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不僅發明,用戶體驗的改進也是創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814.html

今天有一個新聞,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東京行業組織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5個月卡片機全球發貨量暴跌42%。IDC的數據顯示,今年全球數碼相機市場的規模可能萎縮至僅1.02億部,2010年高峰時規模約1.44億部。

佳能、富士、松下、奧林巴斯……日本相機廠商陷入困境。

現在都知道卡片相機銷量暴跌是智能手機大規模出貨引起的,但誰都不知道現在該怎麼辦。當然,我更不知道。

但我的問題是,用戶更願意用智能手機拍照,是因為智能手機的照片質量好、像素高嗎?

同樣,在10年前,當數碼相機開始流行起來的時候,有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人們更願意用數碼相機,而不是膠卷相機,是因為數碼相機的照片質量好、像素高嗎?

10年前和今天的答案一樣,都是一個「不」字。

10年前,數碼相機的成像質量比膠卷相機差得很遠,照片粗糙,層次感差,但數碼相機有一個好處,你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想拍多少就拍多少,拍完就知道拍的好不好,不好可以重來。有了數碼相機就再也不用買膠卷、沖洗膠捲了,而這原來不僅是一筆很大的費用開支,而且很耗費時間。

今天,智能手機開始取代卡片相機,也不是因為智能手機的成像質量高,而是因為它攜帶方便,而且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分享。

人們的選擇,實際上是人性的表達。那就是人是喜歡自由的,是懶惰的,是喜歡便宜的,喜歡免費的,是願意受尊重的。所以你如果能順著人性去做,把一個複雜的東西做得很簡單,把一個笨重的東西做得很輕巧,把昂貴的東西做得很便宜,甚至免費,它就會產生很好的用戶體驗,就會產生很大的市場能量。

對用戶體驗的不斷改善是一種持續的創新,但我們的教科書不認可、不重視這種創新,而是把發明作為創新。在這種教育思維下,我們小時的夢想就是要當一個科學家。我們把創新看成是從無到有的創造,因此一說起創新,大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博士、碩士、專家、教授,會聯想起一種核心技術的發明、一種新材料的發現,會聯想起了每年幾十億上百億的資金投入,會聯想起了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

其實,這是對創新的誤解,也直接導致對用戶體驗的不重視、不尊重。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他們創造了美國:從蒸汽機到搜索引擎,美國兩個世紀以來最著名的53位創新者》。作者哈囉德-埃文斯在這本書的序言裡面指出:「托馬斯-愛迪生被看成是美國最重要的發明家,他名下的專利多達1093項,但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通過研發和商業推廣的漫長過程,把發明的理論轉化成創新的現實……愛迪生還扮演了創業者的角色:融資、處理法律事務及培育市場。所以,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創新者。」

哈囉德-埃文斯把創新者稱為「大眾化的推行者」。貝爾發明了電話,這當然是個偉大的發明,但是卻不實用,聲音微弱,噪音大,是愛迪生和其他創新者對電話技術做出很多改進,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後電話進入每一個家庭。這些技術改進提高了用戶體驗,把一個實驗室裡好玩但不實用的玩意兒變成了每個人都會用、容易用的東西。

現在網上有的人提到360,就嗤之以鼻,說這是給小白用的,沒啥核心技術。我看這樣的言論,就知道說這話的就是從中國教育思維下熏陶出來的。哈囉德-埃文斯在書裡說:實用性創新是讓美國出類拔萃並讓其他條件優越的國家落後乃至失敗的首要原因。什麼是實用性創新?其實就是能夠為大眾帶來好處、帶來方便,提高普通大眾生活水平的創新。360把付費的殺毒變成免費,同時在用戶體驗上做了很多努力,讓普通用戶知道怎麼用,這就跟電話、電視、冰箱、汽車等走入平常百姓家一樣,都是持續進行實用性創新,不斷改善用戶體驗的結果。

用《他們創造了美國》這本書的一句話這次開講作為結尾:「沒有創新的發明只不過是一種消遣。他們(創新者)的獨特之處不是他們申請了專利或者闡明了一組公式,而是他們以某種方式把最重要的創意變成了商業現實,並帶來巨大衝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