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北京市首批官方打車軟件正式上線運行,共涉及易達、移步、搖搖、嘀嘀4家打車軟件。按照交通委要求,官方打車軟件可收取至少5元的電召費,但絕不允許有加價行為。
目前,公眾可以通過北京出租汽車聯合電召服務網站和各大手機應用電子市場下載使用手機叫車軟件。
北京出租汽車聯合電召服務網站信息顯示,上述4款打車軟件的名稱均以91606開頭,目前只提供安卓版本下載,Iphone版本尚在開發測試中,每款打車軟件都已經有認證司機,其中司機數量最多的「91606易達打車」已有認證司機26000多名。
據《京華時報》報導,北京交委介紹,這4款手機叫車軟件與出租汽車調度中心綁定服務聯合交互調派車輛。乘客通過手機軟件下單後,司機可以通過車載電召終端和司機客戶端手機電召軟件兩種方式進行應答搶單,如3分鐘內沒有駕駛員應答搶單,統一電召平台會將該訂單廣播到行業手機電召服務平台。
按照要求,官方打車軟件可收取至少5元的電召費用,但不允許有加價的行為存在。
此前,據南方週末網報導,2012年以來,「搖搖招車」、「快的打車」、「嘀嘀打車」等手機打車軟件逐漸興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民「打車難」問題,不過,近來多地紛紛出台政策「嚴打」打車軟件。
7月1日,北京市交委公佈《北京市出租汽車手機電召服務管理實施細則》,並正式實施。該細則中提到,目前成熟的打車軟件可通過備案方式「轉正」成為官方打車軟件,並且可按照電召標準收費,即時打車收5元,提前4小時打車收6元。另外,官方打車軟件不得嵌入商業廣告,也不許加價。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一位出租車司機表示,他已經安裝了96106叫車軟件,但是高峰期,出租車基本上不會出現空車的情況,因此也沒有必要通過叫車軟件「搶活」。此外,訂單的起點不順路以及需要打電話聯繫乘客會花費不少的電話費,也是這位司機考慮的因素。
而另一位出租車司機則表示,叫車軟件還是提前4小時以上的預約服務成功率更高一些。
據報導,目前,出租公司要求司機必須安裝4款打車軟件中的一款以上,但最初有個「每月必須通過叫車軟件接活兩次」的規定,如今司機們也不再提這事兒了。
而據《新京報》報導,一位擁有大量客戶端用戶的叫車軟件負責人說,今年5月後,他們多次與大型出租車公司談合作,但對方開出的要求讓他們難以招架。「利益分成上有要求,而且在收費環節還要求我們派工作人員進行,對於軟件企業難有這樣的人力。」
該負責人表示,手機叫車軟件以後如何與出租車司機分成也是一大難題。「調度費漲到5元、6元後,叫車軟件可能分成2元錢,但還沒有官方認可的說法。」
據透露,最近出租車漲價後,「打車難」得到緩解,但電話、軟件叫車量卻持續下滑,一天約在4萬單左右,全市近6.7萬輛出租車,車均接單量很少。
據相關部門透露,目前公佈的只是首批叫車軟件,仍有部分軟件還在調整,接下來將陸續有企業獲得運營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