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總統女婿到政商名流子女 紛紛跨海求職 台灣富二代為何前進香港金融夢工廠?

2013-04-01  TWM
 
 

 

因為台灣駙馬爺的特殊身分,蔡沛然的故事又在香港金融圈寫下一頁傳奇。但除了蔡沛然,香江金融圈裡還有許多台灣政商第二代,這群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頂著好家世、名校光環的公主與王子,都選擇在香江的投資銀行圈奮鬥,闖出一片天地。

撰文‧劉俞青

任職在香港JP摩根的蔡沛然,從沒沒無聞的上班族,一夕之間成為全台灣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也連帶地讓香港投資銀行成為鎂光燈焦點。事實上,「香港金融業」既夢幻又務實,它既是生產「公主與王子故事」的最佳工廠,也是台灣許多銜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爭相進入的夢工廠。

專業養成

郭曉玲受訓花旗MA制度

如果要論近年來,台灣政商名人第二代中最夯的產業,恐怕非香港金融投資業莫屬。這一行有一個廣義的稱號,叫「投資銀行」;但「投行」其實只是個泛稱,實際上可以分為兩大塊業務,其中絕大多數台灣富二代投入的是私人銀行部門,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財富管理」;只有一小撮精英中的精英,投入「投資銀行」,主要承作股票與債券的資本市場(ECM、DCM)與購併(M&A)業務。

除了私人銀行與投資銀行外,台灣企業家也喜歡將第二代擺在外商的商業銀行磨練;其中MA(儲備幹部)制度執業界牛耳的花旗銀行,更是人才的搖籃,最知名的例子就是鴻海集團董事長女兒郭曉玲,從此讓花旗MA制度聲名大譟。

業內人士描述,這群在香港的「富二代們」(或第三代)輪廓鮮明,人數不會超過二百人,年齡多在三十五歲以下,除了家族在台灣所掌握的政商實力驚人外,個人也都有極好的國外名校學歷,其中更不乏俊男美女。

人脈養成

用人脈關係帶進實質業務

這個行業的生態極其特殊,一位浸淫該行業多年的高階主管說,這裡不只比身上穿搭的名牌,更比真正的名牌── 家世。出身不只在社交場合被拿出來秤斤論兩,事實上從家世及其衍生出來的各式人脈關係,更能帶進實質的業務,是在這行嶄露頭角不可或缺的元素。

除了好的名牌(家世)、學歷之外,「努力」與「競爭」當然也是該行業的特色之一。「每天工作十四到十六小時,一個禮拜工作六到七天,這只是常態。」一位台灣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兒子這樣告訴我們。

尤其在每個人可能都大有來頭的前提下,競爭不僅涉及升遷,更是絕對的面子問題。很多人在國外求學時表現平平,但一進入香港投行圈,全都卯足勁力求表現,畢竟,「家裡縱有金山銀山,都幫不了眼前一場立刻見輸贏的presentation(報告)。」不只工作上競爭激烈,在香港的投行金融業上班,連外表的打理都嚴格規範。男生穿西裝打領帶、女生深色套裝只是基本配備,許多歐系的投行至今還規範女生不准戴耳環,一切按規定走。例如這次新聞焦點人物蔡沛然,原本蓄著一頭長髮,一旦進入投行工作,只能乖乖剪短,毫無個人風格空間。

儘管外表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工作壓力極大,因此需要紓壓,夜店自然成了釋放壓力的最好去處。這群富二代在香港經常周一到周五每天工作到半夜,但到了周末,立刻搭機回台北,東區好幾家知名夜店的周末夜,常見這些公主與王子狂歡的身影,一直到快要天亮,才各自回家。

香港投資銀行進入門檻高,折損率更高,尤其○八年金融海嘯,估計至少有一半的金枝玉葉黯然退出。但只要熬過來,起薪年薪約十二萬美元(折合台幣三五○萬元),第三到七年年薪可調至十五萬美元(約台幣四五○萬元),例如這次蔡沛然,有媒體估算年薪是這個等級。

等熬到七到十年資歷,平均年薪達二十萬美元;十年以上的待遇差異就會逐漸拉大,年薪超過一千萬台幣以上稀鬆常見,業績好或能力佳的,三、五千萬台幣甚至更高,都是可能的事。

態度養成

黃芝駿做到高盛執行董事

「興趣是工作的第一要件,沒有興趣,再高的薪水、待遇都沒用。」兒子黃芝駿畢業於美國華頓商學院、目前在香港高盛工作的眾達律師事務所負責人的黃日燦表示。

黃日燦說,兒子在國外讀大學時,幾乎沒有在早上九點前起床過,但到高盛上班第一天,當爸爸的放心不下,一早七點多打國際電話想叫兒子起床,「沒想到,兒子已經出門了。」黃芝駿後來告訴爸爸,他是當天全高盛第一個上班的人。黃日燦說,從那一天起,他對兒子才放心。

進這行將近十年,長時間的辛苦不在話下,黃芝駿沒抱怨過一句,「我知道,他喜歡這一行。」黃日燦說。黃芝駿今年三十四歲,在高盛已經晉升到執行董事,在這一代投行圈裡算是「資深前輩」,台灣目前還有許多政商名人的子女同在這一行,年齡都比他小。

例如國票金董事長魏啟林的兒子魏慧夫,華頓商學院畢業,今年大約三十歲,曾在香港的JP摩根、瑞銀環球(UBS)都待過,但近期卻選擇回到台灣的益鼎創投任職。益鼎創投總經理邱德成表示,魏慧夫之所以選擇回到台灣市場,是認為對製造業近距離的觀察,會比遠在香港來得更深切;也顯示這些年輕人不僅有家世,也非常有想法。

又例如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的寶貝女兒蔡承媛,也是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很疼愛的金孫。蔡承媛之前就在香港JP摩根的私人銀行部門工作,姣好的外形,嚇死人的家世,加上認真的工作態度,在香港的台灣人圈子知名度很高。一直到去年底,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富邦大公主(富邦第三代第一位投入職場工作),翩然回到台灣,進入富邦建設工作,在富邦集團內部更是引起高度關注。

蔡承媛的身分敏感特殊,不言可喻;她帶著香港的工作資歷,目前在富邦建設負責賣場、百貨公司的業務。富邦內部更盛傳第三代的接班梯隊啟動的傳言,不過,這個傳言近期不攻自破,因為據了解,蔡承媛已經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班的入學許可,今年暑假就將重回校園。

接班養成

陳政隆接掌所羅門董座

但國內確實有許多上市櫃公司老闆的第二代,都是在香港投行工作幾年之後,就打道回府,回台灣準備接班,包括國內半導體大廠日月光副董事長張洪本的兒子張能超,就是在歷經幾年摩根士丹利承銷部門的訓練後,才回到集團中任職。另外做觸控面板的TPK宸鴻董事長江朝瑞的兒子,之前也待過雷曼兄弟,目前回來擔任江朝瑞的特助。

所羅門前董事長陳建三的兒子陳政隆,曾是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證券的研究部主管,擔任外資分析師生涯期間就以產業面消息靈通著稱的陳政隆,家世不錯、學歷漂亮、產業消息又夠多,三年前已被老爸召回接掌家族事業,如今陳政隆更已正式接班,接下董座大位。

野村證券台灣區前負責人翁明正分析,在這些大老闆爸媽的心中,從國際市場上的高度與市場的熱絡上,香港無疑都是最佳的選擇;而香港投行的訓練,無論工作的態度、專業的學習,或是人脈的養成,都是絕佳的環境;加上香港離台北又近,搭機只要一個半小時,父母周末要去探望孩子也方便。因此把下一代送去香江接受訓練,就成了就業首選;至於薪水高低對這些公主與王子們,反倒不重要了。

事實上,這群年輕人當然不是台灣人赴香港金融業工作的第一代,更早之前,已有一批前行軍,並且做出一番成績。其中的佼佼者,首推監察院前院長錢復的兒子、摩根大通台灣區總經理錢國維,如今年近五十歲,近幾年幾乎年年盤踞投行業績的第一名,是前一世代的代表人物。

此外,前高盛合夥人張嘉臨的岳父是教育部前部長毛高文;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亞太區前總經理林柏蒼的爸爸,是麗嬰房集團創辦人林泰生;還有華新麗華總經理鄭慧明是新光金老臣吳家錄的女婿,他自己就出身外商金融業,如今女兒也在香港投行圈,父女二代得自同樣的訓練。

這一群「舊富二代」的年紀,目前都在四十歲以上,香港金融圈的經歷有多大影響?已經從他們在產業上的表現嗅出端倪,也難怪後繼者越來越多。

但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擴大,台灣富二代在香江的競爭越形激烈,一位資歷已有十幾年的美系投資銀行主管表示,從工作態度上,台灣小孩認真耐操略勝一籌;但從「實質」的功能上,中國政商第二代更可以帶進實質的業績。

如今這些華人圈重要下一代都在香港金融業競爭打拚,未來這群人恐怕都是主導兩岸三地下一世代的重要領導人。

目前在香港金融業

發展的台灣名人第二代

父母 關係 第二代 上班公司辜啟允(辜振甫長子) 父子 辜公怡 台灣摩根士丹利蔡明興(富邦金副董事長) 父女 蔡承媛 JP摩根

台灣花旗

魏啟林(國票金董事長) 父子 魏慧夫 JP摩根

UBS

蔡其瑞(寶成集團總裁) 翁婿 曹恩華 香港渣打蔡明介(聯發科董事長) 父女 蔡誼甄 台灣花旗

蔡其軒 香港巴克萊

黃日燦(律師) 父子 黃芝駿 香港高盛執行董事陳瓊讚(國策顧問) 父子 陳 安 BNP台灣行政總裁尤美女(民進黨立委) 母子 Tony 黃 香港巴克萊

製表:劉俞青、辛曉昀

曾經在香港金融業發展的台灣名人第二代父親 關係 第二代 上班公司連 戰 父子 連勝文 大摩亞洲添惠證券毛高文(教育部前部長) 翁婿 張嘉臨高盛台灣區前總裁;現任hTC財務長林泰生(麗嬰房創辦人) 父子 林柏蒼 瑞士信貸亞太區衍生性金融商品前總經理陳建三(所羅門創辦人) 父子 陳政隆法國巴黎證券台灣區研究部前主管張洪本(日月光副董事長) 父子 張能超 摩根士丹利承銷部門鄭高輝(南紡集團董事長) 翁婿 翁明正野村證券台灣區前總經理陳河東(前三商集團總裁) 父子 陳翔立 高盛市場部前經理

製表:劉俞青、辛曉昀

吳敦義的公子也在香港金融業台灣領導人的第二代,究竟適不適合赴香江從事高度管制又敏感的金融業?如今蔡沛然頂著台灣駙馬爺的特殊身分,引起外界許多不同的看法。

但事實上,不只總統女婿在JP摩根的地產部門上班,副總統吳敦義的大公子吳子廉,據他自己宣稱是在新加坡淡馬錫集團任職,經常台灣、香港、新加坡到處飛,但承作哪些業務?不得而知;而二公子吳子文在香港德意志銀行上班。

台灣正、副總統的第二代都不願回到台灣,選擇在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的金融業上班,他們在外面談生意、做業績,有哪些是衝著這層敏感的身分而來?外界很好奇。

台灣領導人第二代都在海外金融業上班父親 關係 第二代 上班公司馬英九 翁婿 蔡沛然 JP摩根地產部門吳敦義 父子 吳子廉 新加坡淡馬錫集團父子 吳子文 香港德意志銀行

製表:劉俞青、辛曉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2

歐巴馬與郭台銘都在關注的最新趨勢3D列印入侵

2013-04-01  TWM
 
 

 

科幻片中常見的「無中生有」場景已在現實生活裡一一實現!

只要一台電腦、一部3D印表機,獨一無二的iPhone機殼、F1賽車、槍枝,甚至是人體器官……,未來隨手自製各種生活用品都不再是神話。

歐巴馬在今年2月的國情咨文上提到3D列印,希望重拾美國製造業風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下令旗下各事業部主管展開3D列印探訪之旅。

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啟動中......。

撰文‧李洵穎、陳翊中、賴筱凡 研究員‧蔡曜蓮「午安!」一走進店裡,店員笑吟吟地送上問候,周一中午的上班時刻,店裡泰半座位都被坐滿了。這家位在日本東京澀谷的FabCafe咖啡廳,空氣中飄著咖啡香,一切看起來就跟一般咖啡廳沒兩樣。然而,這家咖啡廳在過去兩個月裡,受到許多科技部落客關注,甚至連美國頗具盛名的科技網站「The Verge」都特地撰文介紹。究竟FabCafe特別在哪裡?

就像「The Verge」報導開頭寫著,在東京,實在不缺咖啡廳,但是這家FabCafe,卻有著那麼一點不同。店裡頭擺著大大的一台雷射切割機、不算小的投影螢幕,這些可能讓你摸不著頭緒。但是,我們把時間倒退回到一個月前的西洋情人節,FabCafe推出了一項特別的服務:做一個人像巧克力。

如果每到情人節,你都得傷腦筋要送什麼禮物給另一半,或許,你可以嘗試FabCafe的這項特別服務,只要掃描你的臉部,FabCafe就能為你量身打造一個擁有你臉部表情的人像巧克力,送給情人,保證讓你的情人驚喜萬分。

街角的咖啡工坊 讓更多人一起玩科技聽起來很科幻、很瘋狂,但是三月二日,FabCafe再推出第二個驚喜,這次,他們要掃描全身,替你做一個全身的人像軟糖。短短兩天內,就有超過五十個人報名,卻只有九個幸運兒可以體驗這項服務。

想知道FabCafe怎麼辦到的?那你就得好好認識這項被喻為可能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技術——3D列印。為了一睹FabCafe如何走在趨勢前端,本刊採訪團隊親自飛到日本,專訪FabCafe背後團隊。

「一年前,這裡其實是我們的會議室。」有著透明的大面玻璃窗,坐落在街角最顯眼的位置,日本設計公司Loftwork創意專案協調師鈴木真理子說,作為一家具有實驗特性的設計公司,他們時常舉行大大小小的「工作坊」,邀請朋友來體驗。「那時同事說,為什麼我們不把這裡改成咖啡廳,讓更多人可以跟我們一起玩?」就是這個靈光一閃,讓Loftwork的老闆們決定要開一家具有實驗性質的咖啡廳。一開始,店裡只提供雷射切割服務,不論是牆上擺的木頭雕刻,或是高掛有著精緻雕花的牛仔褲,只要消費者提前預約,就能在FabCafe玩雷射切割服務。

去年十一月,他們有了更多新點子,LoftWork找來3D印表機經銷商iGUAZU與3D列印顧問公司K’s Design Lab合作,希望透過體驗的方式,讓3D印表機走入消費群眾,「不再只是大公司才能玩3D列印,一般人也可以玩。」K’s DesignLab執行長原雄司透露,近五個月來,超過五百人參加K’s Design Lab與FabCafe一起推的workshop,裡頭就有五個消費者下訂購買3D印表機回家做。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3D列印的魅力,他們要有不同的作法,「我們就想,在西洋情人節這天,能不能用3D列印來做一點特別的事情。」鈴木真理子口中說的,正是FabCafe針對女性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只要掃描臉部,就能打造專屬的人像巧克力。

一個扭腰、一個俏皮的動作,統統都可以把你的肢體動作掃描起來,這些3D數據全進了電腦後,透過一些設定,3D印表機就能印出擁有這些動作的模具。「有了這些模具,你可以把糖漿倒進去,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像軟糖,你也能做一個人像冰塊。」鈴木真理子不諱言,實驗工作坊成功打開了人們對3D列印的想像。

「過去,Fab代表的是遙不可及的工廠、大量製造,可是,FabCafe是一個開放的『工場』。我們要的是小量、有價值的產品,讓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鈴木真理子說,有別於二次工業革命大量製造的主流,他們認為,未來的工業革命將更重視每個人的差異,科技也將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在每個人的生活裡。

就在FabCafe推出3D列印實驗工作坊後,FabCafe迅速在全球暴紅,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電話,就是想複製FabCafe的商業模式。「我們想要傳達這種實驗性質的概念,讓更多人可以一起玩。」鈴木真理子說,所以,FabCafe很早就確立第二家店不會在日本的策略,而是要拓展到其他國家去。

台北街頭即將出現3D列印設計公司與東京擁有類似消費氛圍的台北,看準開店成本相對低,香港出身的建築師黃駿賢成功說服了LoftWork團隊,要將FabCafe複製到台北華山園區。「最快五月,台北也能有一家FabCafe,到時面也會有3D列印服務可以玩。」鈴木真理子說。

不只是日本,3D列印技術在全球各地的應用更是五花八門,幾乎所有的物品都可以透過它來製造。有人用3D列印技術設計立體時裝;運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建築物即將在荷蘭出現,預計明年完工;Urbee汽車是世界第一款3D列印汽車,其中除了最重要的引擎與底盤之外,大部分零件都是3D列印而來;也有人從網路下載槍枝構造圖,就此「印」出槍枝;還有人「印」出會飛的遙控飛機;甚至有一家名為Modern Meadow的公司,宣稱用生物3D列印技術,造出全世界第一片可食用的「人造肉」。

一夕之間,圍繞在這個新潮的機器,產生了大量有趣的應用方式。

看到這裡,是不是更覺得3D列印很不可思議?其實這項技術已存在近三十年,直到最近幾年才重獲注意。《經濟學人》雜誌認為,繼十九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以及二十世紀流水線生產之後,3D列印將會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

然而,3D列印受到熱烈討論,更重要的推手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他在今年二月十二日的國情咨文中,特別提到計畫建設十五座製造創新中心,以專注研究3D列印等新興技術,最終希望能以3D列印技術全面提升美國製造業。

中美大國已列為戰略性產業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說:「工人們在這裡學習使用3D列印,學習這項有可能顛覆工業的新技術。革命一定會在這裡發生,我們要確保這波製造業革命發生在美國。」美國政府傾全力為這場「第三次工業革命」鋪陳,在最近兩、三年裡,鼓勵全國的小學將3D印表機納入到工藝課的課程內容,希望從初等教育起就告訴孩子們,今後的生產流程會是什麼樣子。

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同樣也呼應歐巴馬的看法,他說:「在自動化設備與3D印表機快速發展下,將會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因為美國昂貴的勞工成本,將不再是問題。

中國工信部副部長蘇波也在「二○一二年增材製造技術論壇」上宣示將推動3D列印產業化,並制定3D列印路線圖與中長期發展策略,G2兩大強國紛紛將3D列印納入戰略性產業。

事實上,3D列印技術也開始受到台灣與韓國三星的關注。在這波3D列印風潮中,製造代工大廠鴻海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去年看到相關報導,便下令各事業部主管深入研究3D列印技術與流程。於是來自鴻海,共有四到五批人馬,一次約有四到五位主管加工程師,前往3D列印相關廠商了解。據廠商研判,鴻海可能計畫自行開發3D印表機台,以降低成本與縮短生產時間。

三星去年內部改組時,就已將印表機部門獨立出來,加以整頓。今年三月初,三星又向夏普提議收購其印表機部門,但遭夏普拒絕。三星在印表機領域上動作頻頻,據傳就是為了搶攻3D列印的商機。

3D列印技術,簡單地說,使用者透過電腦繪製零件或物品的3D設計圖,或是掃描現有物件,將3D圖檔輸入3D印表機後,印表機噴頭將材料逐層噴出,像是砌磚牆似地層層堆疊,最終形成完整的堅固物件。這個流程又稱為「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

有了3D印表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辦公室,你可以使用各種材料製造玩具、零件、工具。在電腦上簡單地新建、修改或者下載你想要的3D圖檔,然後點擊「列印」,一個實物即出現在你的眼前。可能某一天早上起床之後,你突然想要用一個不同造形的杯子,這時可以按下印表機,「印」出一只杯子,這不是科幻小說裡的情節,3D列印讓這一切成為真實。

諸多管理學與經濟學的理論將被顛覆波士頓諮詢集團(BCG)高級合夥人太田直樹預測:「蘋果公司遲早會採用3D列印方式,來製造符合顧客喜好的手機等產品。」「也許終於有一天,iPhone手機可以從蘋果手機連鎖店,或是乾脆從消費者家裡的印表機直接『印』出來。」也就是說,未來的產品生產,將會像用印表機一樣方便。

不僅如此,未來的工廠變得完全不一樣,同一個工廠的3D印表機可以既生產茶杯,又能製造汽車零組件,以及量身訂製的醫療產品,這將顛覆管理學與經濟學的諸多理論。

過去,3D印表機整體技術不成熟,且能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樹脂,因此使用者被局限於打樣等冷門領域。但如今各項技術的進步,且金屬、陶瓷、尼龍,甚至用於打造人體器官的「生物墨水」都成為可以使用的材料。因此,目前已能生產須具高精密度與強度的汽車與飛機零組件。

3D列印所帶動的技術革新是典型的「破壞式創新」,儘管3D列印主要適用於小量生產,但是其列印的產品,可以遠遠優於傳統製造業生產的產品,更輕便、堅固、客製化,可直接組裝成形且成本更低。

波音工程師麥克.海耶斯(Michael Hayes)表示,在採用3D列印一體成形技術製造零組件後,由於不再需要用傳統的螺絲組合零組件,可將零件的重量降低三○%,且其牢固程度遠遠超過傳統方法。

3D列印研究機構Wohlers Associates指出,3D列印市場快速成長,尤其自己動手做(DIY)市場蓬勃發展。該機構初估,二○一二年銷售達十六億美元,一三年應可突破二十億美元,預估到了一九年整體市場將達六十五億美元。換言之,3D列印全球產值將在七年內成長三倍。

趨勢一:製造業回流先進國家一旦3D列印被廣為接受,那麼對世界的意義會是什麼?

英國拉夫堡大學3D列印專家理查海格(Richard Hague)表示,3D列印對經濟有深遠的影響,企業再也用不著把各種商品堆積在倉庫中,再將其配送出去,因為,產品可以按照用戶需求在當地列印出來。這種類型的3D列印模式,不但大規模減少倉儲需求,也削減運輸成本。

他並認為,3D列印還可以幫助美國將製造業從海外遷回,「海外製造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只會導致運費增加。」目前,蘋果公司的產品,幾乎全在鴻海中國工廠裡的數萬條生產線上組裝,員工數十萬人。但如果3D列印技術進一步發展,不用將生產基地集中在人工便宜的中國,也能將產品送到全世界顧客手中。

波士頓諮詢集團認為,到二○年,一○%~三○%由中國進口的物資,將改由美國製造,美國一年將增加二○○億到五五○億美元的經濟產出。

趨勢二:機器即工廠 人人都是創業家3D列印技術讓產品設計到製造之間只有一個「列印」按鈕的間隔,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會由大規模製造轉向個人化生產,打破跨國代工產業鏈。

3D列印設備龍頭廠3D Systems,在今年發表消費型3D印表機Cube,售價五萬新台幣有找;這種消費型的印表機可以製造如小玩具、棋子等簡單的產品。已有網站Cubify幫消費者客製化小型產品,例如茶杯、公仔等。這將掀起客製化的工業革命,未來五金行也可能會放一台3D印表機,提供各式各樣的零件,以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趨勢三:產品創新速度加快從《長尾理論》到《免費》,再到《創客:新工業革命》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說,當製造一個產品,與製造一萬個產品的固定成本幾乎一樣時,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製造業的創業家。

隨著3D印表機價格迅速下降、設計軟體越來越強大,以及更多的列印材料推陳出新,意味著設計人員能更方便地使用3D印表機,使他們在設計過程中,就能隨時列印出原型產品進行修改,有助於加速創新。

例如,當一○年蘋果首次推出iPad後,四天之內,就有人利用3D列印代工服務商Shapeways所提供的代印服務,在四天內生產出保護套,整整比其他競爭對手快了一個月,自然是大發利市。

趨勢四:少量多樣 個性化商品更為風行第三次工業革命將使消費者變得更挑剔,他們不只要便宜好用的一般商品,更渴求創新、高技術商品,好打造他們獨特的生活品味。裝上翅膀的鞋子、復刻一九六○年代的老爺車,換言之,個性化、客製化商品正是消費者想要的。

以往,若要請工廠幫你製作客製化商品,若沒有一定的數量,開模、打樣的成本肯定不划算;但有了3D列印,就變得易如反掌。未來專業代印服務勢必逐漸普遍,就像以前三五步就一家相片沖印店般,可以隨時應你的需求列印商品,甚至只要到便利商店就可以實現你的需求。

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指出,這股自造者(自己製造產品)產業化的趨勢,將改變製造業的未來:未來十五年內,將有超過十八億消費人口,加入這股新製造產業價值鏈中。

趨勢五:門檻降低 創意設計才是王道3D列印技術能為工業設計領域帶來新的活力,打破傳統加工的枷鎖。在3D列印的新世界裡,「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創意才是獲得財富的不二法門。

3D列印代工服務商Shapeways執行長彼得.威蕭森(Peter Weijmarshausen)認為,3D列印一層一層把材料堆疊起來的製造方式,讓一些無法開模製造的特殊產品,也有機會被製造出來。因此,3D列印普及後,製造業門檻降低,產業價值鏈將加快由製造端位移至設計端。

雖然現在3D列印還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大量製造的商品;然而,忽略3D列印的影響力,不跟著進步,漠視即將發生的顛覆性革命,就像當年王安電腦等大型電腦主機廠商,無視個人電腦的出現,最後如侏羅紀的恐龍般,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如今在醫學界,客製化的助聽器、齒模已經逐漸為醫界使用,甚至以鈦粉打印,經由特殊設計,更容易與人體緊密結合的人工骨骼、關節,已有很多手術成功案例。

趨勢六:3D醫療為健康帶來新革命此外,位於英國愛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學,研究人員透過3D列印技術,成功製造全世界第一個肝臟組織。美國的Organovo公司,則製造出全世界第一台商業化3D生物印表機,以自體幹細胞生成原料後一層一層堆疊成血管壁,已成功長出靜脈血管。未來若有一天,腎臟、心臟等大型臟器能被製造出來,且實驗證明不會有後遺症,器官移植將變得很容易,人類的壽命可能大大延長。

雖然不久的將來,3D列印將為人類創造許多好處,但是伴隨這個趨勢發展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也不容小覷,例如:槍枝管制。其中,最大的挑戰將會是||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一旦所有實體物品都能轉化成3D數位圖檔,它們就會變得容易複製與傳播,盜版的風險相當大。而如果盜版成風,就沒有人願意花重金投入研發設計。

不能否認地,3D列印想要拓展到消費市場,並不是沒有它的限制性。3D列印技術對一般人而言門檻仍高。依照現階段的技術水準來看,數萬新台幣的消費級3D印表機,幾乎只能製造出結構簡單的產品。

不過,近期已有3D列印代工服務,提供消費者下單訂製商品,新創企業如德芮達科技、貝特資訊出現,有助於提升民眾對3D列印的接受度。

破壞式創新的歷史已經證明,3D列印不會停止腳步。隨著時間推移,所有的困難點與阻礙都會被克服。

一旦顛覆開始萌芽,它被接納的速度遠遠超過任何人的想像。或許哪一天,我們就可以住在自己列印的房子裡,吃著自己列印的糖果,穿著自己列印的衣服,開著自己列印的汽車,這一切看似不可思議,但它卻悄悄地發生了……。

小辭典

3D列印是什麼?

透過電腦輔助軟體,建立物品的3D數位檔案,再運用金屬粉末或塑料等耗材,以一層一層堆積的列印方式來形成物品。過去應用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以製造模型為主,現正逐漸用於產品的直接製造。

3D印表機使得消費者也可以是製造者,並大為縮短產品開發週期,產品將可就近消費地進行生產,不受土地取得、廠房面積大小的限制。

第三次工業革命

正在啟動中

第一次工業革命

時間:1730年~1870年

特點:發明蒸汽機

機器取代傳統手工業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1870年~1914年

特點:流水線生產

發明電報與無線通訊系統等新科技;福特汽車導入流水線,提升生產效率

第三次工業革命

時間:1980年~

特點:3D列印技術興起

革命性技術,可做出傳統工藝做不出來的商品

生產流程大進化

傳統製造業

1 鍛造

利用壓力改變金屬形狀,使它符合後續製程的要求。

2 磨床

利用磨具研磨,以獲得所需的形狀、尺寸,或使表面精密化。

3 鑽孔

用鑽針鑽出後續製程所需的定位孔、零件孔等。

4 組裝

整個製程經過上述步驟,最後經由生產線組裝。

3D列印

1 3D繪圖

將想要製造的物品利用3D CAD繪圖軟體或掃描輸入電腦,形成3D數位檔案。

2 數位切片

電腦軟體會再將上述3D數位檔案中的物體,進行2D「數位切片」,物體會被「切」成一層一層的數據資料。

3 傳送到

印表機

將數據資料傳送到3D印表機內。

4 輸出產品

就像2D印表機列印平面檔案一樣,此時3D印表機噴嘴會依據數據資料噴出材料,一層一層地堆疊出立體物品。

無所不「印」 全面入侵 你的生活

1休閒

印出來的跑鞋

2012年倫敦奧運後,一名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學生Luc Fusaro宣稱,以3D列印技術量身訂做的單片跑鞋,重量僅96公克,讓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增速0.3秒。

2服裝

印出來的立體時裝

荷蘭女服裝設計師Iris van Herpen運用3D列印技術,打造立體感的時裝設計,無論是用透明材質做出水花飛濺效果的禮服,還是猶如人體骨骼般細膩複雜結構的立體服飾,令人嘖嘖稱奇。

3軍事

印出來的一把槍

美國Wiki Weapon團隊,從網路上下載了槍枝的構造圖,並使用3D印表機列印出了AR-15的下機匣。經過多次改良,目前該團隊已研製出可連續發射600發子彈的下機匣。

4醫療

印出來的人工骨骼

2011年6月,一位83歲的女性骨髓炎患者在荷蘭接受手術,成為3D列印顎骨的第一位受惠者。這個下顎骨採用高精密雷射層層融合鈦粉製成,沒有使用膠水或黏合劑,在金屬中植入晶格狀的天然骨骼內部結構,易與病人自身的骨骼接合。

印出囚籠,關住細胞荷蘭達爾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奈米研究院採用被稱為「邊角平面印刷」(Corner Lithography)的奈米級3D列印技術,印出可以裝下一個軟骨細胞的「金字塔囚籠」,未來可望應用在癌症治療,用此概念鎖住癌細胞。

5 交通

印出來的飛機

航空龍頭波音公司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將機翼逐層印出,然後接合成形,包括787夢想飛機所用的32種組件。波音宣稱,3D列印可以降低30%的零組件重量,進而節省燃油成本。

印出來的跑車

比利時的Formula Group T團隊以一種名為「巨獸級3D列印」的技術打造塑膠材質外殼,創造一輛叫作Areion的單座跑車,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

6 住宅

印出來的建築物

荷蘭建築師Janjaap Ruijssenaars使用一種名為D-Shape的巨型3D印表機,列印6公尺乘以9公尺的零件,再用這些零件拼接成建築物,並命名為「景觀房(Landscape House)」,實體建築將於2014年竣工。

7食物

印出來的人造肉

美國Modern Meadow公司使用生物3D列印技術,以活細胞構成的「生物墨水」為原料,成功生出長2公分、寬1公分、厚度小於0.5公分的可食用人造肉品。

一台機器等於一座工廠

——適合小資創業或個人工作室的3D機台機型 價格 特色 設備商ZPrinter 450 220~230萬元全彩、適用於辦公室環境,製作個性商品,例如公仔、吊飾、小飾品 美商3D Systems Cube 4~5萬元單色、適用於製作簡單小物品,例如小杯子或小碟子 美商3D Systems Afinia 4~5萬元單色、適用於製作簡單小物品,例如:茶杯、小公仔 陸商太爾科技資料來源:代理商 製表:李洵穎

「自造者」急速增加

——歷年消費型3D印表機的銷售量

2007 66

2008 355

2009 1816

2010 5978

2011 23265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3

家庭生活化運用、布袋戲不再傳統、金飾增添時尚感3D列印跳脫框架 賦予傳統商品新生


2013-04-01  TWM
 
 

 

手作盛行的日本,3D列印助長了這股風潮,日本家庭在生活上隨興地應用3D列印,令人驚歎。

而3C產品代工大國的台灣,在3D列印技術興起下,我們來看看,台廠又是如何應用3D列印,賦予傳統布袋戲與金飾業新的意義。

撰文‧賴筱凡、李洵穎

橫濱直擊》3D印表機走入家中玩具車、手機殼、眼鏡架、鈕扣隨印隨用如果你有一台3D印表機,你會拿它來做什麼?印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手機殼,替兒子印出一台玩具車,替老婆壞掉的眼鏡架印一個新的零件,這些東西都真實地存在於日本手作達人毛利宣裕的家。

距離東京一個半小時車程,為了一窺3D印表機為日本人家中帶來哪些革命性的改變,《今周刊》採訪團隊來到位在橫濱的毛利家。木造房子、簡單空間,隨處可見都是毛利宣裕親手打造的木製餐桌與櫥櫃。對於一個喜歡動手做家具的人來說,最近五個月來,他的生活有了重大的改變,原因是——「我們買了一台3D印表機。」毛利宣裕說。

放棄買機車 改買3D印表機桌上一字排開,玩具車、玩具鴨、手機殼、眼鏡架、鈕扣等等,這些都是毛利宣裕用3D印表機「印」出來的。會買下一台3D印表機,故事要從去年十一月的一個夜晚,兩個男人在居酒屋裡的對話講起。

毛利宣裕,三十九歲,3D印刷技術的專業工程師;山田真次郎,六十三歲,日本老牌模具廠INCS創辦人。他們曾經是一起在INCS打拚的同事,也是多年好友,「毛利先生從大學畢業,就到INCS來工作,我們交給他的任務就是開發3D印刷技術,一頭栽進去就是十七年。」去年十一月,又是一個兩人一起喝酒的日子,已經從INCS退休的山田真次郎,與毛利宣裕聊到3D印刷技術的發展,突然地,「為何不開一家工作室,買一台3D印表機,真正動手做,讓更多人可以認識3D列印?」這樣的念頭出現在兩人的談話中。他們決定一人出資一半,成立「東京創客」(Tokyo Maker)工作室。

毛利宣裕徵詢妻子同意後,「把原本存下來買摩托車的錢,拿來買3D印表機。」山田真次郎爽朗地笑著說。於是,花了四十三萬日圓,他們有了第一台3D印表機,不算太高階,卻足以改變他們的生活。

「這個是我用3D印表機印出來的第一個產品,玩具鴨。」拿著手上藍色、白色的玩具鴨,毛利宣裕說,這個玩具鴨整整花了他四個小時。線條簡單、角度圓滑,要用3D印表機印出一隻玩具鴨,算是入門第一課,真正困難的還在後頭:蒐集3D數據變成設計圖,成功列印出來。

就在採訪的開始,趁著聊天空檔,毛利宣裕從容地在電腦前調整設定,按下「確定」鍵後,一旁的3D印表機動了起來,一層又一層地將橙色的塑膠材質噴印在板子上。「現在正在做的是iPhone 5機殼,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毛利宣裕說,為了試做iPhone機殼,他整整失敗了一個月,做了好幾回,就是沒能成功。

攤在桌上的失敗作品,不是因為受熱不均而彎曲變型,就是角度沒計算對,速度、溫度、角度都要逐一精算,為了強調個人化,毛利宣裕特地在機殼旁邊打上名字,機殼一印出來,上面就刻著他的名字。

個性化設計的手機機殼、兒子的玩具車,日益熟練製作技術後,毛利宣裕這次要嘗試難度更高的產品,妻子摔斷的眼鏡架。「以前,如果不小心把眼鏡架摔斷,可能得花一筆錢去重新配一副鏡架。現在,我們可以自己做。」山田真次郎說。

要什麼 3D印表機印給你為了替毛利太太做一副新的鏡架,他們先是在網路上找到適合的鏡架照片,再把照片傳給「東京創客」工作團隊的設計師中村翼。中村翼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做出3D設計圖,再傳到毛利宣裕的電腦裡。簡單調整好設定後,3D印表機動了起來,四個小時後,一副全新的鏡架就做好了,全部材料只花了六百日圓。

這就是3D印刷技術將帶來的革命性改變,「不管是已經停產的汽車零組件、摔壞的產品再造,3D印表機都能印一個給你。」身為日本最大模具廠INCS的創辦人,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曾開價一億美元要買他的公司,山田真次郎直言,3D印表機的普及全面顛覆人類,大量製造被個人化生產取代,不是不可能。儘管目前一般消費者難以達到像毛利宣裕的生產精細度,但成立「東京創客」,就是要教育更多人認識3D列印技術,連日本電視台NHK都聞名而來。

採訪近尾聲,高速運轉的3D印表機也慢了下來,一個刻著記者英文名字、獨一無二的手機機殼,在一小時的採訪過程中就製作完成。不用模具廠開模,也不需要大量生產才能印,這就是劃時代3D列印的魅力。

(賴筱凡)

霹靂國際》既維持品質又掌握神韻3D列印快速翻製素還真公仔聽到電視傳來「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熟悉布袋戲的朋友一定知道,這時「素還真」就要出場了。這位頭頂蓮花、身背寶劍、一身白衣飄逸的素還真,他的十二吋公仔可是運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呢!

霹靂國際多媒體,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霹靂布袋戲。該公司旗下的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副總經理許煌銘說,近三年來,公仔十分熱門,「只要一上架就被粉絲『秒殺』!」公仔市場需求供不應求,如何縮短生產時間、加快商品上市,確實曾令霹靂困擾。

許煌銘說,「好在3D列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表示,中華名偶執行長林清和是帶領霹靂進入3D列印領域的關鍵人物。林清和與許煌銘為熟識好友,霹靂會使用3D列印,就是許煌銘將林清和引薦給負責公仔的團隊認識。林清和對動漫相當有興趣,長年待在大陸,在當地動漫界另創一片天。

木雕偶頭神韻難維持 3D列印建功林清和去年無意間向許煌銘提及,可以嘗試由3D列印讓霹靂布袋戲的公仔加快生產、推出上市。這個提議確實讓許煌銘與霹靂行銷團隊十分動心。

於是,雙方便在下半年正式開始業務合作。很快地,十二吋素還真公仔是第一批運用3D列印技術的商品。由於只有偶頭的部分需要採用到3D列印,花費約六小時就完成原型(prototype),霹靂快速送交模具廠開模生產,就可以大量生產,同樣尺寸的布袋戲偶用手工雕刻得花上約莫半天的時間,若要大量雕刻,速度仍不及開模生產為快。這到現在仍是業界創舉。

以往偶頭是以木頭雕刻,純手工製造,無法大量生產,雖然也曾推出公仔商品,但因產能有限,量產的困難度也高。此外,過去因採手工雕刻,即使師傅按照標準作業程序製造,但布偶的神韻仍有差別,這可是會被重度粉絲一眼就挑出來。

為了維持商品相同品質,並且加快生產流程,霹靂如今改採3D列印,借重中華名偶,以及中華名偶母公司馬路科技的3D列印技術,使得公仔商品得以持續熱銷。目前的十二吋公仔,就是運用3D列印技術做出的商品。

挑戰全球首尊七十公分玩偶在採用3D列印經驗良好下,霹靂與中華名偶挑戰難度更高的任務,這次打算將3D列印應用在七十公分高(約二十七.五吋)的BJD。

什麼是BJD?它真正的名稱是「球體關節人形」(ball-jointed doll,簡稱BJD),泛指各種擁有球形關節的可動人形玩偶。這種人形娃娃體型細節精緻,關節的部位裝有球形的東西,能使人形盡可能做出許多接近於真人的姿勢與動作,類似芭比娃娃一樣的玩偶。

今年初,林清和主動向霹靂表達希望將業務合作範圍從公仔擴大到BJD。霹靂主動提供了兩尊布偶給林清和,那兩尊布偶,一是耳熟能詳的素還真,另一尊便是性感魅力女戰將的華顏無道。目前只完成了華顏無道的原型。

某一天,林清和帶來一組團隊,花了一整天拍攝華顏無道的照片。華顏無道被粉絲喻為史上第一位在螢幕前穿絲襪、馬靴的布袋戲角色,服飾繁雜,配件極多,拍攝工作相對耗時。為了維持原型與本尊布偶的相似度,照片經過篩選、刪減後,需要用到的照片還有二百餘張之多,拍攝完畢後,便一一掃入電腦製成3D圖檔。

參與華顏無道3D列印作業的馬路科技工作人員表示,在圖檔繪製完成後,輸入印表機由噴嘴射出成形,再將各零件如鎧甲、高跟鞋、耳環等一一切割、拼接,共計耗費一個月的時間,才完成華顏無道的原型。

雖然華顏無道的BJD仍處於開發階段,但霹靂應可算是全球第一家採用3D列印生產BJD的公司。採用3D列印的優點在於能夠快速商品化,加上塑膠成本低於木工,也能夠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BJD為例,過去採用手工木刻,如今改為塑膠材料,粉絲的接受度如何還要觀察。

(李洵穎)

高雄貴金屬︾突破傳統手工局限 創意使命必達金飾設計不再受限模具 神像金身完美無瑕隱身在新北淡海地區某座住宅大廈裡的高雄貴金屬設計部,住家式的格局讓這個部門宛如是一間個人工作室。「這裡是公司的設計團隊,共有五人。」高雄貴金屬業務副總經理Doris King表示,該公司產品的設計創意都來自於這裡。

高雄貴金屬是一家在各銀樓間頗負盛名的黃金業者,最初是以回收廢金起家。四年前,Doris King因緣際會認識了3D列印服務廠商馬路科技總經理張昭明,從此加入3D列印的行列。Doris King說,高雄貴金屬早在四年前就向馬路科技購入一台雕蠟用的3D印表機。「我們應該是台灣第一家引進這種3D列印機台的公司。」有了3D印表機,高雄貴金屬開始「玩」起了各種黃金飾品的創意。Doris King說,傳統金飾受限於開模作業,因此成品總是密實的,呈現片狀或塊狀。但是,3D印列技術不受形狀限制,不論是想要某處鏤空,抑或打算呈現彎曲線條,3D列印都可以「使命必達」。而「傳統開模與鑄造過程,可是無法這麼隨興地讓你玩!」傳統神像至少需時一年 如今五十天可成高雄貴金屬在黃金飾品玩出心得來後,開始走向自創品牌之路:金飾的品牌是「歷代風華」,「生活金藝」則是擺飾的品牌。其中,在金飾部分,該公司去年推出第一組結婚套件,包括項鍊、耳環、手環與戒指。Doris King得意地展示這組主題為幸福的金飾套組,「這是以蝴蝶作為發想,因為『蝴』蝶音近幸福的『福』。」這組套件都是由3D列印技術製造出來,鏤空的設計,替金飾增添不少時尚感。

稍後,Doris King又拿出另一尊灶王爺金像,這也是運用3D列印技術做出來的。她說,目前在台灣,3D列印的應用以建立模型再開模量產居多,很少出現直接做出成品的情況。這尊灶王爺金像算是罕見。

灶王爺金像是一位客戶下單訂製的,原本想交由珠寶界較為成熟的香港製作,但香港卻沒人肯做,於是轉為委託高雄貴金屬製作。高雄貴金屬的設計師先去廟裡找了一尊實體灶王爺像,拍了照,將之一一輸入電腦,用3D CAD繪圖軟體形成3D數位圖檔並加以修整,再把檔案傳給客戶進行確認。

雙方在製圖、校圖、修圖等作業多次溝通,這樣來回共計花費一個月時間。待客戶滿意後,便進入3D列印流程。由於神像身長約二十八公分,因此3D列印須花費較長時間,待最後完成時,鋪上配方、雕蠟、電鑄等過程,又再經過二十天,合計這尊灶王爺金像,花費五十天的時間製成。

Doris King說,若依照傳統模式,由於複雜度高,沒有師傅願意接單打金;即使有師傅願意打,恐怕到成品出來,要花費一年時間,甚至於連開模具都開不出來,遑論產出成品。

Doris King表示,傳統手工黃金雕塑方法有它的限制性,比如鏤空的部分就不可能用傳統方法做出來,如此一來,很多設計的創意就沒辦法呈現在金飾成品上。3D列印則突破了這個瓶頸,讓金飾走出與以往不同的路。

(李洵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4

出版社編輯四十歲前賺到財富自由 色香味基本面評價法 駕馭飆股

2013-04-01  TWM
 
 

 

從平凡的出版社編輯,到手握逾五千萬元股市資金的黃世聰,奉行「色香味俱全」的算股邏輯,讓他得以在四十歲前就賺到財富自由。投資資歷長達十五年的他認為,化繁為簡的紀律化投資策略,是他得以長期持盈保泰的獲利關鍵。

撰文‧林心怡

去年台股行情讓許多散戶大嘆「股票難做」,但對黃世聰來說,卻是在股市豐收,並得以提早退休的關鍵一年。老家在嘉義的他,近期在新板特區買下近三千萬元的新居;而去年在股市震盪下,他買進的生技股基亞、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光這兩檔的獲利就分別有近一倍與兩成。去年剛卸下出版社副總編輯職務的他,花了十五年的時間,就累積了數千萬元的身價。

波段操作

獲利才會豐厚

「其實,我的投資邏輯很簡單,就是要挑選『色香味俱全』的概念股,波段操作,獲利才會豐厚。」黃世聰解釋說,所謂的「色」,就是公司所處產業有題材性、有話題性,就像長相漂亮的美女,會吸引市場眾多追求者一般;而「香」就是公司業績進入佳境,包括營收年成長率、季成長率、月成長率以及毛利率等持續向上者;最後的「味」則是指股價有「漲」的味道,這裡的觀察重點,就是從技術面找買點賣點,原則上,是以季線作為衡量的標準,並只挑選強勢股操作。

實務經驗告訴黃世聰,股價飆得最凶的,往往一開始是先出現上漲的「味」道,再來才露出題材的「色」相,最後才是有亮眼的業績數字「香」味會跑出來。「尤其,在初升段時,股價往往率先反映未來獲利的基本面,所以一旦亮眼的獲利數字一出來,股價也都上漲一段時間了,而接下來業績或題材延續是否能跟上市場預期,就是漲勢延長期的關鍵。」在「色香味」算股策略下,在操作實戰時,黃世聰格外重視買賣點時機的抉擇。第一是算買點:買點一,是股價帶量上攻,站上趨勢突破點;買點二,則是買在多頭趨勢回檔點,也就是股價漲多回測季線附近。

例如,基亞在去年九月下旬出現「股價站上上升趨勢線」與「帶量上攻」的跡象,從當時周線來看,明顯看到周成交量暴增至一萬三千多張,股價還站上所有均線之上。

「從股價來看,基亞飄出不尋常的『味道』了!」黃世聰說。從「色」(題材面)的角度觀之,當時基亞宣布「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試辦計畫」可視為利多;加上基亞的肝癌藥在台、韓及中國等地已同步進行三期臨床試驗,與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等,擁有與國外大廠談授權等想像空間,讓當時仍聞不到「香」(實際獲利)的基亞股價一路翻紅。

去年九月,黃世聰在基亞符合「股價站上上升趨勢線」並「帶量上攻」兩個條件下,也就是股價飄出香味時,在八十幾元價位進場。當時基亞的半年報還處於虧損狀態,隨著利多消息一一曝光,股價強勁上揚,「色」出來了,他認為股價漲幅尚未結束,持股續抱。

大型權值股與投機股賣點算法不同第二是算賣點: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或跌破前波低點,作為停利或停損出場點。例如,基亞股價率先上漲,接著利多頻傳,最後因為出售美國子公司股權獲利大進補,營運轉虧為盈;媒體更在去年十一月間揭露,基亞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可達三至三.五元,毫無疑問地,繼「味」(股價)與色(題材)後,「香」也跑出來了。

果然,基亞獲利開始香味四溢後,就是股價開始拉回時。去年十二月,基亞股價拉回至一六○幾元,跌破上升趨勢線,黃世聰獲利了結。基亞這一役,獲利近一倍。

黃世聰提醒,生技股族群雖然熱門,但畢竟漲的是「本夢比」的想像空間,報酬高、風險也極高。一旦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即使「色」相極佳,甚至業績飄「香」,最好還是落袋為安。

「大型權值股如台積電與華碩的賣點算法就不太一樣,我比較傾向以是否跌破季線來作為操作依據,而不是跌破上升趨勢線就急著賣出!」黃世聰接著以去年八月初重新加碼的台積電為例,從周線來看,當時股價從前波高點八十九元後,七月底回測季線七十五元,在八月初股價重新翻紅後,站上上升趨勢線;加上周KD、RSI交叉向上,且MACD仍在正象限,代表股價仍處於多頭走勢,仍有續漲的味道。

從業績面來看,當時觀察到二○一二年,台積電七、八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三六%與三一%,優於五、六月年增率二○%與一八%;第二季季營收成長率一七%,較第一季一.六%更有大幅成長;加上第三季毛利率仍維持四七%、營益率達三六%的中高水準。因此,當股價出現「多頭趨勢回檔點」,反而是伺機買進的好時機。

因股票屬性運用方法會有所不同黃世聰總結說:「色香味算股法,因股票屬性,而運用方法有所不同。」像基亞這種投機股,側重的是「味」與「色」兩個面向,當「香味」(業績)飄出來時,反而要開始留意賣點。相對地,大型權值股如台積電,重視的是「香」(業績),即使「味」(股價)與「色」(題材)暫時變差,但業績持續飄香,仍有很大的投資價值。

展望未來,符合黃世聰心目中「色香味」投資邏輯的好股票,則包括有4G概念股昇達科,轉機股谷菘、京城銀等,均是他的口袋名單。

「其實我投資的股票並不多,每次手上持股大多不超過四檔,因為只要趨勢抓對,投資邏輯清楚、守紀律,不用天天盯盤,抱足一個波段,反而會賺更多。」黃世聰笑著說,早期他也曾經是個殺進殺出的短線客,但投資獲利非但不如預期,還曾經一度慘賠。

從黃世聰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只要每天花點時間扎實做好投資功課,平凡上班族也能創造自己的股市獲利途徑。

黃世聰

出生:1973年

現職:專業投資者

學歷:台大經濟系

經歷:股市總覽研究員、編輯、《先探周刊》執行副總編黃世聰的「色香味」算股密技

一、投機股

步驟1 利多消息不斷,雖仍未有實質獲利,股價仍續強,續抱。

步驟2 站上趨勢點:股價站上所有均線。

步驟3 公司獲利大躍進,飄出香味的同時,股價還跌破上升趨勢線,則要伺機賣出。

二、大型權值股

步驟1 顯現漲勢味道:均線糾結後股價站上所有均線的趨勢突破點,股價帶量上攻。

步驟2 出現助漲色相:上漲過程中,出現產業趨勢向上利多,且毛利率、營收成長增加的亮麗數字。

步驟3 強勢股回測買點:股價拉回再度站上季線,且KD、RSI出現趨勢突破點買訊。

黃世聰看好未來具「色香味」概念個股代號 公司 色(題材) 香(業績) 味(股價) 3/26收盤價(元)3607 谷 菘 智慧型手機取代傳統功能手機、iPhone 5訂單 去年前3季EPS僅0.53元,但營收強勁成長 創波段

新高 64.2

3491 昇達科 4G概念股 去年前3季EPS計2.2元,營收強勁成長 股價創1年多來新高 52.8 2809 京城銀 納入MSCI成分股,被購併人民幣業務 去年EPS高達3.28元 股價屢創波段新高 2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5

如果台灣發生韓國一樣的駭客攻擊事件......花錢就能拿證書 台灣資安玩假的?

2013-04-01  TWM
 
 

 

如果台灣發生如韓國一樣的駭客攻擊事件,是否有抵擋能力?多位網路資安專家表示,台灣的網路根本毫無資訊安全可言,問題在於政府放任不管、業者只會買證書卻未落實稽核的心態,一旦發生駭客攻擊,台灣上自國家機密、下至市井小民隱私,將毫無安全可言。

撰文‧許樶文

三月二十日,韓國遭網路駭客惡意攻擊,導致多家媒體及銀行電腦主機癱瘓,震驚全球;大家不免擔心,一樣的狀況發生在台灣,能擋得住嗎?多位負責網路資訊安全的專家對此回應:「很難、幾乎不可能,因為台灣的資安稽核根本沒落實。」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執行長胡貽圓表示,韓國從九○年代初期就開始發展「電子化政府」,還曾在二○一○、一二年兩度獲得聯合國電子化政府評比第一名,「別的不說,當台灣把『網咖』當成特種行業強力掃蕩時,韓國卻是大力扶植網咖,這個國家對網路資訊安全投注的心力,與台灣相比,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格局。」「如果韓國擋不住駭客,那麼,台灣更不可能。相同的網路攻擊事件發生在台灣,確實讓人懷疑台灣資安的招架能力。」胡貽圓擔心地說。

漏洞一:政府缺乏明確罰則在韓國事件發生後,台灣的金融業、電信業、政府單位等,都急著對外宣稱自己已經通過ISO 27001國際資訊安全標準認證,但實際上,不論是金融業、電信業,甚至於政府部門,都曾因為網路被駭而損失慘重。

例如○三年時,某官股行庫因一位實習生騙取了主管的網路金鑰,將兩筆共三.二億元新台幣的資金存入虛擬帳戶中,然後再轉入自己帳戶;○九年一月,內政部移民署大當機,花了三天才修復,而這中間卻有被列管的五人因為電腦當機而順利出境。

資安漏洞不止於此!○八年至○九年跨年夜時,某電信業者系統當機,經調查,發現竟是電信業者合作廠商的離職工程師,利用公司不知道的帳號與密碼入侵電信業者的主機,約有超過百萬名用戶受影響。

查證後,該電信公司對工程師提出告訴,但這家電信公司卻沒因為未盡善良管理人責任而被政府罰款。「如果相同的事件發生在美國,該電信業者會因資訊安全管理不當而被罰兩千萬美元以上。」一位在某國立大學負責教授網路資安的老師強調。

漏洞二:認證機構良莠不齊「台灣的資安問題,不是我們『技不如人』,而是根本沒有嚴謹的要求與管理。」這位老師表示,除了政府沒有明定資安管理不當的罰責、造成業者怠惰之外,從資安的驗證到後續追蹤稽核,都有嚴重漏洞。

事實上,在經濟部標準局檢驗局底下、負責管理驗證公司的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只核可七家驗證公司能發放ISO 27001的證書,而這七家公司目前僅發出三百多張,令人憂心的是:「企業稱自己通過ISO 27001認證、手上還有證書的,遠遠超過這數目。」一家在台灣僅輔導企業通過ISO認證、不發證書的顧問公司表示。

且這三百多張中,僅有不到十張是企業的每個部門都通過此標準認證,「剩下的多是企業的資訊部門通過驗證,所以駭客能從其他部門入侵。」這位老師指出,「在實務上,只要公司付三十萬元新台幣,找家驗證公司輔導,備齊文件,往往就能通過ISO 27001的認證。」但企業內部每一項資安細節是否真有符合ISO 27001的標準,恐怕未受到嚴謹檢核。

對於國內資安驗證的鬆散亂象,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召集人張善政也曾提及。去年,他在出席台北資安展開幕典禮時就提到,「台灣取得ISO 27001資安管理驗證的市場需求大增,但供應端卻是良莠不齊。」漏洞三:未依產業量身驗證在歐美先進國家,發放資安驗證的單位多為非營利事業機構,以在台灣也有分公司的挪威商DNV為例,DNV在挪威並不是「公司」,而是一個獨立的「基金會」,雖然驗證、稽核也會向企業收費,但因為非屬營利機構,不以賺錢獲利為目的,因此在檢驗與稽核上的公正性也較能受到信任。

而在台灣,負責資安的認證、稽核單位多半是營利事業。「在營利事業單位前提下,驗證、發證及後續的稽核皆為同一家公司,這樣的證書能有多少公正性?」一位教資安的老師提出質疑。

荒謬的資安漏洞不止於此,各行業該符合的網路資安條件都因產業特性而有所不同,即使企業能讓坊間的驗證公司每年稽核,也該按照產業類別,訓練專門人才稽核。

據了解,歐美先進國家甚至是中國大陸,負責稽核人員幾乎要求按照產業類別加以區分。但在台灣,目前驗證公司負責稽核的人員幾乎都是橫跨多種產業的「通才」。全國認證基金會就坦言:「目前驗證公司的稽核人員,確實沒有按產業別分類。」據了解,全國認證基金會曾在○二年八月出過一份報告,附錄建議依照歐聯執委會規則,將產業總共分為三十九類,依照專才分類稽核,但最後卻不了了之。

相較於台灣,大陸對於網路資安的要求,卻是比台灣嚴格、明確許多。大陸師法美國,從一九九五年開始,逐步建立網路資安技術要求的標準,並在準備工作告一段落後,在○七年六月頒布「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大陸並沒有遵照ISO的相關辦法,而是自己制定一套資安規則,由專門的公安部落實發證書制度,並定期派員稽核。

此外,大陸將資安分為五等級。反觀台灣,推動資安已經超過十二年,到○九年才訂出「資訊與資訊系統分類分級」工作項目,可是到現在,分類分級的標準都還沒有明確訂定。

ISO制定的國際認證標準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台灣政府的心態與執行力,「橘逾淮為枳」,一個國際認可的制度到了台灣後,卻漏洞百出,值得相關單位深思。

什麼是ISO 27001?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中文名稱為「國際化標準組織」,成立於1947年,是製作全世界工商業國際標準的機構,並不會頒發任何證書給企業,只能制定規範讓各國遵守。台灣原本是ISO創始國之一,但目前已經不是,不過仍參考ISO標準。

ISO 27001是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的國際標準,主要從1995年開始廣泛運用,它能確保其組織本身的資訊安全防護措施是有效的,但這僅是最基本的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6

用俄羅斯的鈔票金援 省下歐洲納稅人的錢 歐盟救援塞普勒斯模式 改寫金融新頁

2013-03-25  TWM  
 

 

經歐盟救援塞普勒斯一役,金援倒債國的模式,從此寫下全新的一頁,因為歐盟想出強制課徵塞普勒斯銀行存款戶﹁一次性存款稅﹂,不僅一舉整頓塞普勒斯金融體系的洗錢大戶,還讓歐洲納稅人省下大筆稅金,可謂是一箭雙鵰。

撰文‧乾隆來

期待已久的塞普勒斯救援方案終於出爐了,極具創意的「強制性債轉股」方案,在三月十八日星期一造成全球股市的震撼,卻可能替歐盟一口氣節省了六十億歐元,相當於新台幣二三四○億元的救援金。

這個創意的強制性債轉股,是經由塞國國會立法同意,將對所有塞普勒斯銀行的存款戶課徵「一次性存款稅」,或者叫作「剪髮」(hair cut),超過十萬歐元的大戶,課徵九.九%,十萬歐元以下的課徵六.七五%,稅率暫訂,可能在國會討論後修改。

剪髮的部分,則拿來更換等值的塞普勒斯銀行增資股票。也就是說,政府強迫所有塞普勒斯的存款戶,拿十分之一、或是六.七五%的存款,來認銀行的增資股票,銀行的體質因此改善。而存戶雖然少了存款,但持有的股票,卻因為銀行的重整而有增值上漲的空間。

銀行存款有一半來自境外

這個方案與塞普勒斯獨特的「洗錢中心」特質有關。在總計七百億歐元的存款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外國人的存款,其中以俄羅斯、希臘、土耳其為大宗,被「剪髮」的是外國人,甚至是外國黑道、貪官汙吏。但是,這個方案也打開了潘朵拉寶盒,過去歐債危機沸沸揚揚,但是各國國會通過的都是財政減支方案,從來不敢對銀行存款戶下手;這回塞普勒斯直接透過國會立法,改變了存款戶與銀行的關係,這是金融市場的創舉,也勢必強迫所有金融教科書重新改寫!

至截稿前,這套最終救援方案還未獲得塞普勒斯國會通過。不過,如果這次歐盟順利完成「整頓」,塞普勒斯將與歐盟更為接近,且逐漸遠離土耳其、俄羅斯的影響。歐盟的政治家與金融專家們,若能以低成本﹁整併﹂塞普勒斯,將是「歐盟帝國」再一次實質擴張的勝仗。

位在地中海邊,塞普勒斯是個面積只有台灣四分之一的小島,人口八十三萬人,有將近八成是希臘的後裔,兩成是土耳其人。由於地理上距離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只有一百公里,距離有血緣關係的希臘本島有八百公里,因此,塞普勒斯一直是這些大陸國家「境外交易」的天堂。

希臘倒債風暴的受災戶

塞普勒斯的「境外交易」特性,在過去二十年成為歐亞大陸國家的洗錢中心,最大宗來源是俄羅斯。據統計,塞普勒斯銀行收受俄羅斯的存款金額超過一百億歐元,占全國存款的一五%,其次是希臘與土耳其;甚至連遙遠的英國人,都在塞普勒斯銀行存放了超過二十億歐元的存款。

塞普勒斯所有銀行的存款餘額,過去一年因歐債危機逐漸流失,目前約有七百億歐元,其中塞普勒斯居民的存款只有一半,其餘全是外來存款。塞普勒斯作為歐亞陸橋的洗錢中心,發展出超級肥大的銀行體系,七百億歐元的全體銀行存款餘額,是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九倍,遠高於歐盟國家平均的三.七倍。

原本,洗錢中心是沒有金融風險的,以澳門這種以賭博為機制的洗錢中心為例,「乾洗費」即使超過二○%,仍是買賣雙方可以接受的行情。問題是塞普勒斯的銀行因為歷史淵源,長期持有希臘政府與銀行的債券,在去年希臘退出歐元的危機中受到重傷。根據歐盟的統計,塞普勒斯的銀行認列希臘債券損失,總共賠掉GDP的一○%,使得塞普勒斯的銀行遭到破產的壓力,也被迫向歐盟尋求援助。

塞普勒斯的三大銀行— Bank of Cyprus、Marfin Popular Bank、Hellenic Bank—掌握了全國五六%的存款,以及四八%的放款,過去十年為了吸收海外存款,不斷向歐盟地區擴充,偏偏因為地緣與血緣的關係,希臘是他們海外擴張的主戰場,因此,塞普勒斯三大銀行也就成為希臘倒債風暴的波臣,這波歐盟救援的目標。

救援塞普勒斯的金額與時程,早在去年十一月已達成協議,塞普勒斯與歐元十七國財政部長組成的歐元集團協商達成共識,救援金額一七五億歐元,其中一百億元拿來彌補銀行損失,另外七十五億歐元則用來支應二○一五年之前的政府開支與債券到期缺口;而且時程也算得清清楚楚,就是今年三月十八日,塞普勒斯有連續三天的長假期,可以有時間來做特別處理。

歐盟既省錢又逼黑錢漂白

事實上,去年十二月之後,歐盟官員根據協議,即開始對接受救援的銀行與政府機構進行實地稽核,稽核的重點,就在清查洗錢行為。而剛剛接任歐元集團(Eurogroup )主席的荷蘭財政部長杰龍(Jeroen Dijsselbloem),甫上任時也高調宣示,塞普勒斯如果要得到歐盟的救援,「必須以接受歐盟對於洗錢行為的調查為前提」。

俄羅斯是塞普勒斯最大的存款來源,超過一百億歐元的俄羅斯存款,一口氣就要被「剪髮」十億歐元,這筆錢拿來換成塞普勒斯銀行的股票,得浮上台面被檢查搜身一次,將來還必須要記名登記,但是重整後的銀行股票有很大的上漲空間。歐盟這批官員,一手拿聖經、另一手拿大刀,逼迫俄羅斯、土耳其、希臘這些洗錢大戶走上天堂路。

德國主導之下,歐盟祭出這招救援方案,估計可以換到六十億歐元,讓歐盟救援資金從一七五億歐元,大降到一百億歐元。這招逼迫黑錢漂白,用俄羅斯的鈔票來救援塞普勒斯,節省歐洲納稅人、特別是德國納稅人的稅金,招招都是險棋,卻招招都直接打蛇七吋。

誰說德國人一板一眼,僵化沒創意?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7

馬雲欽點接班人 陸兆禧掌巿值兩兆王國 阿里巴巴新舵手 從服務生到執行長

2013-03-25  TWM  
 

 

在中國高速成長的電子商務市場,阿里巴巴集團是多角化最成功、規模最大的業者,一旦掛牌市值估計超過新台幣二兆。由飯店服務生出身的新執行長陸兆禧,未來將取代馬雲、率領集團衝刺業務。他如何發跡?憑什麼成為接班人?

撰文‧周岐原

三月十七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兩會結束後,正式接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率領新科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一字排開,對記者暢談施政目標。李克強指出,中國經濟最有利的條件,就是有巨大的內需,只要中國保持每年七%的GDP成長速度,有效轉型至內需經濟,至二○二○年時,可望成為一個「小康社會」。

這段官方說法看似無趣,但是從政府文件和數據,不難從中找出有龐大發展潛力的企業,像是電子商務業,就是中國官方、民間拚消費潮中,被各方看好的例子。

根據官方的「十二五」政策規畫,到一五年時,中國的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可望達到十八兆人民幣。最近高層異動的阿里巴巴集團,就是雄踞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巨人,未來李克強的「小康社會」政綱能有多大成效,很可能要看阿里巴巴的經營成果。

掌淘寶 擴大交易規模八倍三月十一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自五月十日起創辦人馬雲專任董事長、不再擔任集團執行長,同時將整個集團重組為二十五個事業部門。由於馬雲宣稱,這是他創立阿里巴巴十四年來規模最龐大的改組,今年元月他辭任後,全中國電子商務業界都在猜測,誰能繼承馬雲的重任?

兩個月後,答案揭曉,這個人,就是現任阿里巴巴集團數據長陸兆禧。短短一周,光是報導陸兆禧接班的新聞,在Google上就能搜尋到四萬五千條。

陸兆禧脫穎而出的消息,為何如此被市場看重?答案,要從陸兆禧原來管理的淘寶網說起。

一二年,淘寶及天貓(企業對消費者購物網站,獨立自淘寶網)合計交易額超過一兆人民幣(約四.八九兆新台幣),這個數字相當於一一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五.四%。

換言之,中國人每花一百元人民幣在零售消費上,就有五.四元是透過集團旗下平台完成,十年前,這個比率還不到○.○一%。

那麼,陸兆禧有什麼能力接掌整個阿里巴巴集團?還是從數字看起,從○八年初至一一年,期間擔任淘寶網執行長的陸兆禧,在任內成功把淘寶網交易規模放大八倍;此外,他歷任支付寶、阿里巴巴B2B(企業對企業購物網站),具備內部多方面的管理經驗,這位員工編號一二九的「老阿里人」,終於成為馬雲屬意的接班人選。

即將管轄旗下二萬五千名員工的陸兆禧,最初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投入電子商務,他原本想當一名建築師,但是在大學聯考的化學科考試,陸兆禧漏答一整頁考卷,分數當然不理想,只能到廣州大學念酒店管理。

畢業後,陸兆禧在當地四星級飯店當服務生,騎單車上下班,每日工作近十六小時,就這麼一路爬上大廳經理的位子;而在陸兆禧端盤子的時期,馬雲尚未發跡,仍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擔任英文老師。

一九九七年,陸兆禧決定和朋友共同創業,開設一家網路電話公司,只做了兩年後他便離職。二○○○年,陸兆禧透過介紹進入阿里巴巴任職,他接受馬雲要求發展華南地區市場的任務,挺過網路泡沫破滅、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雙重打擊,硬是把公司在當地的業務,壯大成上百人的團隊,從此成為集團內獨當一面的人物。

救火隊 低姿態處理危機隨後,阿里巴巴出現詐欺醜聞、去年Google對宏碁與阿里巴巴合作的「雲OS」系統施壓,導致合作生變,都是由陸兆禧接手收拾殘局,他因此被形容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救火隊。

「慢一步可能就失敗!」陸兆禧曾解釋,自己為何善於處理企業經營的危機局面:「我以前做過酒店服務生,隨時必須面對客人的各種謾罵。」某種程度來看,以低姿態的務實態度立即面對各種問題,是他與天馬行空的馬雲最大差異之處。

據聞,阿里巴巴內部形容陸兆禧是「解決問題的專業戶」。但也因為兩人個性與行事風格上的鮮明差異,不少業界人士認為,馬雲可能還是會在集團內扮演一定的決策角色。

未來,陸兆禧除了穩固集團業務,另一項重要使命可能是推動集團重新在股票市場掛牌。阿里巴巴集團一旦整體上市,肯定會成為當年度最受矚目的IPO(首次公開發行)案,也是投資銀行相當垂涎的大客戶。例如那斯達克(Nasdaq)近來就極力爭取,希望讓阿里巴巴在那斯達克上市。

其實,無論阿里巴巴集團在何處掛牌,因為其規模龐大,都會成為市值極高的大型股。若以去年集團斥資七十一億美元向雅虎買回兩成股權,加上未來獲利成長計算,摩根士丹利估計,屆時阿里巴巴集團市值將高達六二○○億港幣(約二.四兆新台幣),僅比目前的台積電市值略小,幾乎是鴻海市值的二.五倍大!

集最「純」的中國消費概念和業績高速成長於一身,統領阿里巴巴集團的新掌門人陸兆禧,將是台灣人未來必須好好認識的名字。

陸兆禧

出生:1969年

現職: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數據長;5月10日起接任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經歷:淘寶網執行長、網路電話公司負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8

統一企業重返太子建設董事會 吳修齊家族面臨挑戰 台南幫掀茶壺風暴 恐釀二次分裂危機


2013-03-25  TWM
 
 

 

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表態,將重返太子建設董事會,此話一出,等於在台南幫丟下一顆震撼彈。日前,太子建設召開董事會,已經嗅出不尋常的味道,吳修齊家族恐面臨太子建設主導權的保衛戰。

撰文‧賴琬莉

二月下旬,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表示,「不排除在今年太子建設改選重返董事會。」這是二○○九年太子爆出與勤美建設合資買下台中日華金典酒店不良債權,疑似掏空資產數十億元,高清愿與統一企業退出太子董事會後的最新表態。

羅智先丟出的這顆震撼彈,其實早在一年前,台南幫內部就已傳開。由於統一企業是太子建設最大單一法人股東,持股一○.四五%,加上高清愿家族持股,總計約一四%,今年若重返太子董事會,估計可拿下二到三席董事。

○九年太子爆發掏空疑雲前,董事會有十七董三監,隔年,高權投資代表高清愿以及統一企業代表林蒼生、林隆義以「財務規畫」為由,堅辭一席的常董與兩席董事,太子建設董事減至十五席。

十五席現任董事搶九席次

今年在十五席中除保留三席獨董名額外,加上統一重返太子董事會,勢必排擠現任董事席次,恐掀茶壺風暴。「董事會有共識不增加席次,若扣除統一的三席、獨董三席,也就是目前十五席現任董事,要角逐九席董事席次。」一位台南幫大老透露。

三月十五日,太子建設在台南總公司召開董事會,現場就透露一股山雨欲來的氣氛。當天董事會除通過股利分配、六月十八日召開股東會,以及發行十五億到三十億元的國內有擔保公司債等多項議案外,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太子建設百分之百投資的子公司大成工程,將處分其持有的三萬四千多張太子建設持股,並赫見「除董事長提反對意見,其餘董事無異議通過。」的應敘明事項。

據了解,當天董事會除太子建設董事長莊南田出席主持外,輩分僅次於高清愿的南紡董事長鄭高輝,也以太子建設「最高顧問」出席,兩人對多項議案意見相左,尤其大成工程是一家賺錢的公司,卻以「償還借款,降低負債,健全財務結構」為由,要處分持有母公司太子建設的持股,莊南田在會議中表達強烈反對,現場氣氛一度凝重。

市場人士解讀,由於法令規定,子公司持股視為庫藏股,在股東會不得行使投票權利,太子建設在股票停止過戶日、也就是四月二十日的前一個多月,決議處分大成工程三萬四千多張的太子建設持股,難免引起外界聯想,是否有人要藉此增加籌碼,在今年董監改選中搶進董事席次。據透露,鄭高輝在董事會中表示,針對今年太子建設董監改選,「大家要坐下協調」。

吳修齊家族主導權漸少

統一、南紡與太子建設是台南幫最原始的核心企業,太子建設成立於一九七四年,由吳修齊任董事長,他栽培二女婿莊南田接任總經理,股東除台南幫侯、吳、鄭、高家族外,統一企業持股一○.四五%,太子建設旗下有二、三十家關係企業,自成一個系統;○四年,吳修齊退下董事長一職,交棒莊南田。

換言之,長久以來太子建設就是吳修齊家族經營治理,○九年卻爆發掏空疑雲,重挫莊南田與吳修齊家族的聲勢;雖然一一年底,台南地院做出莊南田無罪判決,但太子建設的權力結構已經出現微妙變化。

南紡派影響力不容小覷

首先,太子建設出事後,台南幫大家長高清愿雖未在第一時間與莊南田切割,僅表示震驚遺憾,但支持經營團隊改組,先由南紡董事長鄭高輝率領侯博明、陳景星、陳明輝與吳文雄共五人小組,進駐太子建設整頓;一○年六月股東會後,五人小組解任,改由新任五名「常董會」統籌營運。

目前五名常務董事中,除吳修齊家族的莊南田與吳中和外,代表南紡的陳明輝、侯博明與鄭麗玲取得三席,並新增副董事長一位,由與侯博明交情深厚的陳明輝出任,現任總經理謝明汎也被視為南紡派。吳家與南紡派的勢力消長可見一斑。

從集保戶股權分散表來看,一千張以上持股近七八%,股權非常集中。目前太子建設股東結構,統一企業加高清愿家族約一四%,吳修齊家族約二○%,南紡約一五%(含侯博明、鄭高輝、陳明輝家族),莊英志家族八%,另外環泥董事長侯博義與侯家親戚黃肇文屬關鍵少數。

太子建設創辦人吳修齊○五年往生,育有四男五女,四個兒子與二房吳曾昭美長住美國,二女婿莊南田為太子建設董事長、四女婿張信雄為前南台科技大學校長。太子建設等於是吳修齊家族在台南幫最後的一個堡壘。

但這幾年,形同吳修齊家族代表人的莊南田,雖仍掛名太子建設董事長,但實權已不若過往,今年董監改選,統一企業重返董事會,加上在太子建設勢力大增的南紡,吳修齊家族能否繼續握有太子建設主導權,恐怕是一大問號。

太子建設近二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都在二元以上,除了龐大土地資產外,轉投資的台北W Hotel、台中金典酒店、墾丁福華都已見到績效,但今年董監改選,既有的十五名董事將搶奪九席,台南幫恐面臨再次分裂危機。

15搶9,誰要讓步?

——太子建設董事席次分布南紡 (3席) 吳修齊家族(6席) 其他(6席)侯博明 莊南田(吳修齊女婿) 侯博義陳明輝 永原投資(代表:吳中和)黃肇文鄭麗玲(鄭高輝之女) 吳平治(吳修齊長子) 陳景星吳曾昭美(吳修齊二房) 莊英志吳建德(吳修齊三子)莊泓諺(莊英志親戚)郭俊成(吳曾昭美親戚) 陳仁欽

製表:賴琬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69

一位三星員工的第一手告白 宗教般洗腦 軍隊化管理 防員工洩密如防賊

2013-03-25 TWM
 
 

 

《今周刊》突破受訪者層層心防,深入訪談一位三星電子現職員工,驚訝地發現三星內部軍事化管理的恐怖情況:每天進出公司像海關入出境一樣安檢;影印紙有感應條碼,私自帶出警鈴就大作;碩士生菜鳥得幫忙倒咖啡;還要像情治人員一樣蒐集客戶情報。

撰文‧謝富旭

金善莊(化名),二十八歲,大學讀的是電機系,而且還擁有號稱韓國前三大最高學府之一||高麗大學的商學碩士學位。她擊敗數萬名競爭對手,三年前通過三星集團職能適合考試(SSAT),成為韓國第一流企業||三星電子的正式員工。這位外形甜美、笑容可掬的粉領族,將她在三星工作的酸甜苦辣娓娓道來。

考進三星集團時,家人都很為我感到驕傲,為了通過SSAT,辛苦一年總算有了成果。然而,進入三星後,與我原本期望的有頗大的差距。

SSAT考試,每年約在八月報名,九月舉行,筆試通過後,還得通過面試。一年至少有八萬至九萬名的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生報考,我那年錄取人數算多的,高達八千多人。熱門程度,比韓國國家考試有過之而無不及。約在十月底收到令人興奮的錄取通知後,隔年一月正式報到,隨即展開長達三周的新人集訓。

三周的新人集訓過程,只放過一天假,其他時間都必須待在訓練所裡,全體一律住宿,晚上除非特別申請,不得外出。需要什麼東西,只要登記,就有專人代買。而在受訓期間,我們就已經開始領薪水了。

從錄取到分發單位 「洗腦」半年三星的新人集訓,簡單來說,就是一場徹底的「洗腦」教育。我們學唱「三星歌」、做「三星操」,背誦公司的經營理念、員工守則,以及熟悉董事長李健熙種種偉大與改革事蹟,宛如把三星的DNA注入我們的血液中。老實說,課程還滿無聊的,常常令人想打瞌睡。但老師說,不及格會退訓,強忍睡意也要假裝專注地上課。

白天上完課,吃完晚餐後,幾乎沒有個人時間。因為,我們還得利用晚上時間一起討論老師在白天交代的功課。大體上是十幾個人為一組,功課很多都是與三星的精神、理念之類的有關。比如說,要如何用話劇、自行拍攝影片,甚至是動畫來表現三星的企業精神。別看這題目好像很無聊,大家都絞盡腦汁用新手法力求表現,忙到凌晨一、兩點是常有的事。

三周的新人集訓結束後,分發到各事業體,還有一場各事業體的集訓等著你;之後分發到各子公司,還有子公司集訓,子公司集訓後分發到各單位,還要再受訓一次。於是,在進入三星的前半年,幾乎沒有在做事,都是在受訓,這讓我很佩服三星,竟肯花這麼多錢、這麼多時間培訓新人。

六月的新人運動會是最後重頭戲,入社不滿一年的新人全得參加,並負責所有節目,包括啦啦隊表演、話劇、舞蹈等等。當時我負責的是人力標語舉牌,手上拿藍、白、紅三種色牌,外加兩條彩帶。主管教我們每人一首簡單的兒歌,只要順著兒歌節奏依序舉起你的色牌與彩帶,就可以組成很壯觀的標語與口號。事實上,這個節目的設計很複雜,因為每個人嘴裡唱的兒歌雖一樣,但每個人卻都有各自的舉牌節奏與順序,讓你不得不對指揮設計的人致上最高敬意。我在電視上看到我們的人力舉牌,好整齊、好壯觀,眼淚都飆出來了。

你沒看到新人運動會那種場面,不論是話劇還是人力舉牌,以及最後大家齊呼「三星第一、三星第一」的口號,全場群眾激動瘋狂的程度,讓人彷彿有置身北韓國慶日的感覺。現在想想那時有點蠢,但當時狂呼口號的我,可是淚流滿面哩。

保密工作密不透風 防員工如防賊一直到六月的新人運動會結束後,才感覺自己是正式員工。我被分發到三星電子的一個銷售部門,負責一家國際知名品牌業務。三星把工作切得很細,每名員工只專注一個小環節,把它做到嫻熟無比。我的工作很容易上手,主要是負責接單與出貨之類的,九○%以上的工作都在收發email,上手之後就開始覺得單調及乏味。

我經常覺得,我現在只是三星這個龐大企業集團機器運轉的一個小螺絲釘。因此,我一定要更努力地往上爬,擔任更高職位,爭取機會負起更大的責任,否則,愈小的螺絲釘愈不重要,換句話說,就愈容易被別人取代。

三星也很樂意培養表現上進心的員工,只要工作後進修與你工作有關的課程,公司會補助一半學費。三星集團內也有很多免費課程,讓員工自行挑選。

很多人認為三星不是終身雇用制,淘汰率高,但我的經驗是,入社前幾年,有些人覺得工作太單調,無法發揮所長而自動離職。有更多的是因遲遲無法升遷,覺得很沒面子就掛冠而去。

三星的管理,很像軍隊,很重視階級間的倫理。雖然我擁有碩士學歷,但剛進去時幫前輩倒咖啡、跑腿都得做,一直到有比我菜的人進來,才免除雜役工作。記得剛進公司時,有一次與前輩一起到餐廳用餐,我被莫名其妙地罵了一頓,理由是最資淺的人要最晚才能離席,負責檢查有沒有人掉東西之類的,那一次我覺得很委屈,因為沒人教過我,我哪知道?

軍隊很重視保密,三星保密更是嚴格,每天出入公司,如同出、入境海關一樣都要接受安檢。辦公室嚴禁使用手機照相功能,三星手機一進入公司就會被自動鎖住照相功能,他牌手機的照相鏡頭則須貼上封條。辦公司的影印紙全部都有隱藏性條碼列管,防止文件被攜出,這種紙的價格是尋常紙張的數倍,也是三星自己開發生產的產品。有一次我要出國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公司紙張影印行程攜帶出去,結果警鈴大響,保全對我搜身,把影印紙沒收。

每月須提交客戶作息與個人喜好業務部門除了每月提交的客戶進貨量等報表外,還得幫忙打聽客戶Key Man(關鍵主管)的嗜好、喜歡的食物、收藏偏好,或喜歡的消遣娛樂。所得資訊全部列管往上呈報。對方公司不免懷疑我問這些做什麼,主管教我們說,是為了以後高層互訪時交換禮物及安排休閒行程用的。

我雖只是低層員工,但看見愈高層主管,他們的壓力就愈大,常常比下屬早上班、晚下班,他們雖沒規定我們基層要跟著他們一起加班,但也造成我們心理壓力很大,常常沒事做了,也不敢太準時下班。另外,經常晚上需要陪主管喝酒,聽他們訓話或吐苦水。看到主管這樣,我也警惕自己,一定要強化自己的抗壓性,將來有更充分的準備擔任更高的職位。

我在三星工作快滿三年,目前月收入(加獎金)約二五○萬韓元(約七萬元新台幣),只是韓國企業的平均水準;聽說,升經理後,薪水才會明顯地調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能得到升遷機會,不致辜負父母花很多錢栽培我的苦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70

中職史上最大咖洋將曼尼只拿六十七分之一薪水 美聯打擊王給台灣球迷的震撼教育

2013-03-21  TWM  
 

 

合約金僅次於洋基隊的A-Rod,曼尼.拉米瑞茲的全壘打紀錄傲視大聯盟眾家球星,但他吸食禁藥被停賽、跟球團搞分裂等怪異行徑,卻也是隊友口中的「外星人」,這樣一位充滿爭議色彩的超級球星,究竟會帶給台灣球迷什麼樣的震撼體驗?

撰文‧乾隆來

如果,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變身台灣經濟部長,站在立法院的議事台上與立委較勁,那會是個什麼場面?又如果,魔鬼終結者阿諾史瓦辛格突然跑來台灣,成為《康熙來了》的固定來賓,會讓你啞然失笑嗎?

這回,中華職棒的球場上,就來了一位想都沒想過的超級全壘打明星曼尼.拉米瑞茲(Manny Ramirez),高雄義大犀牛隊宣布,已經跟曼尼簽了一年的合約,「薪水每月兩萬五千美元(約新台幣七十五萬元)」,曼尼穿上台灣犀牛隊的紫色球衣,從三月二十七日開始在台灣打球一年。

曼尼曾經是美國大聯盟最閃亮的球星,早在二○○○年就與紅襪隊簽下總金額超過新台幣六十億元合約。他在大聯盟打出五五五支全壘打,連續十二年獲選進入聯盟明星賽、打過二十一支滿貫全壘打,他在季後賽總共打出二十九支全壘打,更是大聯盟史上最高、無人能及的紀錄。

一位曾經領過「十年六十億元(平均一個月五千萬元)」薪水的超級大明星,為什麼跑來台灣拿「一個月七十五萬元」的薪水?到底是什麼風,把在波士頓百年芬威球場呼風喚雨的曼尼,吹到南台灣的澄清湖球場?曼尼到台灣,是他職棒生涯的最終點,還是休息再起的轉機點?過去深陷賭博與假球醜聞的中華職棒,最近才剛從經典賽的狂歡中復甦,會不會因為曼尼的到來,有了起死回生的契機?

與葛林史班同列知名校友

曼尼是不折不扣的傳奇人物,更是大聯盟史上極為罕見的怪咖。

曼尼出生於多明尼加,十三歲舉家搬到紐約,他的照片高掛在喬治華盛頓高中的校友名人堂裡,同校的知名校友,還有曾任聯準會主席的葛林史班、以及赫赫有名的前國務卿季辛吉。

念高中的時候,曼尼每天走路上學,腰上纏著一條粗麻繩,繩子後面拖了一個廢輪胎,一路做重量訓練。一九九一年高中肄業,因為老是蹺課,沒拿到畢業證書。但是曼尼在當年二十二場球賽中打了十四支全壘打,打擊率高達六成五,馬上成為職棒球探瘋狂追逐的新星。

曼尼先被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網羅,一支接著一支的全壘打讓他迅速成為美國職棒最閃亮的全壘打王。二○○○年簽約加入波士頓紅襪隊,他已經四度進入明星賽、獲得三次銀棒獎(Sliver Slugger,美國職棒最佳打擊、上壘王的獎項),他的經紀人巴洛斯(Scott Boras)代表他與紅襪隊簽下八年一億六千萬美元,以及第九年、第十年各兩千萬美元,總計兩億美元、外加激勵獎金的超級合約,這紙合約的金額在美國職棒史上僅次於紐約洋基隊明星球員A-Rod。

巴洛斯是大聯盟「邪惡帝國」的核心,他手上有一七五位職棒明星,大聯盟史上曾經出現四張兩億美元以上的合約,其中三張是他談下來的。此外,大聯盟史上第一張超越五千萬美元、一億美元、兩億美元的合約,都是巴洛斯創造的。

二○○○年,他先幫A-Rod與洋基隊談定十年兩億五千萬美元的合約,然後又帶著曼尼搞定十年兩億美元合約,巴洛斯談判搶錢的攻擊力道,比曼尼打滿貫全壘打還精采。

一場球轟出兩記超大全壘打曼尼在○一年球季加入紅襪隊,當年就證明他絕對值得兩億美元的身價。球季三月開始,不到六月底,他已經打出超過二十支全壘打了,六月二十三日,曼尼面對藍鳥隊的投手,一球打出全壘打牆,還把掛在牆外、一百年來從沒被球打過的艦隊銀行廣告招牌打破了,大會紀錄這支全壘打有四六三英尺遠。

這還沒完,兩局後曼尼上場,又把球一棒打出全壘打牆外,而且一口氣打穿了可口可樂廣告招牌、還打破了左外野高掛天上的大探照燈,大會估算這支全壘打有五○一英尺,只比一九四六年紅襪隊外野手威廉斯(Theodore Samuel Williams)擊出的紀錄少了一英尺,同列芬威球場成立一百年來最遠的紀錄。

○四年,曼尼一路強打,在關鍵時刻協助紅襪隊拿到大聯盟世界大賽總冠軍戒指。在此之前,紅襪隊受到「貝比魯斯魔咒」的糾纏,從一九一八年之後就再也沒拿過世界大賽總冠軍;紅襪隊得到曼尼的強攻,終於破解了長達八十六年的魔咒,曼尼自己也獲選為當年大聯盟總冠軍賽最有價值球員(MVP)。

從青少年時期天天拖著廢輪胎練腰力的曼尼,到三十二歲拿到世界大賽冠軍戒指,曼尼對棒球有著無比狂熱的投入,大聯盟有一個笑話,說「沒有任何一個打擊教練,知道曼尼什麼時候會到球場,因為當教練到場的時候,曼尼早就已經到場練習許久了。」曼尼在本壘板前擊球的跨步很小,卻能使出無比強大的擊球力,至今還是所有打擊者摸不透的祕密。他在大聯盟十九年,關於他的傳奇故事多到不可勝數,例如他拿了一支已經斷裂的球棒上場,卻照樣打出全壘打之類的。曼尼的全身,充滿了球迷津津樂道、深信不疑的奇蹟。

但是,曼尼的優點也就僅止於他能打全壘打,除此之外,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怪誕行徑。

因禁藥問題被罰停賽逾百場曼尼的隊友、紅襪隊的另一位強打「老爹」歐提茲(David Ortiz)曾經告訴記者:「曼尼就是個狗娘養的瘋子(Manny is a carzy motherfucker.),你就這樣寫,就注明是我講的!」老爹說,曼尼活在他自己的世界,活在另外一個星球,他是與所有人都完全不搭的外星人。

曼尼有吸食禁藥的問題,○三年就被抓到一次,○九年被交易到洛杉磯道奇隊後,又因為禁藥被罰停賽五十場,一一年大聯盟又抓他,罰他禁賽一百場,曼尼乾脆在球季開始的四月八日宣布退休,當年年底降級到運動家隊的小聯盟,雖然打擊率有三成,卻還是沒能獲得續約,最後才會來到想都沒想過的高雄義大犀牛隊。

曼尼與隊友、教練、經理、球隊職員衝突、打架、不聽指揮的事件,比起他的全壘打傳奇不遑多讓,他在紅襪隊的最後一年,毫不掩飾他與球隊惡劣的關係,甚至在比賽開賽前幾分鐘,突然拒絕下場打球。

前年九月,佛羅里達的報紙報導曼尼被警察拘捕,原因是他與太太躺在床上,不知何故突然吵架,老婆宣稱被曼尼毆打,拿起電話就報警。

在曼尼落魄之前,他與警察的紀錄就已經不斷累積。紐約的媒體報導,一九九七年,當時還在印第安人隊的曼尼開車被警察攔下,他的車子貼了深色的隔熱紙(紐約警察為了安全,禁止汽車貼隔熱紙),警察對他說:「曼尼,我要開你罰單(ticket)。」曼尼當場拒絕,反而對著警察說:「我也可以送你球賽門票(ticket)。」然後油門一踩,大迴轉當場逃逸,曼尼那次因此收到好幾張罰單。

就算在球場上,曼尼也充滿了漫不經心的事故,他會在主審大喊四壞球之後,仍然回到打擊區準備打擊,記者問他,他承認自己根本沒有在算好壞球。曼尼球打壞了,會忘了跑壘,也會看著高飛球忽略了基本動作。○三年球季結束後紅襪隊做過統計,全年有五十三次因為隊員的失誤,造成比賽輸球,其中,二十九次與曼尼有關。

義大犀牛成軍後最大咖球星一九七二年五月三十日出生的曼尼,即將在台灣慶祝他四十一歲的生日,他曾經在一○年跟著道奇隊來台灣打過球,那次天母球場下了大雨,球迷敗興而返,主辦的悍創公司也因此賠了不少銀兩。但是,那年道奇隊將他賣給芝加哥白襪隊,依照合約卻還得在一二年、一三年各付給曼尼八三三萬美元,兩年合計新台幣五億元。義大犀牛隊與曼尼的經理都說,他來台灣不是為了錢,應是所言不虛。

如今,義 集團老闆林義守接手虧損連年的興農牛隊,找來胡金龍等強將重振版圖,再加上曼尼的加持,只要他不耍大牌,好好打球,面對台灣的投手應該綽綽有餘,今年中華職棒的球季,還真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曼尼.拉米瑞茲

(Manny Ramirez)

出生:1972年

現在效力球隊:義大犀牛

過去效力球隊:克里夫蘭印第安人、波士頓紅襪、洛杉磯道奇、芝加哥白襪等締造紀錄:美聯全壘打王、美聯打擊王,大聯盟生涯共擊出555支全壘打、21支滿貫全壘打,季後賽29支全壘打;連續12年獲選進入明星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