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炒細價股難發達 黃國英
>
2008-05-06 AppleDaily |
沽 股票是一門學問,但卻被人所忽略。大部份人都將注意力放在入市的考慮,沽股票通常是以死板的目標價或止蝕位作為準則。自己一向崇尚且戰且走,當然不會如此 靜態思考,所以沽貨基本上有3種情況,第一是覺得要認錯;第二是發現更佳的機會要套現換馬,畢竟不是無限能源;第三則是原有的入市理由已不再成立。由於自 己是以催化劑作為投機指標,因此第三種情況出現最多。
短炒細價股難發達
以目前的環境作例,便應該要和中資航空股分手。早前看 好,是博原油價格下滑,可是紐約期油輕輕觸及110美元一桶之後,高速回升至117美元之上,最大理由不再成立,何況A股後市只一般,以及中國有可能加成 品油價,對航空公司不利,南航(1055)A股勁升,不外大炒落後,應以客觀條件作準。從昨日的交投可以看出氣氛非常審慎,股票要逆流而上十分困難。如果 貪便宜,工業股反而尚可考慮,跌得過殘,有些反攻空間,加上目前商品只是主力的原油及玉米回升,其他不算特別,環境對工業股而言,不算得特別差。不過工業 股長遠變數仍太多,估值難以調升,現在不外是跌得太殘,修正早前超賣狀況而已,難以重返昔日盛世。近日自己對刻意求冷的興趣不高,價位是殘,但當市況好 轉,買幾十萬元之後價位往往已飛升,而到高位想出貨又困難,如果要大手買,唯一是趁下跌途中人家拋售時行動,可是當時多數有更多一線股值得買入。在香港炒 二線股的人始終太少,令遊戲並不好玩,亦因此會造成惡性循環,令越來越少人玩。見到不少人雄心壯志,要炒二三線發達,其實不明白股份流通性太低的掣肘,短 炒細價股是不會致富。年輕人假如想在金融市場建功立業,先學宏觀大勢,才是比較正路,不過路一定崎嶇得多。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 [email protected]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