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才爭奪戰:華爾街不敵硅谷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778

2008年金融危機後,華爾街金融精英逐漸流向硅谷科技創業公司。無論是在哈佛、耶魯還是普林斯頓,人才從金融流向科技公司趨勢逐漸加強。

在一家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的  創業公司裡, 一位剛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的年輕人正和公司        管理層 進行交談。 他雖22歲,卻擁有許多令同輩垂涎的東西。白天他在高盛公司從事金融分析工作,晚上則流轉於迷人的派對。他出生於美國西北部,如今在曼哈頓尋得棲息之地。他說        自己像個朝聖者,而今終於到達了聖地。

而今他要拋棄這光鮮的生活,轉而加入這家創業公司。 

華爾街正面臨人才流向科技創業公司的局面,它仍在正千方百計地挽留他們。過去幾年,金融產業從「常青藤」和其他頂尖機構吸收了大量高端人才。        

《華爾街日報》在9月份發表的一篇由CME集團總裁Terry Duffy撰寫的文章指出,2008年,普林斯頓、哈佛和耶魯分別有40%、28%和26%的畢業生進入華爾街工作。金融危機爆發後,因畢業生開始湧入科技創業公司,這些數字大幅下降。在以前,對於那些激情滿懷,壯志凌云的年輕人來說,華爾街是天堂,但是現在年輕人更喜歡硅谷。

這一趨勢也在MBA圈中顯現,過去幾年,華爾街見證了少有的光輝歲月,即使這樣,商學院精英卻依然從金融和貿易轉移到互聯網科技領域。

另一篇 《華爾街日報》專欄文章 寫道,「在2013年,哈佛商學院只有27%的畢業生從事金融工作,而去年則有35%。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的這一數據從27%下跌至16%。斯坦佛商學院作為傳統意義上的電子精英聚集地,分別有32%和26%的畢業生進入科技和金融公司,兩年前,則各為13%和36%」。

金融機構人才流向科技公司早已司空見慣。Amazon創始人Jeff Bezos在1986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後,只是D.E.Shaw&Co.公司的程序員,在1994年被提升為副總裁。Jimmy Wales作為維基百科的聯合創始人,在一家期貨與期權交易公司開啟了職業生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