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團外賣業務:一兩年內不著急賺錢 仍需擴張滲透

在北上廣深這些城市里,每天都會看見身著不同顏色服裝的送餐員,一到飯點,電動車就會載著他們和食物奔向各個生活區、寫字樓。

美團外賣近日對外發布了最新的運營數據:目前,該平臺日完成訂單量超過1000萬單,活躍的配送騎手超過30萬名,合作商戶超過100萬,業務覆蓋了1300個城市,2016年的GMV為全球第一。不過,美團點評副總裁兼外賣和配送事業部總經理王莆中稱,目前該業務仍然需要快速擴張規模,近一兩年內不是盈利的時候。

Analysys易觀此前發布的外賣行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133億元人民幣,占同期中國餐飲業總收入的3.2%。

外賣對餐飲滲透持續提升

如果將全球食品市場、餐廳及快餐市場、外賣市場、線上外賣市場排列成金字塔型,那麽,根據麥肯錫的數據,線上外賣的規模僅占到食品市場的0.4%。

對於互聯網送餐平臺來說,這可能會是一個悲喜交集的數字。線上外賣的增長空間仍然很大,但另一方面,這個業務的增速整體並不快。

同樣,根據麥肯錫的數據,目前全球範圍來計算,外賣對餐飲的滲透率約為10%。王莆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到2020年,中國的滲透率預估可以到20%,且95%以上的訂單會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實現。目前的線上化率約為74%。

易觀的分析相對保守,他們指出,未來三年中國餐飲外賣產業互聯網滲透率將持續攀升,到2019年互聯網外賣在餐飲業滲透率將達到7.6%。

易觀的監測同時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372.6億元。但從全年數據來看,2016年的市場擴張速度較前一年有所放緩。

美團點評提供的數據是,在2016年7、8月份之後,其日訂單量打破此前平穩增長的態勢,開始迅速攀高,而從今年1月份開始,由於春節放假等因素的影響,增速又開始回落。

供給、流量、配送

王莆中認為,在外賣的持續滲透之下,餐飲業會提升運營效率,削減在房地產上的投資,增加在外賣上的投資。比如未來新餐廳可能在功能設計和後廚前廳面積配比上有很大的不同,並且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

他指出,把外賣市場做大主要有三個關鍵環節:一是供給,對於外賣平臺來說,就是入駐的商戶,包括數量和質量。二是流量,現在流量的獲得成本越來越高,誰在流量上有優勢,誰就能先獲得用戶。三是配送,配送的網絡規模和質量,反過來決定供給的質量。這同時也是同業競爭的三個必爭之地。

以美國的幾個互聯網外賣平臺為例,王莆中特別提到了配送的重要性:Grubhub在美國盡管一家獨大,但其增長率遠遠低於新興品牌,比如Doordash和UberEats已經在西海岸的一些城市吞掉了大部分的市場占有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新興平臺早在三年前就開始全力做配送,而Grubhub是純平臺模式。

目前,國內的外賣平臺,美團點評、餓了麽、百度外賣都有自己的配送隊伍。除了自營、加盟,三家都有眾包的模式。眾包模式有利於解決外賣配送運力的潮汐問題。

易觀的分析指出,物流配送成為外賣廠商一個重要競爭壁壘。此外,隨著物流配送的不斷縱深化發展,外賣物流將疊加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將會成為外賣廠商拓展多樣化的配送服務的基礎。

“我們有25%的訂單來自於兩餐以外,有的是早餐,有的是夜宵,有一些城市,比如說成都的夜宵占比應該是大於10%。”王莆中說道。

對於美團點評外賣業務的盈利規劃,王莆中稱,一定是過了最快增長的階段才是賺錢的時候,可能是一到兩年以後。盈利點主要來自於商家抽成、配送費以及廣告收入。但目前還是在擴大規模的階段,美團外賣現階段的任務是“精耕細作”。他透露,今年外賣平臺營收將有2.5倍的增長。同時,他也稱,美團點評並不著急上市。

而此前,餓了麽創始人張旭豪也稱,餓了麽還在“燒錢”,現在的目標不是去賺錢,而是繼續滲透市場。但持續的資金投入已經達到了最後階段。餓了麽去年年底宣布了日訂單量超過900萬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996

山寨手機商銳減 一兩年後或不足百家

1 : GS(14)@2011-11-19 23:43:24

http://news.imeigu.com/a/1321402571350.html
「如果說原來有一千家山寨機,現在應該只有不到兩百家,再過一兩年,至少再去個零。」作為金立手機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立榮同時也是深圳手機行業協會會長,長期紮根於深圳這片全球手機產業的熱土。在他看來,山寨機的路將越走越窄。事實上,隨著手機成本不斷下降,山寨機賴以生存的功能機市場進一步萎縮。同時,今年以來智能機價格迅速走低,品牌商意欲把單機價格打到700元人民幣以下,山寨機更是意興闌珊。

此消彼長間,手機品牌商和正牌製造商不斷湧現。按照近日在移動電話機生產企業工作會議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巡視員張新生透露的數字,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移動電話機生產企業219家。據有關人士介紹,這些廠商生產的產品都會向工信部申請入網許可證,於是便出現在了統計範圍內,成為廣義上的正牌軍。而在這些正規軍之間,立足智能機而展開的新競爭又悄然而起。

國產品牌大量殺入智能市場

儘管在整體出貨量級上無法和中興華為兩大國產通信商相比,但劉立榮依然自豪地告訴南都記者,在國內市場上,單以自有品牌而言,金立已然排到了第一位,統計數字則來自於賽諾諮詢。據其介紹,金立手機今年的銷量預計將達到2500萬台,其中1700萬台內銷,800萬台出口海外。明年金立的出貨量則將衝擊4500萬台,其中智能手機將成為最重要的增長點,預計出貨量要達到1500萬部。

劉立榮是在近日舉辦的首批金立智能手機上市發佈會上透露這些信息的。此次,金立一口氣推出了面向不同消費層的7款智能手機,採用了高通、聯發科的解決方案,Android的操作系統。

無獨有偶,同樣「第一」的國產品牌基伍手機(G『FIVE)亦啟動了自己的智能手機戰略,並宣佈進軍中國國內市場。今年年初,一則國際知名諮詢公司Gartner的統計報告將G'FIVE品牌帶到了公眾面前———該品牌以僅次於中興的銷量,排名全球第十位,市場則主要在中東和非洲。更重要的是,該品牌並非像中興、華為、TCL那般為國外運營商貼牌,而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銷售,成為了中國自有品牌的海外銷售冠軍。

兩大國產「第一」品牌同時啟動智能手機戰略,目標則是蓬勃發展的中國智能機市場。市場調研公司IHSiSuppli預測,今年中國智能手機的發貨量將增至逾5400萬部,普及已是大勢所趨。劉立榮則預計,這個數字將在明年達到1.5億。

山寨機意興闌珊

和原本功能機市場發展有區別的是,過去功能手機總是會按洋品牌、國產品牌、山寨機的方式劃分價格區間,並有至少數年的週期,價格才會慢慢降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山寨機製造商有足夠的時間,賺取「高性價比」所帶來的利潤。然而,僅短短1年,國內品牌的智能手機價格已迅速降至1000元左右,並將在明年向700元進軍。特別是金立、基伍的加入,品牌機智能化普及陡然加速,山寨機尚未大規模涉足智能市場,已然喪失了市場。

作為深圳手機行業協會會長,劉立榮對於以深圳為代表的山寨機行業,亦有自己的看法。「山寨是一種精神,一種創新跟模仿的精神,山寨人學習的只有這種精神,沒有別的。」不過他認為,如果說過去有一千家山寨機,現在應該只剩不到兩百家,再過一兩年,至少再去個零。背後則是品牌手機的不斷增多和壯大。

一則來自工信部的數據印證了這種說法———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移動電話機生產企業219家。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南都記者,之所以能被工信部統計到,說明這些生產企業的產品都是送往工信部檢測,並獲得入網許可的,其中應該不乏過去無法被統計的山寨機製造商。由於現在沒有品牌單靠價格競爭,已然是一條死胡同,山寨機製造商中稍有實力的,都有「洗白」的打算。

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類似基伍這樣的出口巨頭回歸國內市場,亦對山寨機構成一定的壓力。基伍公司董事長張文學表示,基伍將繼續推行渠道深耕策略,增加國內經銷商數量,同時加大自有渠道的建設力度。這意味著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擊中山寨機最大的軟肋———資金。

手機諮詢公司戰國策首席分析師楊群亦認山寨機式微的說法,他表示以國產手機為例,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山寨機行業將持續存在,但絕對不能用「紅火」來形容。另一方面,品牌商吃掉部分山寨機的中低端市場,加上自己原本的市場,增加出貨量,形成規模效應。而在他看來,智能機已然是其中的關鍵詞。

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巡視員張新生亦提到了其高速發展背後的機遇,「隨著我國3G用戶突破1億,移動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主導產業鏈發展的核心環節,今後將迎來良好發展機遇。」

如果說中興、華為代表著規模化智能機市場;小米代表玩家市場;那麼金立和基伍則將是草根智能機的代表。一位參與基伍智能機發佈的經銷商便向南都記者表示,關鍵要看價格,足夠低就有市場。

數據

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智能戰略提前打響

●據工信部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移動電話機生產企業219家。

●市場調研公司IHSiSuppli預測,今年中國智能手機的發貨量將增至逾5400萬部,普及已是大勢所趨。金立手機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立榮則預計,這個數字將在明年達到1.5億。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方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641

多家銀行齊現疑似青年騙貸 同時向不同銀行借 還一兩期即申破產

1 : GS(14)@2016-03-08 15:01:17

【明報專訊】多名銀行業人士透露,近月私人貸款的壞帳率有上升趨勢,其中主要來自去年7至8月期間承做的一批貸款,借款人信貸紀錄良好並有穩定收入,但借錢後不久不約而同宣告破產,銀行才發現借款人同時向多家機構借錢,但銀行已難以追究。有業界人士認為,由於類似個案突然急增,而且模式相似,不排除是集團式詐騙案。



明報記者 廖毅然

金管局回覆查詢時表示,最近並沒有收到這類報告,呼籲銀行若發現懷疑詐騙案應盡快報警。本報向警方查詢,至截稿時尚未有回覆。

以往多為近退休者

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類似詐騙個案在本港時有發生。第一信用財務(8215)主席冼國林表示,以前這類申請者多是50多歲、接近退休的人,即使破產對他們的影響也不算大,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有時會突然收到大量大學生或年輕就業人士的申請,借出貸款後,借款人就破產,有見及此業界已盡量小心,會少借一點減低風險。

律師黃國桐表示,一旦申請破產便等同「潑出去的水」,幾乎肯定銀行無法追回欠款。破產申請者須向法庭解釋資金使用狀?,但若存心造假,法官或未能辨識申請者是詐騙或純粹理財不善。

懷疑詐騙案令銀行放貸變得更審慎,銀行業人士表示,這類個案的模式相近,他們都有正當職業,收入穩定,信貸資料庫的評級甚至達到最高的A級,大部分是主動尋求貸款,而且不會對銀行開出的年息討價還價。然而,銀行批出貸款後不久他們便申請破產,破產後始發現原來他們同時向多家銀行或財務公司借貸。該銀行業人士稱,去年7至8月收到逾10宗這類貸款申請,至近月破產無法追數,因此1至2月的壞帳率較去年底有單位數字上升,有關比率在過去幾年一直保持平穩。

銀行界:壞帳率有單位數升幅

另有零售銀行主管表示,留意到有一批客戶的信貸評級在短期內突然大幅提升,然後借下大額私貸,但當中部分甚至一期都沒有償還過,就宣布破產,這些個案已引起業界關注。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稱,當局一直要求銀行提供私人貸款時,要妥善管理有關風險。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最新發展,但強調無抵押貸款的壞帳率並沒有明顯上升。以信用卡為例,拖欠比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去年底只有0.25%。不過,根據金管局年報,這已是2009年以來最高的拖欠比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8/news/ea_ea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94

亞特蘭大聯儲行長﹕今年加息一兩次

1 : GS(14)@2016-07-17 15:28:13

【明報專訊】正當市場預期英國脫歐後,會拖慢美國加息步伐,市場內就加息問題醞釀「放鴿」之際,《路透》引述聯邦儲備銀行系統被視為「鷹派」代表之一的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圖)表示,今年可能仍能完成加息一、兩次,反映聯儲局內「鷹派」成員加息之心不死。

年底前加息概率低於50%

在洛克哈特再提加息之議之時,另一被視為聯儲「鷹派」代表的聖路易斯聯儲銀行布拉德(James Bullard)才說,他在過去6個月變得有點「更鴿派」了,他表示,市場已經消化,聯儲在年底前加息的概率不到50%,他重申今年僅加息一次。他更說,恐怕不能再指望過去的貨幣刺激措施,激發新一輪經濟成長,並認為現時的增速似乎相當低。

不過,曾經主張在年內加3次息的洛克哈特則稱,今年仍能加息一、兩次。他更說,他們從來沒有就通脹問題發生過真正的爭論。

被視為鴿派的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Neel Kashkari(卡什卡利)則稱,聯儲應當關注美國經濟受全球因素影響的程度,並且密切關注美元匯率,認為目前通脹超過目標、失去控制的風險是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75&issue=201607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84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或一兩年觸底

1 : GS(14)@2016-08-16 06:18:15

【明報專訊】內地7月多項經濟數據呈下滑,令第三季經濟增長添陰霾,官媒《人民日報》昨日刊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的評論文章稱,中國經濟有很大可能在今後一兩年成功觸底。

文章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已非常接近底部,壓力和困難較大,但同時已看到轉型成功的曙光,如果供給側改革能夠取得實質進展,中國經濟有很大可能在今後一兩年成功觸底,進入L形的橫行線,從國際經驗看,這種平穩有可能維持5到10年乃至更長。

人行:料未來兩月M2增速回升

針對7月份M1與M2差距進一步擴大及新增人民幣貸款全是房貸,人行昨日表示M1持續上升主要是企業活期存款增速加快,一是中長期利率降低、二是房地產等資產市場活躍令地產和建築公司持有的貨幣增加較多、三是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過程中暫時沉澱部分資金;從M2看,去年第二及第三季股市波動較大,使當時基數大幅抬高,導致近幾個月M2數據失真,隨着基數效應逐步消失,8、9月份M2增速將有所回升。

就新增貸款大幅收窄,人行解釋,去年7月為應對股市波動投放了一些貸款,剔除後今年7月份貸款增速並不慢;另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對貸款數據有較大影響;貸款全屬房貸,人行表示住戶部門貸款增長因地產市場升溫而較突出,企業總體信貸需求沒有那麼旺盛,但7月非企業貸款旺季,加上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及不良貸款核銷處置導致存量企業貸款減少,且企業採用了債券和股票等其他融資渠道所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69&issue=201608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78

【動畫】搵三四萬最幸福?馬雲:超過一兩億麻鬼煩

1 : GS(14)@2016-09-01 06:24:16

繼中國首富王健林早前大談創業之道,表示先要達成「賺一個億」的「小目標」後,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近日同樣發表「離地」言論,指月入3、4萬(人民幣‧下同)的人最幸福。日前,阿里巴巴內部的微信流出馬雲早前在新人交流會上,與員工的對話內容。馬雲表示,自己第一天開始就沒想過當首富,自己才會把公司持股比例「稀釋」至目前的程度。馬雲又指,在中國最幸福的人是月入有兩三萬、三四萬元,有樓、有車、有個好家庭:「沒有比這個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馬雲又指「超過一兩千萬,麻煩就來了,你要考慮增值,是買股票好呢、買債券好呢、還是買房地產好。超過一兩個億的時候,麻煩就大了;超過十個億,這是社會對你的信任,人家讓你幫他管錢而已,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你的錢。」對於馬雲的「離地」言論,無數網民都紛紛留言,有人指直言要寧要「麻煩」,願意與馬雲交換身家,亦有人坦言馬雲說話予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感覺。網民意見:
L-H-M-H:把你的錢給我,我每月給你四萬塊,讓你幸福。鹿恩棋:我想體驗一下錢多的麻煩。
handsome-up:馬雲,那我們換下吧。荒涼一片路過:可是我想要麻煩,一億就一億吧。喵二蠻:給我一個小目標,讓你幸福一輩子。
zy瑩小張:這,讓我們情何以堪。何東生a:突然想起有一句話:朱門酒肉臭,途有凍死骨。沒裝B卻遭雷劈的潘漫:就差一點了,每月3000.0。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1/19756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995

陳永傑:槍林彈雨中一兩粒子彈

1 : GS(14)@2016-10-17 08:00:32

【明報專訊】最近市場預期美國在本年底加息的機會升溫,目的是希望提高利率之後,令美國聯邦儲備局有更多「子彈」減息。但加息只得一兩次,恰似槍林彈雨之中,聯儲局只多了一兩粒子彈,對挽救腳步浮浮的經濟起得幾多作用?有意買樓的置業人士,想買樓宜繼續進行,因為加息殺傷力非常有限。

美國經濟有如建築在浮沙之中,地基難穩。單是解決國民的沉重負債,已經十分棘手。加息會使到美國國民利息負擔增加,美國政府以至國民都是「重數組」,如果勉強大幅度加息,許多美國國民抵受不了,必然有反響。

有人認為如果美國在短期內加息,美國經濟一旦又再陷入困境之時,聯儲局便沒有「子彈」減息,令美國處於困境。不諱言全球經濟恍如置身槍林彈雨之中,現在美國卻勉強提高息口,筆者估計最多只增加到0.25厘至0.5厘息口,在這惡劣環境之下增多一兩粒「子彈」,如果美國經濟再度下沉,一兩粒「子彈」到底起到幾多作用?應該只是好過無而已。

美國不顧一切達到加息目的,只加得0.25厘至0.5厘,又濟不了事,只是心理安慰。而且日本及歐盟在量化寬鬆之後,再推行負利率,美國經濟如果有難,基本上也可施行負利率去救市,不必加息。

就算加息 仍然超低息

假使美國加息0.5厘,本港置業人士所新增按揭息率負擔,可能也是0.5厘。本港銀行水浸,仍有機會不加息維持現行利率。

置業人士將加息0.5厘計入供樓預算中,實際的新增開支也很有限,但卻因為已經「上車」享受到超低息按揭環境,所冒實質風險不大。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

[陳永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28&issue=2016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37

西環集中營︰CY一兩周內定去向?

1 : GS(14)@2016-10-17 08:06:38

中紀委中央巡視組日前公開對港澳辦的巡視報告,引起政圈關注,焦點都離不開會否影響下屆的特首人選,特別是多個民調皆顯示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支持度,遠高於特首梁振英,但近日政圈又盛傳,梁或於一、兩星期內明確表達自己角逐連任的意向,但不少政圈中人對此傳聞抱懷疑態度。


傳周四晤李克強


有政界人士笑言,有關傳聞說得「似層層」,指梁振英周四到江西南昌市出席2016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但他不是由香港直飛,而是先到深圳,其後再到江西,因為結束訪問澳門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後轉到深圳考察,所以有人傳出梁振英和李克強見面,是尋求中央為他正式公佈入閘,角逐連任開綠燈。雖然梁振英周五返港時,有記者問他有沒有在深圳見過李克強,梁斬釘截鐵說沒有,但如此敏感時刻,縱使梁否認仍難阻一些有心人做文章,之後有人傳出,梁或在一、兩星期內表達角逐連任的意向。不少政界中人對此傳聞抱懷疑態度。有政界中人指,當中傳出消息者更有梁粉中人,但他認為按目前政治大形勢,下屆特首選舉不再單單是港澳政策問題,而是涉及中央高層權力鬥爭,「一日上面未鬥完,怕且下屆特首選舉唔會明朗」。另一政界人士也認為,梁振英可否入閘選特首,只有國家主席習近平才可以開綠燈,從梁振英最大支持者、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對下屆特首問題絕口不提,可知北京仍然未有決定。該政界人士笑言,最近記者問梁振英何時宣佈角逐連任,他也是說有消息會通知大家,「其實佢自己都可能等緊(北京)消息,問題係佢會唔會唔等埋北京放行,自行宣佈(角逐連任)?」季陶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7/198032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61

回應深港通未開通 李小加:一兩周內或有公告

1 : GS(14)@2016-11-23 07:38:16

【明報專訊】仍然只聞樓梯響的深港通繼續未通,連日多番表示各方已準備就緒,只待監管機構一聲槍響的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出席論壇時坦言,希望是某一個星期一推出深港通,認為監管機構在未來一兩個星期可能有公告。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李小加於論壇後進一步形容,香港這邊就像已經蹲下準備開跑的選手,只待槍聲響起,不過對於遲遲未「開槍」,他還是忍不住說:「老是蹲着也挺難受的。」至於為何還未「開槍」,他說自己也不知,可能持槍者有其他原因:「選手不會去問持槍者,但相信持槍者肯定會放槍,至於何時放、怎樣放等等,持槍者自有其智慧去考量,大家不用過度解讀。」

稱不應過度解讀「持槍者」用意

李小加近期多次對深港通開通時間作表態,尤其上星期提出四大要求,包括希望於星期一開通、能有一至兩星期作準備、開通當日不要有其他大型市場活動例如指數調整,以及不要太過接近聖誕節(見表)。

下周宣布開通機會較大

以此推斷,聖誕節前餘下的4個星期一當中,11月28日有MSCI調整指數、12月5日為恒指成分股調整日,12月19日距離聖誕節太近,換句話說,以12月12日「深港通」正式開通的機會較大。又因李小加希望能給予市場一至兩星期時間準備,從他昨日稱未來一兩個星期監管部門可能有公告的說法估計,下星期監管部門宣布開通的可能性最大。

對於開通之後對香港市場的影響,李小加表示,過去內地企業以香港作為離岸融資中心,來香港上市,吸納海外資金,因此,現時香港股市中有約六成為內地企業;他表示,這種模式是單向的,但隨着深港通推出,等於互聯互通機制的第二階段,那麼在互聯互通時代,香港市場功能將出現大規模轉變。

完善互聯互通 吸大型外資港上市

他補充認為,互聯互通完善後,倒過來內地資金有了新渠道,香港便有機會成為內地的離岸理財中心及海外資產配置中心;亦只有互聯互通完成,香港才會具備吸引大型國際公司來港上市的條件,因這些大公司將可以吸納內地投資者的資金,否則對這些大公司而言,來港或去其他地方上市的分別不會太大。

[深港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28&issue=20161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87

深港通或一兩周內公佈推出

1 : GS(14)@2016-11-23 07:48:52

【本報訊】深港通依然未宣佈開通日期,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預期,未來一兩星期或有公告。他重申各方準備就緒,像準備起跑的選手,只待監管機構鳴槍。他出席論壇後會見傳媒,不悉未「開槍」的原因,可是「選手不會去問持槍者,因相信持槍者肯定會放槍,至於何時放、怎樣放等,持槍者自會考量,不用過度解釋」,又指港交所決定推出深港通時,地位最低,須等待監管機構決定。上周五李小加解釋,開通日子應是星期一,既不會太接近指數調整日等令市場波動的日子,亦不會太接近聖誕節,而宣佈至開通應有至少一星期作準備,如此推算,料最早要12月才有望開通。證監會發言人對於開通日子不作評論。至於剛完結的上市架構改革諮詢,李小加認為是次諮詢與以往不一樣,回應既多、廣泛,分歧亦大,更需耐心分析,短期內難言有結果,亦難以預計公佈結果的時間,「我自己也很心急,最好是明天就知道結果,但這是不可能」。有指結果會出現讓步,李小加指,結果必定是集思廣益所得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3/198428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