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馮國經能醫不自醫?

2014-03-20  NM
 
 

 

「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一個大家較陌生的名詞。借用朗咸平教授十多年前的文章解釋,這是指重要企業皆由部分與政商界關係密切的家族支配。

上星期《經濟學人》公佈一個「裙帶資本主義指數」,分析了23個地區的特定行業(如賭博、能源、地產、電訊等),當中富豪總財富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香港原來排第一,百分比接近60%,俄羅斯排第二但不足20%,新加坡排第5,美國排17,中國排19。可見在香港由家族經營的企業相當多,當中還包括以下這家:

馮氏集團

利邦(891),大家較陌生的名字,但利豐(494),則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利邦、利豐和利亞零售(831),都是馮氏集團擁有,亦即馮國經家族持有的公司。有別於利豐專注在出口貿易業務,利邦主要在大中華區和歐洲,從事高檔至奢華的男士服裝零售及批發,並在全球從事自家擁有的品牌授權業務。但從利邦剛公佈的2013年業績分部資料看,批發和品牌授權的收入只佔總收入4%,盈利貢獻也只5%。故此,分析利邦財務報表,主要看零售層面,從中可見到三大現象:

毛利和經營溢利跌幅大

現象一:利邦13年收入下跌1億港元(4%),毛利和經營溢利卻分別大跌1.5億(7%)和2.2億(38%)。普遍分析,都集中在存貨額外減值撥備2,417萬港元,以及受累內地節約風氣;但數字上,這只能解釋為何收入下跌,但為何利邦毛利的跌幅,會比收入的跌幅更大?是否經營模式已存在結構性困難?現象二:毛利跌幅大過收入,反映毛利率正下跌,換言之,利邦可能要賺少一點,即「減價」,才能保持收入不致大跌。而經營溢利下滑,則源於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以及行政開支分別上升2,565萬和4,458萬港元。銷售環境困難,企業要加大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是可接受和理解的;但要大增行政開支,則是大疑問。利邦曾解釋這是因新收購品牌在歐洲須增加高層職位,以及新收購成本要綜合入賬所致。但為何只有新收購成本被利邦入賬,而新收購收入沒有綜合入賬?還是行政成本上升,其實另有原因?

存貨周轉天數揭露存貨相對龐大

現象三:在芸芸公佈業績的公司中,要分析零售公司須留意「存貨周轉天數」。這是以年結存貨或平均存貨,除以年度銷售成本,再乘以365日,得出存貨流轉的速度和存貨數量的多寡。利邦業績公佈中,有提供存貨周轉天數,所以大家不用自己計算。今年是373日,去年是378日,代表現有賬面值6.8億港元的存貨,要超過一年才能完全售出。翻看利邦過去數年的業績公佈,存貨周轉天數都接近或超過一年,最長甚至有417日;而過去兩年製成品都佔存貨的八、九成。這麼長的存貨周轉天數、或這麼高的製成品數字,在利邦可算是常態,但這又是否合理?試想想作為消費者,大家走進高級服裝店時,會否購買已生產了超過大半年的「時裝」?如果不會,那些存貨是否需要做撥備?以環球供應鏈管理見稱的利豐,其同一集團下的利邦,卻恆常擁有相對龐大的存貨,這現象真有趣!

林智遠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7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