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息與宏觀經濟 (一) 巴黎的價值投資

http://blog.yahoo.com/_6TLACXZVBOZGXZUIY5NCVMWRHY/articles/1307667/index
巴黎:

上篇文談到近期熱門的資金、利率對股市影響,市場都叫這些做宏觀經濟,而去到宏觀經濟,總會天馬行空、各有各說。
經濟學魯班張五常教授說過,他只懂微觀、不懂宏觀經驗。教授這句看似謙讓,其實是說出,不懂微觀,無法知道宏觀。

而有關亞洲貨幣、利息為何會在QE3退出後會走高,從而影響股市。
就得以微觀的貨幣交易說起,書本說得很複雜,我嘗試化繁為簡。

理想的金融制度


貨幣所以吸引,並非那張紙,而是背後代表可以買到(交換)的實物或服務,
這是經濟學第一條金科玉律。
一個國家的實物與服務短時間供應是有限,假如國內只是有一百隻豬,而總貨幣是一百個大銀,可以算出每頭豬價值一個大銀。任何人懷有這些大銀在身,他應感覺或期望每頭豬的大概的價值。

只要他的國家的金融印發大銀制度是以實物作保證的話。

現實的金融制度


每個負責任的國家,都應以GDP(每年生產了多小頭豬、牛、羊、...等等),去控制印大銀的速度,假如一個不負責任的地方、例如香港,透過把10個大銀放在銀行,然後讓銀行借20張"疑似大銀"給閣下去買豬,豬的價格就會上升到兩個"明義大銀"了。

    貨品             總貨幣                  豬價
10頭豬 =   面值1元x10張($100)     1元
10頭豬 =   面值1元x20張($200)     2元

在這個過程之中,豬的價格必會暴升一倍,只要政府有計,這個過程就不會一夜發生,而是首先借到錢的人,會先用1元價格買入10頭豬,然後等到大家發覺貨幣流通多了,得出錢多貨小期望,再以20元的價格賣出。還了銀行的錢,他平白多了10元。

在豬的產出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羊手就出自羊身上,某人賺到的10元,某人就蝕了。如果蝕錢的人是被動,道德上就應歸入"被搶劫"。

當所有的豬、所有的貨幣供應都是政府控制,手持這權力的人,就可以隨時在百姓的口袋拿錢,而過去幾年我們的確看到百姓被搶。

上面簡單豬的價格表可以輕易證明,被操控市場的物業價格上升一陪,你所有辛勞儲蓄的錢就被搶走一半。

即使這是公然的搶奪,我們不會稱政府在搶錢,而是換個名字叫物業升值,之後就可以完全忘記、同情被搶的人

在政府搶錢的年代,
香港市民明白怎樣玩這個遊戲每個人都不會義不容惡,不會想道德的問題,而是搶埋一份。

像德國政府一樣負責任、對物價上脹(濫發貨幣)、痛恨並疾其惡如仇國家,小之又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