好...又無糧單又無稅單
你租比佢前要先拎出無比勇氣
所以你呢的故事...實際遇上反令人卻步....
43 :
Sunny^_^(11601)@2012-02-02 09:49:1342樓提及
鋼琴老師如果撞到好就好...
撞到唔好...又無糧單又無稅單
你租比佢前要先拎出無比勇氣
所以你呢的故事...實際遇上反令人卻步....
有稅單的...佢唔係私人個D...佢係青苗教既...一定有稅單
44 :
龍生(798)@2012-02-02 17:54:37咁又真係唔錯喎
45 :
GS(14)@2012-02-02 21:19:3344樓提及
咁又真係唔錯喎
開間公司亂開都得啦
46 :
龍生(798)@2012-02-03 17:11:22咁我都知可以做假...但這己是最後的防線...
47 :
GS(14)@2012-02-04 12:02:5946樓提及
咁我都知可以做假...但這己是最後的防線...
咁你做又是咁,唔做他又扮唔知,你自己知點
利字當頭:捕捉終極一跌
1 :
GS(14)@2012-07-30 14:17:15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30/16557859
不是幸災樂禍。朋友當中,的確有不少都在等終極一跌的機會。上星期,肥仔孫柏文開口中,買了熊證,又一次在危機邊緣,為大眾增添點快樂氣氛。坦白講,我這位老友,長遠來講,眼光比誰都好。可能是他腦筋轉得比地球快了一點,所以,每次他宣佈行動之後,都要等一段時間,預言才會實現。
在深圳河的另一邊,股市在近40個月低位,沒有起色。上星期,在微博見到有網民說:「政府干預的結果,就是製造泡沫。泡沬爆破之後,市場就變成一池死水,再干預也沒有用。不過,總會有人幻想,政府可以再干預救市。」這句話有智慧,放諸四海皆準。君不見美國,之前樓市炒得最熱烈的地區,價錢由六、七年前的高位至今,再到可見將來,應該都不會有甚麼起色。近來,有點生機的地產市場,反而是之前無人問津的出租物業。
例子說明甚麼?一,終極一跌, V形反彈,是投機;買中了,有派彩,是因為冒了風險行為。賺了,要見好就收。這是投機心理學第一課。二,終極一跌之後,再震蕩一輪,接下來可以是好長,好長的悶局。悶局過後,當炒的又不再是之前的資產。所以,避不了那一跌,被困谷底,想要爬回人間,第一件事是拋去包袱。三,能夠做蟹,還是有點福氣。因為被迫套現的投機者,連報復的機會也沒有。所以,永遠都要問,自己的收入,是否穩定,而不是盲目樂觀地想像賺了橫財之後如何再錢生錢。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偏偏動蕩之時,人的理智也特別薄弱。在我老友的預言應驗之前,再寫一篇,希望屆時大家還有點殘餘記憶吧。
利世民
趣BLOG BLOG:十年一跌 2018樓價必跌?
1 :
GS(14)@2018-01-07 16:26:48■當市況逆轉,SSD將成為加劇樓市下跌的元凶。資料圖片
上期講明年加息三厘的可能,引起不少意見,當然網友絕大部份傾向相信樓價只升不跌,甚至覺得股榮唱衰,背後總有目的。千禧年畢業後,大約工作五年(頭三年打兩份工),儲到兩成首期,以270萬買入一個荃灣屋苑單位,當時正值美國加息、港息超加的周期,每月供款驟增數千元,這是買樓前沒有預計的事,單位今年供甩,留作父母居所。四年前於同區以400多萬買入另一單位,自住至今。單位就算升值又如何,見估值升、毗鄰單位屢創新高,只是潛意識的感覺良好,沒有實際得益,銀行游說加按套現,難道不用還嗎?樓市絕大部份,都是低買低賣、高買高賣,能夠低買高賣,成功率極低。唱衰樓市的,不一定是租奴或者落錯車的人,就算是有自置物業,亦不能否認樓市位高勢危的事實。新盤開癲價,其實是計入未來三年的溢價,真的有實際需求、且做完加三厘壓力測試仍然過到,不介意樓價稍為遇上大調整,隨時可以入市。股榮提醒的,是很多盲目崇拜「樓價只升不跌教」,發展商提供所謂呼吸Plan免壓測免審查,造就更多人入教,風險零意識,額外供款零準備,因為他們堅信零加息。如果是昔日沒有三年辣招稅鎖綁期,肯止蝕仍能走到,但市況逆轉,SSD將成為加劇跌市的元凶。今年初的股市魔咒「十年一跌,逢七必跌」幾可肯定失效,過去兩次樓市大跌,適逢都是8字尾,包括1998年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絕不希望「十年一次,逢八必跌」在樓市重演,事關金管局多輪逆周期措施,對銀行已經有妥善保護,但是對採用發展商高成數的買家卻是零保護,樓市不升,他們已面對未能上會風險。金管局有一個圖,不妨可借用供大家參考。該局根據差估處及統計處收集數據,以一個約500多呎單位的置業成本及租賃成本計算出買租價差比率,今年上半年比率達到176%,反映樓宇買家置業成本較租樓多出76%,1998年有關比率於300%以上見頂,然後急跌。2008年有關比率升至150%水平後,亦見頂急回。過去兩年一直提示樓市有下跌風險,最終樓價指數反而升逾兩成。2018年預測,香港跟美國加息,樓價估計調整兩成,如明年底CCL最終不低於135(現為165),此欄及fb再不會再談任何樓市的相關資訊。股榮
http://fb.com/stockwing1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4/2025426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