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養老金個人賬戶空賬2.6萬億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756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12月12日公佈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3》(下稱《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個人賬戶空賬達到2.6萬億。

養老金擴面的潛力縮小

《人民日報》早前報導,2013年11月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曾披露,2003—2012年這10年間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年均增長8.2%;撫養比,即參保職工人數/離退休人數,在2012年達到3.09,年均增長0.7%。對此,報導解讀稱,「儘管人口老齡化在加劇,但隨著養老保險逐步擴大覆蓋面,總的撫養比並不像一些專家指出的那樣一年比一年低,過去10年反而有所增長。」

但此次報告卻顯示出了養老金擴面潛力縮小的徵兆。根據《報告》顯示,2012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了4.84億人,領取養老金人數達到1.34億人,都比2011年有顯著增長。但與上年度的增速相比,卻有急劇下滑,分別下滑了169.47個百分點和161.68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主要原因是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佔應參保人數的比例已經比較高,繼續擴面的潛力在急劇下降,而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擴面速度比較緩慢。

《報告》相關內容的作者、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教授孫永勇分析,上述數據表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擴面的潛力越來越小,繼續依靠快速擴面來控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贍養率的上升難度越來越大。

除此之外,記者在實地調研中發現,不少地方政府為了擴大覆蓋面,不惜默許、縱容甚至鼓勵個別企業降低繳費率,最終將為制度的可持續埋下隱患。

事實上,依靠持續提升的參保覆蓋率帶來的繳費人員增加,進而使基本養老保險收入大於支出的方式,最終也會隨著參保比例逐步穩定而失效。

做實個人賬戶難度大

財新網消息,個人賬戶空賬額度在2011年時是2.21萬億,整個制度結餘量近2.4萬億。換句話說,如果把結餘的所有資金用於填補個人賬戶,在2011年底時舊賬尚可償清。

但到2012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累計記賬額已達到29543億元,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餘為23941億元。這意味著,即使把所有基金積累全部用於填補個人賬戶,個人賬戶仍然會有空賬。

而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分散在全國,不同地區收支狀況不同,不可能讓收大於支的省份去補貼收不抵支的省份。

當前中國基本養老保險採取「統賬結合」模式:單位按職工工資的20%繳費進入統籌基金,實行「現收現付」,即用年輕一代的繳費支付退休一代的養老金;參保人每月繳納工資的8%則進入個人賬戶,長期積累,多繳多得,以減輕「現收現付」的支付壓力。

但在制度建立之初,從原有體制轉入社會保險體系內的老職工並未充分繳費,其養老負責的國企及政府也未向養老基金注入相應資金。為確保養老金當期發放,年輕一代的個人賬戶普遍被挪用,由此形成空賬。

需要注意的是,個人賬戶空賬並不等於制度虧空。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盈華強調,由於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本質上屬「現收現付」制,基金本身還有大量結餘,且有戰略性基金儲備,公眾對此不必過度擔憂。但現實數據卻說明,做實個人賬戶不僅不可能,也沒有必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亦在《報告》發佈中呼籲公眾關注名義賬戶制。在他看來,中國目前的高增長條件下,實賬上的個人賬戶基金投資幾乎不可能取得高於社會平均工資增幅的投資收益,甚至連CPI都跑不贏,個人賬戶基金越大,福利損失就越大。而選擇名義賬戶制,不僅會緩解做實個人賬戶下的財政補貼壓力,個人權益清晰、可攜帶性強,也更利於實現基金的全國統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7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