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註紅色的人名為已故
而這些投資壽星們和北大哲學系的教授們類似,都參悟到人生和財富的終極問題,長於獨立思考,逆向思維和長線投資,並且始終熱衷於腦力鍛鍊和身體鍛鍊的協調。
有幸附上博友《在蒼茫中傳燈》收集的有關於長壽冠軍羅伊‧紐伯格的投資和生活方式。他熱衷於投資和鍛鍊身體,工作到99歲才退休。同時他極度熱忱地熱愛自己的生活和他年輕時候的夢想。他年輕的時候讀到梵高的傳記,從而決定把股市上積累大量財富用於收購和贊助那些像梵高一樣因理想主義而掙紮在貧困線上的藝術家的畫作。但是他終其一生沒有賣出一幅畫作,以免影響那些畫家的作品價格。
最後預祝大家家庭美滿,在百歲之日共同登高,遍插茱萸皆故人。
摘自在蒼茫中傳燈的博客
羅伊·紐伯格,美國開放式基金之父,1903年出生於美國,1929年進入華爾街。他既是唯一同時在華爾街經歷了1929年大蕭條和1987年股市大崩潰的人,又是成功地躲過了大蕭條和大崩潰的人,不僅兩次都免遭損失,而且在大股災中取得了驕人收益。紐伯格於1950年創建低佣金的「保護者基金」,後來他成為合股基金的開路先鋒。他在長達70年的職業投資中,沒有一年賠過錢,被業內人士稱為世紀長壽炒股贏家。今天他的經紀人公司「紐伯格-巴曼公司」管理的金額高達500億美元。
紐伯格能夠擁有巨大的財富,與他熱愛生活的態度是緊密相聯的。紐伯格說:「我明白,金錢能夠使這個世界運轉,但我不相信金錢,我知道,藝術無法使這個世界運轉,但我篤信藝術!」
紐伯格沒有讀過大學,也沒有上過商業學校。但是他能夠不斷學習,他喜歡見到各種各樣的人,並且從見到的每個人身上學到一些東西。華爾街對於紐伯格來說,是一個可以讓他大展才華的好地方。1929年他到達華爾街時,大蕭條尚未爆發,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自己的錢,用它購買有價證券,不久他又管理其他人的有價證券,一直幹得不錯。他在1929年所學的東西給他很大的幫助,使他對不穩定的市場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1929年和1987年發生大崩潰,他可能是唯一沒有掉淚的人。雖然他也經歷逆境,但他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
紐伯格非常熱愛書,而且性格很豐富、很敏感,當他讀到梵高的傳記時,他被深深打動,他說,「他(梵高)死得很孤獨,是個絕望的窮人」,「天才的藝術家會餓死,梵高的畫作賣不出去,我認為那是不公平的」,於是他決定用畢生的精力支持那些活著的藝術家。他每發現一位新的藝術家,他都快樂無比。他不僅收藏了大量的藝術家的作品,而且還將大部分藝術品捐給各地博物館,當然,他也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館,到1969年他已捐贈了800多件給紐伯格博物館。紐伯格看到他收藏的精美的油畫能被學生們學習、研究,能被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瞻仰,他覺得這是他的一生中最大的榮幸,而且他認為他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館,是他一生最明智的投資之一。
因為如此,他需要掙錢,因為掙到錢他就可以購買偉大的藝術作品,可以支持藝術家的事業,而且在華爾街工作本身也是一項迷人的藝術。在華爾街做交易可以激發他的好奇心,他發現股票投資特別有意思,特別讓人興奮。好奇心非常重要,紐伯格在93歲生日晚宴上還說:「我的成功來自對生活的好奇心,直到現在我仍然充滿好奇。我想知道事情為什麼會是這樣,為什麼會是那樣,所以我仍然充滿熱情地迎接每一天的到來──我要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而且我知道我一定能學到新的東西。」
紐伯格在93歲以後仍然在工作,並且自得其樂,他說,「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掙到自己需要的錢,並把它用於一個重要的目的──既能讓自己開心,又能幫助他人──那才是生命的真正快樂」。在生日晚宴上,有人請教長壽的秘訣,他說鍛鍊很重要。紐伯格89歲時仍然每週3次約私人打網球,並且時常在公園散步,對股票市場的熱情不亞於當年。
紐伯格認為,要在股市中取得優秀的成績,你必須客觀地看待事物,要理性而務實,而不要看到別人希望的假象。市場有它自己的漲落的規律,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每隔幾個月會有一次變化。有時候,一個長遠的投資者可以忽視起落。因此必須絕對適應不斷變化的波浪,與之和諧一致,那往往是一次浪花起伏的旅行。
紐伯格的人生哲學是:會賺錢,也要會花錢。但是要把錢花在你認為很重要的地方。那些在金融界獲得成功的人,應該對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應該給需要幫助的人以幫助。他還告誡我們,一定要多讀書,讀書不僅能夠開闊視野,而且可以幫助我們做出實際的選擇。他說:「我人生中的許多里程碑都與我放在書架上的舊書有關,它們中有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我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點都與此有關。愛默生的散文《論得與失》幫助我認識到奉獻的人往往比索取的人得到的更多。」或許上天的旨意就是這樣,整日想著索取的人往往無法得到,不想索取而又想著奉獻的人卻常常能夠得到。紐約WNET公司的總裁威廉·貝克說得好:「羅伊·紐伯格的智慧好比燈塔。如果說有什麼東西能被稱為『經驗』的,毫無疑問,對於願意長期持有的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健康與長壽了。羅伊·紐伯格,今年106歲,這位1903年出生的世紀老人,同時也是橫跨了1929年和1987年大恐慌的著名的投資者,早在年輕時就十分清楚這一點。有人問及紐伯格長壽的秘訣,他的回答是,經常從事「一種幾乎快被汽車滅絕的運動」——散步。按紐伯格的說法,他與他的父親只相處了12年。當他父親在世時,經常引用本傑明·富蘭克林的格言教導他:早睡早起身體好。紐伯格年輕時就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現在他覺得更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