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道計程收費才上路二週,就問題不斷引發民怨,外界質疑遠通的eTag收費系統這麼爛,為何還能搶到政府的ETC標案?本刊調查,遠通老闆徐旭東與政府高層關係良好,不但交通部疑似放水,讓eTag草率查核過關,該收的罰款收不到,還用全民的錢打九折,鼓勵民眾申裝eTag,粗估遠通在二十年特許營運期間,可以輕鬆大賺百億元,目前已有民眾發起退租eTag活動,讓交通部和遠通公司灰頭土臉!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ETC) 採用遠通電收公司的eTag系統,上路才二週,重複扣款、儲值消失,各種烏龍狀況百出,就連遠通網站及手機使用的app也被駭客攻擊,導致當機許久,民眾罵聲不斷,交通部長葉匡時也看不下去,嗆聲說如果農曆春節前狀況再不改善,就考慮研究和遠通解約。 九折優惠 年耗二億 雖然交通部喊得很大聲,但遠通根本沒在怕。因為從二○○三年,遠通開始搶標ETC案開始,政府部門就一再縱容放水,讓遠通有恃無恐,從沒把主管單位交通部放在眼裡,也不重視消費者權益,只顧壓低成本,讓自己多賺一些,才會導致天怒人怨。 至於交通部到底如何放水?本刊調查,至少有「打九折全民買單、罰款拖延不罰、eTag無國外認證,及草率查核eTag準確率」等四大包庇手法。 在通行費九折部分,目前裝有eTag的車主,高速公路通行費可享九折,遠通特別在官網明顯位置強打廣告,讓外界誤以為這是遠通的「德政」,但實際上這筆錢卻是「全民買單」。 高公局官員說:「打折是希望大家儘快去貼eTag,響應國道計程收費措施,一年約二億元短收費用,是由交通部的國道基金支應,跟遠通沒有關係!」 四億罰款 興訟拖付 拖延罰款部分,遠通在推OBU(紅外線車上機)時,裝機率連續四年都未達到高公局要求的標準,但前三年高公局都縱容不罰,還找理由幫遠通爭取一年緩衝期,又說遠通有提出eTag免費方案,所以不必罰。 直到二○一二年,遠通才被裁罰四‧○四億元,隔年高公局再罰他們一筆「系統建置落後」的七千多萬元罰款,但遠通不但不肯給錢,竟然還去法院提告,搞得高公局灰頭土臉,只能靠反告自保,而這筆罰款成了爛帳,收不收得到還很難講。 在eTag無國外認證部分,曾幫遠通搶標ETC案多年的前精業公關協理蔡錦鴻對本刊說:「標案原規定,投標業者須提出設備查核報告,且經國外法院及我駐外單位的認證,證明該設備『可收費成功率』達到九九‧九九%,如果資料造假,就必須負起刑事責任,當時七家業者都有出具有效認證文件。」 eTag系統 認證不足 「但遠通在OBU推動不力後,突然回頭改成微波的eTag系統,卻只向交通部提交一份台灣德國萊因公司蓋章認證的文件,完全沒有國外法院及駐外單位的認證,內容是否確實也沒人知道,交通部竟也照單全收,明顯違反契約規定。」 另外在eTag草率查核部分,交通部依規定應對eTag系統進行複查驗證,但根據高公局官員在中華民國運輸學會提出的「國道電子收費eTag計次收費系統之查核驗證」報告指出,交通部僅在二○一二年二月六日至二十九日,以十台車在國道一號、三號、五號,通過四六六次收費站,就判定其系統可收費成功率是一○○%,認定「eTag電子收費系統得於高速公路中使用」。 這個測試非常草率,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聰也說:「依先進國家經驗,驗證至少要有半年時間。」 交通部持續對遠通放水,該罰的不罰、該查的不查,也因此讓遠通靠著ETC賺飽飽。 年撈五億 儲值也賺 委辦ETC業務,遠通到底能賺多少?若依每天一五○萬輛車,平均跑五十公里,每公里委辦費○‧○三五五四元計算,遠通一天能收二六○多萬元,一年有十億元收入;扣除設置成本六十億元,及每年營運成本二億元,一年穩賺五億元,二十年特許營運期粗估遠通可賺一百億元委辦費。若按照高公局說法,二十年要付給遠通二二五億元委辦費,營餘百億元並不離譜。 此外,車主儲值eTag的錢所累積的利息,也是由遠通全收。目前約有五七○萬車主貼eTag,第一次使用至少須儲值四百元,若以一年活存利息○‧三%計算,遠通每年還可另外再賺至少七百萬元的儲值利息。這種情形看在民眾眼裡,要如何平民怨? 錢進藍綠 出包無礙 本刊調查,遠通公司敢把交通部吃夠夠,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遠通老闆就是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不但與政界高層關係良好,而且還是藍綠通吃。 據政治獻金清冊記載,二○○八年總統大選時,徐旭東動用遠東集團旗下公司,給了國民黨馬蕭配三七○○萬元、民進黨謝蘇配一三○○萬元政治獻金。 陳水扁執政時,徐旭東和第一家庭也往來密切,不但曾宴請陳唐山、陳哲男、黃芳彥等人,還找來扁嫂吳淑珍幫遠東飯店點耶誕燈;而馬英九當台北市長時,也曾出席SOGO百貨上梁典禮,給足徐旭東面子。 蔡錦鴻說:「徐旭東的關係太好了,背後有看不見的黑手一直在幫他。當時在標ETC時,甄審委員名單沒公布前,遠通高層就已經知道了,還分派任務,叫我去盯委員的票,高層還告訴我,徐旭東曾去找吳淑珍夫人談SOGO案和ETC案。」 或許就因徐旭東有政府高層當靠山,所以ETC建置過程中,雖然遠通一再出問題,還曾被撤銷標案的優先申請人資格,前交通部長郭瑤琪也曾一度決定收回國營,卻在最後一刻被高層指示翻盤,續交遠通經營。 訊號重疊 雙向扣款 遺憾的是,遠通搶下這樁穩賺不賠的生意,卻沒有用心經營,還用便宜的設備敷衍了事,才會問題叢生。 本刊調查,遠通二○○六年開始執行ETC案時,原先採用OBU,因售價太貴,且體積龐大,民眾接受度很低。蔡錦鴻透露說:「遠通本來規劃若OBU接受度太差,就要免費送,但遠通一直不肯送,拖到二○一一年六月底,終於宣布隔年要免費送了,但隔一個月又反悔,連系統都換成微波的eTag。」 他說:「遠通改換成eTag主要是為了省錢。因為OBU一個成本近一千元,改成贈送eTag,一個成本只要約七十五元,即使把已建置好的紅外線系統全拆掉,改建微波系統,遠通的支出還能再省下二、三十億元。」 便宜的eTag並不是不能用,但若一昧想省錢,就會問題不斷。遠通的eTag目前出現「南北雙向同時扣款、走一趟高速公路被重複扣款六次」等亂象,蔡錦鴻和北科大工管系主任陳凱瀛教授都說,主因就是「高速公路門架上的eTag發射天線,訊號範圍太大,且出現重疊,車輛如果走內側道,或是在偵測範圍內臨時變換車道,就可能被二組電線偵測到,並重複扣款。」 陳教授說:「業者可能為了不漏掉任何一筆扣款,而加大發射功率,導致溢波出現,就很容易出現重複扣款,但只要經過實測,仔細調整每個天線的發射角度及功率,是可以改善的,就看業者願不願意花費人力和時間這麼做。如果硬體系統重複扣款,後端的軟體程式應該要有『防呆功能』,自動過濾掉異常扣款的金額,由目前狀況來看,遠通的軟體程式大有問題。」 駭客來犯 當機一週 此外,遠通的網站和手機app被駭客攻擊,連續當機近一週,還可能有個資外洩情形。會操作三C產品的人,罵遠通網站太爛,但許多不會使用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人,也大罵遠通很不便民,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查詢扣款記錄。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聰則建議交通部,把高速公路通行費改成和水電費一樣,用月結制,每月寄帳單給用路人,既可讓遠通有更多時間來挑錯帳,也能避掉外界質疑遠通大賺儲值利息的問題,是讓交通部、遠通和民眾三贏的作法。 民眾因被eTag亂扣款怨聲載道,甚至發起反eTag活動。一位孫先生自費印製「eTag不爽裝,免儲值,一樣上國道」的貼紙,首刷二千張在一天內就被索取一空,還有人自掏腰包贊助,孫先生在一月十日緊急加印四千張發送,現場吸引許多民眾排隊索取,就連遭資遣的泰山站收費員林莉雯也來,她說:「遠通電收太惡劣,我們一定要抗爭到底!」 現場排隊民眾不斷高喊「抵制遠通、抵制徐旭東」,一位當場掏出二千元贊助該活動的盧姓民眾氣憤地說:「這根本就是圖利財團,不公不義,我們為什麼要用這個爛系統!」孫先生說:「我會繼續印,直到交通部和遠通電收解約為止。」 徐董發言 民眾反感 徐旭東曾因OBU售價太高惹民怨,他竟說:「嫌OBU太貴,那就不要買嘛!」如今他又嗆eTag車主「喜歡退就退…退了以後,怎麼上高速公路?」事實上,不貼eTag也可以上高速公路,只是需事後補費,顯示連徐旭東都搞不清楚。 去年底徐旭東還因eTag,協助推動國道計程收費有功,獲頒「智慧運輸獎章終生成就獎」,看在被亂扣款的民眾眼裡,不知該作何感想! 回應 遠通:ETC無暴利 針對賺百億元暴利一事,遠通電收發言人周世惠說:「沒有暴利,我們評估過,就算合約走完,也很難回本,但因財務部沒授權給我,所以詳細數據無法提供。」高公局則說,根據估算,20年合約付給遠通的委辦費約225億元。以此估算,扣除成本,遠通確可賺百億元。 另外,針對eTag有無經過國外認證,高公局副局長吳木富說:「OBU招標時有要求業者提供國外認證,但轉換成eTag後,則改成實測查核驗證。」 至於草率驗證部分,高公局承認eTag上路前,只有再花5天測試,且當時的成功率僅96.963%。 徐旭東 小檔案 生日:1941年8月24日 家世: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的二房長子 現職:遠東集團董事長,旗下有10大事業體系、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6,500億元 身價:富比士2013年台灣50富豪排行第26,約14億美元(新台幣420億元)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交通大學名譽博士 經歷:1970年進入遠紡任職,1993年接掌遠東集團,2002年入主太平洋SOGO百貨、遠傳電信,2006年因SOGO經營權案以背信罪被起訴,2010年無罪定讞 家庭:妻徐瑪俐為美國人,育有1子2女 查費自保 有撇步 eTag屢傳重複及烏龍扣款,建議用路後要上遠通電收網站或使用手機app,登入帳戶查詢扣款狀況。若要進一步取得通行交易明細,可點選「個人專區」設立帳號密碼,仔細比對交易明細是否有誤,若誤扣,遠通將「加倍返還」。 如果不是eTag用戶,除了可在超商(要手續費5元)或遠通服務中心(不需手續費)查詢繳費外,也可使用遠通的「非eTag繳費用戶通知服務申請」,登入車號、身分證號及E-Mail,遠通會在用路3天後以E-Mail提醒繳費資訊。 不裝eTag 也很方便 遠通eTag頻出包,引爆民怨,網路上瘋傳一篇〈原來不辦eTag有這麼多好處〉,強調不裝eTag可免申辦、免儲值,只要在上路第2天後主動查詢欠費、用多少繳多少,未繳的話遠通每半月歸戶為一筆,以平信通知,在期限前補繳都不會產生額外費用。 簡單來說,如果常上高速公路跑中長程,裝eTag享有通行費9折優惠,比較划算,非eTag用戶則要等今年7月1日起才有9折優惠。使用eTag另一好處是方便省事,但頻頻錯帳出包已衝擊車主信心,不裝eTag其實一樣通行無阻,只是要注意查詢欠費以免挨罰。 免費下載「台灣壹週刊」App 觀看時事、娛樂及影音新聞 |
| ||||||
美國的數據反映,去年四十八個州的樓價上升,在西岸及曼哈頓等某些地區,更可能已經翻了一倍。現時美國的整體樓價,還只有香港或上海的四分之一,這樣大的變化,可能是多得中港一班「太太」炒起。在中國或者香港,物業似乎是一切。但樓市輝煌的時代結束了,有可能是調整的開始。 在三年內,美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或天然氣生產商。中國使用能源的效率很低,亦很少作有意義的嘗試,以減少進口。誠然,中國的潔淨能源政策是有用的,會有一定幫助,但對於改變當前狀況,可能為時已晚。 美銀重生內銀腐敗 美國銀行為過去的民事及刑事罪行支付罰款,似乎被「清袋」。人們希望他們會在三年內改過自新。但中國的銀行,大概已被壞賬淹沒。因為他們駭人的貸款、在表外的影子投資、低估的壞賬和誇大的股東權益,我寧願相信一個不起眼、在街頭擦鞋的男孩,也不相信中國的銀行。今年內地股市將有大量集資活動,將拖累目前的股價。在三年內,美國會結束量寬,因為就業和收入增加,經濟轉強,息口會走高。另一邊廂,大家對於中國的話題,都是圍繞如何挽救過度槓桿化的金融體系,和保護脆弱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招聘將逐漸減弱。企業將會更容易聘請員工,工資及成本必然下降。 內地企業債違約機會大 美國企業有那麼多現金,在不動用資本的情況下,也能回購股份及增加派息。但中國企業有那麼多債,或許連利息也付不起,更不要說派合理的股息或回購股份。中國的地方政府已負債纍纍,無力再幫助企業,令企業債很大機會違約。這醜陋的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將整個中國綁住,但被綁實的下場很慘,會進一步削弱經濟。總而言之,美國經濟將會繼續向上,利率會上升,但中國經濟好運的話,只有6%的增長。中國當局最終將被迫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和下跌的樓價。兩地的息差,將有利於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的匯率如何保持呢?我不會去猜任何股票指數在三年內的目標價。我只是簡單地,挑選個別股份,所以我靠的是財務分析,以及一點點經驗。只要投資組合內的企業,沒有犯下不能逆轉的錯,我準備一直持有它們,不要忘記,它們都是香港最佳管理和財政最安全的企業。祝君好運!艾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 ||||||
靠「蒲」上市的Magnum Entertainment(2080)本週開始招股,作為本港史上首隻夜場股,概念新鮮加上炒新股熱潮仍盛,首日已經超購九百倍,有望挑戰今年新股超購王。夜店大熱,專幫夜店拆「炸彈」(麻煩事)的香港酒吧業協會副主席錢雋永(Wing)也成為紅人,他永恒地西裝筆挺示人,說話不帶髒字,「我做和事老,幫業界排難解紛,爭取權益,如果沉溺酒色財氣,牽涉千絲萬縷的關係,點『拆彈』?」他受夜店重視,也同獲得警方信任,作為兩者之間的橋樑,「某警官同我講『我哋check過你三代,見你身家清白,先信你個會。』」警方利用他,規範其他酒吧聽話,各取所需。他曾開樓上吧,設中央舞池,聘索女公關招呼客人,帶起clubbing熱潮。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後,他再向高難度挑戰,賣掉酒吧,成立香港酒吧業協會,為業界出頭「拆彈」,改變酒吧的偏門形象,向阿媽證明,自己搞夜場也可以好正氣和專業。他有牙力說服黑白兩道,擺平酒吧間的意氣之爭,身處夜場,也見盡各種光怪陸離。 攝記覺得他十分難影,因為一知道有鏡頭對着他,他就會擺出chok樣,去到clubbing場,幾杯白酒下肚,禁不住與一班蒲妹扭腰狂舞。跟了他兩年的女秘書看到O嘴,玩到忘形,他更叫來一班索女郎圍着他合照,問記者:「點呀,我似唔似007?」搞得酒吧怎會不爛玩?他說酒吧就是有這個魔力,可以釋放每個人的另一面。Wing自言少時是乖乖仔,但不喜歡讀書,成積平平,在教中文的媽媽督導下,過着鹹魚般的童年,「放學後要即時回家,自動做妥作業,溫習功課。」班主任挑機,一句「你都係教書,個仔成績唔應該咁差」刺中錢媽媽死穴,變本加厲管束兒子,「唔聽電話,阿媽會逐個球場刮、逐間自修室搵。」愈逼愈出事,Wing更厭惡讀書,會考得幾分,只能讀社會大學,父母像面臨世界末日,他反而如釋重負:「終於唔使再讀書。」 薯仔變蒲精 畢業後,他做過會計文員、推銷員,覺得自己衰過一條鹹魚,每次捱不過四個月就辭工,有一日看到琴行招聘廣告,心頭一動,「我鍾意音樂,玩結他,賣樂器,啱我喎。」這次他挑了一條對的路走,推銷樂器的時候識到尖東名店Bar City的老闆蔡傳玉,由Beatles傾到Beyond,「佢話佢間酒吧好大,連張國榮、譚詠麟都捧場,我心諗有冇咁勁呀。」蔡傳玉帶他去玩的一晚,才是生平第一次夜蒲,感受畢生難忘,「原來夜場可以咁大,有過百人排隊,個個著得好靚。我仲記得,當晚是DJ Tommy打碟,嗰時佢都未紅,一個肥肥矮矮的仔,陳小春做dancer,跳到上咗鍊咁,超型。」他未試過如此喜愛夜蒲,叮一聲知道找到自己,「原來我要的是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他愛煞這個舞台,更愛做幕後玩家,以經營者身份編導表演,於是他白天返琴行,晚上到Bar City做雜工兼夜蒲,那一年是九七年,他才十九歲。八、九十年代,Bar City是尖沙咀至潮的夜蒲場,約三萬呎的場,有的士高、桌上舞和live band表演。老闆蔡傳玉因家族經營日式夜總會,與商界、娛樂圈中人稔熟,所以Bar City甫開業就有捧場客,各大唱片公司、娛樂圈猛人,江湖大哥都有長枱,各佔一角非常熱鬧。梅艷芳奪新秀歌唱比賽冠軍,當晚就隨唱片公司到Bar City慶功,麥當雄拍《僆妹仔》,也是在該場舞池揀蟀,物色到溫碧霞、林碧琪兩位女主角。 學識捉心理 為了招呼向華強、陳惠敏、高佬發等江湖猛人,Bar City特地請來同樣有江湖味的李麗霞(黑妹)駐場唱歌。Wing坦言,當年論資排輩,他未有資格收金牛小費,但真正的收穫比真金白銀還大,那是捉到客人心理,搔到癢處的成功竅妙,「黑妹一晚的點唱小費就有好幾萬元,點解?因為她知道哪些大哥要威,在台上離遠見到他們,已經嗌咪叫他們的大名、打招呼。那些大哥落得酒吧就預咗使錢,覺得有面子,俾小費自然疏爽。」學了七年師,機會來了。○四年蔡傳玉以象徵式收費,把蝕錢的一間銅鑼灣樓上吧的部分股份賣給Wing。蔡的想法是,酒吧反正要執笠,把部分股份賤讓給Wing,說不定憑小伙子的幹勁,能夠把酒吧起死回生,雙方也有好處。Wing看準年輕男女蒲吧為結識異性,於是在約二千呎的酒吧中央加建舞池,舞池兩邊設有梳化,和卡拉OK廂房,複製Bar City多元化玩樂氣氛,「在舞池、梳化打躉,肯定好矚目,滿足到人、俾人的心理。」他又聘了幾個索女公關,負責招待男客,推銷包場優惠,「係男仔都鍾意同靚女傾偈,久不久收到電話,通知生日送香檳、包場優惠,感覺好冧。」他花半年點石成金,之後更吸引到薛凱琪、謝安琪等明星客。 洗廁所避桃花劫 Wing說,只四年,他就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錢銀女人面子都有,「做老闆有個着數,個場有咩高質素的女仔,會第一時間知道,亦會有很多飛來蜢撲埋來。」酒吧老闆之間會交流溝女情報,互相提點,以免被劏到一頸血。他有時放工會幫手洗廁所,很多上來玩的「娘娘」(劏水魚的女人)以為他是掛名老闆,眼光轉到另一個高大有型,駕跑車的老闆身上,Wing得以避過不少桃花劫,他忍住笑說:「嘩,要洗廁所喎,溝到都冇運行啦,仲唔走呀。」不過身處夜店,仍然有飛來艷福,在其中一娘娘的手織頸巾攻勢下,他差點中招,但一見到對方「磨刀霍霍」,要他送Prada手袋,即時如醍醐灌頂,「好的女仔唔會屈你送名牌。」他扮傻「哦」一聲,敷衍過去,漸漸疏遠她。「做呢行要清醒,色字頭上一把刀。」酒吧出位,亦引起警方注意,加上之後發生幾次客人打架事件,酒牌局將Wing酒吧的賣酒時間由原本的凌晨四時,縮減到凌晨二時,變相罰他賺少兩小時的錢。Wing自言百辭莫辯,求助無門,才發現夜店業「冇人幫」,他意興闌珊,於是賣掉酒吧,開調酒學校,並在○八年與師傅蔡傳玉成立酒吧業協會,專為業界發聲。 證明酒吧不是偏門 那時他才二十多歲,晚上到酒吧推廣協會時,幾乎每個酒吧老闆都不願理睬他,「見我一個仔,隨便派個伙記打發我走,根本見不到負責人。」有幾次他踩入古惑仔場,被玩個半死,「粗口問候就梗,有時擺明侮辱你,搞一輪得個桔。」勇氣何來?「死頂之嘛,個個紋晒身,唔驚就假。」一○年,太子三十多間酒吧收到酒牌局的信,把賣酒時間縮減到凌晨兩時,Wing了解後,發現死因是酒吧發出噪音,招致居民投訴。後來Wing教他們加隔音設施,主動給業主立案法團寫信道歉,承諾不再發出噪音,最終令酒牌局收回成命,恢復賣酒時間至凌晨四時。此役終令他和協會打響名堂,更多人願主動找他「拆彈」。他說酒吧老闆多數因酒牌,限制賣酒時間等問題向協會求助,但近年亦多了酒吧因爭客打架,連累附近酒吧被查牌,受累的老闆遂要求他做和事老,「人人都知打開門口為搵錢,但吵到火紅火綠,邊個敢出聲,行家方便插手咩,唔驚打埋一份呀?」近年他在業界有地位,有牙力向不同江湖大佬勸交,「時代唔同,理得你咩背景,講到錢,無得硬頸。有中間人出頭,通常兩邊也願意快點找落台階。」為了搞酒吧,Wing可以去得好盡,哪怕代價是跟父母翻臉,「當年阿媽覺得我會吸毒,變酒鬼,嬲到唔同我講嘢,好似冇咗個阿媽。而家關係算好,可以坐低飲茶,有偈傾。」他改變酒吧的偏門形象,希望媽媽認同他揀對了路,可惜錢媽媽仍覺得阿仔無出事是耶穌的功勞,她抿抿嘴說:「物以類聚,學壞太易,佢平安無事,只能說感謝主。」 速食年代 時代巨輪不斷淘汰舊式酒吧,劈酒場本來是中流砥柱,專請女拳手劏逞英雄的男客,讓他們盲目地叫一桶桶的啤酒,劈個你死我活,樂此不疲地嘔完又飲,飲完再嘔。然而物極必反,過了劏完斷片返工放工再劈的迷惘期,很多男客飲到五癆七傷,醒悟強逞一剎那英雄很無謂,「最重要是近年新興僆模行業,唔使飲都可搵到快錢,拳手都去做僆模,時薪由八十蚊加到二百蚊都無人做,劈場時代已經過去。」而盛女當道,有樣貌有學歷有收入但無男友老公,於是放工泡高檔酒吧,借幾分酒意脫下烈女盔甲,希望物色到旗鼓相當的男伴,「而家六成酒吧客都是OL,佢哋比男客飲得更豪,所以七成酒吧都轉型走高檔路線。」吊詭的是,現代男女都自尊心特強,很少主動邀請隔籬枱一起玩,很多時坐足成晚,男男女女也是空手而回,「莫講結交異性,普通識朋友都好隔膜,你做乜過來玩,有咩居心,係咪想溝我條女先。」 結果催生clubbing場,由好隔膜跳到一來就埋牙肉搏,「擺明食快餐,貪黑孖孖冇人見到,食咗、衰咗都冇人知,瞓醒又一條好漢。」夜店轉型大熱,更厲害到搞上市,這是他當年不曾預料。 |
| ||||||
現年四十歲的黎瑞恩,○二年嫁給比她大七歲的金利來三少曾智明後全面退出娛圈,奉老爺之命趕造人的她,分別於○三年及○五年誕下現已十歲的長女凱栭及八歲幼子浩儒,三年抱兩湊成「好」字。 看似幸福少奶奶,原來黎瑞恩一直啞忍老公有內地密友的傷痛。據悉,近年曾智明冷待妻兒情況變本加厲,被穿透底線的黎瑞恩,數月前一度帶埋一對子女,搬離九龍塘大宅。 面對一段褪色婚姻,丈夫又無丁點補救之心,傷痛的黎瑞恩被追問婚變,觸動傷痛神經,強忍眼淚頂住。 搭上廣州妹 豪門新抱表面風光!入門十一年,作為金利來集團新抱的黎瑞恩,無豪宅揸手,生活跟一般家庭主婦無分別,與老公的感情也一年比一年冰凍。據悉,近年曾智明與黎瑞恩的夫妻關係已有名無實。兩個月前,黎瑞恩復出舉行兩場慈善個唱,另一半完全冇影;為顧夫家面子,黎瑞恩以老公要公幹作為掩飾,但實質二人婚姻已經破裂。為父親打理集團生意及履行內地公職的曾智明,數年前開始長駐廣州總公司。分隔兩地,初期仍會每星期返港一次,與家人共聚;但兩年前開始,有指他在廣州跟一名任職投資,在飯局認識的廿二歲姓陳內地女子過從甚密後,曾智明漸漸對自己的家庭愛理不理,之後有傳該女子索性辭去工作,並過住富泰生活。「嗰個女仔個樣生得幾清純,不過手段就好犀利,又會成日周圍同人講自己遲早會坐正,只係有人霸住個正印位唔放。」知情者爆。 02年個唱陪實 臨嫁前,黎瑞恩舉行告別演唱會,曾智明由個唱記招、開騷到慶功宴陪到足。可惜十一年後此情不再。 去年個唱冇影 去年11月隱瞞婚變復出開個唱的她,唱到首本名曲之《發誓》:「強忍心裡說話,就當作算吧!」便感觸落淚。輸掉婚姻,但贏到友情,其中不做其他個唱嘉賓的學友,破例撐她。 寶記小花 當年被稱寶麗金三小花之一的黎瑞恩,憑《一人有一個夢想》成名,九七年與富二代曾智明拍拖後,她為應男家要求,放棄仍盛的幕前事業轉做保險。○二年黎瑞恩舉行告別個唱,之後嫁入曾家,並三年抱兩;○七年她再接再厲,可惜懷孕四個月便小產。貴為億萬集團的豪門新抱,黎瑞恩僅於○七年以四百萬買入曼克頓山,四個月後便微賺轉手。十一年來以家為重,但換來只是婚變傷痛。 成個月唔見人 心不在家,縱使坐中港車由廣州回港,車程只需兩小時,但曾智明返屋企見妻兒的次數愈嚟愈疏落;一年前,更加變成每個月只返港一次,很多時還是即日來回,留家半天,就急住返廣州,敷衍了事。念及一對子女,黎瑞恩一直啞忍老公冷待;可惜對方反而變本加厲,有指剛過去的聖誕及除夕,他完全無蒲頭,不顧夫妻情分,也不放一對子女上心。一家四口三缺一的場面,近年司空慣見,她在微博放上的全家福,也是前年長女九歲生日時影的。據悉,夫婦二人曾於一年前為雙方關係攤牌。「傾完都冇用,個男人依然態度照舊,根本冇放老婆在眼內。小恩子好傷心,但睇在老爺份上,仲有一對仔女,佢一直撐住忍落去。有時出嚟做慈善活動仲要扮到冇事笑晒口,其實佢好辛苦。以前老公逢場作戲,所有人都知,得佢一個唔知,佢仲話兩公婆要互相信任。直到個老公放假都唔願返屋企,一切都太遲。」知情者爆。 老爺出面苦勸 容忍有底線!據悉數月前黎瑞恩終於爆發,帶埋一對子女搬離與老爺奶奶同住的九龍塘大宅,入住方便子女上學的沙田凱悅酒店幾近一個月。老婆擺出分居姿態,但曾智明對家變照舊無動於衷。至於早已把生意交曾智明打理的七十九歲曾憲梓,唯有親自出馬,勸新抱保住頭家。「小恩子對呢段婚姻已經心淡,但老爺奶奶年紀大又錫對孫,佢唔想老人家傷心,到最後都答應老爺搬返九龍塘;所以早排小恩子舉行復出個唱,老爺奶奶都有去撐場。」 愛國家族 現為金利來集團行政總裁的曾智明,是富二代亦是官二代,職銜包括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成員之一,並擔任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專委。其父是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常委的曾憲梓,也是金利來集團的創辦人。92年開始至今,曾憲梓多番捐出億元給國內建立教育基金、中國航天發展,08年又以億元設立「曾憲梓體育基金」,獎勵北京奧運會中國金牌運動員。打正愛國旗號的曾家,96年集團北上發展多個項目包括香煙及眼鏡等產品,並在廣州設立集團總部,估計市值身家近百億。曾憲梓育有三子,曾智謀、曾智雄及幼子曾智明。有傳79歲的曾憲梓近年已欽點幼子曾智明為接班人。次子曾智雄於06年跟妻子吳嘉寶分居,女方在香港報章刊登一篇「分居啟事」,指丈夫與一位楊姓女藝人有婚外情,令18年的婚姻破裂。 辭公職搬英國 老父出手保住頭家,但曾智明並無珍惜,繼續不聞不問。哀莫大於心死,隱退十一年的黎瑞恩,去年忽然復出開個唱,雖然是做慈善,歌酬及百萬收益全數捐到兩個慈善機構,但黎瑞恩其實是為將來隨時復出養家試水溫。據了解,近日黎瑞恩已辭去所有慈善公職,準備隨時帶埋子女遠走英國,早前她為個唱接受訪問,也曾透露為子女學業着想,打算定居英國;甚至提到在當地搞小生意,自給自足。「一旦要分開,小恩子唔會要任何嘢,只係要對仔女,佢唔想留喺香港,搬去英國一來陪仔女讀書,二來俾自己重新開始。」知情者說。 提婚變眼紅紅 老公變了心,一對子女是黎瑞恩最後防線。上週六、日(一月十一、十二日),一連兩天她都揸車外出,先與一對仔女到尖沙咀午膳,之後再送他們返課外活動,親力親為。本週一(十三日)送完細路返學,黎瑞恩過中環約老友林漪娸午飯,離開時,本刊記者上前求證她與丈夫關係有變一事,婚變、是否忍得好辛苦等問題觸動黎瑞恩的傷痛,只見她拳頭緊握,強忍眼淚。記者追問她老公是否有第三者及長期唔願返屋企,眼都紅埋的黎瑞恩沒有否認,只拋下一句:「唔好問我!」接着黎瑞恩急call司機盡快到場,並與林漪娸去了跑馬地一間美容院,留至傍晚六時許才離開。 手尾長 女人夢想嫁個有錢人!但豪門少奶並非人人啱做,尤其當婚姻亮紅燈也大把手尾,唔似得尋常人可以快手解決,話走就走! 朱玲玲 有「最美麗的港姐」之稱的朱玲玲,77年當選香港小姐冠軍後,翌年便與霍英東長子霍震霆閃婚並誕下三名兒子。自九十年代起,屢傳二人婚變,直到06年老爺霍英東病逝前一個月,朱玲玲才讓好友葉蒨文向外公布自己早在04年已離婚及於97年已搬離霍家,九年來守住婚變事實,全為了顧全霍英東面子。 羅霖 生了三個仔的羅霖於96年嫁給香港富商劉坤銘後淡出娛樂圈,二人結婚17年,傳出婚變多年,但二人極力否認。12年,羅霖終於承認與丈夫已分居,並透露結婚以來一直強忍對方的行為,更試過被動粗。去年羅霖與劉坤銘上演一幕爭仔風波,並暗示收到恐嚇訊息,希望前夫給她一條生路。 |
| ||||||
過去一年,日本和歐美主要的股市都大幅上升,升幅由一成多至接近六成。但香港的股市,只錄得不足3%的升幅,而且大部分藍籌股和國企股都下跌,能夠賺錢的股民只屬少數。 踏入2014年,香港股市依然在23,000點上下徘徊,缺乏上升動力。市況欠佳,但李嘉誠操控的長和系仍按照原來計劃,準備在今個月分拆旗下的港燈上市,縮減規模後預計套現最多320億元。之後再分拆屈臣氏上市,有傳會集資780億元。兩宗交易,將為整個集團套現超過1,000億元。 去年七月,和黃有意出售百佳業務,有多個買家表示有興趣認購,經過三個月的商討後,和黃最終決定停止出售計劃,原因是「此刻透過私人市場交易出售百佳將不會為公司股東帶來最高價值」。 何謂最高價值?百佳每年利潤不到10億港元,市場原先預計最多可以賣得20億美元,即大約155億港元,市盈率在15倍以上。後來傳出和黃叫價愈來愈高,最高達到40億美元,即超過300億港元,市盈率高達30倍以上。在多名潛在買家因出價「未到價」退出競投後,和黃只好放棄出售百佳。在百佳缺乏增長空間的經營狀況下,再加上很快會面對競爭法的規管,又有哪個「傻仔」會以30倍市盈率去認購百佳。 既然透過「私人市場」交易未能為百佳帶來最高價值,李嘉誠於是打「公眾」主意,希望透過分拆港燈和屈臣氏上市,向散戶及機構投資者推介兩間公司的股票,從他們身上取得過千億現金。 筆者左思右想,實在想不到分拆後的港燈有什麼投資價值,值得散戶及機構投資者認購。港燈以七釐息去吸引投資者認購,但這七釐息不是永久保證,很大機會只能維持兩三年。電能分拆港燈後,港燈要背負起400多億元的債務,利息支出勢必大增。隨着息口上升,港燈未來每年的利息支出將由現時的數億元,急升至10多億元,大大侵蝕每年的盈利。現時港燈在利潤管制計劃下,可以享有9.99%的准許利潤,扣除幾億元利息支出,每年利潤高達40多億元。日後負債增加,利息開支急增,利潤將大幅倒退,未必可以維持每年派息30多億元。加上2018年後政府可能將准許利潤下調至7-8%的水平,到時將進一步削弱港燈的派息能力。至於市場傳出和黃分拆屈臣氏上市,市值高達3,000億元,更是不可思議。和黃市值不過4,000多億元,屈臣氏每年除息稅前盈利大約100億元,佔整個集團不足兩成,市值又怎會佔去整個集團市值的七成?若以3,000億元作價,屈臣氏市盈率超過30倍,與百佳的叫價相若,至少叫高了一倍。長和系財雄勢大,分拆港燈及屈臣氏上市,可以為金融界(包括投資銀行、保薦人和基金經理)和專業人士(包括會計師和律師)帶來數以十億元計的收入。在各方友好鼎力支持下,又得到基金經理用別人的錢認購,即使市況欠佳,相信可望透過上市套現過千億元。作為小投資者,認購兩間公司的股份時務必要三思。過去誠哥往往能夠在高價出貨,把發水樓、「孖」車位、科網生命股、房地產及港口信託基金以超高價出售,買家日後都要損手爛腳。若然港燈前景秀麗,誠哥又怎會捨得割愛,出售五成以上股權呢?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
| ||||||
古語有云:「富不過三代。」雖然時至今日,這句魔咒未必成為定律,但總有些子孫失守祖業不特止,更往往弄出爛攤子,敗壞先祖名聲外,隨時將先祖基業毀於一旦。上週三,本地名人周永泰家族的後人,且是龔仁心的姨甥周嘉豪,竟被財務公司公開追數,其灣仔公司及半山羅便臣道一號住所樓下被貼滿追債大字報,內容更涉及他父親,前輔警總監周湛樵。周嘉豪出身名人之後,已故的周啟邦也是他堂叔,而另外兩位叔父也名頭甚響,其中周湛燊曾任屋宇地政署長及馬會副主席,而周湛煌曾是上市公司宜進利的主席。雖然家族顯赫,但周嘉豪似乎解決不了是次追債行動,如今一街都是追債大字報,相信他有排「頭痕」。 上週三黃昏,接近放工時間,灣仔近合和中心的一幢商業大廈及半山羅便臣道一號住宅大廈,其樓下及附近貼滿了追債大字報,內容寫了:「周嘉豪欠人1,000萬,老豆周湛樵博士欠債還錢,立即還錢。」另外還登出債仔周嘉豪的身份證及相片,路邊不乏駐足觀看的市民。 周永泰家族後人 周嘉豪未必廣為人所熟識,但他父親周湛樵則算是名人,周湛樵是○一年退休輔警總監及第一位華人拆彈專家外,他還不時接受傳媒訪問,緬懷昔日周家的光輝歲月。周家歷史可追溯至周永泰,其祖籍東莞,於一八六○年來港營商,兒子周少岐承繼了周永泰的商業王國,當中涉及航運、保險及銀號等。周少岐後來更成為港英定例局(立法局前身)議員,為周家奠下「望族」的基石。周少岐死後,兒子周埈年接管家族生意。周埈年於政壇的表現亦不遜其父,他先後被委任為定例局議員及行政局議員,是首位華人獲港府特別頒發「終身議員」銜,破紀錄與八位港督共事,叱咤政商界逾三十年。周埈年和他的堂兄弟周錫年同被英女皇封為爵士,而周錫年之子周啟邦一直以來是社交界名人。周湛樵以前接受訪問時,說自小時父親周埈年已表明家族生意只留給長子嫡孫,即他的大哥湛霖,故他自己與二哥及四弟,自小便知要另謀出路,所以二哥湛燊成為工程師,後更官至屋宇地政署長及馬會副主席;他選擇當差,湛煌則自行創業,之後成立了上市公司宜進利。 羅便臣道一號 周埈年於七一年去世,而長子湛霖亦於三年後因肝病辭世。經湛樵的姑媽等人一致決定,家族生意遂改由周湛樵繼承,當時任職警隊督察的湛樵唯有辭職,轉做輔警。周湛樵接管生意不久,便把祖屋所在地羅便臣道一號改建為廿八層高大廈,並將大部分單位出售,族中各人現只保留高層自住。原本周家在羅便臣道一號的祖屋是一座過萬呎的西班牙式別墅,無遮無擋對正維多利亞港,但因風水關係,大門特意斜開來向着鯉魚門,收食正財運之效。但巧合的是,當七五年周湛樵將祖屋別墅改建為多層大廈後,其家族運勢也隨之節節向下,如周湛煌自二○一○年初,已被星展銀行入稟追債約近七千萬元,而其任職主席的上市公司宜進利於一一年七月亦正式被除牌。 龔仁心親戚 而周湛樵及周嘉豪兩父子,上年曾被財務公司入稟法庭追債,至上週三,周嘉豪更被人貼追債大字報,家族顏面大受影響。據財務公司職員爆料,上年十月,周湛樵及兒子周嘉豪二人上財務公司借款一千萬元,並以一間公司股份作抵押,而該公司持有羅便臣道兩個單位的部分業權。周湛樵更為借款人的兒子作擔保,不過今月初周嘉豪還了第一期四十萬元的貸款後,便無以為繼及一直「潛水」,其後更向財務公司聲稱,會將貸款轉為另一親戚龔仁心作擔保。上週五下午,記者訪問周湛樵,他初時對兒子欠債一事不願多談,直至聽到記者問及龔仁心的名字,周湛樵才承認龔是太太的親戚,但他們卻很少來往,只是龔仁心兒子結婚時,他有出席過婚宴。「佢(周嘉豪)外面搞生意嘅嘢我無理到,借錢做生意好平常啫,至於還錢嘅嘢等佢自己搞掂啦……總之,我無陪佢上財務公司,亦無做佢擔保人。」 回港後爛滾 據同為富二代的Raymond表示,英文名叫Bernard的周嘉豪原本是一個出色的人才。據知周嘉豪一直受嚴父管教,故他對父親是十分敬畏,在英國完成碩士課程後,便加入當地的P&G集團任職部門主管,後更娶一名英籍女士為妻,當收到父親要他回港的訊息時,周嘉豪還怕守舊的父母會不喜歡他的英籍太太,還幸他父母很快便接受了與他一齊回港及留港教英文的太太。周嘉豪自返港後便習染了富二代的陋習,除愛追公司內的女下屬外,還常北上冶遊,更不時將他國內眾女友的「名冊資料」向友儕炫耀,「以前打佢香港手提成日無人聽,一打佢大陸手提就搵到佢,差不多內地各省市佢都有女朋友。」Raymond表示,嘉豪為人不定性弄致太太與他離婚外,更因太貪玩和不擅長做生意而陷入財政困難。據知當大字報一貼出街,周嘉豪即主動聯絡財務公司,並承諾今月中會如期還款,不過其身邊朋友卻不表樂觀,「世家子弟搞成咁,證明佢已無乜路可以行,就算龔仁心照佢都無用啦,況且龔家出名節儉,咁點幫呀?」 | ||||||
| ||||||
北角五洲大廈火災導致九人危殆,揭發Yesinn違反大廈公契開設賓館,但由於出事單位已領正牌,焦點反而轉移到發出牌照的民政事務總署,Yesinn生意絲毫未受影響,各分店仍客似雲來。 不過,被外國網站形容為香港區最受歡迎賓館的Yesinn,原來已靜悄悄清洗違規業務,將旗下位於銅鑼灣南業大廈三樓的住客趕走。本刊追查下發現,Yesinn老闆張潛頻一直偷雞將整層商鋪改裝為客房出租;又開設無牌影子賓館,甚至涉嫌將原本只能容納九人的客房,改裝成二十一人巨無霸大房,違反多項法例。 現年四十多歲的張潛頻,七年前才開始經營賓館生意,之後又涉足服務式住宅,涉及近百個住宅及三百多張床位,估計其賓館王國每年收入近三千萬元。本刊將有關發現轉交民政事務局,牌照處已即日到Yesinn調查,並考慮作出檢控。 五洲大廈火警翌日,銅鑼灣南業大廈三樓租客李小姐突然收到Yesinn老闆張潛頻的電郵,要求她另簽新租約,否則必須遷出。已長租客房逾一年的李小姐發現,新租約竟列明所住客房其實是店鋪,「我入嚟住嘅時候話明要single room,舊租約從來無話我租嘅係shop,我一直都租緊single room!」 商鋪當劏房出租 細心觀察李小姐的客房,格局布置跟一般商鋪無異,面積約六十平方呎,大門所在的牆身其實是櫥窗,但已貼上反光膠紙及設有百葉簾,門鎖匙孔位置貼近地面,但睡床的藍色床單、黃色枕頭套及綠色被單都與其他Yesinn客房一樣,同層更設有洗衣房,每日又有服務員清潔房間。李小姐解釋去年入住時,三樓全層共十八個單位均是客房,當初亦曾懷疑房間的合法性,但見樓上四至九樓全為Yesinn賓館,而且三樓走廊盡頭加裝了密碼鎖,加上職員說符合規定,便簽了租約,每月租金四千二百元。記者翻查地政總署發出的文件,列明一至三樓只可作商業用途,但李小姐的租約標明是出租單位(premise),租單則顯示她租用房間(room),而新合約卻改寫為商鋪,李小姐質疑此舉變相逼遷,懷疑Yesinn於五洲火警後怕被追查,企圖毀滅證據:「我諗佢逼我哋簽,係想日後出咗事就話俾人聽,佢不嬲都係租鋪頭俾人,啲租客喺度住都唔關自己事!」記者在該層樓視察,估計現時只剩下三個客房單位,其餘均已還原為商鋪。 走火警無人通知 香港測量師學會副會長何鉅業直言,把商鋪當賓館出租已違反《建築物條例》規定:「而家好難將商鋪變賓館,只係得九一年賓館發牌條例生效初期先有,佢而家(發牌)第一考慮係大廈必先係居住用途。」他又指商鋪與賓館的消防要求不同,後者明顯嚴格得多,例如防火分隔、走火通道、通風等,亦須調校警報的音量,肯定讓每個住客聽到:「室內嘅走火通道最好唔使開鎖,如果係商鋪以地鎖開啟,逃生時會好繁複。」無獨有偶,李小姐憶起月前,南業大廈懷疑警鐘誤鳴,全幢大廈住戶均疏散到地面,但她當時熟睡竟全不知情,亦沒有Yesinn職員通知她走火警:「第二日晏晝我先聽到有呢件事!我真係好驚!咁我燒死都唔知咩事,消防員都會以為夜晚鋪頭無人,唔會知我喺裡面!」 巨無霸廿一人房 除了改裝商鋪出租,Yesinn為了容納更多住客,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記者巡視整座南業大廈,由二樓至十樓均被Yesinn租用,二樓的接待大堂設有自助小食吧及按摩椅,四至九樓每層有三個間房,每個房間設有九個床位,其中八樓更特設巨無霸房間,懷疑賓館違規將兩個單位打通,內裡設有七張「三格床」,變成二十一人大房,推算全幢南業大廈共提供一百六十五個床位。 雖然房間環境擠逼,但單位布置企理,牆身髹上醒目的鮮黃色,室內有大型吊櫃及密碼儲物箱,部分更用上「宜家家居」傢俬。職員表示床位租金每晚由一百五十元至三百元不等,但未來兩星期全部床位已爆滿,「百多塊港幣能住在銅鑼灣,非常滿意了!」來自馬來西亞的女遊客道。雖然旅客大讚,但測量師何鉅業質疑三格床設計不利走火,民政事務總署發牌條件亦不容許。有見床位供不應求,Yesinn更秘密於對面大廈開設無牌影子賓館,記者經多次放蛇查詢,始從職員口中得知,無牌賓館位於泰港大廈五樓。記者到訪該大廈,管理員甫聽見記者到訪Yesinn即欣然放行,記者向單位內住客查詢,一位來自印度的女遊客表示,該單位有六個雙人及四人房間,室內布置風格與Yesinn相近,全部設有獨立套廁,說穿了就是將住宅單位改為賓館出租,「你先到南業大廈二樓登記,職員會告訴你這裡的大閘密碼及門卡,之後就可以自己過來取房。」但民政事務總署牌照事務處資料顯示,上述單位根本沒有任何賓館註冊,香港旅遊業賓館聯會主席劉功成拆解,部分有名氣賓館恃着有口碑,會在有牌賓館附近開設無牌影子賓館,旅客不虞有詐,民政署亦不會主動巡查。 Yesinn千萬王國起底 七年間迅速冒起 雖然Yesinn多處違規,但老闆張潛頻卻成功打造出吸金千萬的賓館王國。○五年,張有見內地自由行日漸蓬勃,遂小試牛刀以一百萬元買入炮台山利都樓兩個舊樓單位,並改建為持牌賓館出租十七個床位。其後數年,他邊租邊買入單位擴充業務,生意愈做愈大,更於一一年尾一口氣向南洋商業銀行承租旗下南業大廈二樓至十樓全層,打造其賓館王國大本營。多年來張潛頻專吼單幢舊樓,並斥資翻新單位,裝修以「潮味」取勝,加上床位收費廉宜,大受歐美日韓背包客以及內地自由行旅客歡迎。由於他曾在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就讀,懂得與外籍遊客打成一片,甚至親自帶隊暢遊香港,營造口碑,Yesinn因此一直長踞賓館預訂網站「hostelworld」香港區最受歡迎賓館首位,旺季期間經常爆滿。 賓館生意以外,張潛頻又將經營模式倒模,大搞毋須領牌的服務式住宅生意,並於一一年以月租十三萬元,承租大角咀晏架街十號四至十四樓全層,打造有七十間房的服務式住宅基地,並於大廈附近屋苑富多來新村租用多個住宅單位,當成套房出租。記者曾到富多來新村其中一個單位放蛇,職員透露每星期均有Yesinn員工上門執房,又表示同一屋苑還有二十個同類單位。粗略估計,Yesinn旗下擁有近百個住宅及三百多張床位,每年收入估計約三千萬元。 民政署接報即查牌 本週一,記者就相關發現向民政事務局查詢,牌照處即日到南業大廈三樓商鋪樓層突擊巡查,並要求負責人張潛頻打開三樓單位拍照蒐證。記者即場向張質詢,他極力否認曾將商鋪當作單位出租,反稱李小姐因工作至夜深,才「隻眼開隻眼閉」讓她過夜,但當記者指出Yesinn的租單有寫明出租客房,張又表示:「咁你有bias(偏見)要相信佢,我唔再回應喇。」至於泰港大廈的無牌影子賓館,以及廿一人大房超收客人,張起初一概推說「唔知道、唔清楚」,後來經反覆質詢,他又忽然改口默認:「好多食肆都有臨時牌……但係賓館係無嘅,你自己去問吓政府我個牌申請咗幾耐?咁我點生存呀?」民政事務局回覆證實,南業大廈二樓及泰港大廈五樓單位並無領牌,並已曾接舉報兼派員調查。局方指無牌經營賓館屬刑事罪行,最高罰款為二十萬元及監禁兩年。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陳家洛得悉事件後表示憤怒:「出咗事之後曾德成局長懶醒咁寫個blog話會加緊巡查,佢想將公眾視線轉移去呢個位,但佢講咗又做唔到!」並批評政府巡查是「查得hea」,認為賓館東主罔顧住客安全行為自私,應列入黑名單,不得再領賓館牌。 |
| ||||||
上期的旺角毒網報導,很多古惑仔和差人都讚圖片精彩,睇得過癮,連那班毒販、道友都拿着本《壹週刊》嘖嘖稱奇,在長沙街檔口打牙骹,個個頭岳岳,周圍指手畫腳,研究記者究竟隱身在什麼地方偷拍。係,你冇睇錯,佢哋真係膽大包天,仲夠膽返去現場通街走,記者返去做follow up,見到原班人馬不時在眼前出現,若無其事行街、篤魚蛋,同街坊打牙骹,巡警行過,雙方都當無事發生過,難怪班毒販可以明買明賣毒品,只可以講,在CY管治下,香港真是無奇不有。 好多人,包括班西九龍雜差問,那些精彩圖片,記者何以影得如此清楚,連毒販補貨後,兩邊面撐到變形都影到,對唔住,商業秘密唔講得,無理由拆穿自己的秘技。不過,可以講俾大家知,今次一仔C組隊員做了大量資料搜集,包括向毒品調查科的前探員取經,怎樣透過廿四小時高空監視、地面跟蹤,掌握毒網的運作,包括從毒販補貨的次數,逗留唐樓的時間,推算每次返貨數量,毒品放置的樓層。班毒販雖然明目張膽,但有天文台守住兩邊街角睇水,外人行過,一定到實,於是搵個靚高位偷拍,成為調查的關鍵。記者試過站在唐樓梯間偷拍,但樓上是鳳姐宿舍,不時有紋身大漢上上落落,十分驚險。好不容易,記者找到「安全屋」,可以長時間放置攝錄機。有一晚氣溫得十一、二度,記者只能攬着電氈(特登飛車返屋企攞),一邊監視目標,一邊翻看錄影片,果然發現毒販經常走向上海街補貨。記者馬上轉為在車上偷拍,終於拍到毒販揭開雪糕筒取出毒品,在車隙間把毒品塞入口的驚人一幕,但幾名記者都因此冷病了,而且咳到無朋友。 |
| ||||||
由電能(6)分拆出來的港燈電力信託(2638),將於本週四公開招股。未開波,已「染紅」,獲國企 國家電網睇中,入股一成八。 誠哥頭馬、電能主席霍建寧在上週一的特別股東會上,高呼分拆對集團「好着數」及「好爽」。但本刊找來多位專家,分析這次分拆,揭開都是李氏益自己的「爽」招數;最終「爽」的只有又成功撤資,隨時再減持的誠哥。 現時正路演中的港燈,已傳出「滯銷」,要縮減發售規模。不單港燈買唔過,電能亦要沽!小股東:誠哥好孤寒呀! 未分拆前,逾半盈利來自港燈的電能,派息穩定,被視為公用股之一,擁有一班退休收息的長情小股東。是次分拆,電能僅安排一成港燈股份,予原有股東優先認購。既無實物分派,亦無特別股息,小股東要揸港燈,就要再「科水」認購。上週一的特別股東會上,他們連珠炮發,指斥電能大股東「夾硬」將港燈拆走,令公司失去一個穩定嘅派息旗艦。但最後,分拆議案仍以大比數通過。 五十多歲的小股東陳女士直言,李嘉誠「好孤寒」:「李嘉誠應該好似佢個仔(李澤楷)咁,喺電盈分拆香港電訊時,免費(派發股份)送俾股東。好多股東都好似我咁諗o架。我哋揸住咁多年,對你咁有信心,但最後淨係得(每年)四釐股息,特別股息都無。」陳女士指,對分拆方案只能勉強接受,若電能維持四釐息,就暫時不會減持,「李嘉誠有投資眼光,但對股東係刻薄咗啲!」惟一的好消息,是國家電網入股,成為港燈第二大股東。陳女士表示:「國家第日可能買起港燈,我會拿二、三十萬去認購,有兩三成升幅,就賣走。」 不過,同樣是電能股東的經濟學者林本利,就並不樂觀。一二年時,他於五十多元低位買入電能,去年七十五元高位時沽出大部分,至九月電能宣布分拆港燈後,即清倉走人。他解釋:「我買電能係諗住收息做退休金,佢一話分拆港燈,我就即刻沽啦!更加唔會認購港燈,淨係李嘉誠個名已經信唔過啦!佢拎出嚟賣嘅嘢,肯定唔好。首先,估值一啲都唔平,而且今次明顯因為滯銷,先賣得一半出嚟(公開發售約五成股份),啲投資者唔係傻o架嘛!」 勿買港燈 本週日,以合訂證券形式上市的港燈,宣布最後的上市議案,集資額比原先公布大減兩成七,至最多約二百八十億。已公布會分拆並招股接近四個月的港燈,市傳吹風多時仍「不夠數」,唯有縮減規模。分拆後,電能將減持至百分之四十九點九。阿爺入主與否,港燈前景都一樣暗淡。 原因一負債急增利息蠶食利潤 根據招股書,港燈獨立上市後第五日,就要向電能償還逾二百八十億元貸款,集團負債即時大增兩成四,至超過四百八十億元,負債比率高達九成。研究電能年報多年的林本利解釋,港燈分拆上市後債務不減反加,原因是過往發展及收購需要大量資金,「即係阿仔以前買樓,但首期唔夠俾,要阿媽出錢。依家阿仔獨立,咪要還錢俾阿媽。」事實上,港燈為了還債予電能,上市前已申請了三百七十億元銀團貸款,務求「債冚債」。此外,標普日前亦發表報告指,港燈上市後,將失去由電能提供的穩定貸款,意味着以往借「平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因此,已將港燈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中,更很大可能將其信貸評級,由A+降至A-。負債重,利息支出亦會顯著上升。港燈在招股書中自爆,失去過往股東(即電能)免息貸款後,若債項的利息每年上升零點七五釐,港燈明年的利潤將會減少二點八億。若未來美國退市,加息潮殺到,港燈利潤便會被龐大的利息支出蠶食。林本利強調:「冇咗阿媽(電能)嘅免息貸款,將來利息支出肯定會高咗,負債又高咗,咁將來派息就一定會少咗啦!」林本利形容,分拆港燈上市,絕對是李嘉誠「搵小股東笨」。 原因二利潤可跌難升 港燈與政府簽訂的《利潤管制協議》,將於一八年屆滿,去年中期檢討後,政府讓港燈維持固定資產平均值百分之九點九九的准許回報。不過,市場已預期一九年的新《利潤管制協議》,將會下調兩電的准許回報率。瑞銀曾估計,港燈屆時的准許回報,將下降至百分之八。有分析員估計,若回報下降百分之一,港燈電費收入就會下跌約一成三。德銀認為,政府壓低回報率幾乎事在必行,因此會影響港燈的股息率,而且香港市場已近飽和,增長空間有限。 「大家都估佢回報會跌。香港咁多怨氣,反對聲音大,政府點都要做嘢。港燈又冇乜增長動力,前景絕對唔好。」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另外,經濟學家關焯照亦指港燈沒有吸引力:「港燈前景一般,年年都係賺四十幾億,無乜潛力再發展。」 因重組及分拆,港燈會出現商譽減值及攤銷。一四年全年的盈利預測,將會由一三年的不少於五十一點八億元,大幅下降至二十七億六千萬元,跌幅高達四成六。港燈保證未來兩年派息不少於三十四億,由於盈利不夠派息,港燈將要「嘔凸」,出動股東資金,但此舉將削弱公司現金流,令負債高企的港燈百上加斤。「保證回報」此招,並不罕見,但往往「保證期」過後,甩皮甩骨的景象便告現形。 原因三公用股難發圍賺息蝕價 為吸引投資者「落疊」,港燈的估值原本吹風為六百三十多億元,到正式公布時,總市值只有五百七十多億元(按上限定價),下跌一成二。以發行價計,一二年的市盈率約為十倍至十二倍,較中電(2)的十七倍及中華煤氣(3)的二十一倍便宜。市傳因路演時,投資者呻貴,電能才被迫將估值縮水。隨着美國退市,全球熱炒息口向上。即使港燈以六至七釐息做招徠,在加息潮下,高息的公用股已不再吸引,隨時賺息蝕價。事實上,去年五月開始,息口向上的消息被熱炒後,包括電能在內的一眾公用股股價已齊齊大跌。有中資基金經理表示,當一五、一六年開始加息,股價會愈跌愈有:「咁賺埋啲股息都未必抵償到股價跌嘅幅度。」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亦同意,公用股年代已過去:「公用股大環境唔好,跌咗一段時間,完全冇上升嘅跡象,息率又唔係特別高,點解要買港燈呢?」 再沽電能 電能分拆港燈上市後,集資額加上港燈的還款,合共有五百多億資金入袋,減債之餘,亦有銀彈予誠哥東征西討,但對小股東來說,風險卻大增。 原因一繼續隱藏負債 是次分拆,電能巧妙地拆售港燈百分之五十點一股份,只保留百分之四十九點九的權益。資深執業會計師林智遠相信,這是為了方便將港燈的債務,掩藏在電能的賬目上,「因為電能持有港燈的權益少於五成,就可以用權益法入賬(即將港燈的資產扣除負債,記入電能的資產負債表上),而唔需要顯示港燈的債務在電能的負債表內。」事實上,這正是電能過往慣用的招數。根據一二年的年報,電能持股不多於五成的聯營公司,負債高達二千二百多億元,只是一直以權益法入賬,令這些負債隱藏在電能的資產負債表外。雖然,根據今年一月一日生效的新會計準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十號》,以往母公司持股少過五成、用權益法入賬的聯營公司,或許要改用綜合法入賬(即將子公司的資產及負債,分別記入母公司的資產及負債),不過林智遠解釋,這並非一刀切,「準則無講明呢啲公司一定要用綜合法入賬,只係話決定入賬方式時,除咗考慮母公司持股外,要參考埋小股東數目、有無其他股東,最終負債會否入賬,決定權仲喺管理層手上。」 原因二歐美難再執平貨 電能手持大筆現金,對大股東絕對是好事,「誠哥根本就想撤資,增加海外收購能力,預計未來幾年佢會再減持港燈,但仍保有控制權。」一名行內人指。但這對小股東未必是好事,一名中資分析員指:「其實歐美經濟復甦咗一段時間,股市又升,資產價格一定會升番,電能想再喺海外執平貨嘅機會細咗好多,未必有咁多收購機會,冇收購嘅消息傳出嚟,即係等如壞消息!」 誠哥賣嘢 勿接火棒 一向無寶不落的誠哥,從來都是「佢賺人」,很少有人在他身上賺到錢。精打細算的他,出貨前都「諗過度過」,往績話你知,誠哥賣嘢,最好咪接貨。 首先是○五年,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大行其道。長實將旗下七個商廈及商場,組成泓富產業信託(808)上市,套現二十四億元。當時招股價兩元一毫六,上市後即插水,最低曾跌穿五毫,後來谷底反彈,如今股價只是剛好返家鄉。一一年,長實又分拆本港首隻人民幣計價REIT匯賢產業信託(87001)上市,招股價五元二毫四,上市後同樣插水,低位慘見兩元多,至今仍較招股價跌近兩成,本週二收報三元八毫一。同年在新加坡上市的和記港口信託,亦一直潛水,至今同樣較招股價跌近兩成。表現較好的是○九年以介紹形式上市的和電香港(215),至今股價升逾兩倍;一○年以介紹形式上市的置富產業信託(778),招股價三元八毫四,至今升至六元多,但兩者皆非公開招股。 老豆翻炒阿仔條橋 港燈以合訂證券(Stapled Securities)形式上市。這種方法,開先河的,正是小小超李澤楷分拆電盈(8)屬下的香港電訊(6823)。這種合訂證券,會在信託契約上訂明息口分派比率,與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相似。不過,合訂證券派息較REIT更具彈性,例如較易注入資產、不會被限制發展主業以外業務,而且上市籌得資金,大部分歸於母公司或大股東。而REIT只可發展主要業務,如領匯不能買賣住宅,商場亦只能維修改鋪位大細,不能整棟拆掉重建;而且REIT規定,負債比率上限為四成五,同時要將九成以上的可分派收入,派發給股東,限制較合訂證券多。今次港燈上市,則表示會將每年可供分派收入向股東作出100%分派。 |
| ||||||
韓國著名綜藝節目《Running Man》,時常請來韓星玩「撕名牌」、「拍紙牌」等遊戲,一眾明星奔跑追逐,大放笑彈。近年節目在無綫J2台播映,累積了不少粉絲。 War Game場老闆莊偉豐(Billy),一晚與太太收看《Running Man》,太太笑到「收唔到聲」,他「叮」一聲決定照抄,在工廈由War Game再搞Running Games,甚至向銀行借來一百二十萬元開業。熟悉《孫子兵法》的Billy想使出一招:「借勢」。原本以為有綽頭,可一炮而紅,但事與願違,開業首月勁蝕近十萬。如何還清銀行債務,相信是他當務之急! 一場韓國《Running Man》遊戲,正在新蒲崗工廈上演。一行十三人的參加者,分成兩隊,準備挑戰第一關「腳的考驗」。玩家要踢波,踢跌九塊木板才算贏。但用的,原來是沙灘波,踢起輕飄飄,任腳法幾好的男士,都大叫:「救命呀﹗」旁邊的隊友則落力叫喊:「踢得大力啲啦!」最快完成的隊伍,可進入第二關「手的考驗」——射籃。玩家以BB size籃球,射入特細籃球框。主持任由其他玩家出茅招,雙方爭波、攔人,令「難度」大增。遊戲未玩完,一班女士體力已經透支,喘着氣說:「我執波得喇,你哋快啲射啦!」簡單的遊戲,要花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不過,這兩關只是熱身賽。 「撕名牌」搞氣氛 遊戲除了鬥力,還要鬥智。緊接玩家要透過砌圖、解謎題等,獲得線索尋找密碼解鎖,並要以最快速度逃離迷宮。為增加難度及氣氛,過程中加插《Running Man》中最刺激的環節——「撕名牌」。參加者背部都貼上寫了玩家名字的魔術貼,兩隊人要邊解鎖,邊找機會撕去對手的名牌。名牌被撕去者,便宣告死亡。故雙方一見對手便如鬼見愁,在一萬呎的場地內追逐,有玩家甚至玩到「仆低」。為了「保命」,有參賽者見對手行近,索性把背脊貼着牆行,甚至瞓在地上「碌」住行,場面搞笑。剛成功逃出迷宮的Momoko喘着氣說:「又要解謎,又被『追殺』,又要『殺人』,一心幾用!之前玩過其他密室遊戲,呢個好玩好多,地方夠大可以周圍跑。」 這個Running Games,是韓國遊戲節目《Running Man》的翻版。Billy表示,「之前見到老婆成日追睇《Running Man》,我睇咗幾集,覺得好搞笑,個個大明星都玩得好開心。最簡單嘅遊戲玩起上嚟就最開心!」○八年,Billy本來與拍檔合資,於同一工廈內經營War Game場,但後來拍檔因大幅加租而退出,只剩他孤軍作戰,經過一輪守業,高峰期曾賺數十萬元。Billy指近年生意雖有盈利,但增長不多,加上近來社會有不少批評改裝氣槍的聲音,Billy認為要居安思危:「萬一政府兩年後取締氣槍,咁點算?」Billy指他在潮州出生,來港後窮困得要在坑渠執錢,「我細個唔只執錢,我仲執啲遊戲機,租俾朋友,個個叫我吸血鬼。」但他卻以這股生意基因自豪,更立志出人頭地:「依家個個放眼內地市場,我都想返大陸開分店。但大陸唔俾入口氣槍,好難用War Game達到我嘅人生目標。」他於是放膽一搏,以年息十八至二十釐向星展等銀行借貸一百二十萬元。雖然貴息,不過這盤生意無往績及盈利,只能硬食。Billy再動用現有生意的三十萬元流動資金及數十萬元儲蓄,開檔搞Running Games。 道具狂爛始料不及 韓國《Running Man》以室外遊戲為主,因條件所限,Billy從室內場景着手。單是裝修,就花了一百五十萬!單位內有四個不同場景,他按照電影《哈利波特》為布置藍圖:「個棋盤係抄《神秘的魔法石》、迷宮就抄《火盃的考驗》﹗」他走遍廣州、深圳找道具,一磚一木都是他和員工親手造。「迷宮地下嘅草皮,喺佛山啲高爾夫球用品廠搵嘅、牆身啲樹葉就嚟自廣州。」但由於玩遊戲過程粗暴,開業一個月,道具經常被整爛,天天都忙於維修。上週,記者直擊一場激戰過後,一個價值三百元人民幣的黏土擺設就此報銷,Billy口中的招牌場景——《哈利波特》的巫師棋盤,三隻石棋都崩了一角。職員Michael邊拾起地下的碎片邊無奈地說:「啲客玩起上嚟真係好癲,(擺設)爛咗無得怪人。」Billy亦補充說:「早排俾個大隻佬撞爛咗個門框,又要換過,又使咗一千蚊人仔﹗」為了方便管理,Billy選址位於新蒲崗工廈,亦即其War Game場樓下單位。不過記者觀察,Walk-in的街客近乎零,剛剛開業還撞正大廈維修外牆,現時室外沙塵滾滾,相當趕客。為力挽狂瀾,他唯有向其War Game客入手,「啲客打完War Game,職員會帶落樓下睇場。如果佢哋有興趣,每個人收少五十蚊。」但暫時亦只有少數War Game客願意一試。Billy無奈指,已花了大部分資金於硬件,超支令宣傳費捉襟見肘,「暫時都只能靠買關鍵字、網頁宣傳。依家無綫播緊《Running Man》,我想喺佢個網賣廣告,但唔夠錢。」 定價競爭大 雖然Running Games在Billy口中是獨家首創,但事實上與市面上流行的密室逃脫等遊戲類同,故定價亦要「睇住」對手。Billy本來把價錢定作每人每四十五分鐘要一百六十八元,但最近見行家正做團購,他被迫「低頭」減價至一小時一百三十八元。記者問過不少玩家,的確都讚遊戲好玩,但指如果無新遊戲就不會「翻頭」,而且嫌價錢太貴,客人Ivan說:「呢度地方夠大,玩起上嚟都幾刺激嘅,但價錢可以平啲囉。除非佢轉遊戲,如果唔係都唔會再嚟玩!」與其他密室遊戲一樣,Running Games每場玩家人數最少八人,Billy說:「因為每場遊戲都需要兩名職員跟足全場,如果太少玩家開團,我哋成本會好高。」而Running Games的肢體接觸較多,只能跟熟人一起玩,他們並不能像密室逃脫一樣,為客人組團。 這個銀幕上的遊戲,在現實中諸多限制;如意算盤,並未打響。開檔一個月,至今報團人數甚少,僅得週末才有幾組客。在種種掣肘下,開業首月勁蝕九萬五千元,成績比Billy心中更差。他每個月還要還七萬元的貸款!唯有把War Game賺到的都用來填債。Billy認為當年War Game生意他堅持留下來,終有錢賺,故今次仍會堅持「死守」:「我諗係宣傳未夠,要俾多啲人識。」中五畢業的Billy坦言自己讀書不叻,但目標遠大,他為了做成功的生意人,常常看關於商業、投資的書籍。Billy的書架全是創業的書籍,如《一萬元創業指南》、《小額投資人的不敗秘笈》、《就是沒錢才要創業》等。跟記者聊天時,Billy常常「拋書包」:「變原是永恒,我唔驚(Running Man)潮流過。『做唔到市場第一,咁咪做唯一』﹗」但記者卻認為,Billy與其花時間鑽研書中道理,不如快快想法加強宣傳好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