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義國際(1218)供合拆情況
筆者突然發現,原來沒有人由上市開始計算過他們股本分合的情況。今日因為時間不足,所以為了省時間,所以寫這個比較簡單的題目。
根據港交所的上市資料,永義國際(1218)在1995年1月30日上市,招股價為1元,雖然公司小小,但是由於官永義主席的進取下,在1997年曾經購入瑞興百貨(241,後易名永富建設、21世紀通,現為中信21世紀)的控股權,開始進行較大規模的供股,後來因為金融海嘯,資產價格大跌,導致財政困難,又悟出供股和配股的高超財技,於是進行更進取的供股,使小股東的財富加快流失,雖然在2000年永富建設獲中信注入科網業務,股價暴升,解決了一部分的財務問題,但由於出售股權不及,加上收購證券的眼光不太好,以及2003年購入永義實業之前身i100(616,前身益泰集團、亞洲聯盟)的控股權,資金需要頗大,所以仍處重大負債,故繼續瘋狂集資,後來他更說「唔供股百分之一千死左」,足見他們財政之困難,直至2004年財務有所改善後,公司才願意發放小量股息。
但由於供股後股權變得分散,故此公司又進行多次供股,以阻檔其他敵意股東入侵,這些供股直至2006年停止,這使大股東官永義贏得「抽水大王」的名譽,但輸了股民的信任,股價長期不振,又再次合股。直至2010年,官永義的妻子雷玉珠以3.3元提出購入其他股東的股份,終使股權集中在他們家族,終於停止供股之旅,並開始大手派發股息,但由上市至今持有的股東已傷痕纍纍。
綜觀上市這18年的時間,他們主要的
股本分合有以下13宗:
1. 1997年1月,1送2紅股。
2. 1997年5月,2供1,每股38仙。
3. 1998年1月,2供3,每股10仙。
4. 1998年7月,40合1。
5. 1999年10月,2供1,每股合股後30仙(合股前0.75仙)。
6. 2000年1月,1供1,每股合股後23仙(合股前0.575仙) 。
7. 2001年7月,2供1,每股合股後15仙(合股前0.375仙)。
8. 2002年2月,1供1,每股合股後8仙(合股前0.2仙)。。
9. 2002年8月,10合1,後1供3,每股合股後12仙(兩次合股前0.03仙,上次合股前1.2仙)。
10. 2004年5月,2供1,每股合股後11仙(兩次合股前0.0275仙,上次合股前1.1仙)。
11. 2006年3月,2供1,每股合股後12仙(兩次合股前0.03仙,上次合股前1.2仙)。
12. 2006年8月,10合1,後1供3,每股合股後35仙(0.00875仙,兩次合股前0.35仙,上次合股前3.5仙)。
13. 2009年12月,10合1。
1. 如果以不供股的情況,上市時的13,333.33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或者上市後1股,變成0.000075股,如下圖:

2. 如果以供股的情況下,上市時的10.9739369股,就等於現時的1股,即是上市時1股,變成0.091125股,如下圖:

3. 如果以不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投入的13,333.33元至現時會變成3,696.85元左右,跌幅達72.274%,年複合減少6.943%,如下圖:

4. 如果以供股情況下,不計手續費,你上市加供股投入30.58元,至現時會變成9.03元左右,跌幅達70.482%,年複合減少6.616%,如下圖:

有些人說是
small is beautiful,但是smail 得來都要看他的過去,市值細不等於一定炒,市值細可以來個大額供股,到期small 就變big ,big 完又small ,如果small 到這樣殘酷,大家的金錢都是—樣smaller than smaller,千萬不可一見small 就衝入去,一衝入去就變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萬年身,讀者們不可不察。下星期有機會再談另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