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海油:控制成本和增加产量是生存之道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4-01/110131736.html


 【《财经网》香港专稿/记者 符燕艳】在国际油价低迷、前景未明之际,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883,下称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强调,控制成本和增加产量,是中海油的生存之道。

以成本优势对抗油价起伏

  3月31日,傅成玉在中海油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无法控制油价,但我们可以控制成本。油价即使再跌到每桶30美元,我们仍有利润空间,不过是盈利少了一点。”

  据中海油提供数据,中海油每桶石油20美元的成本,是国际市场同业的最低水平。每桶石油成本最高的是美国Andarko公司,为38.79美元。花旗集团3月13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中海油的成本控制对冲了其因过于倚重上游业务而带来的油价敏感度。

  整体而言,中海油在2008年全年油价和气价同比分别上升34.9%和16.3%,其中油价为每桶89.39美元。而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大涨大跌。前三季度爬到每桶147美元的高位,随后又跌至每桶不足40美元的低位。

盈利增长推动企业规模扩张

  中海油总裁杨华在当天报告会中指出,公司2008年盈利增长,主要受益于油价上升、产量增长以及公司财务成本降低。数据显示,2008年中海油 油气总净产量为195.4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加14%;净利润444亿元,增幅达42%。这是中海油自上市以来连续第八年实现盈利增长,创下历史记录。

  傅成玉表示,以此为基础,2009年公司将继续增加资本支出,增加雇员,加大勘探和开发力度。预计,中海油2009年将有十个新项目建成投产,产量达225至231百万桶油当量。

  “产量增长肯定是因为有需求,而新的需求是建立在目前油价的基础上。国内生产不愁市场问题。如果服务能力足够的话,我们希望产量能增长更快。”傅成玉认为,不管中国经济是否已有上行迹象,但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好。

海外并购,慎之又慎,重在中国海域

  面对新一轮的海外并购潮,中海油仍然显得谨慎。杨华强调,仍然要以中国海域为“重中之重”。傅成玉也表示,尽管目前进行海外并购价格可能最便宜,但正因如此,风险也最大。

  不过,海外产能在中海油产能结构中将有所扩大。在中海油的产量预计中,其中海外产量预计为40-43百万桶油当量,超过2008年产量的一半。

在惠州建成亚洲最大的石化基地

  发布会上,傅成玉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下游炼油厂的全国布局,母公司将集中发展位于广东省的惠州炼油厂,并建成亚洲最大的石化基地。“惠州炼油厂马上就要启动二期工程,此外,在山东和国内其他地方也会有些布局。”

  傅成玉还透露,为和下游发展的规模相适应,母公司已介入商业石油储备。主要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华北地区也会有一些。

  对于新能源计划,傅成玉表示,这基本上是由母公司在进行。主要是因为初期资本开支大,对上市公司压力很大。“但三年至五年以后规模做大,可能会注入到上市公司。”不过,傅成玉强调,中海油目前尚无收购母公司资产的打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