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一萬小時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7719&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運通因觸犯反壟斷法被起訴,股價插水;微軟亦因高盛降低評級及目標價受挫,令市場情緒低迷。加上第三季度業績公布期及非農就業數據將至,美股連升四周後,上周有回軟跡象,投資者普遍謹慎觀望,或者先行獲利離場。

 

  杜指收10751點,跌78點或0.7%;標準普爾500指數跌9點或0.8%,報1137點,納指挫26點至2345點,跌幅1.1%。杜指期貨最新報10697點,比現貨低水54點。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偏軟,ADR港比指數收報22562點,比香港收市低56點或0.3%。匯控及中移動逆市靠穩,匯控收80.22元,比香港高2仙;中移動收80.33元,比香港高3仙。

 

美 國司法部昨日對美國運通提出指控,指其觸犯了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訴訟的焦點係美國運通阻止零售商引導客戶使用收費較低的其它信用卡,而信用卡公司提供消 費者例如飛行里數的優惠,成本亦因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轉嫁到零售商身上。美國運通表示,司法部的這一行動將對個人消費的自由造成損害,實行抗爭到底。與此同 時,法庭與VISA及萬事達卡就同樣的訴訟達成和解,但必須允許零售商向使用這種信用卡的客戶提供折扣,VISA及萬事達卡利潤明顯受損,股價分另別跌0.1%及1%;而美國運通股價重創,勁跌6.5%,成為杜指下挫的最大負累。

 

  另一隻拖累大市鮋係微軟,高盛指微軟在移動設備市場份額方面遭遇了阻力。將微軟剔出「買入」名單,並將其評級降至「中性」,目標價由32美元降至28美元。微軟股價昨日挫2%,係第二最差的杜指成份股。

 

    美股本周焦點係美國鋁業將是第一隻公布第3季業績的大股,業績期展開將左右未來美股大市,分析員對美國公司第3季業績略顯審慎,近期略為調低了公司盈利預測。

 

    我 早前在回應網友myself的提問時講到,聰明靚仔/女未必是人生成功要素,要有一般的成功,最關鍵是堅毅與專注,你無天才唔緊要,專注可以搭夠,我話 「有德川家康的堅毅精神就夠,5呎差1吋都唔係問題,昨晚看明珠台講人才是怎樣培養出來的,當中講了盲眼兼自閉的鋼琴家,佢講到自己如何練就超人的琴技, 主要是可以集中精神苦練,因為佢自4歲開始,就係靠彈琴和外界溝通,我估佢練鰦10萬鐘頭鋼琴,有研究話你練乜№練鰦1萬個鐘,你就可以有成就,信焉?」

 

Myself提問:「陸sir, 你話一萬小時專注學習, 方可見成就, 小弟好同意呀! 如果一天一小時,  一萬小時就是27年多一點, 如果一天三小時,  一萬小時亦要9年多一點, 大家都係人一個, 實踐起來係人都會覺得難, 覺得辛苦, 點解有人得、有人唔得o既呢?」

 

     我就話好多人去到2030歲都有鱓№做鰦1萬個鐘,例如好多男仔1日打4個鐘機,10年打機打鰦1.5萬 個鐘,之不過打機訓練出來的東西唔可以令佢搵到食,只會令佢變成不善與人溝通的宅男。男仔比女仔更沉迷打機,練好鰦機械式的反應,可惜在大部份情況下這不 是搵食技能,但同時磨鈍了他們的溝通能力與人際技巧,恰恰這卻是在大部份情況下搵食的主要工具,這就是越來越女仔從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出來做№都超越男 仔的原因。舉呢個例子想話俾大家知,你唔係無№做鰦1萬個鐘,問題係那些做鰦1萬個鐘的事情有無用。(當然亦有人hea1萬個鐘)

 

    又 係睇資訊節目講(好多由BBC製作),人成功有兩種特徵,第一是邏輯思維與專注,第二是直覺判斷與創意,前者是左腦(受右手右腳活動刺激),後者由右腦 (受左手右腳活動刺激),真正成功的人,是既有求知慾與創意,又可以專注學習提升技能。單有專注,會比較呆板,但單有創意,亦可能坐唔定學唔好一樣東西。

有人得,有人唔得,既有天生,亦有後天因素,天生唔講,後天因素包括有無訓練(試用不同手活動,不同腦思維),有無環境壓力,例如以前社會窮,阿爸阿媽成日講:「讀唔到書你乞米!」就令本來好有創意但係坐唔定的小孩,都有一定壓力去專注學習。但如今爸媽會為孩子所有需求包底,孩子缺乏壓力,亦無動力。

 

    我又舉兩個例,一是讀書,二是學習投資。好多朋友問我平日睇乜№研究投資,我自30年前入大學開始,平均每日讀書、看報、睇資料的時間,我估都有34小時,以3小時計,30年都合共有32850個 鐘,所以我都成為一個讀書看報搵資料的專家,讀書看報多,慢慢就會成為習慣,談不上喜不喜歡,總之習慣了每日一定做,如果話我做多一點什麼,就是多一點思 考而矣,例如看見一見事發生在地球某角落,又會諗纒如果香港發生又會點,在自己身上發生會點,睇到一樣生意,又會諗纒香港搞得唔得。讀乜書唔緊要,總之讀 書加思考,就會長知識。

 

    再講學投資,千祈唔好以為炒鰦30年股,每天炒幾個鐘,就有3萬個鐘功力,問題係你呢幾萬個鐘做鰦乜。如果你係姓賴的賭仔,贏鰦四圍唱,輸鰦就賴人,無論你炒3萬個鐘,甚至30萬個鐘,都唔會有進步。學習投資1萬小時,關鍵除鰦要俾心機研究,而唔係聽個軲巴就盲動之外,就要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知道失敗原因,搵出解決方法,試驗解決方法,唔得再諗新的解決方法。例如你在熱潮中買鰦貴股,佢回頭你唔識走輸大錢,你檢討完下次定10%止蝕。去試,發覺的確可以執行,但好易就10%止蝕,轉眼輸兩三次就輸鰦2030%,唔掂,再諗。發覺要審慎選擇入市位,例如等回吐不穿位才入,再試,週而復始。

 

    總結係要堅毅加專注,用1萬個鐘的心力去做好一件,同埋要做飱件事,唔係半途而廢,或者唔用腦咁求求其其做纒就算。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88

中環在線:布殊細佬月薪一萬做中國木業董事 李華華



2010-12-8  AD


 

繼上個月引入市 傳同李嘉誠關係密切嘅前首長系高層曹忠做主席之後,中國木業(269)噚日再下一城,引入另一猛人──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嘅細佬尼爾布殊(Neil Bush)入董事局,做其非執行董事,每個月只收1萬蚊港紙人工,任期三年。尼爾布殊係做開油氣生意嘅,o依家做緊TX Oil主席同ATX Oil嘅總裁,聽聞佢周不時會去吓中東、歐洲同亞洲傾吓唔同嘅生意,傳聞佢仲曾經做過江綿恒(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個仔)嘅半導體公司宏力嘅顧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2

從咖啡店小妹到世界咖啡女王李雅婷一萬次練習的力量


2011-1-3  TWM




人生有幾次的練習機會?練習幾次會成功?

31歲的李雅婷,用上萬次的練習一舉贏得世界杯咖啡大師選拔賽台灣冠軍。

從咖啡廳小妹到咖啡達人,李雅婷這位來自南部的鄉下女孩,只花了八年的時間,她靠什麼精神成為咖啡冠軍?

撰文‧羅弘旭

穿著白色襯衫、綁著馬尾的李雅婷接過冠軍獎牌,害羞地在台北市貿中心會場接受眾人歡呼,剛打敗六十位咖啡高手的她,似乎還不適應這「咖啡大師」的冠軍光 環。李雅婷是來自台灣中部的歐舍咖啡店長,從咖啡店小妹到世界冠軍,三十一歲的她也曾在人生道路上感到迷惘。到底靠著什麼樣的精神,讓她終於嘗到冠軍的滋 味?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李雅婷奪下「世界咖啡大師大賽」(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台灣區選拔賽冠軍,一一年將代表台灣赴哥倫比亞參加世界大賽。

讓日本眾多咖啡達人甘拜下風其實,這已不是這位身材嬌小的女咖啡達人的第一個冠軍頭銜;○九年十月,她就打敗六十多位參賽者,從以虹吸式咖啡自豪的日本人手中,奪得「第一屆世界杯虹吸咖啡大賽」冠軍,讓日本眾多咖啡達人甘拜下風。

日本達人研究了一輩子的虹吸式咖啡,卻敗在入行只有八年的李雅婷手下,她致勝的祕訣是什麼?

起床後泡一杯咖啡,是許多人每天早上不可或缺的享受,但要從咖啡愛好者到達人,卻有一段漫漫長路。咖啡行家對於進入咖啡殿堂有個共同的術語,叫作 「From S to Cup」,意思就是從咖啡種子seed,到最終的一杯咖啡cup,每個步驟都是學問,環節只要稍有變動,入口的味道就截然不同。

一杯咖啡要好喝,關鍵就在於善於掌握各種變數的平衡,只有掌握咖啡豆產地、咖啡豆處理,到咖啡豆的烘焙、咖啡豆的研磨、沖泡咖啡方式這套繁複知識,才能算 勉強一窺咖啡堂奧。圈子裡稱這群人為咖啡吧台師或者咖啡師,外界稱他們為咖啡達人,要成為達人,除了味覺的天分外,就只有苦練一途!

光練習就用去三百公斤咖啡豆談到連奪二座冠軍的關鍵,李雅婷甜甜地笑著說:「就是泡出好喝的咖啡啊!」眼神中滿是疑惑的她,似乎在說:「這麼簡單的問題,需要問嗎?」簡單嗎?世界咖啡大師的比賽,一點都不簡單,兩關預賽,就刷掉九成選手。

進了決賽,選手們被要求在十五分鐘之內,端出四杯義式濃縮咖啡、四杯卡布其諾、四杯創意咖啡,平均七十五秒要端出一杯。

如果沒有平時的苦練,不可能在比賽的高壓下,短時間內泡出頂級的咖啡。引領李雅婷進入咖啡世界的師傅李美娟指出:「她比賽前,光上一屆冠軍的比賽影片,就 從頭到尾看了一百多次。」為了找出口感和風味最多重層次的咖啡豆,栽培她的歐舍咖啡老闆許寶霖,特地到非洲衣索匹亞和肯亞尋找這次比賽用的咖啡豆,終於在 衣索匹亞的哈瑪合作社這個小產區找到目標。這裡一年只出產九百袋咖啡豆,九百袋中,隨著採收時間的不同,品質也有略微的差異,許寶霖在九百袋中挑出六袋, 這六袋,就重達三百六十公斤。

三百六十公斤,就算開店營業,都夠用上一年了,李雅婷任職的歐舍咖啡,卻沒有沾著她冠軍的名氣,順勢推出冠軍咖啡。許寶霖指著空蕩的麻袋,苦笑著說:「因 為練習比賽,用到只剩下二十公斤了。」如武功高手般一次次反覆苦練重複磨豆、敲粉、整粉、填壓,記住每次的手感和試飲結果,找出最對的感覺。比賽前五個 月,李雅婷光是練習就用去三百公斤咖啡豆,以一杯濃縮咖啡八公克咖啡粉來計算,她沖泡超過一萬四千杯。

李雅婷平時擔任店長,要負責店內的營運,只有在夜深人靜,咖啡館打烊後,才是她開始練習的時間,每天重複數百次同樣的動作、聽著單調的磨豆子噪音,只為了掌握味道變數的平衡。每個晚上,她就像武功高手,一次又一次地練習,直到雙手肌肉掌握了做出正確味道的感覺。

開動震耳欲聾的磨豆機,出粉,放在鼻前嗅了嗅,毫不猶豫地倒掉,繼續調整旋鈕,旋動機器,磨粉,鼻嗅,又毫不手軟倒掉,咖啡粉越堆越高:「這全部不能用了 嗎?」李雅婷面無表情地說:「氣味不對。」這還只是填粉沖泡的步驟而已,兩種咖啡豆的比例如何混合?豆子是要淺焙、中焙還是深焙?烘焙過的豆子熟成幾天之 後會出現最佳風味?咖啡粉的粗細?

伴隨著李雅婷練習的李美娟說:「就是不停的嘗試和練習,找出最佳結果。」透過苦練泡出味道一致的咖啡,只是基本,要能成為達人中的達人,還需要勇敢嘗試的創意。

冠軍賽最困難的,是創意咖啡這部分,不曾到過非洲的李雅婷,手上的參考資料只有同事從非洲帶回的乾燥香草樣本和照片。照片裡衣索匹亞的哈瑪合作社,是一片 被香草所包圍的農莊,李雅婷轉述同事對此地的形容:「當你聞到空氣中開始帶有淡淡的香草味,就知道快到目的地了,當咖啡收成的季節,周邊的茉莉、薑花香 氣,讓你覺得好像是來到花園當中。」融合香草的創意咖啡驚豔評審味蕾這二項元素,成為李雅婷創意咖啡最終表現的元素,評審先喝一口香草茶,在嗅覺中進入中 非哈瑪這個地理空間,接著喝第二口花茶,彷彿進入哈瑪收成咖啡的季節。

但最終怎麼表現衣索匹亞這個地方的風味呢,李雅婷俏皮一笑:「當地的蜂蜜,是我的祕密武器。」最後一杯義式咖啡,李雅婷配上了從衣索匹亞帶回來的蜂蜜,形 成風味天成的搭配,從香草茶、花茶,到最後一杯咖啡,讓評審從空間、時間、味道三個面向體會衣索匹亞這個主題,李雅婷在創意咖啡得到高分。

創意的背後,是不停的嘗試。「我們幾乎試過能買到的所有花草,要在台灣找出符合衣索匹亞風味的香草和花茶,但又不能讓這些花草蓋掉咖啡的味道。」如果沒有嘗試的勇氣,李雅婷不可能打敗競爭對手勝出,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也是以同樣的精神走出自己的道路。

十八歲之前的李雅婷,還抓不到人生的目標,她自嘲說:「對未來根本沒有什麼想法。」當初報考高職時,羨慕念服裝設計的表姊每天可以接觸漂亮衣服,所以跟著選擇服裝設計科,進入學校之後才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畢業後就沒再接觸服裝設計。

放棄服裝領域,她改報考食品科系,這期間,她嘗試各種方向,從學調酒到糕餅烘焙,也考過中餐師執照,甚至還去醫院實習當營養師。李雅婷說:「什麼都學看看、試看看。」她不放棄嘗試的機會,不喜歡就毅然放棄!

沒想到,反而是在工讀的咖啡店裡,接觸到咖啡後,讓她找到不可自拔的樂趣。李雅婷的創意咖啡,也如同她嘗試和練習的人生過程一樣,累積、摸索出最精準的配方,得到最適合的方向。

不放棄嘗試,勇敢探索生命的可能性,就是她成為咖啡冠軍的祕訣!

李雅婷

出生:1979年

現職:歐舍咖啡店長

學歷:大仁科技大學

經歷:服飾店工讀、醫院實習得獎紀錄:2009年世界杯虹吸咖啡大賽冠軍2010年世界咖啡大師台灣選拔賽冠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17

一萬蚊BB床 星級嬰兒用品冧中產

2011-2-10  NM




中產媽媽吳卓倫(Iris,三十 六歲),初為人母,為了寶貝女得到最好照顧,大着肚在世界各地捐窿捐罅尋找嬰兒用品,結果育嬰新丁變專家,眼見市場上產品都滿足不了有要求的她,索性自己 開設嬰兒用品專門店「嬰國」(Baby Homme)入貨,主攻中產客,產品香港無得賣,則自己傾代理,開業一年,月賺六萬五。

兩歲的囡囡謝凱晴,不單見證店鋪的誕生,更是貨品的測試專員,現在由她講述媽媽的創業故事。

我叫謝凱晴,你可以叫我晴晴,今年兩歲,是「嬰國」的太子女。媽咪Iris好錫我,給我用都是最好的。例如一個叫Stokke的品牌,媽咪說是嬰兒用品的 LV。我不知道什麼是 LV,但卻很喜歡那些產品。例如我的橢圓形BB床,又靚又安全,又可以像推點心車般從睡房推出客廳,方便媽咪照顧我。它還可以「變身」,利用附送的欄杆、 床板及大小床褥重新組合,一張床可以變成四個不同尺寸,初生用到十歲都無問題。

我用作代步的Stokke Xplory一樣架勢!媽咪說這輛售價一萬一千多元的「坐駕」,是BB車界的法拉利,除了「掟彎」靈活,最大賣點是座椅特高,可與媽咪更親近,又可以多角 度調校,瞓、坐、企都得,望街又得,向着媽咪又得。這款BB車深得多位荷李活的潮爸潮媽如安祖蓮娜祖莉夫婦等鍾情,生產商亦配合媽咪宣傳,贈送嬰兒車給影 星張栢芝讓傳媒影相,製造明星效應,一些內地來港產子的媽咪就慕名而來,每十輛便有六輛賣給她們的。

聽媽咪說,成為Stokke的分銷商其實有段古。她三十三歲知道懷有我的時候,和爹哋開心到不得了,做足準備迎接我這個小生命,報讀各種育嬰課程不在話 下,更在世界各地為我搜羅嬰兒用品和玩具。我還未出世,已買了BB床,點知我四個月大已睡不下,要送給朋友,再買一張到我八個月又再不夠用,付出真金白銀 四千多元只換來五十元利是。媽咪不忿氣便經常上網搜尋各類物有所值的嬰兒用品,而且要環保、耐用,兼有齊專業測試認證。

承諾包銷爭代理

媽咪發覺Stokke的產品很適合細小的居住環境使用,便試圖爭取在香港分銷,不過德國生產商嫌香港市場太細不理睬,媽咪便將本港嬰兒床、嬰兒櫈的市場現 況寫成報告,極力游說,還承諾做好銷售培訓、舉報翻版,及五年內為品牌參加最少三次展覽會,建立品牌形象等。去年八月的BB用品展覽上,她以Stokke 品牌的另一產品BB櫈作主打,成功三日內賣出五十張,打動生產商取得分銷資格。美麗華和Ritz Carlton等高級酒店的BB櫈訂單,總公司亦會發回給媽咪做。香港只有幾間賣高級傢俬的店鋪有Stokke貨品,同行競爭少,目前來自Stokke的 生意佔營業額超過兩成。今年個個都說通脹猛如虎,Stokke來貨亦加價了,媽咪計劃在月底舉行的BB春季購物節,讓客人免息分期付款,增加銷售,這是全 行首創的。

除了Stokke分銷商,媽咪還是澳洲知名嬰兒安撫產品Babybow的港、澳、台總代理。還未懷有我時,她已到外國睇嬰兒用品展,當時見到 Babybow的安睡公仔系列十分喜歡,貪其質料柔軟,適合讓我攬着睡覺,而且長頸鹿、熊啤啤、毛毛蟲等公仔,會發出類似媽咪心跳的聲音,幫助我克服陌生 和恐懼。得知香港未有代理,她便以五年要貨總值七位數字的條件,爭取總代理權。終於在開鋪初期,Babybow同意以比賽形式,考核「嬰國」與另一競爭者 半年業績,怎料競爭者很快就將產品在網上平售,違背承諾,讓媽咪順利得到Babybow的總代理。目前,除了在澳門八佰伴設專櫃,媽咪亦批貨到港島近二十 間花店,針對送花予新任媽媽的市場。

囡囡試產品

店鋪面積逾千呎,媽咪將幾件鎮店之寶放在最當眼處,讓店鋪看似陳列室,幾個貨架放滿近千件貨品,奶嘴奶樽等餵哺用品有多個牌子選擇,護膚露、沖涼液、面霜等皮膚護理用品最好賣,一個月可賣出三千多支。

媽咪每次引入新產品之前,除上網核實所有驗證,還會以正價買入貨辦測試品質,而我就理所當然成為「白老鼠」,衫仔要讓我溫暖,奶粉不可使我過敏,清潔用品 要溫和等,店內幾乎所有產品都經過我把關的。試過一次,媽咪花四千多元買了一部嬰兒車,在入電梯時車轆不慎攝入『車立』槽,媽咪用力抽起車轆竟然脫落,我 差點跌落地;又試過一種奶粉,我飲完全身出疹,變了一個紅蘿蔔,媽咪心痛之餘,亦再不購入這些產品。

「嬰國」位於荔枝角的宇晴匯商場,媽咪就是睇中這商場連接附近昇悅居、泓景臺、碧海藍天等多個新型屋苑,提供充足中產客源,開業一年多,會員已達近四百 人,近七成是附近的中產媽咪,有些姨姨即使搬到其他區也經常回來幫襯。媽咪成日話,「我自己都係中產,明白好多中產父母講究生活品味,而且負擔得起,最重 要係物有所值,但偏偏香港可供選擇的品牌並不多。」所以她搜羅的都是外國暢銷的牌子,除了Stokke、Babybow,還有千八元一張的 Dwinguler韓國兒童遊戲地墊,PHYSIOLAC法國奶粉等四十多個品牌,逾一千五百款產品,單是BB床及BB車已各有十款,部分千多元有交易。

套裝去滯銷貨

滿足了客人喜歡多選擇的心理,媽咪卻不時會面對某些產品去貨慢的問題。為此,她想出「套裝」策略,將換片墊、嬰兒車、摺合床包裝成套裝,售四千四百八十八 元,相當於有八折,客人覺得抵買,毛利亦可維持約三成,原本滯銷的換片墊成功在兩個月內全部售出。此外,媽咪每月還會揀選兩至三款產品「拉貨」,如上月推 出原價九十五元的除菌劑,凡購物即可以三十元換購,吸引姨姨們定期幫襯。

媽咪長期在網站搜尋器買關鍵字方便客人找到我們,每逢假期或百貨公司減價時,就會在街上派印有特價貨品的傳單,但只有參加展覽時才會在親子網站Baby Kingdom賣廣告,一於集中火力增加知名度。

開孕婦班撞板

○九年八月開鋪初期,媽咪原本計劃鋪頭三分一做零售,三分二用來開產前講座,之所以有此想法,要從我還在媽咪的肚子內說起。話說媽咪懷有我六個月時,身形 巨大,見了四個私家醫生都斷言我係巨B,必須剖腹生產,媽咪深知順產對嬰兒最有利,便向身邊的助產士朋友求助,結果朋友紛紛向她保證可以順產,而且只要堅 持做產婦運動,學會控制情緒,順產後陰道同樣可以回復正常,不會影響性生活,媽咪於是選擇在廣華醫院接受檢查並順利誕下我,早產一個月都有六磅十一,是真 正的大隻妹。

此後,媽咪覺得本港孕婦的產前知識不足,若開班請專業人士教學,應該大有市場,想法得到做貿易生意的爹哋大力支持,打本六十萬給媽咪開鋪,但原來計錯數, 私家醫院不能派傳單,公立醫院又接觸不到目標消費群,半年後唯有放棄,轉而擴展銷售,主攻中產家庭,同時辭去月薪二萬五元的會計職務,全心投入「嬰國」生 意。

經過一年多,店內生意已漸見穩定,每月淨袋逾六萬元,展覽月盈利更可高達三十萬,媽咪信心滿滿,計劃年內在港島開分店。生意站穩腳,講座教育念頭亦再次萌生,媽咪堅信主攻中產市場方向會成功,決意再闖這條專業育嬰專家之路。

開業資料(2009.8.)

租金︰$180,000 ^

裝修︰$300,000

入貨︰$100,000

網頁︰$15,000

總投資︰$595,000

^ 2個月按金1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2011.1.)

營業額︰$270,000

租金︰$60,000

入貨︰$110,000

人工︰$30,000 *

宣傳︰$5,000

盈利︰$65,000

*三個全職員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19

廿五歲孖仔賣加州「紅」月賺十一萬

2011-4-28  NM



年僅二十五歲的孖仔(大孖伍柏華 Caleb及細孖伍柏基Joshua),○九年畢業遇上金融海嘯,在美國求職無門,見本港取消葡萄酒稅,便決定回流創業,夥拍多兩名老友(Jason及 Ivan),集資二十七萬元創立Angeleno Wine Merchant,主打他們最愛的加州紅酒。營運年半,每月生意額過百萬,上月賺十一萬。
現利用市場學上的4P方程式,拆解他們在揀酒、選址、定價、宣傳四方面,如何令美國酒在法國、澳洲等主流葡萄酒中突圍,賣個滿堂紅。
最近搬進九龍灣美羅中心的Angeleno Wine Merchant辦公室,佔地七百呎,一半作貨倉,擺滿近六十箱加州紅酒,「有時酒鋪柯打百幾箱貨,連通道都放滿晒,根本行唔到。」細孖Joshua稱。 鍾情美國佳釀,皆因年輕老闆們都在當地留學,飲慣較強果味及酒酸的加州酒。
Product不怕冒昧拍門取代理
在學時已考獲國際葡萄酒WSET二級證書的大細孖,深知加州酒並非主流,要突圍而出,就要傾到有潛質的佳釀代理。大孖Caleb憶述,當時與「死黨」 Jason等共四人駕車半夜出發,來到距離學校七小時車程的納帕山谷(Napa Valley),「美國最出名係呢個產酒區,雖然產量唔多,但質量十分高。」他們信心十足,編寫亞洲紅酒市場分析,一心想找大酒莊合作,「我哋讀經濟系, 實習做銀行,拍門搵客一定無問題。」誰知第一日上午,已連吃五次「閉門羮」,大酒莊早有代理商,根本看不起「黃毛小子」。他們惟有從年產兩至三萬箱的大酒 莊,轉戰只有幾百箱至一千箱、一直內銷本土的小酒莊。○九年美國經濟蕭條,當地餐廳入貨減少,小酒莊葡萄酒滯銷,「佢地諗呢班細路咩都無,反而會專心經營 僅有的品牌,又睇好中國市場,便嘗試合作。」現時月售近廿箱的公司王牌2006 Anderson's Conn Valley Vineyards Eloge的代理權,也是這樣傾回來。Joshua稱,該酒曾獲權威酒評95分,每箱零售價近萬元,「Anderson's酒莊一向不接見外人,我哋盲舂 舂走入去,巧遇莊主Todd Anderson招呼緊HP嘅高層。」Joshua稱,莊主討厭代理商電話「Cold Call」,但卻覺得他們親自造訪很有誠意,便邀請一起燒烤。其間,他們發現每支索價二、三萬元的隱世酒莊品牌Ghost Horse,原來也由Todd Anderson執掌,便一併洽商,最終成功成為兩種酒的香港獨家代理商。
Promotion「孖人廚房」搞噱頭
他們其後陸續取得Neyers、Peterson等十個品牌共三十三款酒的代理權,條件是不同酒款每季各要入貨五十箱,每箱售價由二百元至四百元不等,單 是入貨開支每季最少近五十萬元。為求促銷,三人返港後參加本港的國際美酒展,「有人未飲已勁踩美國酒,但我一俾佢試,就覺得同法國酒質素差唔多。」 Jason說,最鼓舞是有酒鋪試完王牌Anderson's後,即時買下二十箱。嘗到甜頭信心大增,便厚着臉皮手拿三支酒,親身到酒鋪、酒店推銷。目前批 發酒鋪超過廿家,九龍香格里拉、太子酒店等皆選Angeleno Wine代理的加州酒作House Wine(指定餐酒)。」自知「彈藥」少,為慳廣告費,他們以孖仔形象做生招牌,「啲客同兩個孖仔講過嘢印象較深,較易搵番我哋。」他們留學期間已愛親自 下廚,最近又以「孖人廚房」作號召,拍攝以優雅風格作主調的短片,軟銷加州紅酒配美食,第一輯在網上Youtube熱播,一個月內已有過千人點擊。 Jason在旁笑言:「我都唔介意佢哋搶風頭,生意最緊要。」
Place快速散貨慳倉租
去年,公司由三百呎的炮台山舊址,搬入目前的九龍灣七百呎單位,月租一萬元。「初時細孖都唔肯,嫌每月支出增加幾千蚊,但我哋批發嘅酒鋪,多數喺荔枝角及 尖沙咀,搬番九龍節省運輸費。」Jason自言,由細至大陪媽咪睇樓,雖身處外國,仍對香港樓價瞭如指掌,「開頭睇觀塘要十六蚊一呎,九龍灣只係十蚊。」 加上德福廣場、Megabox環繞,恒生、Nike等甲級寫字樓位於附近,人流暢旺,有利推銷紅酒。寸金尺土,辦公室不宜長期存貨。孖仔父親是理大物流系 教授,他們「偷師」學習控制物流成本,「每逢收成期會向酒莊預留熱賣酒,例如Anderson's我會訂幾十箱貨唔攞住,鄉下地方唔使俾租,有酒鋪柯打直 接運去佢哋貨倉,或者運嚟公司一兩日就散貨。」
Price美法佳釀一網打盡
朋友都愛飲愛食,他們就不時自攜「酒水」出席飯局,以七折優惠向身邊朋友推廣。目前加州酒批發及零售比例是六比四,零售價由約二百元至兩萬多元,平均每支 三百元,批發價約五折。美國酒出名是新世界酒之中最貴價的,三人經營美國酒大半年後,亦開始飛往巴黎、波爾多、西班牙等地拜訪酒莊,引入更多品牌。加州酒 目前佔總銷售量七成,另外亦有代理三十多款法國酒,包括一級酒莊Lafite等佳釀,「法國酒始終有需求,企喺商業角度,賣一支Lafite萬幾蚊,等於 賣幾十支加州酒。」自從引入法國酒,令月生意額增加一倍達一百萬,上月盈利十一萬元。他們憶述,當時攜手創業全因時勢不利,「○八年雷曼倒閉,美國金融機 構一潭死水。」孖仔就讀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商業經濟系,其間在美林實習,Joshua任職財務分析部,見證被美林收購,「個個返工個樣好似就 嚟死,人心惶惶。」他們○九畢業變失業,想起大學歡樂時光,離不開飲酒、煮飯、睇戲,又獨愛品加州「紅」,「唔熟唔做」,便從興趣中找商機。孖仔暑假返 港,正值香港減紅酒稅,「酒友」購買力大增,美國酒市場又未成熟,便決定回流,夥拍大學死黨Jason及Ivan,每人各掏出七萬元集資做老闆,以香港為 基地。Caleb負責營運,Joshua入貨及與酒莊聯絡,Jason擔任對外推廣、客戶服務,長居美國的Ivan負責在當地接單訂貨。生意開始上軌道, 他們期望兩年內租街鋪,擴大零售生意額。
大牌檔菜式考配酒
專業品酒師協會主席周國明(Nelson)Nelson出題:Nelson點選了黃金蝦、水煮墨魚嘴、椒鹽豬骨、中式牛柳等,六道不同味道的中菜,要求他 們從公司存貨挑選一至兩支配酒。「中菜與西餐不同,習慣多道菜式一同進食,不能每道菜式個別配酒,所以難度在於葡萄酒與整圍菜的味道能否配合,及互相提 升。」老闆迎戰:「墨魚嘴偏辣啱配白酒,但牛柳和黃金蝦甜,紅酒係首選,真係好難揀。」Caleb稱,他們最後保守地挑選了一白一紅,包括德國白酒 Dr.Zenzen及獨家代理Neyers Zinfandel的紅酒,原因是:1. 白酒甜味能去除辣味。2. Zinfandel紅酒含果味但不太甜,能中和甜味菜式。Nelson評語:評分:選錯白酒,單計紅酒有超過75分,加上白酒只有50分。1. 酒和多款菜式難有百分百配搭,以當晚菜式,挑選紅酒是最佳選擇,既能配搭紅肉,即使黃金蝦,亦能保留蝦的鮮味。2. 以白酒的甜味去除辣味,只是一刻鎮壓,待甜味消失,辣味會再提升,使口腔乾涸,反而酸味較強的酒,初時會倍增辣味,但隨後酸味會帶走辛辣,令舌頭回復知 覺。3. 所選的白酒偏甜,Zinfandel紅酒則果味重,兩者皆難配椒鹽骨。4. 雖然配酒測試僅僅合格,但三人睇中市場。加州酒以往給人「貴價酒」印象,每支動輒一千元,但自美國經濟轉差後零售價降低,「加州酒口感刺激受歡迎,多咗人 買,很有潛質。」
開業資料(10/2009)
入貨:$200,000租金*:$24,000裝修:$20,000運費:$10,000雜費:$12,000總投資:$266,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3/2011)
營業額:$1,000,000租金:$10,000人工:$30,000入貨:$820,000運費:$20,000雜費:$10,000盈利:$110,0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2

存款剩一萬 辦出外勞蘋果日報

2011-7-18  TCW




他的人生,在所有傳授生涯規畫的教科書中,都是個完全不及格的案例。

三十五歲、研究所念了四年沒畢業、存款只剩一萬元,新婚才剛滿一年,好不容易有了就業的機會,卻是一個連續六個月拿不到薪水的工作,而他瞄準的商機,更是普遍被認為台灣社經地位最低、最沒有賺頭的族群—外籍新移民。

他是張正,台灣最大東南亞語報紙《四方報》的總編輯。五年前,一個「傻」念頭,他用《立報》前社長成露茜贊助的五十萬元,創立了越文報《四方報》(月刊)。

越勞一句想識字,萌生辦報念頭

這個傻念頭,在五年後開花結果,《四方報》這個「小報中的小報」,在眾人看衰中,不僅沒死,更幾經茁壯,發行量比當時多了五倍,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報業壹傳 媒集團,也跑來跟他做生意,名聲所及,甚至連遠在越南的外交系統,也不敢輕忽他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四方報》已經成為台灣六十萬外勞及新移民,最重要 的心靈安定力量及對外溝通橋樑。

回想當時,「台灣人覺得我們瘋了!」正逢壯年的張正不諱言,投入《四方報》,周遭親友認為他越做越偏鋒、旁門左道,他舅舅曾透過關係介紹跳槽大報,他卻一 口婉拒;連幼時都跟他借錢的弟弟,也罵張正已經年過三十還不懂賺錢,看著張正一路走來的鴻毅旅行社董事長蔡家煌就笑稱,「他(張正)是全台灣唯一一個給老 婆養的總編輯!」

回想來時路,「其實一切辦報起源,只是樸素的正義感,」張正表示。早在二○○五年,當時攻讀東南亞研究所的他,就帶著新婚妻子、現任《四方報》發言人廖雲章去桃園教會教越南外勞中文,十坪大、沒有冷氣的空間,每次上課都擠滿三十人,課堂上每個人學習欲望很高。

一次,看中午用餐時鋪上的過期中文報紙,一位學生不經意說出口的心聲:「真希望有一天可以看懂上面所有的字……。」讓張正萌生辦報想法。同年十月,他隻身 遠赴胡志明市學越文,異地四個月,為了想看中文,連宣揚法輪功的刊物都愛不釋手,感同身受,更深刻體會異鄉人語言不通的痛苦。

儘管辦報方向及輪廓仍不清楚,他仍隱隱察覺在台的二十萬名越南人,是沒人經營的閱讀需求藍海。

用惡補越語編報,自己排版、送報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與當時《立報》社長成露茜談辦報想法,她慨然答應幫忙,但一年預算只有五十萬元。張正了解,機會來了,得用不同的方法才抓得住。因為 在他之前,一些獨立個人發行的外文刊物,已經陣亡,而政府發行的越文、泰文刊物,對真正新住民來說,只是可有可無、聊備一格的政令宣傳品。

二○○六年九月,《四方報》試刊前,他花了半年,調查自己接觸的越南人,發現婚姻、家庭與工作等心得,是他們感興趣的主題,於是開始四處徵稿;同時,開車 拜訪台北、桃園越南雜貨店與餐廳,尋找定點贈閱通路,卻遭受冷言冷語,「哪有人要做這種賠本生意,你們是瘋子、神經病!」但張正依舊不放棄。

冷水被澆了不少,但張正還是硬著頭皮,憑著四個月惡補的爛越語,自己排版、送報,就在沒正式編制、資源不足的克難環境下,開始「文盲辦報」的生涯,四千份越南文《四方報》試刊號,終於在二○○六年正式問世。

讀者來信感謝,五年累積上萬封

想不到試刊後,來自四方的詢問、感謝都湧進《四方報》。為方便服務讀者,張正索性把手機號碼刊在報紙上,結果每天至少多了數十通好奇、詢問或吐苦水等千奇 百怪的電話。兩週內,讀者投書從一天有一、兩封,大幅成長至每月一百封,最高曾到四百多封,五年來共累積一萬五千多封來信。《四方報》之前,張正十年的記 者生涯中,只收到三、四個讀者回饋,且多半是受訪者抗議寫錯名字或誤解意思;如今,全是感謝。「前幾個字看得懂是謝謝……,每來一封,更篤定(做的事)是 對的,」張正說。

連台東、屏東都有雜貨店主動來電索取,伊甸基金會等新移民團隊,也預訂五千份當家訪的伴手禮,讓第二個月發行量直衝上萬。為壓低印刷成本、爭取廣告,他再孤注一擲,想把一年五十萬元預算,在前三個月全部砸光,就是要衝高發行,進而帶入廣告。

眼看預算遲早用盡,三個月後,貴客上門了,全球匯款服務公司——西聯匯款正式進入台灣,看到《四方報》在越籍移民間受歡迎的程度,主動敲門登廣告。這股及 時雨,《四方報》生存下來了。五年來,《四方報》除發行量多了五倍,三年前轉虧為盈,成功切入OK、萊爾富等便利商店通路,完銷率逼近八成,遠超過主流雜 誌的五成。除了越文版之外,又多了泰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印尼文等四國語言,每月廣告最高破八十萬元,儼然是「東南亞的蘋果日報」。

《四方報》最歡迎的版面之一,是「紙上問診」,這起因於越南籍新移民,因聽不懂醫囑而恐慌,轉而求助《四方報》。張正團隊便和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合作,把相 關醫病問題先譯成中文,得到專業解答,再回譯越南文,目前還有上百名個案正排隊問診。長期接觸越配的蔡家煌有感而發:「如果沒有《四方報》,不知道他們還 會被騙幾年!」

為了新台灣之子,再推四種語言報

承載著數十萬人的情感,《四方報》及之後衍生出來的部落格,已成為在台越南讀者黏著力極高的一份媒體,歸心似箭的外配求助、台籍老公對越籍老婆的懺悔信, 及抗議政府要讓基本工資與外勞脫鉤的意見,都會透過《四方報》這個平台發聲。還有一位淡水讀者,在《四方報》象徵月圓思鄉的農曆十五出刊日後,不過晚一天 沒收到,馬上打電話給張正:「你是不是忘了我!」更有一次,《四方報》在內容中鼓勵越南勞工爭取自己的權益,想不到這言論被仍是共黨執政的越南外交系統發 現了,連忙透過管道,隔海「勸告」《四方報》注意言論尺度,別「污染」越籍勞工的純正思想。「張正很有魅力,他是台灣二十萬越南人的偶像,」《四方報》第 一位志工、曾是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的越南華僑羅漪文觀察。

表面上,《四方報》幫助的是在台數十萬新移民(工),其實在張正眼中,是為台灣儲備下一代的競爭力,因為台灣社會的國際觀「有缺陷,少了半隻眼睛,」忽略 了外配所生下的下一代新台灣人力量,他認為,只要這批新台灣之子能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將來就會成為既了解東南亞文化,同時兼具台灣人勤勞聰明的第二代台 商,這批生力軍將比目前台商更具有區域融合的能力。

因此,在《四方報》根基稍穩之後,二○○八年,張正再推出泰文《四方報》,今年五月又陸續推出印尼、菲律賓和柬埔寨等共五種東南亞語報紙的「五語倫比」計 畫,讓讀者擴及全台近六十萬名外勞和新移民族群。這次,阮囊雖不若以往羞澀,但已屆不惑,身家財產離「五子登科」的標準,仍有一大段距離,不過,他還是每 天甘願坐公車上下班,一點一點朝著他的傻瓜夢前進。

【延伸閱讀】阿甘2號

《四方報》總編輯張正,40歲

事蹟:為台灣60萬名外勞、外配族群辦報,共有5種東南亞語文版本下個傻目標:「外婆橋計畫」擬利用暑假,讓新台灣之子的國小老師和外配母子一同回娘家,體會語言不通的異鄉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21

移動開發者:從最初的月入五毛到現在的一萬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ushi2/226964.html

在各種移動應用開發者的創富神話鋪天蓋地的背後,大多數的「個體戶」才能真正反映這群移動應用開發大軍的從業行情。光腳的不跟穿鞋的比,沒有投資、燒不起錢的他們也摸索了自己的一套開發生意經。

移動開發者群體規模到底有多大?艾媒諮詢做了相關統計,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國手機應用開發者總數約100萬人,其中,針對iOS(蘋果平板與手機)系統的應用開發者約14萬人,安卓約75萬人,塞班約4萬人,其他約7萬人。據此,個人開發者以及小型團隊的數量大概是六十萬人。

個人開發者絕大多數是赤膊上陣的開發者。各路投資並未向他們伸出橄欖枝,零成本推廣成了不得已也要為之的事情;在維持生存都成為問題的前提下,他們並沒有「先追求用戶規模而不惜代價」的燒錢底氣,而是很早地就需要在用戶和盈利兩者間取得一定的平衡;當中,只是兼職或者「玩票」性質的人亦不在少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成了他們的戰術,有些開發者並不幻想著做大、融資這些從新聞上看到的事情,儘量撈快錢的思維推著他們邊做邊看。

這並沒有所謂的褒貶。而且,這些個人和小型開發團隊經過這番移動應用開發熱潮的洗練,還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論,他們嘴邊也不失「用戶需求」、「用戶體驗」、「引爆點」等等關鍵詞,仔細聽他們的故事,甚至會覺得很有趣。

不能否認的是,外部環境的成熟壯大給到他們很大的幫助。在怎麼樣把應用更好更快地送達用戶的問題面前,尤其在安卓這個開放的系統下,各類第三方應用市場成了他們的樂土。而收入上,「免費的App+植入廣告」成為最為普遍的盈利模式,IHS ScreenDigest公佈的2011年第三季度的數據顯示,近一半最賺錢iPhone的App是免費的,31%的最賺錢安卓、APP是免費的,此時,第三方廣告平台無疑是他們最依賴的金主。值得一提的是,廣告平台的客戶多為出於推廣需求的大腕級移動應用,有點索富濟貧的問道。

由此,他們更像是在第三方應用市場以及廣告平台的統領下一齊在移動互聯網掘金的螞蟻兵團。在他們不斷研究各類進場規則、分配辦法的同時,一場開發者與應用市場以及廣告平台之間的互惠和博弈戲碼也在不斷上演。在現階段,這群螞蟻兵團可以說享受著統領們廝殺帶來的「紅利」,即便與「穿鞋的」開發者相比的杯水車薪,也足以給光腳的他們帶來短暫的興奮。但對於未來,他們卻也有很多不確定性的擔憂。

手機廣告市場掘金者

AdMob移動應用廣告產業鏈

在為數眾多的個體戶開發者中,阿狸是其中普通的一位。這個號稱「技術小白」的開發者受論壇裡面各種開發者炫富帖的影響走進這個行業,通過自學和摸索的近一年時間裡,他的月收入終於從最初的五毛錢漲到現在的一萬元。他說,身邊和他一樣正在逐夢的同事還有不少。

自己上「夜校」

通過在應用裡嵌入廣告,這一款應用程序為他帶來的收入只有五毛錢。這意味著只有一個用戶點擊廣告欄而下載了其他的應用。

白天,25歲的阿狸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小白領;到了晚上,他則成為一名智能手機應用程序開發者。從去年至今,他已經推出了30多款移動應用。

據互聯網數據中心(DCCI)《2012中國移動應用開發者調查》,阿狸是佔據48.1%的個人開發者中的一員。從收入上看,阿狸每月通過自己開發的應用收入過萬,躋身年收入10萬-50萬的行列,這一區間佔比僅為10.9%。

阿狸毫不諱言自己是技術門外漢,「非計算機專業出身,一切從零開始自學」,甚至當時連一部安卓手機都沒有,開發測試全用的是電腦上的安卓虛擬機。

大概自學一個月之後,他炮製了第一款應用程序———「姓名婚戀解析」。「我開發的應用一般都比較古靈精怪,我想這樣才可以吸引用戶下載」,阿狸解釋道。這款應用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無非是做了一層APP的「外皮」,把用戶與婚戀解析網站的信息給對接了起來。

阿狸說得很實在,他自學安卓應用的開發就是為了賺錢。開發者論壇裡「小本起家」的創富神話一直是他的榜樣。但他的應用程序均為免費下載。程序收費沒人玩,完全免費,開發者就賺不到錢。國內的安卓應用商店,80%以上的應用程序都是免費的,開發者賺錢主要依靠手機廣告。「目前收入是在應用裡面嵌入廣告,中國的用戶普遍沒有付費的習慣,只能在軟件裡面嵌入廣告賺錢了。」阿狸無奈地說。

通過在應用裡嵌入廣告,這一款應用程序為他帶來的收入只有五毛錢。按照當時廣告平台的分成規則,這意味著只有一個「姓名婚戀解析」的用戶通過點擊應用界面上的廣告欄而下載了其他的應用。這個數字讓阿狸哭笑不得,與其他開發者的收入相比也少得可憐。他沒有停下來,第二款應用程序的收入好了些———每天1塊多,一個月30多塊。實際上,目前大部分開發者的月收入也不多,「一般都是幾百塊、兩三千」,阿狸說。

深圳播思通訊總經理龍世渚告訴南方都市報記者:「移動互聯網整體盈利狀況可以說很糟糕。開發蘋果的比開發安卓的狀況要好些,但60%也不賺錢。因為應用程序很多,你開發一個放上去很容易淹沒在應用程序海洋了。」為了不淹沒在應用海洋裡,開發者的辦法是為程序做推廣,「主要是通過論壇上啊,應用商店買位置啊,摩托羅拉、三星等內置推廣。像安智市場這些的應用商店,那些位置,一天就好幾千、幾萬,他們當然可以賺到錢了」。

然而,對於缺少真金白銀的個人開發者來說,做推廣是件奢侈的事情,他們往往選擇不做推廣。阿狸至今未曾花過一分錢在推廣上。他每開發一款新的應用,就不斷在各種開發者論壇中發帖為自己打免費廣告。

30多款應用的開發,阿狸逐漸摸索到一些適合他這種個人開發者生存的門道。首先,他設計「古靈精怪」的應用程序來討好用戶,然後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手機論壇發帖上,「推廣是最累人的,時間長,重複同一樣工作,要一直發評論,一直發。」阿狸解釋說,「比我技術好的人大把,但很多人的收入都不如我。比如一個人的技術很牛,開發了一個很厲害的軟件,但他不懂用戶需求,不懂運營,不懂推廣,這樣也賺不到錢。」

通過推廣,增加應用下載量只是第一步,想要賺到錢,還需要手機用戶點擊廣告條(banner)下載廣告主要求的內容。用戶每下載成功一次,開發者能夠得到約0.5元的分成。事實上,阿狸靠廣告條賺到的錢一直很少。「有廣告的應用,用戶是不喜歡的,要用戶給錢,用戶也不能接受,這個很矛盾的。用戶想免費,又想把個人開發者餓死,」阿狸告訴記者,手機用戶看到廣告避之唯恐不及,很少點擊廣告條(banner)。直到2011年底「積分牆」的出現,阿狸的收入狀況才大大好轉。

積分牆是手機廣告平台把推薦的應用程序集成後,以頁面的形式展現給用戶。應用程序上的功能,用戶肯定想用,開發者通過積分牆限制功能後,用戶為了開啟高級功能、購買特定內容、購買關卡道具等,需要下載積分牆的應用獲取積分才行。應用程序借此得到推廣,商業價值因此產生,開發者和手機廣告平台得到收入。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以每月2-3個應用程序的速度進行開發,技術水平、對用戶心理的把握、推廣技巧日益提升,手機廣告平台推出的「積分牆」等新的廣告展示形式,也為收入增長幫了大忙。阿狸告訴南方都市報記者:「如果不是積分牆的出現,我甚至考慮過放棄應用程序開發。」從今年年初開始,阿狸的月收入穩定在1萬元左右,均來自手機廣告平台的廣告分成。

阿狸選擇的手機廣告平台是有米廣告。2011年10月15日,在更新BannerSDK(廣告條軟件開發工具包)的抽獎活動中,有米的工作人員通知他獲贈一部小米手機。在用安卓虛擬機開發出多款應用之後,他終於擁有了第一款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阿狸決定搭乘地鐵去廣州番禺的一個小島上領獎,那裡有清幽的環境,有一群和他年齡相仿的移動互聯網掘金者。

金主是誰?

所有人都在等待引爆點。這意味著爭奪的白熱化,不僅是對市場、對用戶的爭奪,還有對開發者、對投資機會的爭奪。

半小時車程,阿狸來到位於小谷圍島上的廣州大學城,穿過一堆包豪斯風格的教學樓、宿舍樓,他到達位於廣州中醫藥大學校區的有米廣告公司,從有米創始人手中接過小米手機。這個中國第一家手機廣告公司,由26歲的潮汕人陳第創辦。這位當年還未從華工畢業,害怕父母擔心就偷偷躲著他們創業的85後,在成立公司不到兩年的2011年,帶領團隊把收入做到了1000萬,實現了收支平衡。考慮到移動互聯網行業普遍的燒錢狀態,這顯得非常難得。

類似有米這樣的手機廣告平台,是移動互聯網行業的重要一環。阿狸們要靠有米廣告的分成取得收入。廣告商通過有米廣告對接應用程序,讓用戶看到廣告,甚至產生互動,達到特定效果。據有米產品總監馬少林透露,目前的廣告商主要來自移動互聯網行業內的應用開發商,有米通過積分牆和廣告條等展示形式,提升客戶的應用下載量,幫助擴充用戶數,這部分的收入佔到有米年收入的80%以上。

有米廣告和阿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圈內應用程序開發商希望做大用戶量的渴求。目前,整個移動互聯網生態圈都在燒錢,除了風投以外,很少有圈外的錢進來。

拿手機廣告來說,有米副總裁李展鏗承認,雖然他們也為行業外的品牌廣告商,如寶潔、平安保險等公司,提供移動互聯網推廣方案,品牌廣告商的錢好賺,按照展示量進行支付。但這部分收入只佔公司總收入的10%-20%。「目前多為中小企業,例如汽車4S店、醫院等客戶在做一些手機廣告展示」。

這樣的後果是錢都是在圈內流動,那麼移動互聯網生態圈會否因此玩不下去呢?

李展鏗認為,「錢雖然是在整個移動互聯網圈子裡轉,但用戶一直在增加。大家的目的都是賺用戶量。有了用戶量,相信賺錢不成問題。而且錢一直在往移動互聯網行業內流入,整個行業不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其實整個互聯網行業大家在做的事情都是聚集流量,然後變現流量」。

這位1987年出生的年輕人相信,隨著智能手機用戶量的快速增長,品牌廣告商重視手機廣告市場是遲早的事情。相比其他行業,這位副總裁的年齡折射出移動互聯網行業的特點:

年輕、有活力、有潛力、還未定型。

所有人都在等待引爆點。所有人都想在這個大金礦裡撈一把。這意味著爭奪的白熱化,不僅是對市場、對用戶的爭奪,還有對開發者、對投資機會的爭奪。

單說手機廣告平台,除了Admob等國外公司,有米廣告在國內就有多盟、架勢等30多家競爭對手。由於手機廣告平台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競爭主要集中在對廣告主、開發者的爭奪上。一些公司為此不惜犧牲長遠利益,例如為吸引開發者,當用戶每下載安裝積分牆的一個應用程序時,他們給予開發者3倍分成(應用安裝價格若為0.5元,就給開發者1.5元),對廣告主的爭奪則靠壓低結算價格、提升結算標準等手段。這樣的後果是一些手機廣告平台因承受不了高額運營成本,快速倒掉,行業格局變動劇烈。

有開發者還發現,一些手機廣告平台為了增加收入,存在著扣量的情況。比如開發者某天的真實收入是100元,廣告平台卻只給你90元。

阿狸說,他選擇有米廣告是因為它的客服和服務器相對較好,不過他也因為激烈的競爭遭遇過無奈。為了讓應用程序有更多的下載量,他會把應用上傳到儘可能多的安卓應用商店裡。然而,安智市場擔心有米廣告對自己網站的廣告投放形成競爭,利益衝突使安智市場阻止嵌入有米廣告SDK的應用程序進場,結果阿狸的應用只能撤下來,「機鋒同有米有合作,就可以上」。

手機廣告平台還面臨著吸引明星應用程序的問題,這些擁有百萬級乃至千萬級用戶量的明星應用程序,是有米等手機廣告公司的重點爭奪對象。然而,這些公司往往更加注重用戶體驗,相對於個人開發者,有風投支持的他們也不差錢。在南方都市報採訪過程中,有些明星應用程序的開發者對從手機廣告平台每月獲得的幾萬、十幾萬收入甚至更多,要求匿名報導。有些應用程序則乾脆退出了與手機廣告平台的合作。在吸引到足夠多的用戶量之後,他們希望以不影響用戶體驗的非廣告的途徑實現贏利。

例如,開卷有益希望通過售賣電子書賺錢。開發出蜜蜂新聞、蜜蜂天氣等應用的深圳播思通訊,把與中移動應用商城等開展外包業務當作主要收入來源。「目前國內的手機廣告平台還不成熟,外面大品牌的廣告主還沒進來,通過手機廣告來賺錢還不現實,他們(手機廣告平台)也在想辦法」,龍世渚認為。

其實「很疲倦」

他們正在研發新的廣告展示形式,當手機廣告輪播一遍之後,會自動收縮成屏幕邊的一個小點,以減少對用戶體驗應用程序的影響。

而個人開發者想生存,必然會與用戶造成矛盾。「個人開發者不像一些公司拿風投。用戶不喜歡廣告,你卻偏偏加廣告」,阿狸說。不過,他認為用戶不能接受廣告的原因是,廣告來得太突然了,「之前大家用的都是塞班、MTK系統,這些系統都沒有像安卓,蘋果系統這樣的廣告,安卓用戶都是塞班、MTK系統過來的,看見廣告就接受不了」。

令阿狸不解的是,生活中,電視、收音機、地鐵、網站,廣告無處不在,用戶就偏偏無法接受手機的廣告。「你們報紙上面都有廣告的,一樣有人訂,也就是說用戶默認接受你們上面的廣告了」,看來用戶習慣的培養尚需時日。

手機廣告平台也在想辦法,儘可能降低廣告對手機用戶的騷擾。他們正在研發新的廣告展示形式,例如類似知名社交應用Path的菜單那樣,當手機廣告輪播一遍之後,會自動收縮成屏幕邊的一個小點,以減少對用戶體驗應用程序的影響。

有米副總裁李展鏗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手機廣告這塊蛋糕會越來越大,他預計今年有米的收入會突破6000萬,公司估值突破3億。這也意味著年僅二十五六歲的陳第、李展鏗的身家,已過千萬。藉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加上自身打拚的獨特經歷,他們比同齡人多了幾分成熟。

2012年4月1日是有米兩週年的紀念日,有米公司全體員工在華工隔壁的穗石村吃了頓慶賀宴,下午他們來到大學城中心湖附近放風箏。南方都市報記者向身著藍色有米T恤的陳第表示祝賀,他滿臉輕鬆說,「謝謝,還需繼續努力」,然後開心地繼續放風箏了。

阿狸可沒有那麼輕鬆,他的QQ簽名一直是「很疲倦」。即使每個月從應用程序裡賺到過萬收入,他的不安全感一直很強烈,這個行業變化太快,「感覺不穩定,前面的路還不算很確定,就是怕,突然有一天,廣告平台倒閉了,那就慘了」。他決定繼續一邊工作一邊開發應用程序,趁著形勢好,「能撈多少是多少」。

「那你現在有沒有拍拖?」

「還沒有啊。」

「沒有拍拖,會不會因為太多時間在做這個(應用程序開發)?」

「這個是有一點啊。」

記者注意到他的小米手機裡,其中一款應用程序名為「虛擬女友」。

開發者也會有春天

作為與網絡、移動終端並列的移動互聯網的三大支柱之一,應用程序使移動互聯網空間得以無限拓展。以iPhone手機的出現為標誌,基於Ios、 Android、WindowsPhone等系統的移動應用開發方興未艾,加之AppStore、GooglePlay等應用商店,日漸完善的合作流程與便利的支付方式降低了應用開發的門檻。

很多人夢想著AngryBirds式的奇蹟在自己身上發生,他們渴望自己開發的應用程序能夠一夜暴紅。於是互聯網巨頭、軟件服務提供商、個人開發者甚至是運營商和硬件製造商都準備在移動應用開發上大干一場。

據《2011年度移動開發者生存狀況調研報告》,移動開發者中,60.9%的年齡分佈在18-25歲之間,即高校學生或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78%的開發者來自20人以下的創業型團隊,且94.6%的開發者為男性,看來應用開發是「男人的戰場」。

這些開發者多分佈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46%的開發者月收入在4000-8000元之間。毫不意外的是,Android、Ios和 WindowsPhone是應用開發者選擇的主要開發平台,比例分別為79.9%、28.2%和10.2%。在前手機巨頭諾基亞放棄塞班和MeeGo系統之後,基於這兩個平台的開發者銳減至3.1%。管理類工具應用、電子商務類、遊戲類應用最為開發者所青睞。

5年工作經歷是應用開發者職業發展的分水嶺,在某一特定領域堅持5年後,無論是薪酬還是工作崗位均會有質的飛躍。開發者的自身素質也不容忽視,良好的自學能力、精通多種開發語言,依舊是開發者在職場獲得加分的重要砝碼。

給應用開發者的8大建議

1.和同行做朋友

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只會使你開發的應用離用戶越來越遠。和同行做朋友,以開放的姿勢融入到整個Android開發的圈子中去,不但能夠做到資源的合理共享分配,也能在圈子內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同時上傳自己的軟件到任何可能的market上,增加軟件品牌的曝光機會。如果你的英文夠強,國外的機會也不要放過。雖說官方的只有GooglePlay,但是國外類似於Orange的第三方商店還有很多。

2.關注用戶,知道什麼是他們需要的

要知道,產品最終的使用者是用戶。只有他們才是評判我們開發的應用是否有用的唯一標準。花更多的時間關注用戶,通過用戶調研、角色卡片等方式來確定用戶到底想要什麼。而不是拍拍腦袋,說「我覺得我們做這個對用戶很有用。」永遠記住,用戶一次不好的評價可能使你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毀於一旦。

3.關注各大Android社區,解決用戶的問題

社區推廣絕對是品牌推廣最廉價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之一。每天都有無數用戶在安卓、機鋒等Android論壇交流心得尋求幫助。在這些社區註冊自己的品牌名,主動幫用戶解決問題,建立權威。

4.不要忽視網站建設

網站是建立品牌最好的地方,個人開發者可以用wordpress建一個博客網站,做些簡單的SEO工作,保證自己的網站在查詢自己的品牌名時排在搜索引擎第一位。每日堅持更新一些關於android的最新消息,使用自己獨特的品牌模板來分享自己的觀點。

5.借助QQ群和微博的熱潮

微博的迅速發展已經使它成為品牌推廣不可忽視的地方,一次成功的微博推廣給品牌帶來的知名度提升遠勝過傳統的推廣模式。而QQ群則是獲得用戶直接反饋的最佳選擇,多和網友互動,獲取最新應用試用的反饋,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記住,和用戶面對面的交流是品牌建設的最佳方式。如果想做外國市場,也可以通過建立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賬號進行推廣。

6.在應用中留下聯繫方式,讓用戶第一時間找到你

你的應用永遠不是十全十美的,用戶在使用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在應用中留下聯繫方式,讓用戶第一時間找到你。不僅幫用戶解決了他們使用中的問題,也為自己進行免費的用戶調研提供機會。回覆用戶的郵件最好用事先準備好的模板,帶上你的品牌Logo和網址等相關信息。

7.參加各種行業會議

積極地參加諸如移動互聯網大會、Anroid開發者會議等一些正規的行業會議。主辦方往往會在會議中帶來關於Android和行業的最新動態。同時也能擴大與同行的交流合作。要記得,穿上屬於自己品牌的文化衫參加大會,也會引起不小的反響哦。

8.媒體永遠都是朋友

目前Android開發團隊不多,做品牌的就更少,在發佈了一些軟件之後,可以主動聯繫紙媒或門戶網站的科技板塊編輯,找些文筆不錯的朋友寫些測評,這些媒體都會很樂意幫你發佈。(整理自36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6

興建「計程車園區」 讓一萬二千名運將死忠跟隨林村田顛覆運輸業 開拓二十億元小黃王國

2012-6-4 TWM




有朝一日,開計程車也能領分紅配股?這一天可能真的不遠了。林村田一手打造的計程車王國,用創新的手法管理車隊,未來很有機會複製到中國市場,成為兩岸的「小黃大亨」。

撰文‧劉俞青

科技新貴的光環褪色早就不是新聞,但取而代之的,很可能是有一天,滿街跑的計程車司機竟然也能領到分紅配股。

近幾年,許多大台北都會區的民眾生活中,都多了一組生活密碼,就是「五五六八八」。靠著它,解決了許多女性交通安全問題、男性酒駕問題,甚至對於國家的門面、治安都小有貢獻。這幾個數字代表著台灣交通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家公司,就是台灣大車隊。

根據交通部的統計,光大台北就有七千多家計程車行(包括個人計程車行),近四十家大小不等的車隊,卻只有台灣大車隊,能做到史上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尤其難得的是,能夠真正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獲利模式,讓車隊可以長久維持下去;這是能夠成為第一家運輸公司跨進資本市場的首要條件。

活用行動通路模式 良性循環帶動業績「大車隊從來沒想過要從司機身上賺錢,因為司機根本沒錢,而是要請司機來幫公司賺錢。」身高不到一米五的總經理李瓊淑一句話,就點出其中的「眉角」。

一般傳統車隊的經營模式,是每位小黃司機按月繳交一千元至二千元不等的會費給車隊,每次接到派遣任務,還要再交十元的手續費;這二筆費用,就是車隊營運的主要收入。

但台灣大車隊很早就擺脫這個傳統的模式。目前司機會費只占公司營收四成,另外廣告收入三成,還有約三成是租車、廠區服務等收入。

二○○六年接手台灣大車隊的董事長林村田,當時才剛剛把一手創辦的電信通路全虹通信,以二十四億元的高價賣給了遠傳電信,漂亮出場。林村田深知「通路」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眼中,不是把計程車當計程車看,而是等同於「行動通路」。出發點不同,後續的經營手法當然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般的車隊只想怎麼拉高司機的會費,結果收越高司機抱怨越多,服務品質自然直直落,最後只好退出。

而台灣大車隊則是反過來「服務」司機,滿足司機的心理感受,才能讓司機主動提升服務品質,客源增加,帶動更多司機想要加入,以良性循環讓公司業績蒸蒸日上。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大車隊的車輛數有一萬二千輛,在大台北約一萬輛,市占率逾二成。

讓司機賺錢、有歸屬與成就感但知易行難,尤其司機千百種,有的沒讀什麼書,有的在社會上重重摔過跤,每個人來開計程車各有一段故事,要「服務」這些人,談何容易?

李瓊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有一位司機大哥無論太陽多大,每天都戴著帽子開車,帽簷壓得低低的。李瓊淑問他為什麼?司機大哥低吟了一下,才壓低聲音回答她:「我不想讓朋友認出我來。」原來這位司機之前是某上市公司副總經理,後來因故出了事才跑來開計程車。

李瓊淑豁然明白,這樣的人在車隊中絕對不在少數。於是趕緊請人設計帽子,發給每位司機,從此只要想戴帽子的司機,都有一頂大車隊的帽子可戴,和身上的制服一樣整齊畫一。

「這種企業管理要去哪裡學?」李瓊淑帶著一絲悵然地說,類似的故事說都說不完,只有慢慢領會。

又例如有一次,一位司機感冒久久不癒,李瓊淑一直催他去看醫生,後來才知道,他因沒繳健保,根本無法就醫。李瓊淑知道了,告訴他:「看多少,我幫你清掉,趕快去看醫生。」但這位司機笑笑搖搖頭。李瓊淑後來才懂得,司機雖然沒錢,卻也不願接受救濟,是「自尊」在作祟。自尊心人人皆有,司機大哥亦然,因此有些困難可以幫,有些困難只能靠大環境的改善才能解決。

林村田的大車隊經營了六年,領悟出車隊經營有三大關鍵,第一,要讓司機賺到錢;第二要讓司機有歸屬感;第三要讓司機有成就感。三者缺一不可。

去年每位大車隊司機平均每日所得超過三千元,比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公布的所有計程車平均每天收入二二○○元,多出整整三分之一。

至於如何讓司機有歸屬感與成就感?大車隊已經在鶯歌買下八千多坪的土地,規畫「計程車園區」,目前已經投入五億元,園區內將提供司機低於市價的三溫暖、簡單宿舍,以及車子的重大保養。

很多人有此經驗,就是一上計程車,撲鼻而來一股難聞的異味,「因為司機沒有洗澡」。李瓊淑說,為什麼每天台北橋下許多計程車司機停在那裡過夜?這些司機沒有家,要去哪裡洗澡?

用心服務司機 建構比契約更堅固的關係林村田每回想到這裡,就忍不住加快進行的腳步,一定要給司機一個洗澡的地方,因此三溫暖很重要。而這些司機多半以車為家,所以還要蓋宿舍,以便宜的租金讓他們有棲身之所。

一位車隊裡的王姓司機告訴我們:「我每天都會開回到車隊來走走看看,像回家一樣。」其實車隊和司機只有派遣關係,沒有雇用關係,卻用無形的力量,維繫起一個比契約更堅固的網絡。

林村田用各種創新的手法「服務」司機,連台北市公共運輸處一般運輸科科長陳俊宏都忍不住說:「台灣大車隊確實開創新藍海」。

與此同時,大車隊也開始展現「行動通路」價值。車子內外貼滿大小廣告,每一則都是「錢」。許多車子內也裝有一台威邁思電信的螢幕,隨著大車隊通路的強勢,將來不排除由車隊主導內容,再與電信公司拆帳,將使目前已經占大車隊營收約三○%的車廂廣告收入,再進一步提高。

林村田的算盤早已撥算到五步之外,這位天生的「生意仔」花六年時間經營,如今台灣大車隊的車輛數是市場上第二大車隊大都會車隊的三倍之多,每年穩穩為公司賺進每股三元以上的獲利,在興櫃上股價維持在七十元以上。這個市值超過二十億元的「小黃王國」,寫下生活產業的一頁傳奇。

是創業家也是投資家 林村田是天生的生意仔問起悠遊卡董事長、同時也是生活創意家劉奕成,誰是他心中最棒的生活產業公司?他想都不想就回答:台灣大車隊。而這個另類「台灣之光」的幕後推手,就是林村田。

林村田只有高中補校畢業,卻是位穿拖鞋的創業家與投資家。他不僅成功創辦全虹通信,高價獲利了結,又接手台灣大車隊,再創事業高峰。此外,二年前,他還獨資成立臻穎公司,就是現今在統一超商提供洗衣服務的廠商,短短二年已經是全台灣最大的洗衣商店,每天頭痛找不到新的工廠,不斷擴廠再擴廠,接單接到手軟。

另外,他還是「六星集足體養身會館」的最大股東,所投資的「幾分甜」麵包店也是生意興隆,他個人身價,少說20億元起跳。而這些創業和投資,都有一個特性,就是道地的生活產業。

但財富並沒改變林村田太多,他還是維持一貫的草根個性,如今常跑大陸,因為台灣大車隊即將與上海大眾出租車有機會合作,一旦合作達成,這位史上第一個跨足兩岸的計程車大亨,實力不容小覷。

林村田

現職:台灣大車隊董事長,臻穎公司、六星集足體養身會館董事

經歷:全虹通信董事長

學歷:高中補校

台灣大車隊

成立時間:2005年

資本額:3.16億元

市值:約20億元

成績:

2011年營收5.86億元,EPS3.82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4

不只一萬人!證所稅衝擊千萬人


2012-8-6  TCW




七月二十五日,馬政府強度關山,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簡稱證所稅)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部長張盛和隨即說明,此次證所稅課稅制度改革,影響到的人數約一萬人。實際上,這是一個包括九百萬股民、企業員工、券商從業人員近千萬參與者都會受到動盪波折的法案,馬政府團隊對於此事的態度,只說出了千分之一的真相!

證所稅還沒課,證交稅先腰斬上半年稅收額,僅達全年目標三○%

先從稅收的影響來看,張盛和說,預估未來證所稅可增加六十億到一百一十億元,真實的情況是,證所稅課徵未來會發生的區間是在台股加權指數八千五百點以上,也就是說,課不課得到稅,還是個未知數。

新增的稅還沒到口袋裡,減收的稅卻已經發生了。今年四、五、六月,連續三個月的證券交易稅(簡稱證交稅)大減,都在六十億元以下,相對高峰時的稅收,腰斬一半。

美銀美林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胡傳祥分析,最近十年,每年證交稅收入介於八百億到一千億元間,若成交量縮水三成,將使得證交稅收短少二百四十億元到三百億元,絕非財政部估計,每年可徵得證所稅六十億到一百一十億元所能彌補的。麥格理資本證券則用「在台股傷口上撒鹽」來形容證所稅對台股帶來的影響。

依照財政部編列的預算,二○一二年證交稅收入為一千二百六十五億元,而上半年的證交稅稅收金額僅有三百八十三億元,只達到了全年目標的三○%。財政部對於二○一二年股市的看法似乎很樂觀,預估股市單日平均成交量可達一千五百億元。事與願違,二○一二年三月份以來,在復徵證所稅干擾下,單日的成交量僅七百億、八百億元,僅約財政部預估數的一半。依此數據推估,二○一二年證交稅能與二○一一年的九百四十億元看齊,已屬不易。相對八字還沒一撇的證所稅預計課來一百一十億元,這個「算盤」已先輸了。

張盛和的話裡沒有提到的那千分之九百九十九,才是讓股市生態產生劇變的「引信」。包括九百萬股民、券商從業人員,以及獲利遭到波及的上市櫃公司員工,都因證所稅的復徵而受到波及。

大戶精算成本,怕被課一五%減少當沖,等於政府每天減收稅收

在這次復徵證所稅中,影響到「個人」與「法人」兩大部分。張盛和口中所指,影響的雖然只有一萬人,算起來,只占目前在股市中交易的九百萬股民的約千分之一。但別小看這些人,他們可不是一般的散戶,是股市中所謂的大戶、中實戶,一出手買賣的股票張數以百張、千張為單位,創造出來的交易金額,占股市總成交量的四五%。少了他們,股市就少了動能,政府的稅收也會跟著減少。

位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的券商大樓電梯裡,立法院通過復徵證所稅的隔天,辦公室在這棟大樓中的某家大型券商主管,跟一起搭電梯的屬下說,「這一、兩年自己看著辦,有辦法的就去找其他工作,」語氣中充滿無奈,卻也寫實。

在全球經濟充滿許多的不確定因素下,股市交易量本來就會減少,如今證所稅雪上加霜,精打細算的大戶們更是不會輕易出手,以免一不小心交易量就「衝過頭」,超過政府新規定的,賣出金額超過十億元就要課稅的門檻。

永豐金證券董事長,同時也是券商公會理事長的黃敏助預估,復徵證所稅後單日成交量將下滑到五百億元,全體大型券商總計將精簡人事一萬五千人到兩萬人,並預言小型券商會出現倒閉潮。

黃敏助的預估真的很悲觀,成交量水位等於是回到金融海嘯期間。一旦如此,受衝擊的不只是券商收入,還有政府的稅收。

成交量是股市的火車頭,少了火車頭的帶動,從股票延伸出來的衍生性商品,就少了表演的舞台。台指期貨、權證是最能感受到市場冷熱的溫度計。

政府編列二○一二年期貨交易稅收入五十九億元,上半年僅收到二十三億元,達成率三九%,如同證交稅一般,統統都達不到預定目標。被券商視為是「開源」商品的權證,更因為股市與個股的成交量下降,成交量也比提出復徵證所稅前少了兩成。

券商每發行一檔權證,要繳付四萬元的發行費用給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目前市場上有九千四百三十一檔權證,證交所收取的權證發行收入達三億七千萬元。券商必須靠精心設計的商品來吸引投資人踴躍進出,支付發行費用與賺取利潤;投資人,則利用和現股連結性,來實現用小錢、參與個股股價上漲的好處。

只是在台股現貨市場的成交量下降時,想要靠「小資本」賺錢的機會越來越少,就連證交所也不例外。

權證交易減少還算小事,當沖(當日利用融資或融券買賣同一檔股票)金額減少,是讓股市少了衝勁與活力的關鍵。

做價,是大戶或中實戶拉抬股價的慣用手法,來吸引投資人跟進。股市行情好時,當沖張數占當日股市總成交張數約一成;行情差一點時,還有五%。少了當沖製造成交量,猶如喝咖啡一般,少了鮮奶與糖一樣,雖能入口,但嫌苦澀。

在課徵個人證所稅的新規定中,把個人年度賣出金額超過十億元當作課稅的門檻。超過此數,要課徵一五%的稅率。為求效率,大戶或中實戶會善用每一個可使用的帳戶。每個月的賣出金額不能超過八千萬元,一旦超過就要將獲利與政府分享。

所以,他們會精算每一次的進出,也會把一五%的稅率當作操作成本。精算的背後,就是當沖的次數下降。當沖對股市的貢獻有多少?

以最近的單日成交量約五百億元來推估,當沖的金額約二十五億元,少掉了當沖行為,政府等於是每一天少掉了約七百五十萬元的稅收。

企業稅負激增,股東財富縮水台積電﹑聯電EPS減幅最少逾二%

張盛和沒提到的另一個真相,就是「法人」課徵證所稅帶來的影響。影響有多大?可以從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股票上市公司景岳生技董事長陳根德的反應,找到答案。

立法院通過證所稅前,張忠謀認為政府把「法人」證所稅與企業最低稅負綁在一起,是把兩件不相干的事混為一談,並預估台積電二○一二年起每年將多繳三十億元的稅﹔而公司獲利下降可能導致股價下跌,會讓股東財富減少四百五十億元。

反對激烈的還有陳根德,他另一個身分是國民黨立委。他跳出來說,如果一年後檢視復徵證所稅對市場沒有影響,他馬上退出政治圈。話說得很重,把政治生涯拿出來當賭注。

張忠謀與陳根德大動作的反彈,只為一件事,就是從事政府獎勵的重要性策略產業,可以享有五年免稅,或是適用於獎參條例的企業,現在的最低稅負要從一○%提高到一二%。

兩個百分點的稅負,影響有多大?

以台積電二○一一年的稅後淨利為推估基礎,每股稅後淨利(EPS)將減少○‧一二元,減幅二‧三%;聯電預估稅負支出增加五億、六億元,由此推估,屆時每股稅後淨利將減少○‧○五元,減幅約六%,影響程度不可說不小。台達電、銀行業、壽險業者也都在估算影響。

而享受到租稅優惠的產業有哪些?如高科技產業中的3C工業、精密電子元件工業、航太工業、生醫及特化工業、半導體產業等。目前,掛牌的科技公司占股市成交量約六成,市值比重約五成。代表全體股民中,手中多少都擁有享有租稅優惠的公司。這些公司,從二○一二年開始,獲利都會往下修正。

除此之外,與高科技、生醫產業同樣的,稅負提高的還有從事境外金融中心(OBU)的銀行業者。二○一二年開始,這些行業、公司都要開始多繳稅,獲利會因此縮水。

勤業眾信稅務會計師林宜信說,在法人證所稅方面,會受到影響的將是擁有很多的交易所得,或是享有很多租稅獎勵免稅所得,以及從事境外金融中心業務的,稅負多少都會增加。譬如高鐵等,只要是享受到免稅優惠的,未來都是繳稅會提高的對象。

獲利減少、EPS下降,等於是本益比(P/E)要往下修,是國內外分析師列為下修股票目標價的理由。

光是一家台積電,股東財富就蒸發了四百五十億元,平均每位股東資產縮水十一萬四千元。若加上境遇相同的公司,股東持有的股票價值莫名其妙的少了,預計有超過數千億元的財富,就此消失,難怪這些大老跳出來喊話,捍衛股東財富。

IPO降溫,恐掀借殼歪風好公司轉往他地上市,台股變冷宮

根據新規定,從二○一二年之後申請IPO(首次公開募股)掛牌的公司,掛牌的第一年出售股票,要課一五%的稅。對此,陳根德不客氣的說,「那他申請IPO做什麼?這會影響經濟產業的發展。」他一語道破多數原本計畫股票掛牌公司的心聲。

胡傳祥認為,若公司大股東擔心被課徵一五%的證所稅,就會衝擊企業上市申請意願。他並提醒,若台股成交量無法回到過去的水位,可能會造成大戶挪移至別的市場,好公司轉到他地上市可能。

趨勢一旦形成,政府要挽回失去的人心,恐要耗費更多力氣。但也可能因此創造「借殼掛牌」的新商機,由於IPO的成本高,也會影響上市意願,乾脆從市場買公司,再把業績灌進去;屆時股本小、股價低的公司,將成為有心人「借殼」的好標的。

過去,有人形容證所稅是「一個利多,九個利空,」唯一的利多就是市場上有了公平正義,其他都是偏向負面解讀,而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將會是,原本台灣是一個交易活絡的市場,包括IPO、市場融資、法人給予高本益比……,如今,可能隨著企業獲利下降、市場交易降溫、本益比下修,而產生競爭力下滑的疑慮,這些真相,在這次證所稅事件中,馬政府都已說清楚、講明白了嗎?

【延伸閱讀】從小股民、券商到掛牌公司,全都遭殃!▲900萬股民手中持股獲利下降、價值縮水、資產蒸發▲台股單日成交量,將由800億到1,000億元降至500億~700億元▲收入減少,大型券商將裁員30%~40%,小型券商恐倒閉▲IPO件數預估減少2成~3成,為避免政府高額課稅,轉向「借殼」上市▲3C、精密電子元件、航太、生醫等享受租稅優惠產業,獲利預估少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54

點土成金新推手 地價每坪一萬變十萬「市地重劃幫」暴富傳奇

2013-05-20  TWM
 
 

 

最近,資本市場出現一些新面孔,他們名不見經傳,卻個個口袋深不見底;原來,他們是靠自辦市地重劃,將零碎土地整理為建地,因而身價暴漲,不但挾專業、人脈與資金攻城掠地,還紛紛借殼上市,實力不容小覷。

撰文‧梁任瑋

走進台南市南區的舉喜自辦市地重劃區,筆直的道路、整齊的街廓,一望無際的建地,在南部的豔陽照射下,閃閃發光。

一年半前,這十六.三萬坪的土地還是堆滿廢棄物的垃圾山,雜草叢生、臭味四溢,被台南人視為偏僻落後的荒地;沒想到,今天卻變身為種滿綠樹與草皮,未來將興建住宅大樓與透天別墅的新興黃金地段,每坪身價從一萬元不到,暴漲到十幾萬元。點土成金的推手並非市政府,而是叱吒南台灣土地市場的華友聯市地重劃公司總裁陸紀康。

「光是垃圾我就清了一千多噸!」陸紀康站在舉喜重劃區平坦的柏油路上,語帶驕傲地介紹剛完成的公園、滯洪池,並指著前方尚在施工、橫亙在土地中央的八十六號快速道路說,「我的重劃區剛好和快速道路開工的時間一樣,沒想到我還比較早完工。」華友聯是台灣最大的自辦市地重劃公司,在南部完成的都市土地重劃面積高達四百公頃(約一二一萬坪),相當於十五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說得一口標準台語的陸紀康,父親陸雄其實是上海人,隨國民黨撤遷來台後,在高雄經營鋼鐵買賣累積龐大資本。二十年前,陸家結束鋼鐵生意,個性海派的陸紀康,運用在地方良好的人脈轉入土地重劃市場,高雄市(原高雄縣)知名的澄觀、八卦寮、鳳山自辦市地重劃區都在他手中完成。

一條龍管理整地

陸紀康靠專業稱霸南台灣

早期,陸紀康替地主代辦,只賺服務費,後來他看著自己一手打造的重劃區土地陸續興建成大樓,房價水漲船高,加上可以開發的大片土地愈來愈稀少,重劃經驗豐富的他,乾脆自己進場投資,成為地主,賺重劃分配後的土地增值財,粗估身價達上百億元。

陸紀康強調,一個重劃區要成功,最關鍵的是配合各縣市政府的都市計畫發展方向與交通建設,所以一定要與地方政府密切溝通。和政府打交道需要耐心與專業,陸紀康的重劃團隊養了六十多位員工,比同業多兩倍。

他分工細膩,別的重劃公司得一人身兼多職,同時包辦開發、送件、整地流程,但陸紀康的公司,有人專職業務代表認識地主,有人只負責工程營造,甚至還有人專門跑電信、電力部門。

「不要小看牽電線,有些重劃公司光是弄清楚線路圖,一年都搞不起來,我有一組人專門與政府的管線部門協調,在整地同時,我早已事先規畫好水電地下化。」陸紀康自豪地說。

此外,整合地主也攸關重劃進度,陸紀康在這方面經驗老到,以舉喜重劃區來說,原本區內有一部分是七千座墳墓,為了說服四千位地主同意遷移,他直接到當地的信仰中心萬年殿擲筊,獲得神明三個聖筊見證才開始動工,這前後整合時間只花了一年半。

在土地市場累積財富後,去年,華友聯入主上市公司福益紡織,一砸就是三十億元,這才讓外界見識到這家低調公司的口袋深度。

「有一家上市櫃公司當作籌碼,對地主也是一層保障。」陸紀康的兒子、華友聯建設董事長陸炤廷表示,入主福益是為了取得其分散在全台的土地資產,另外,也想一舉打開華友聯在大台北房地產市場的知名度。會有這樣的想法,源自於四、五年前,華友聯北上開發土地重劃業務時,竟然慘遭滑鐵盧。

「我們自以為在高雄做得很大,台北人就會買單,沒想到地主一聽到我們是從高雄上來的,名片竟直接丟在地上。」陸炤廷回憶,華友聯在北台灣毫無知名度,連吃了好幾年閉門羹,更遑論有地主願意簽同意書。

為了化解地主的心防,陸紀康阿莎力地直接包高鐵邀請地主南下,讓他們親見自辦市地重劃前後的差異,順道觀光,情況才慢慢改變。

最具體的成果是四年前華友聯進軍的新莊塭仔圳重劃區,雖然去年新北市政府已打算將此區採公辦市地重劃進行,但華友聯不放棄,改採與地主合建方式經營,已成立塭仔圳第六區自辦重劃促進會(塭仔圳自辦市地重劃內有十餘個區塊),目前同意參與的地主及持有面積超過七成。這塊總面積約一百五十公頃的重劃地,是公司未來幾年發展主力。

不只南部營建業熱中借殼上市櫃,去年爆發經營權之爭的三陽工業市場派代表吳清源,同樣也是從市地重劃開發公司起家。

集中火力開發

吳清源運用人脈加速達陣

這三年來,吳清源砸了數十億元在資本市場,一口氣拿下兩家老牌上市公司金美克能(現已改名為揚華)副董事長與機車大廠三陽工業的董事席位,身價至少五十億元。

一九五六年出生的吳清源,在新竹土生土長,早年是營造工程包商,二○○四年他看好新竹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加上地緣關係,成立九鼎開發建設跨足土地重劃,還為此去中華大學讀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班,以結識地政界的人脈。

吳清源做市地重劃不亂槍打鳥,集中火力開發十年前新竹市政府推動的關埔重劃區。

這塊重劃區面積達一五一公頃,是全台第一個爭取到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並行開發的計畫,分為「光埔自辦市地重劃區」及「關長市地重劃區」兩個區塊。

吳清源整合的光埔重劃區約四十公頃,由於台鐵一一年在此新設竹科車站,吸引許多台中建商北上購地,包括豐邑、惠宇、親家建設等都已卡位,預售案如雨後春筍般出籠,而他們都是向吳清源旗下的九鼎開發建設買地。

新竹房地產業者表示,吳清源主要是透過當地里長積極奔走,改善排水系統及連接道路等地方需求,才促使開發案很快完成。

吳清源不但主辦自辦市地重劃,掌握配地的主導權,自己也早在重劃會成立前,就大舉購買都市計畫內未開發土地,因土地獲利可觀,讓他有閒置資金轉進股票市場。吳清源說,「我把土地賣掉後手頭現金多,但不知道要幹麼,成為上市櫃董事,讓我比較有安全感。」就是因為市地重劃土地利潤令人垂涎、吸引財團搶食,不少精明的大地主肥水不落外人田,乾脆集資自組重劃會,信華紡織董事長簡茂男就是一例。

地主當開發商

簡茂男將自家廠地變建地

簡茂男在紡織廠生產線全部移到大陸後,把坐落在新莊塭仔圳的工廠舊址以「信華台鐘重劃會」名義申請自辦重劃,並徵得地主人數過半及其所有土地面積過半者的同意。

由於他個人就是這個重劃單元最大的地主,過程進行順利,成為塭仔圳第一個完成的重劃案。如今土地都已賣給寶佳建設推案,簡茂男獲利上億元出場,堪稱是市地重劃由地主變身為開發商的經典。

嘗到甜頭的簡茂男,接著索性跳下來成立自辦市地重劃公司,將資金轉往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最西側的AB區,以「永翠水岸綠能特區自辦市地重劃會」名義進行。原本他的整合速度是六個單元中最快的,但去年又申請變更細部都市計畫,進度緩了下來。

政策仙女棒

憑三大能耐坐享增值財

隨著這幾年政府財政窘迫,民間自辦市地重劃申請案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又以中南部最盛,台中市政府目前有十四個自辦重劃單元,台南市正在進行中的案子也有二十七件,數量高居全國之冠。

「市地重劃是政策仙女棒,重劃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是取得重劃之後的抵費地,加上重劃公司掌握資訊與重劃分配權,獲利相當可觀。」所謂「抵費地」,是參與市地重劃的土地所有權人,以重劃區內未建築的土地,折價抵付應行負擔的工程費用、重劃費用及貸款利息給重劃會。

例如華友聯過去大量參與鳳山自辦市地重劃,在程序完成後分回不少抵費地,由於鳳山城市發展快速,吸引不少外來人口,帶動地價水漲船高,華友聯分回的抵費地也跟著增值。

台灣地狹人稠,土地往往一經重劃整理就身價暴增。宏大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執行長郭國任說,以新莊副都心重劃區為例,雖然是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但一○年完成辦理土地點交作業後,地價即從每坪一六○萬元起漲,兩年之後飆高至每坪二二○萬元,漲幅逾三七%,顯見重劃區土地增值力道驚人。

不過,想吃到這龐大的開發利益,要有三大能耐。

「自辦市地重劃不是一,就是零。」郭國任說,建商不管時機好壞都可以賣房子,但自辦市地重劃一定要努力到最後一刻,獲得政府公告通過才算完成,這個過程可能歷時五年至十年,不但沒有租金收益,對於重劃公司來說,土地無法貸款,補償費用也相當可觀,全部都要用自有資金負擔。這雖然提高了自辦市地重劃的門檻,相對地,風險也高,可說是一場耐力賽。

土地重劃是結合相當多人力、財力與物力的領域,最需要專業、經驗與效率,如能提供地主最完善與最專業的服務,以最快時間達成重劃作業,人脈可說是關鍵因素。

以台中市如火如荼展開的十四個自辦市地重劃單元為例,包括由鞋業大廠寶成集團開發的單元一,就聘請前省政府地政處官員趙柏煌當顧問;單元二由長億集團主導的黎明重劃會,總經理林世民是前台灣省政府住都局官員。

重劃公司重金禮聘政府退休地政官員擔任開發要角,無非是借重其過去在公部門的人脈資源,以加快重劃案的審查速度,甚至可探聽政策風向,及早因應。

此外,由於自辦市地重劃土地必須捐地興建公共設施,想提早進場插旗,購買面積最少三、五千坪起跳,一塊地價都是億元以上,購地成本高,沒有雄厚財力根本做不大。綜觀枱面上的自辦市地重劃案,背後都有大型建商或財團支持,重劃公司更大舉進軍資本市場借殼上市,藉由大眾資金來擴大版圖。

土地價值高或低

端看開發與建設公司的組合風光的背後總有感慨的一面,在重劃業打滾二十年的陸紀康語重心長地說:「做市地重劃是沒有根的浮萍,因為看著辛苦整合的土地一塊塊賣掉,最後卻什麼都沒有留下。」他以前總認為做土地重劃最單純,地賣出去立刻有一筆錢進來,不像賣房子要一戶戶與客戶磨。後來才發現,整合完土地,還是要蓋房子,才可以創造土地價值。因此六年前華友聯也成立建設公司,將鳳山重劃區分回的土地推出建案「創世紀」。

陸紀康打了個比喻,重劃區像是一塊布料,建設公司就是裁縫師,這件衣服做出來是一件三百元,還是一件三萬元,全憑開發公司與建設公司的功力。他的工作就是將好的布料和好的裁縫師組合,這也是他替這個行業下的注解。

新聞辭典

自辦市地重劃

市地重劃指已發布都市計畫細部計畫範圍內的土地,以交換分合的手段,將地界不整、畸零狹小或未面臨道路的土地,重新劃定界址及地形,使每筆土地都面臨道路適合建築,並興建公共建設。

自辦市地重劃地價上漲 部曲

以新莊副都心重劃區為例

醞釀期

2004~2008年

2004年重劃區計畫通過。

地主發起籌備會、申請核定辦理重劃範圍。

掌握消息者會提早進場買地卡位。

震盪期

2008~2009年

有多組重劃公司爭取地主同意書,但整合時間長短不一,有些不願意等待的地主會賣地。

施工期

2009~2010年

地上物拆遷、工程施工黑暗期。但土地禁止移轉前為交易高峰期,地價提前反映利多上漲。

起飛期

2011~2012年

完成辦理土地點交作業,土地可以開始買賣。

註:本區域含區段徵收 資料來源:房仲業者中南部風氣盛!

全台自辦市地重劃統計

區域數量分布地區總面積

(公頃)

台北市9北投、士林、南港84 新北市6板橋、新莊、泰山547.2 桃園縣8桃園市、八德、龜山、平鎮36.7 新竹縣2新竹市、竹北13.5 台中市14西屯區、南屯區1264.74 台南市27安南區、永康區、東區200 高雄市13小港、左營、仁武、岡山、美濃133.89 資料來源:各縣市政府地政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