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財務智商(8):辭工炒股又得唔得?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E8%BE%AD%E5%B7%A5%E7%82%92%E8%82%A1%E5%8F%88%E5%BE%97%E5%94%94%E5%BE%97/

每逢股市暢旺,就會有一些人希望辭去正職全職炒股,彷彿有份正職不能全情投入,令到自己賺少許多,上班時間又與開市時間重疊,兩者不可兼顧。可是沒有幾多人真的去做,做得到的人往往下場悽慘或要回頭是岸。全職投資難處何在?

筆者認為「全職投資」起碼有兩種含意:「完全以投資收入來生活」及「每周5-7天,每天8小時以上進行投資」。這兩種含意,前者難以達到,後者辛苦不為外人道。

目前香港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20,700,即每年收入$248,400。

 

假定每年投資回報率是15%,要有165.6萬資本($248,400 / 15% = $1,656,000)

如果每年投資回報率是25%,要有99.36萬資本($248,400 / 25% = $993,600)

 

假設工作十年來儲99.36萬,每月需要儲$8,280,佔$20,700的40.0%;要儲165.6萬,每月需要儲$13,800,更佔66.67%。

究竟有多少人可以每個月持之以恆地這樣儲蓄呢?當然,很多人的收入是遠高於$20,700,但支出又隨收入而上升,尤其是按揭置業,交完首期供完樓,所剩幾何?資本形成之難,由此可見。

即使有足夠的資本及較高的回報率,將投資回報減去生活所需後,資本累盛的速度將會大減。在香港要過一個所謂「中產的生活」,不計住屋開支,每日平均$400每月萬二,全年就是14萬4千。很難想像一個有78-130萬甚至更多資產的人會主動降低生活水平去節衣縮食,結果是有了「生活」便沒有了資本大幅增值。

放棄工作全職投資的第一難關,即是放棄每個月的現金流入,要生活就有支出,沒有現金流入即是將資本變為支出流出,而需要投資回報來抵消。只要投資回報低於現金流出,資本總額即會減少,連鎖式地令投資回報不斷減少的惡性循環。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像減肥一樣,脂肪就像資本,吃東西的熱量少於消耗,脂肪就會減少,體重下降。最快的減肥辦法就是只做運動不吃東西,但不吃東西會死,正如沒有現金流入只有現金流出,資本就如水就下不斷縮少。如果累積財富像脂肪一樣容易就好了!

這種聽起來很恐怖的「縮本死局」,遲早都會降臨到大多數人身上,就是在沒有足夠準備的情況下退休或失業的人。用一個較順耳的名詞叫「食老本」。記得科網熱時很多人四十多歲就「退休」,然後有很多入世未深的小朋友希望自己35歲退休,他們如果是從事科網潮時的「幻想」(fantastic)行業而不是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 T.)的實務工作,幾乎肯定很多人已經早在30歲左右在科網業「退休」,例如筆者。一般人也將在55-65左右退休,2006年香港人預期壽命男性79歲女性85歲,如果沒有足夠的準備,就要預計「縮本死局」將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除非資本規模乘回報率的絕對值遠高於生活所需,例如10比1,賺$10花$1,否則完全以投資收入來生活只是空談。話說回來,很多富豪就是賺$10花$1,你自信可以嗎?

有一個常見名詞是描述這種情況:「財務自由」。要達到這個境界,就不要自斷現金流入,並要不斷累積資本,還要加上良好的投資技巧習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6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