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就是美元10年期和資金從EM外流的情況。現在的情況,就是從商業盈利的角度來講,美國國債,實際上是與EM的國債,爭奪國際游資了。前面講的日本出海資金,一看哪邊利息高?
當然去美國了。因為EM國家,你就算提高利息,被兌換率一折扣,就不如美國國債的收益好了。而你的浮動利率,是經不住市場折騰的。像印度那樣,你出來干預也沒有用。不像中國,人家外匯市場,一聽人民銀行的馬甲要出手,玩家馬上望風披靡。那麼現在中國要領頭搞啥金磚銀行,來填補這個空缺。其實效果不一定很好。因為如果你在商言商的話,也是覺得EM的國債沒啥油水的。收益率和風險率,嚴重不匹配。
那麼你搞的只有政策性銀行的東東。就是說,人家EM不得不賣國的時候,不用賣給西方那些白眼狼。比如說國際貨幣基金會啊啥的。就是賣國,也賣給陳元同學帶隊的金磚狼。人家EM,比如印度、南非和巴西,還有自己的份子錢,就是最起碼20%,是自己吃了。所以中國說,我是傻老帽,人傻錢多,我出75%吧。人家說,我讓你出75%,你傻?我才傻呢。
那麼對EM來說,貨幣狂貶,除了推高自己的國債水平和貸款成本之外,另外一個結果,就是推高了通脹。你想想,為了維繫貨幣兌換率,你的外匯儲備降低了,你的通脹升高了,你的利息升高了,你的貨幣政策事實上收緊了。你本來經濟就疲軟了,你還搞個屁哈。所以EM經濟的增長前景,中期還是堪憂。當然東亞國家而言,哪家外匯儲備比較多,就情況好一點。這個也是經歷了1997的東亞金融危機的教訓的。對中國的南海問題,其實是一個利好。
上面談到的就是美聯儲收縮背景下的全球貨幣走勢。沒有說中國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的主調,是穩住增量,激活存量。雖然地方債務的問題沒有想像的嚴重。比如我們說過,債務增量的主要部分,在江蘇蘇南,質量還是不錯。比較差的,比如天津的,但是規模沒那麼大。但是總體的債務水平,還是需要控制。所以可以看到前一陣子的定點打雞血。這個打雞血的運動,隨著目前的經濟數據的轉好,估計就會停下來了。主要的刺激,就要靠上海自貿區釋放的能力來解決了。
這個能量,估計就是靠金融鬆綁,一方面把國內的存量資金激活,一方面把海外游資給忽悠進來。那麼我曾經提過,目前75-85%(數據不準確哈)的企業債券市場,是發達國家包辦。那麼中國這方面的發展空間,非常非常非常大。我用了三個非常哈。
兩個看點在這裡。
第一個是企業債券市場的形成,是否可以鬆緩中小企業借貸難,成本高的情況?之所以,用鬆緩,而不是解決,大家都知道,中小企業融資難,全球一樣。但是中國的中小企業融資,包括不錯的企業,都是高於10%的利息,很大程度上,就是中間的成本,被金融業和政府相關人士,給腐敗掉了。那麼通過公開和統一的債券市場的建立,這一塊成本有降低的趨勢。尤其是用tranche的方法,通過中小企業集合再斬件的方法,估計獲取債券利息的成本,比單一企業到銀行貸款要低。這個對中國的經濟有正面作用。
第二個就是剛才講的蘇南的債務問題。大家知道,今年的問題,就是因為不少地方政府的債務到了還款期,而工程的收益還沒有體現,導致了不少債滾債,就是新債換舊債。要是上海自貿區忽悠了足夠的海內外游資,那麼好的項目,比如蘇南的,就可以甩手給這些游資來充血了。那麼政策性的貸款,就可以針對中西部,尤其是將來靠東部需求,帶動中西部的發展。
就是我說的中國的馬歇爾計劃那樣的,就可以活起來了。當然全國山寨上海自貿區,如果搞成1/10,就謝天謝地了。
(重要補充:後來和我們A股基金的同學們聊天,發現大家對三中全會的期望過高,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過於樂觀,導致對股市的看法偏好過多。
我覺得第三季度的經濟數據應該不錯,但是第四季度的估計會偏差。所以大家要調整預期哈。)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大家對全球經濟的看法,就是停滯的發達國家經濟,和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經濟。
美國的通脹,主要的食品和能源,被從核心中去掉了,所以沒啥可以漲的了。歐洲的話,啥東西都蠻貴的,你還通脹啥呢。
西方經濟學理論,常把漲工資和通脹連一起。你不要通脹?不許漲工資!但是目前看來,這種思維方法是膚淺的。因為這中間的一個主要關鍵,在於中國。就是大部分發達國家,從中國下單。然後中國,從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下單。那麼中國轉型的時候,除非內需可以快速上來,否則的話,發展中國家的很多單子就不見了。
(其實不能完全說中國的便宜人工。而是綜合配套的成本,包括規模和集約的出現。你必須把工資、基礎建設、配套設施,等等,全部放進去。
昨天講了一個事情。這邊從上海來培訓的同事,在網上買了一個提箱。這個提箱是中國製造,估計就是浙江那邊的。然後上海裝集裝箱。過太平洋去巴拿馬運會,到加勒比海,到了佛羅里達的Jacksonville。然後大貨車穿過北美大陸,到聖荷西,然後UPS到公司。之後,就是提回上海。)
你看中國的數據,尤其是外貿數據,如果出口下跌了你發現進口下跌的幅度似乎更大。那麼到了去年,大家就可以看到,發達國家的經濟循環,開始從衰退,要麼美國這樣,進入了恢復。但是同時,你也看到發展中國家經濟速度快速下滑,雖然中國是自己控制的降速,但是印度等其他的下滑,就比較嚴重。可以說,發達經濟體的增速有限,發展中經濟體的降速比較大,最後的結果,就是全球經濟的總體速度增長變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絕大多數的國家的經濟刺激計劃--中國除外,是以補貼有錢人出發,那麼可以體會到,這個時代,是一個全球慢增長的時代。
這個時代,是一個年輕人沒有新工作,老年人缺乏足夠養老金,中年人負擔越來越重的時代。
這個時代,是一個朱門酒肉臭——比如去年法拉利和蘭博吉利在美國創歷史銷售最高,但是路有凍死骨的時代。
(有點狄更斯的味道了。)
所以經濟不穩,社會動亂,戰亂頻繁,都不是奇怪的事情。
對中國和大家來講,和平越久越好,如果人家要打仗,也要成為最後一個介入的國家。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那樣。所以你看到這次美國喊打,英國和北約都縮頭的緣故。人家英國,靠了凱特妹妹,又結婚,又生仔,好不容易帶動了經濟,全世界忽悠了些轉播費回來,你又要打仗?那不是1年的飯錢又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