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破me too 中國IC設計廠追殺台廠

2013-11-18  TCW
 
 

 

一家小晶片公司要在台灣掛牌,竟然讓產值數百億元的老前輩公司警戒?

這家小公司是矽力杰,董事長陳偉與團隊是中國時下最熱門的「海歸派」(在海外留學、歸國工作),基本可說是,第一家將到台灣掛牌、「陸皮陸骨」的中國晶片設計公司。

矽力杰的主要產品是類比晶片,筆記型電腦、LED燈泡、機上盒(Set Top Box)等產品都用得上,可以說衝著類比晶片龍頭立錡、致新而來。中國對手「撈過界」來掛牌,致新總經理吳錦川說,「我看到他們(矽力杰)來台灣掛牌有點驚訝,以前只在中國客戶看到(用矽力杰產品),現在台商(如仁寶)也看得到了。」

不僅台灣關注,據稱德州儀器(TI)也把它列入觀察名單中。

矽力杰上半年營收只有老大哥立錡、致新一半不到,但稅後淨利卻直追致新;它在特定領域一顆晶片的售價,就能高過同業三顆晶片總合,但它也能讓客戶整體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效率提升五%,才獲得飛利浦(Philips)、歐司朗(Osram)等國際大廠的青睞。

這家中國小公司,正以一次又一次的「破框」,衝擊台灣類比晶片老大哥的舊思維。

破晶圓代工廠慣例享大客戶量身打造待遇

破框,怎麼破?一,先破晶圓代工廠只替大客戶量身打造新製程的慣例,矽力杰成立於金融海嘯發生的二○○八年,當時不論台積電、聯電等大廠,都進入產業低潮,願意破例替矽力杰這家新創公司量身打造新製程,通常是大客戶才享有的特權。

破台灣晶片業慣例不當替代品,要當第一

二是破台灣晶片設計業的「me too」(指替代方案,較易銷售)慣例,一開始就以「最好」為目標。

台灣類比晶片族群十餘年來不斷強調「取代外商」的成本優勢,當時許多產品規格都跟從Maxim、德州儀器等外商,用相對低廉的報價,吸引客戶從外商轉為台廠;當時資本市場都認為,光是這種取代外商的「快錢」,就能夠讓台灣類比晶片一路順遂。

這一度讓立錡、致新等公司四年就營收翻倍,但營收在二○一○年登頂後,近三年明顯受到主要市場─電腦的衰退拖累,陷入成長停滯。反之,矽力杰近三年營收卻都翻倍成長,去年賺了超過一個股本。陳偉自己分析,與台灣老前輩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意願」。

「開始訂的目標,就是整個行業最好的、不是second(第二名),所以產品出來時,才有可能是最好的。」陳偉解釋。

破產品設計框架不走﹁一向如此﹂的做法

三是破產品設計框架,矽力杰以自有製程為基礎,從根本重新思考產品的定位,打破「一向都是這麼做」的慣例。

舉例來說,筆記型電腦的電源控制模組長期由三顆晶片組成,並由不同晶片公司供應;但去年矽力杰一顆新晶片,一口氣就整合這三種功能,替客戶省下超過一半的成本與物料管理,印刷電路板的體積也僅原本的三分之一。也因此,矽力杰單顆晶片的售價,還高於三顆一套的售價。

創新的代價是,一來晶片失敗風險較高,二是必須額外撥出一五%研發人力。矽力杰團隊來自美國類比晶片大廠,多次開發出全球第一的產品,等於是拿美國矽谷的強大戰力,回亞洲創業。矽力杰曾經在四個月裡,開發出美國大廠需時六至十二個月的晶片,搶得三星固態硬碟(SSD)交換器保護(Protect Switch)相關訂單。

矽力杰「破框」的衝擊,也重新挑戰台廠的思維。

多年前,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一個研討會上被問到,台灣晶片設計還能領先中國多久?他回說,至少十年。

二○○六年後,聯發科中國對手展訊、銳迪科(RDA)陸續登錄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股市,聯發科領先的時間落差,也漸漸縮減到兩、三年。今年,儘管中國公司還未進入全球前十大晶片設計之列,但四、五百家的產業規模,已經逼近台灣的一半,全球產值比重超過一一%,是僅次於美國、台灣的第三大聚落,這些中國晶片設計公司已非吳下阿蒙。

「我覺得台灣的處境是,以『成本』取勝的優勢,看起來不見得能夠持續了,」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認為,中國資訊業者這幾年思維和台灣完全不同,「台灣類比晶片設計公司長不大,因為客戶集中在IT產業,」吳錦川分析,「但這之外的應用還有工業、網路通訊等等,我說的是真正的Telecom(通訊局端設備),那種台灣是完全沒有客戶的。」謝清江總結說,「(台灣)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跑快一點。」

從矽力杰得見中國晶片設計公司正在轉變,並逐漸威脅台灣老前輩,台灣若是願意跨出舒適圈、接受更難的挑戰,仍可擺脫「一代拳王」的宿命。

【延伸閱讀】跨海掛牌矽力杰,淨利直逼致新!—3家類比晶片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

公司:立錡(類比IC龍頭)資本額:14.95億元營收:54.81億元稅後淨利:7.2億元EPS:4.8元

公司:致新(指標股)資本額:8.62億元營收:19.22億元稅後淨利:2.6億元EPS:3.13元

公司:矽力杰(中國首間來台掛牌)資本額:5.5億元營收:8.77億元稅後淨利:2.16億元EPS:3.96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7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