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傳奇交易員邁克爾•斯坦哈特:王者歸來(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657

斯坦哈特頭銜眾多,世界級短線殺手,對沖基金教父,投資天才,華爾街歷史上經營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人之一。1995年他急流勇退,留下一段傳奇的金融人生。在“歸隱江湖”近10年之後,斯坦哈特又“殺回了”華爾街。他能否恢複王者風範呢? 更多內容:傳奇交易員邁克爾•斯坦哈特:王者歸來(上) 當初,斯坦哈特創建其對沖基金(Steinhardt, Fine, Berkowitz & Co.)時,人們還不知道對沖基金為何物。現在,大家對對沖基金再熟悉不過:既可做多,又可做空。 斯坦哈特對《福布斯》透露,他當時確實經常做空,他也喜歡做空;做空可以帶給他更多滿足感,做空很難,也是很危險的。 當時,他剛剛成立的對沖基金操作淩厲,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也沒使投資人受損,甚至在1973-74年熊市中還掙了錢。但是,真正令人驚嘆的還是這家對沖基金的收益率。 老虎基金創始人、億萬富翁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 Jr.)創辦老虎基金時在斯坦哈特13年之後。他對斯坦哈特這樣評價,他是一位傳奇人物,非常好的資產管理人。 斯坦哈特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稱:“對我而言,對沖基金投資是一門藝術,在這個領域,我認為自己做的相當棒,但是其他大部分投資經理就沒有這樣幸運了。我在交易賠錢的時候,也是相當沮喪、郁悶。” 斯坦哈特是一位激進、相信直覺的投資家,在華爾街被許多人認為是最差的老板。據他的自傳《沒有牛市:市場內外的人生》,他的員工曾稱他像“受虐的兒童”、“精神的折磨”等。 斯坦哈特向《福布斯》透露:“做得好的時候,我會喜上心頭;做得差的時候,脾氣暴躁,令人無法忍受。 華爾街總有人會說,斯坦哈特投機取巧,因為似乎從理性的角度怎麽也無法解釋他出眾的業績。但是,那時,對沖基金經理似乎只是華爾街“出色資產管理人”的一小撮人。 然而,到20世紀90年代,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機構資金大幅湧入原來的對沖基金,對沖基金的規模龐大無比,能夠在華爾街“橫沖直撞”。 斯坦哈特的對沖基金也從1967年的770萬美元管理規模變成了50億美元的“巨無霸”,在債券市場投資的籌碼越來越大。 1991年,美國證監會開始調查赫赫有名的四大對沖基金經理:斯坦哈特、索羅斯、羅伯遜和布魯斯· 科夫勒 ( Bruce Kovner )。此監管機構懷疑他們串通所羅門兄弟操縱2年期國債市場。羅伯遜和索羅斯最終從調查的名單中消失,但是1994年,斯坦哈特、科夫勒和所羅門兄弟拿出2.9億美元(華爾街歷史上第二高的罰款),其中的7000萬美元出自斯坦哈特及其對沖基金的腰包。 1994年自此成了斯坦哈特最為恐懼的一年,原因不僅僅是美國證監會的調查,還有其對沖基金業績-30%。這是他有史以來最差的業績。但是,他沒有灰心,發誓將為投資者賺回來,第二年他的收益達26%。 之後,他突然“解甲歸田”。 對此,他接受《福布斯》采訪時稱:“我從小在紐約一個中下層猶太社區里長大,賺那麽多錢,也不知道怎麽花;錢對我來說不是很重要,我真正感興趣的還是做最好的基金經理,拿最好的業績給我的投資人。”如果不能成為最好的資產管理人,他幹脆不做。 2005年,他回歸華爾街,加入Wisdomtree董事會。據Morningstar資料,Wisdomtree85%的資產都跑贏了同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1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