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10點感悟 獨立財經分析師
http://xueqiu.com/8371452637/271517151. 決定買賣操作的唯一原因,是公司的未來盈利預期,而與投資者當前的成本無關.
如果預期公司盈利前景下降,無論之前持倉成本多低,都必須儘早賣出。如果預期公司盈利前景將超出預期,無論當前股價多麼高,都可以買入。成本的高低,確實會影響絕大多數人的當前選擇,但是這恰恰是需要克服的投資心理。因此每一筆操作的目標,都應該是擴大收益,或者減少損失,而不是要降低成本。
2. 純粹的資產管理者是無法在市場生存的。只有把自己變成多個行業的准專家,才可能勝出市場。
在市場波動面前,如果對所投資的行業和公司缺乏瞭解,資產管理者的心態不會因為他的從業時間長、經歷過的損失大、閱讀過的投資書籍豐富而變得更加穩健。如果一個人宣稱自己在證券市場中浮沉數十年,經歷過各種大風大浪,但是他卻沒有一段實業的工作經歷,那這些他所認為的歷史將是他的缺點。缺乏對行業的認知,不管多麼複雜的資產組合理論,都無法幫助他在這個市場上生存。
3. 如果一個人談論短期交易體系的次數,多於他談論上市公司的次數,那他肯定是騙子。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面對不同的投資標的,交易方法和策略,都是不同的。這個世界上也不存在一種可以處理複雜情況的交易體系。如果一個人宣揚他基於各種交易信號,而不是公司基本面的信息,多麼大賺了一筆,那麼請當心,這個人可能嘴尖皮厚腹中空。
4. 賺到錢的時候,記得區分是「能力」還是「運氣」在發揮作用。
如果買入股票後能夠安心睡覺,不因短期的漲跌而悲喜,那多半是因為能力到位了。如果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一點風吹草動就惶恐不已,說明即使賺到錢了,也僅僅是因為運氣。能夠理性地區分運氣和能力,便可恪守能力圈範圍,不斷總結,在動盪的股市中鎖定確定性的收益。
龍捲風起來了,連豬都能被吹上天。每次大牛市都會誕生一批所謂的股神,他們唾沫橫飛,指點江山。對一知半解的行業發表著高談闊論。但是每次牛市週期一結束,他們當初的觀點和事蹟便無法重複,原來的收益也在短時間內回撤得一乾二淨了。
這一點,對於那些剛在牛市中靠運氣博得收益又想持續保持收益的投資者來講,極其重要。
5. 優秀的成長股,股價永遠不會跌到大多數人都覺得便宜的。只要股價沒有過分高估,「買入並持有」便是最好的策略。
市場上優秀的成長股具備稀缺性,往往能獲得超出市場平均的市盈率水平。這是因為高速的成長能力能不斷消化當前略顯高出的估值水平。期待它回落到市場平均的市盈率,往往會錯失較為理想的買入機會。
股價短期走勢難以預測,市場情緒同樣很難捉摸。想要在短線波段中頻繁買入賣出來博取收益,只有神仙能做到。短期來看市場會犯錯誤,但它終究不是瞎子。只要你確認一塊石頭是金子,慢慢等待它終究會發光的。相反,今天扔掉明天撿回來,你都不知道亂石堆中哪塊是金子了。
$網宿科技(SZ300017)$ 在2013年的任何一個時間點,對於當時的業績預期和基本面來講,都算不上便宜。但是其所處的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公司的競爭優勢也越來越大,那麼就可以期待在將來的某些時間點,業績能超出市場預期從而消化當前的合理估值,使股價變得很便宜。2013年任何時間點的賣出或者波段操作,都是無意義的。
6. 投資決策前,不要和管理層走得太近。行業常識,遠比管理層的隻言片語來得理性和客觀。
管理層面對公司的員工,時常用美好的藍圖來激勵員工的士氣,這種習慣會使得他們面對資本市場的時候,會用同樣的語態來表達信心。在他們眼裡,公司就不會有不好的時候。如果投資人缺乏對行業起碼的認識,把管理層的信心看作是聖旨,等待他的極有可能是超出預期的低迷。
中國某著名的私募基金經理,2012年不斷在微博上貼出和
$廣匯能源(SH600256)$公司高管的親密互動照片,以此彰顯持股的信心。但是該公司在2013年深陷負面傳聞,股價不斷下跌。
因此,如果一個投資人經常拿他和各個公司的高管關係很好來作為談資,那麼請對他的觀點保持謹慎。
7. 不同行業的估值方法會差異很大。
週期性行業、傳統行業成長股、高科技行業,其財務和發展特徵都不相同。不要期望用一種估值方法或者財務指標,能夠跨行業發揮作用。
8. 投資不是一件需要尋找認同感的工作。人都是傾向於尋找和自己具備相同利益和觀念的群體,以尋得內心的舒適之所。但是,這恰恰是投資人需要迴避的心理。
首先,成長型公司尚是一顆幼苗時,必然面臨惡劣的競爭環境,在產品和市場上也步履蹣跚,能洞悉它將來成長為參天大樹的人屈指可數,根本無法成為投資市場的主流人群。滿世界地去推廣和宣揚自己的觀點,毫無必要。
其次,當買入股票後,倘若股價已經深跌,投資人面臨市場的考驗。這個時候,去尋找持有同樣倉位和觀點的同類投資人,以強化自我認知,是非常危險的行為。與其如此,不如多與持有反面觀點的人群交流,不斷完善投資論點。這一點,對2013年持有
$貴州茅台(SH600519)$ 的投資者而言,具有深刻的體會。
9. 聲音大的不一定是真理。
發達的社交媒體,給予了每個人充分表達言論的場所。無論市場是漲還是跌,內部如何分化,與市場走勢背道而馳的群體,內心充滿了各種焦慮,需要通過媒介來發洩情緒。那些對市場和個股預判準確的另一部分人,內心舒適愜意,容易將注意力轉移到各种放松活動中。因此社交媒體上,往往充斥著失意之人的各種高論。
聲音大的不一定是真理,這一點在中國A股體現得特別明顯。由於歷史的原因,公募基金公司貌似具有更大的話語權,他們的觀點更容易引導散戶的投資思路。2013年,部分機構鼓吹以銀行股為代表的藍籌股,極盡各種能事嘲笑高漲的創業板,類似的言論不絕於耳,但事實上,他們不光誤導了很多投資者,也把自己忽悠住了。即使將來某個時期中國的藍籌股恢復元氣,創業板有所低迷,也無法挽回他們當年的時間成本。
10. 不要為了投資利益,而喪失自己的生活原則。屁股決定腦袋,是大多數投資人難以避免的心態。但是,無論如何要告訴自己,看重的只是這個股票的商業市值空間,而不是藝術、文化、法律正義,更與個人生活原則無關。
2013年年初,
$華誼兄弟(SZ300027)$ 發行了影片《西遊降魔篇》。諸多買入了該股票的投資經理們,在各大媒體和社交網站上,用難以置信的華麗辭藻鼓吹是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之作。時隔1年,現在還有幾個觀眾記得這部電影?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國內的涼茶領導者口號的爭奪上。在法院尚未對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官司有所定論之前,資本市場買入了
$白雲山(SH600332)$股票的投資者,一邊倒地指責加多寶,無限擁護廣州藥業集團,彷彿他們已經是法院的化身,正義的代表。
$奇虎360(QIHU)$ 偶爾會通過充滿爭議的手段推廣產品,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如魚得水。作為互聯網用戶,本人不讚同某些競爭手段。但是作為投資者,本人認同這有利於擴大產品的知名度,打開市值空間。投資利益和生活原則,必須區分清楚,並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