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時代,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幹掉一家婚戀網站?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5/57921.html
移動互聯時代,婚戀網站為何要自我革命? 自從《非誠勿擾》這類相親電視節目火爆之後,一夜之間,遍布中國的各種約會節目迅速興起,隱藏在後面的婚戀網站也浮出水面。但越是仔細研究中國傳統婚戀網站的商業模式,就越對它們感得失望。2004年中國第一波傳統婚戀網站興起,小龍女(龔海燕)創建的世紀佳緣的確造福了不少年輕人,它也成為中國婚戀第一股。隨著新興的社交網站以及移動端社交產品的沖擊,這類網站也困擾重重:首先,商業模式更新換代的沖擊。單純利用用戶信息不對稱,賺取信息差價(想看私信,想要心儀對象聯系方式
都要交費)是傳統婚戀網站最大的利潤來源。但這種封閉信息的模式,本身就與整個蜂群結構的社會格格不入。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某幾個信息連接點獲取另外一
個與自己毫不相幹的人的信息,而且最多通過六個人就能找到目標。互聯網加速了整個社會開放化、扁平化,而不是人為的阻斷用戶之間信息的交互。這個角度而
言,傳統婚戀網站依然扮演的是中介角色,一旦用戶之間私信溝通之後,立刻就會離開這個平臺,因為類似於QQ這樣的天然開放社交工具明顯在溝通上更有便利
性。傳統婚戀網站不得不大量依靠吸收新用戶來補充老用戶的流失,這勢必將會大大提高用戶獲取成本。其次,婚戀產品同質化競爭和未能徹底解決誠信困境。目前來看,婚戀網站之間相似度極高。婚戀網站最大的殺
手鐧是宣稱匹配的精準度與實名制。這其實是為了解決陌生交友中會出現的誠信問題。但誠信並不能夠通過一個簡單的信息實名認證就能解決的。只要目前的婚戀模
式不改變,最終在一定的信息了解之後,用戶雙方必然會要走向線下,那時,用戶的一切行為準則只會受到道德的約束。如果道德機制本身起作用,實名與否並不重
要。這就像每個餐飲店都有正規的實名工商備案,但還是沒辦法讓用戶相信它的口味和服務是很好的,大眾點評通過其他用戶的點評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婚戀網站
暫時沒有辦法通過這些長效機制解決真正的誠信困境。第三,單純只做輕公司,忽視了非標準產品的長效價值鏈構建。其實只要是服務類的產品,必然要讓公司變
“重”。除非只是提供一次性消費的信息服務。而婚戀服務本身並不只是一次性消費就結束的產品,可能涉及到用戶多次的服務。用戶很難一次就在傳統婚戀網站上
找到最合適的對象。在婚戀網站上交友的用戶,很多是在現實世界中遇到“愛的困境”的用戶,否則也就不會需要婚戀網站服務了。這種情況下,其實重點不是單純
意義的信息服務了,而是對於“愛”的服務。這個時候其實更需要的是類似於婚戀顧問這樣的角色,能夠告訴用戶如何選擇,如何學會愛的能力,目前很多婚戀公司
其實最重的人員放在銷售上,專業的高附加值服務卻提供得相對偏少。第四:新一波移動社交的強勁沖擊。移動互聯具有以下三個鮮明特點:基於個人真實身份、總是在線;、定位的用戶位置。這三條讓社交更加便利。再加上類似的社交產品龐大基數和便捷的溝通,讓用戶迅速被新型社交工具吸引。最後,婚戀網站的價值匹配體系並非是真正社會學意義的公平環境。在婚戀網站之中,獲取最多被推送和推薦
的,並非是真正意義上與某個人最契合的用戶,很有可能恰恰是購買用戶服務價格最高的那個人。高富帥(雖然未必是真正的高富帥,很有可能只是包月最多的用
戶,或者是網站某高管的親戚而已),往往收到的消息用不完,而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