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全、陳俊麟、洪耀福陸續浮上枱面 拚二○一六「小英戰鬥團隊」就位!

2015-03-02  TWM
 
 

 

蔡英文再戰總統之路正式啟動,但她的競選班底在過去三年間已陸續就位,從政策智囊、政治幕僚到企業界,龐大的「小英軍團」,將是她進軍總統府的最重要助力。

撰文‧鄭閔聲

「這個過年我大概又沒時間休息了……。」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前幾天,蔡英文看著手上來自全台的參香走春邀約,自顧自地苦笑。儘管語氣像是盼望著忙裡偷閒,但熟悉蔡英文性格的核心幕僚知道,這番話只是她習慣的自我解嘲,在總統選戰倒數十一個月的這一刻,「休息」,絕不是她的優先選項。

果然,過沒多久,細看了春節行程後的蔡英文開始提出一連串疑問:「這裡為什麼沒有?那裡我什麼時候要去?」原本就很充實的路線,在她「一個都不能少」的堅持下更形緊湊,起先計畫在元宵節前跑完的環島行程,被一口氣集中在五天年假裡解決,因為這次年節,是蔡英文再戰總統的起跑線。

儘管蔡英文是在二月十五日才正式宣布參選總統,但包括國內政策規畫、組成選戰團隊在內的一切布局作業,早在二○一四年五月回任民進黨主席前就已陸續展開,「相對於其他可能的總統參選人,她的準備是最充分的。」一位經常接受蔡英文諮詢的學者分析。

繪製一張小英的人脈地圖,可以清晰看到她身邊重要智囊已經陸續就位,邁向一六年總統之路的小英團隊已然成形!

人脈地圖中的頭號財經智囊,是財政部前部長林全。一二年敗選後,蔡英文力圖東山再起的第一步,就是全面檢討大選時提出的政策,並以庶民能理解的語言重新詮釋。因此,擔任「小英基金會董事長」那兩年,蔡英文用心與各領域學者接觸,並請來林全擔任執行長,展現建立個人智庫的企圖心。

貿易、經濟、租稅

頭號財經智囊林全 備受小英倚重蔡英文與林全是在扁政府時代結緣,當時分別擔任陸委會主委與主計長的兩人,因為在立法院備詢時座位相鄰而建立交情。一一年,林全協助蔡英文擬定十年政綱︽財政與稅制篇︾,還一度被媒體解讀為副手人選。

總統選後,林全出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繼續扮演蔡英文財經政策總顧問角色,雖然彼此互信基礎深厚,但對政策有不同意見時,兩人也會毫不保留地當眾針鋒相對,「林全堅持只談專業、『一無所求』的特質,是蔡英文最欣賞的。」一位曾與兩人共事的幕僚這麼觀察。

過去兩年,小英基金會幾乎每周舉行政策講座或研討會,除了基金會成員之外,蔡英文也常邀請具有實務經驗的前政務官與立委與會,盡可能彙整各界意見。經常出席會議的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說,學者專業意見與立委觀察到的民意需求,可能會有落差,此時雙方就能利用政策研討會作為溝通平台,逐漸凝聚共識。

去年五月回任黨主席後,蔡英文依舊重視政策產出,同樣請來林全出任民進黨政策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借重林全對國際貿易、總體經濟與租稅政策的長才,為民進黨擘畫明年大選時的政策總綱。智庫每周五中午固定舉行的會議,蔡英文幾乎全程參與,可見她對政策內容的重視。

財經之外,兩岸論述與美國政府態度,是蔡英文在上次選戰最後階段敗陣的關鍵。一位上屆大選蔡陣營核心人士就直言:「二○一二年,美國和中國的立場就是不支持民進黨,這是蔡英文必須面對解決的。」面對這「執政的最後一哩路」,蔡英文當然也有所準備,回任黨魁後,她找來外交部前部長黃志芳出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大年初一跑行程的空檔,她也不忘抽空研讀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傳回的業務報告,在在顯示她對美方態度的高度關注。兩岸論述方面,除了既有的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幕僚以外,陸委會前副主委陳明通、羅致政、洪財隆等學者,都是蔡英文固定諮詢的「兩岸小組」成員。

民調研究、預測選情

蔡英文重大決策 陳俊麟皆參與政策論述基本功之外,選戰過程中最重要的當屬真槍實彈的政治攻防。自從去年底九合一選舉結束後,蔡英文的「作戰團隊」已全數歸位。在文宣戰略上,前總統陳水扁頭號文膽林錦昌,在協助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後,立即恢復小英基金會顧問身分,擅長引導議題的他,與民進黨前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是蔡英文最常諮詢的政治幕僚。

一九六五年生的陳俊麟,出身野百合學運,九○年代加入民進黨後,長期從事民調研究,陳水扁兩度當選總統,靠的就是他準確預測選情。上屆總統大選,陳俊麟也為蔡英文操盤民調,儘管結果不如預期,但他對政治情勢的判斷依舊獲得肯定;近年來雖因健康狀況未接受正式職務,但平時仍以小英基金會顧問身分提供協助,蔡英文所有重大決策與發言,陳俊麟都會參與討論。

「蔡英文未來三個月的首要任務,一定是先煩惱立委提名。」一位黨務主管預言,如何提出符合社會期待的區域與不分區立委名單,將是蔡英文年後最大的挑戰。

組織動員、深入地方

小英之友會開枝散葉 洪耀福功不可沒對於複雜的提名作業,蔡英文委託上屆大選副手蘇嘉全組成「二○一六選舉對策小組」,並找來與蘇貞昌淵源深厚的民進黨前祕書長林錫耀襄助,兩人的首要任務就是代表蔡英文深入基層協調各方勢力,妥善策畫下屆立委提名;至於評估各選區實力、組織動員等事務,則交由民進黨副祕書長洪耀福操盤。

一九六六年生的洪耀福,在黨內只算「中生代」,但他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輔選工作,並長期經營地方組織,熟悉全台各地政治勢力,是蔡英文最倚重的輔選大將。

蔡英文剛接任黨主席時,對地方生態毫無理解,就是洪耀福帶著她跑遍全台熟悉情勢;民進黨能從○九年立委補選開始,逐漸以局部性勝選恢復元氣,洪耀福是最大功臣之一。

性格沉穩內斂的洪耀福,是○八年後少數從未離開蔡英文身邊的核心幕僚,上屆總統選後,他跟著蔡英文「轉入」小英基金會出任發言人,總管基金會大小事務,分布在台北、新北、台中等十二個縣市、由志工主動發起的「小英之友會」,目前已成為蔡英文重要「外援」,就是在洪耀福策畫下,才有如此可觀規模。

「我們的團隊從二○○八年打選戰到現在,應該是最成熟、經驗最豐富的,每個人都會主動把事情處理好,很少有突發狀況。」言談間,蔡英文對這群合作多年的團隊充滿自信。

去年太陽花學運,是年輕世代對政黨政治不滿的一次全面性爆發,儘管民進黨面對︽服貿協議︾的立場較接近學運訴求,但社會對政治人物強烈不信任的氛圍,仍讓蔡英文心生警惕。因此在占領立法院行動結束後,蔡英文多次私下拜訪學生及社運團體,試圖建立互信;回任黨主席後,她也邀請學運成員出任黨務主管,希望讓社運團體接納民進黨。

網路宣傳、控管危機

延攬蘇陣營點子王李厚慶 重視網路輿論影響力今年一月,蔡英文對民進黨進行組織改造,成立了「媒體創意中心」,就是著眼於台北市長選戰中,網路輿論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因此以獨立單位負責網路宣傳並控管危機,進一步爭取年輕選民支持,單位主管就是過去蘇貞昌陣營的點子王、去年選戰也被柯文哲延攬為網路部主任的李厚慶。

「用各種方式擴大社會支持,是蔡英文這幾年一直在做的事。你不能說這件事就只是為選舉,卻也不能否認這對選舉確實有幫助。」一位幕僚指出,蔡英文過去三年一直試圖與「非民進黨精英」連結,例如邀請台灣嬌生前總經理張振亞擔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回任黨魁後請出廣達前總經理王震華、中信金前總經理陳聖德等人擔任民進黨智庫董事,都是出於類似思考。

外省籍、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的張振亞,一一年就曾替蔡英文站台助講;大選過後,她認定有「高瞻遠矚」視野的蔡英文,是台灣需要的領導人,因此同意出任小英基金會董事,她在商界多年累積的人脈,也成為蔡英文與企業界溝通的窗口之一。

蔡英文沉潛的兩年裡,因為不具政黨領袖身分,反而有更多空間與不願沾染政治色彩的指標性企業家互動。例如她曾參訪友達光電總部,獲李焜耀親自接待;小英基金會也邀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人演講,蔡英文個人則不時私下請益,這些企業界重量級人物,都是小英在產業政策的重要諮詢對象。

「作為政治人物的共同責任,就是持續成為人民的選項。」這是一二年選後,蔡英文回應外界關心「是否再戰二○一六」時的標準答案。三年過去,蔡英文確實憑著自己的努力再次成為「選項」。未來十一個月,就看她能否說服選民,「蔡英文」三個字,就是引導台灣未來發展的「正確解答」。

盤點小英的幕僚、智囊與人脈

政策智囊

林 全

(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財政部前部長)

陳博志

(經建會前主委)

施俊吉

(金管會前主委)

賀陳旦(交通部前次長)

張景森(經建會前副主委)

胡勝正(金管會前主委)

何美玥(經濟部前部長)

施克和(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

兩岸與對美關係策士

吳釗燮(民進黨祕書長、前駐美代表)

蕭美琴(立委)

黃志芳(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

外交部前部長)

陳明通(台大國發所所長、陸委會前副主委)洪財隆(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主任)羅致政(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

東吳政治系副教授)

政治與文宣幕僚

林錦昌

(顧問、前政務委員)

陳俊麟

(顧問、研考會前副主委)

劉建忻

(民進黨副祕書長、研考會前副主委)廖錦桂(民進黨副祕書長)

姚人多(清大教授)

黃重諺(民進黨新聞輿情部主任)李厚慶(民進黨媒體創意中心主任)

基層組織操盤

蘇嘉全

(民進黨選舉對策小組召集人、

內政部前部長)

林錫耀

(民進黨選舉對策小組副召集人、

民進黨前祕書長)

洪耀福

(民進黨副祕書長)

學運及青年世代

傅偉哲

(民進黨青年部主任)

陳子瑜

(民進黨社運部副主任)

外圍團體

全台小英之友會

商界橋樑

張振亞

(台灣嬌生前總經理、

小英基金會執行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37

蔡英文最麻吉的男人:林全 他,下任閣揆呼聲最高的人選

2016-02-22  TCW

受信賴的政策幕僚,兩人思考模式相似,但林全更擅長「見招拆招」,多次表明不再當官的他,會為小英再度踏上仕途嗎?

他玩線上遊戲、打太極拳,有二十雙Ferragamo名牌鞋。他是綠營財政專業第一把交椅,也是罕見能成功加稅並全身而退的財長。他與新總統蔡英文共事十多年,是最有默契的核心幕僚。

如今,這位蔡英文政策大總管─前財政部長林全,更被視為她口袋名單裡可能性最高的閣揆人選。

扁政府期》 首度共事學者出身擅分析朝小野大卻搞得定藍立委

林全為何能與蔡英文如此「麻吉」?他若組閣,將是什麼樣的行政院長?

二十一年前,前台北市長陳水扁找來這位左營海軍眷村出身,具省籍平衡意義的財政學者擔任台北市財政局長,開啟了林全的仕途。千禧年他隨扁進入中央政府,歷任主計長、財政部長,與先後擔任陸委會主委、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展開一段內閣共事經歷。

林全和蔡英文都是當年政務官動輒更換下,少數能任職較久的。他們兩人有許多相近特質。

首先,學者出身的他們都有很強的理性分析和辯論能力,說話速度和反應都很快,過去沒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在當年扁政府「朝小野大」下,部會首長在立法院主要經營的對象是國民黨立委,蔡、林兩人以專業取向,善於說理又勤於跑立委辦公室溝通,因此政務推動相對順利。

也基於理性專業特質,加上媒體形象佳,陳水扁對他們有較大的「容忍度」。例如,林全以其財稅理念,緊守國庫荷包,多次抵抗綠營地方首長向中央要錢、向扁告狀的壓力,甚至曾在地方首長串議員來拜會,要求中央撥款時,脫口說出「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留下他在官場的一句名言。

再如二00九年馬政府清算「二次金改」時,林全召開記者會回應,主動「爆料」說,他在財長任內阻擋過陳水扁親自打電話交代的兩樁人事案,包括扁要讓陳敏薰出任大華證券董事長,以及讓耐斯集團陳鏡仁以民股身分擔任開發金董事(以免因公股代表身分隨時可被政府撤換)。由此可見他在扁政府的游刀有餘。

凡事愛先看風險成功加稅,卻沒被轟下台

此外,林全和蔡英文的思考模式也很接近。他曾對媒體說,自己和蔡英文有些個性很像,「是優點也是缺點」,包括他們都會先去看事情的風險、問題面,考慮負面意見,「所以有時做一件事要考慮很久。」

林全剛接財長時,曾不顧當時全國財政改革會議的結論,調降土增稅卻未同步調漲地價稅,遭財政學者圍攻批評為選舉年的「政策買票」(。他當時辯駁,改革要「等待時機,形成全民共識」。扁連任後,林全才把握較有利的環境,推動讓高收入者間接加稅的「最低稅負制」,成為少數能成功加稅而不被轟下台的財長。

他這種務實(或者說識時務)的作風,也跟蔡英文很像。

由於這些相近性,不論內閣或財政部官員,當年就都看得出蔡英文和林全很合得來。

「以前開會時看他們互動,就是很熱絡的樣子,」一位前財政部官員說。

二00六年內閣改組時,林全決定離開官場,蔡英文則從立委轉任行政院副院長。數月後,他代表行政院開發基金,擔任政府與台積電合資的世界先進公司董事長,開始進入企業界。這些年來,林全除了兼任台大經濟系教授,也身兼數家公司的董事或獨立董事,橫跨科技、製藥等行業。

例如,林全擔任財長時的主任秘書魏寶生,曾任美國AIG集團所屬的美亞產險董事長:當時正巧林全在美國讀書的長女林如珊,畢業後考上美國母公司的儲備幹部。二0一0年魏寶生卸任董事長,就引介老長官林全擔任美亞的外部董事,形成林全父女同在一公司的趣事。

蔡挑閤揆》公認首選不想當官卻拗不過蔡兩次大選皆任最重要幕僚

蔡英文四年前參選總統時,林全成為她的財經政策最重要幕僚:敗選後蔡辭去民進黨主席,成立小英基金會,林全擔任執行長。在這段算是慘澹經營的時期,林全情義相挺,兩人的互動互信更是加深。

直到蔡二度擔任黨主席、參選總統,林全仍一路相隨,擔任智庫、政策團隊的總召集人。但是,早前無論媒體如何「拱」他出任蔡的副總統搭檔或組閣,林全都數度表明不想再當官。幾位熟悉他近年生活的人都說,若不是他拗不過蔡英文,其實也沒必要放棄數份企業董事的優渥收入,在將屆六十五歲、打算輕鬆享受人生時,又挺身站上政府第一線。

智庫人士透露,春節假期前一週,蔡英文便開始陸續約談幾位新政府團隊人選,明確告知未來職位安排。其中,有曾經為官者,以不敢再經歷前朝的司法追殺而拒絕,也有人提出自己目前在民間的收入,與官職薪水差距過大,反映政府尋才的不易。

為人洋派作風開會吃漢堡、玩線上遊戲

這些會面,林全幾乎都陪在蔡英文身邊。蔡英文年假前發布他為政權交接小組的三名成員之一 (另兩名為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競選總幹事林錫耀),讓內外都認為,蔡應已說服他,除非五月正武交接前還找得到有足夠互信、更具名望的人來組閣,否則林全很難對她說不。

林全的作風洋派,愛穿牛仔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喜歡吃披薩,主持午間政策會議時,除了便當,偶爾也會換口味訂漢堡餐。他在美國紐約工作的女兒,有次帶他去買了一雙義大利名牌Perragamo的皮鞋,他穿後覺得很舒適,曾跟朋友透露,至今約買了二十雙該品牌的鞋子。

近年林全還匿名玩起線上遊戲,在工作餘暇打開平板電腦,喜歡組織團隊攻守、分配資源一類的遊戲,旁人問起還說自己「打得不錯」。他也用假名設定臉書帳號,以便跟玩遊戲的朋友交流,但不肯讓綠營朋友加為臉友,以免身分曝光。

做事Work smart

對下不囉嗦,不搞大規畫

不但是虛擬世界的武林高手,林全也有多年的打太極拳習慣,重視養生。當年他辭去財長的公開理由,便是罹患一年多的坐骨神經痛,需要休養。據前部屬透露,他還因為跟歌星江蕙看同一位中醫師,於是結成好友,讓繳稅大戶江蕙有機會諮詢這位財稅專家。

相較於早年林全在中華經濟研究院任職時,曾是一年接了六個研究計畫的工作狂,如今,他則被共事者形容為

「work smart ,not work hard(聰明工作,而非辛苦工作)」。「沒興趣或太麻煩的工作,他會閃,」民進黨人士說。像選舉期間一些實際作用不大的政策文書,他就不讓智庫接辦,而推給黨中央或競選總部的幕僚去處理,「他不想做虛工。」

一位綠營資深幕僚比較林全和蔡英文,雖思考相近,但做事方式則有異,「蔡是苦練型,一招一式,按部就班;林全比較像武當派,見招拆招,不會一開始就弄個全盤大規畫。」

前財政官員回憶,林全是授權型的主管,不會太晚下班,找部屬時也不囉嗦、不多話,聽報告很快就能抓住重點、交辦事情。

聰明、授權,是林全的優點,不過,有同僚擔心,在換黨執政的革新期待下,他的衝勁是否足夠。也有人懷疑,他的施政經驗局限在財政主計的狹窄範圍,雖然近年主持智庫的各種議題研討,擔任智庫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小組召集人,擴大領域,學習領悟力也強,但畢竟仍屬紙上談兵,而且強調財政紀律,經濟思維會偏保守。

從林全過去在幕僚會議中的看法,可以預期,一旦主政,他會主張用正確的策略,而非靠政府花錢來拚經濟;他會認為,政府提供好的投資方向,比用減稅來當誘因有效;他會以TPP規制做為台灣經濟結構調整的目標,包括法規的鬆綁(deregulation)和再規範

(reregulation) 。

王於如何讓策略正確,如何處理資源分配時,來自民間不同利益的壓力,就看他如何「見招拆招」了。

撰文者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12

中資能入股聯發科?年金怎麼改? 搶先開問》林全談五大火線議題

2016-03-21  TCW

經濟學博士出任行政院長,組閣前夕與本刊會面,暢談他對經濟問題的原則與立場,精彩內容一次曝光。

民進黨二度執政的核心組合,相當「非典型」。

不但總統兼黨主席蔡英文,不是傳統抗爭型的綠營政治人物,她的首位閣揆,也不像陳水扁八年任內的五位閣揆,全都是政治性高於其他專業考量。無黨籍的林全,將出任蔡執政的「執行長」,他也是民進黨政府第一位財經閣揆。

「不需要跟民進黨一鼻孔出氣。」這是一年多前,林全剛獲聘為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時,對《商業周刊》記者說的話。當時他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很清楚:提供具體可行的公共政策論述,「不受民進黨既有框架的約束,除非 (民進黨)能說服我。」

如今,林全將從領導綠營智庫,進一步到領導綠色新政府。他仍能不受政黨競爭框架約束嗎?而相較於國民黨執政時期的財經閣揆,如蕭萬長、陳沖,都是文官出身,林全則是台灣第一位經濟學博士、經濟學者背景的閣揆。他對經濟問題的基本立場是什麼?

主計長、財長任期

守財防赤字,堅持小政府

二十八年前,《商業周刊》創刊初期,曾邀林全擔任主筆。 當時他攻讀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後回台沒幾年,在中華經濟研究院擔任副研究員,是不到四十歲的年輕學者。

回顧林全當時為《商業周刊》撰文的主張,相信市場效率、小政府的經濟右派傾向頗為鮮明。例如,他認為:「只要訂出客觀的遊戲規則,做個公正的裁判,政府的角色就算扮演好了;切忌政策搖擺不定,讓企業無所適從。」

他也提出土地政策的全面檢討,「土地的使用、持有,與轉移,均受到種種『違反市場經濟』的待遇。……土地的經濟利用受到嚴重扭曲。其結果則是土地炒作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土地徵收困難重重、地方財政收支惡化,及農業保護與補貼成為全民的負擔等。」

四十四歲時,林全進入政府,從台北市財政局長、行政院主計長到財政部長,他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守財」,控制預算、嚴防赤字,延續他的小政府立場。即使面對陳水扁開出擴大老人年金的總統選舉支票,他當年的回應也很精明,他說,政策面他會尊重行政院的決定,但就預算面,「能否執行,要看找不找得到財源。」面對林全兩手一攤,當時民進黨上下奔走設法,後來想到從公益彩券原本要撥給國民年金(當時尚未成立)的盈餘,先分配給老人年金用,這才兌現了選舉政見。

卸下官職走人民間

向中間靠攏,看不同價值

但十年官場經歷下來,林全的立場也不是鐵板一塊。政治實務上要處理不同群體的利害分配問題,遠比單純的經濟學敦科書複雜。從他恢復民間身分後所發表的言論,可見其主張由右派漸往中間靠攏。

例如,林全曾在媒體專欄批評馬政府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台灣經濟的發展困境,在於競爭力不足,而非市場自由度不夠。」但他又指出,「沒有競爭力的產業可能只是缺乏市場價值,卻具有社會價值,例如農業或傳統文化產業。這些產業不應該,也不容許被淘汰。」相較他早年質疑農業保護和補貼造成全民負擔,立場已有調整。

民進黨智庫的財經學者中,林全仍較偏向小政府主張。像蔡英文三月上旬產業之旅所提出,新政府研擬成立一類主權基金」,以帶頭投資創新產業,智庫人士指出,其實早先內部討論時,林全是較為質疑的,因為政府不易管控被投資公司。但團隊中有人躍躍欲試,他不忍潑太多冷水,同意在數百億元規模的範圍內「先試試看」,與團隊其他成員提出的數千億元規模差一大截。

未來主政作風不變

傾向保守,凡事先看風險

由此可知,林全未來主政,也會與他當年任官時作風相似:凡是要額外花錢的政策,他會傾向保守,拒絕舉債支應,找得到其他財源再推,或先縮小規模試行。

蔡英文在發布林全組閣時,特別提到他擅長在分歧的意見中,釐清問題的本質。其實蔡本人的思考專長也在於此,而且,林全還與她同樣具有謹慎、凡事先考慮風險的特質。

因此,這兩人的執政組合,雖不至於再如民進黨初次執政時,常有躁進之舉,但也不容易期待他們跨出大步,或快速前進。然而,台灣政府需要快步跟上國際的事,多年下來已經累積太多了。林全經常提到,解決台灣當前經濟問題的關鍵在於提升產業競爭力,事實上,更關鍵的還有政府本身的競爭力。

當蔡英文強調林全的內閣不會只是「財經內閣」,更會是一個「改革內閣」、「溝通內閣」時,不免令人好奇,他們諸事求全、避免衝突的習慣,會不會讓新政府的財經、改革目標,老是停留在「溝通、溝通、再溝通」的階段?

準閣揆談產業政策》

你要走向國際,政府就會幫你忙

在確認組閣前夕,林全與商周圍隊會面,暢談幾個企業界關心的議題。他直率提出個人看法,以及新政府財經政策的思考原則。以下為訪談摘要:

台灣還要石化業?

石化業在台灣不要去跟韓國、中國大陸比「量」,而要看歐洲、日本石化業為何還能存在。日本和德國都讓國內石化業走向高質化,石化園區與都市融合,不排廢水、沒有汙染。新政府要讓大家知道,民進黨執政下只有這條路,你不走高質化,那只好讓新業者進來。否則高汙染的石化業繼續走下去,台灣不會成功的。

聯發科讓中資入股?

政府的目標很簡單,要讓台灣IC設計業走向國際。如果只是走向中國大陸,那會令人憂慮。因為中國大陸會培養自己IC設計產業,不會讓你台灣的IC設計業超過它的。而且定向中國大陸、變成一個中資公司後,還能走向國際嗎?外國也許會對你設下市場障礙。所以前提是你的長遠策略是要走向國際,那政府就會幫你忙,再一起思考你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要怎麼搭配。

新產業舊官僚怎麼辦?

新產業出來,卻用舊法規去管,是很大的問題,可是要那些舊法規的人換個想法去管新產業,也很危險,因為他不曉得那是什麼東西。所以需要一個新的立法,讓新產業有較大空間去發揮。政府的眼光也要夠快,能看到新產業的機會。

年金改革出什麼菜?

如果沒有各政黨背書,年金問題很難解決,因為這裡面有太多矛盾在,改革一定會傷到每一個人,沒有加入的政黨也會代表其他利益團體,反對年金改革會議的結論。所以輿論一定要去要求各政黨都參加年金國是會議,先就幾個大原則達成初步共識,例如,先確定是不是要延長退休年齡、提前退休的人要不要少領退休金,如果有共識,以後就不要再吵這些事。先把原則問題確認,才有下一步。

長照政策會怎麼做?

國民黨一長照政策是每年要花一千多億元辦保險,但長照產業都還沒有建立,保險開辦之後只能請外勞,那台灣長照產業永遠起不來。民進黨的做法是先找最需要的人先照顧,不是每個人都有權利申請長照,這樣剛開始所需要的錢就不會很多,每年四百億左右,同時先把產業做起來,未來才有再推全民長照險的可能性。

撰文者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63

深入認識新閣揆林全

2016-03-21  TCW

「林全讀《金剛經》,而且把《金剛經》都背熟了!」 自從總統大選後,我們就開始關注閣揆人選,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競選期間擔任重要幕僚的林全,一直是呼聲最高者。

農曆過年前,編輯部就著手準備,以最可能出線的林全為目標,進行廣泛且深入的採訪。同事分頭採訪了他大學時期的同學、友人、政壇上互動較深的朋友、在小英身邊共事的人士,也特別南下到他小時候住的左營眷村查訪等。

讀《金剛經》,原來是他卸任財政部長後,扁政府時期的政務官,因阿扁涉貪,陸續被政治追殺。在被檢調偵查的暗黑日子裡,他就靠著念《金剛經》度過低潮。

但,我們形容他是金剛閣揆,其實不全然因為他讀《金剛經》,而是他的個性與行事風格。朋友形容他:「對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會非常反彈。」擔任政務官期間,他不屈從於上意、痛恨關說,凡事依理行事,有如金剛之身一般。

採訪中發現,輔大商學院神父張宇恭寫給他一句話:「做事情難免得罪人,若好人不罵你,則壞人便罵你;若壞人不罵你,則好人便罵你;如果人人都不罵你,那麼你就成了鄉愿。」這句話影響他的一生,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的處世風格了。

蔡英文宣布他擔任閣揆前夕,他接受我們專訪,談他的政策藍圖及接任閣揆的內心想法。一位新閣揆的誕生,關係未來新政府運作是否順暢,他是什麼樣的人?他的施政理念為何?值得每位關心國家發展的人士,一起來認識他。

為了讓讀者與全球趨勢接軌,自本期開始,我們與紐約連線,取得授權,同步刊載美國《Inc.》雜誌的內容。《Inc.》是一本熱愛創新、敢於跳脫框架的雜誌,在一九八一年,賈伯斯連麥金塔都還沒完成,他們就搶先全球,成為第一本以賈伯斯為封面的雜誌,預言他將改變世界。

我們相信《Inc.》可以幫助讀者,洞見科技與商業間複雜的脈絡,永遠在明天之前搶先一步。

撰文 / 謝春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80

金剛閣揆林全 不屈從上意 為何歷任總統都搶著要他?

2016-03-21  TWM

在台灣政壇,林全是特殊品種,他在國民黨深藍鐵票區長大,卻受兩位綠營總統器重。 幼時搭拖板車上學,大學躲廁所借光念書,神父的一封信,改變他的一生。 他背《金剛經》,安頓政治的黑暗,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他的堅持與頓悟,成就無所畏的強韌性格,也將主宰台灣,步入金剛閣揆的世代。

母親不贊成我再出任政府官員,她害怕不斷接到眷村街坊的電話,劈頭問:『你兒子幹嘛去民進黨當官?』」林全出任閣揆的消息傳出第一個上班日,林全接受專訪時苦笑說:「早上電視台就去我太太工作的學校堵……」他嘆了一口氣說:「母親與太太都不希望我出任公職,我不僅要說服她們,也要說服我自己。」閣揆人事案,林全從拒絕到接受。問起蔡英文如何說服他?「是我自己說服自己」,他以「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來形容自己回鍋政務的心情。

他說:「二○○六年離開政壇後,我開始可以enjoy(享受)生活,享受自己的一片天,但如今又回到政治原點。」連日為內閣人事忙碌的林全,疲倦地推推眼鏡說:「若沒有進入政府,就沒有話語權,如果你覺得有使命,還有責任、 還可以改變……很難說服自己,放下不管。」從蔡英文參選到當選總統,這四年多來,每當有重要人事案,從副手搭檔到閣揆人選,林全的名字一定被媒體指名。

「不會是我」、「最好不要找我」這是林全慣用的回答,他是最熱門的核心幕僚,也是把自己推得最遠的旁觀者。

為什麼他會有此反應?綠營的賞識與鐵藍的血統在他身上交錯,讓林全在三次政黨輪替中,成為台灣政治史上,違和感最強、融合感最密的新品種閣揆。

深藍眷村的綠營閣揆

「高階軍官的小孩搭巴士上學,而我,是搭拖板車的那一群。」「與有榮焉?我們當然為他高興,但有說不出來的糾結,如果他是出任國民黨的閣揆,我們的村裡,應該會高興得放起鞭炮來……」林全出任閣揆的消息傳來,高雄左營眷村裡一片冷寂,就算報架上的頭版都是林全的照片,合群里的里長倪同慧苦笑:「這是深藍鐵票區,出了綠營的閣揆,大家心情錯綜複雜。」「國民黨今年選舉,仍在這裡拿到九八%的得票率,很嚇人吧。」倪同慧送我們到眷村外頭,選舉雖已經過了兩個多月,但眷村庭院內竹竿、改建十四樓的窗台上、社區活動中心大門,四處可見,國旗逆著風鼓鼓的搖動著……,似乎在招喚那個回不去的時代,與撞上來的未來,一同被框在竹籬笆的時空中。

「這就是林全的老家……」當地居民指著海景路與緯九路交叉的一片空地,國民政府遷台後,左營全盛時期有二十二個眷村。自治新村位於眷村的東北角一隅,相較旁邊獨門獨院、花木扶疏的明德新村(將軍官舍),當初為了安置大量湧入的士兵與眷屬,軍方找了一塊空地,蓋了一大片連棟平房,取名為自治新村。

「每天上學,學生搭上軍用巴士,大夥一路唱著反共 ……反共……大陸去,連續唱上十幾首軍歌,才會抵達左營海軍國小。」行政院新聞局前局長趙怡的父親趙錦龍,是海巡署首任處長,幼時舉家遷往左營眷村,在他記憶中每到國慶,總會有穿著紅短褲,打著赤膊的蛙人,在眷村繞行跑步呼口號。「那是一個封閉的年代,左營眷村是一座神祕城堡,外面的居民要進營區,得有通行證。」城堡內的世界,也充滿階級。林全的上學記憶是:「高階軍官的小孩是搭軍用巴士,中階軍官的小孩搭軍用拖板車,我是搭拖板車的那一群。」林全的父親林守一是江蘇淮陰人,一九四九年與妻子林許永清自上海撤離來台後,加入海軍。「父親不是軍校畢業,在軍中只能當文職,沒有升遷機會。」在林全記憶裡:「十二年,父親只升了一級,中校退伍。」後來林守一離開軍職,到高雄港務局總務單位。

「他對社會的公平正義非常在乎,與他出身中階軍人子弟背景有關,對任何動用權力施壓的事情,他幾乎是毫不留情地說,不!」林全財政部長任內,擔任政務次長的楊子江,是林全留美期間的同學,他觀察林全對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有很強烈的反彈,誰的帳都不買。

不愛念書,卻懂領導同舟社獲好評,他說:「不能社長一人累,而是要讓一群人累。」「做事情難免得罪人,若好人不罵你,則壞人便罵你;若壞人不罵你,則好人便罵你;如果人人都不罵你,那麼你就成了鄉愿。」這是輔大商學院張宇恭神父二十年前寫給林全的一句話。林全說:「每當我在官場上,覺得挫折與無力時,就記起這句話,當作自己振奮的動力。」「從小我的功課並不突出,高中沒上第一志願雄中,就選了左營高中。」林全心裡打著算盤,左營高中就在營區旁,「我不喜歡吃隔夜蒸的便當,離家近,可以吃到媽媽中午送來熱騰騰的便當,而且可以睡得比較晚。」一九七○年,成績普普的林全,竟然第一次就考上輔大經濟系,「連我爸爸都很驚訝」。眷戀媽媽便當菜的林全,離鄉背井從左營北上,住進了輔大男生宿舍「仁愛學苑」。「發現這邊的宿舍好舒適,全天候供應熱水,餐廳又乾淨。」林全說,自己一點都沒有不適應,碰上剛從西班牙留學歸國的張宇恭神父當舍監。

在林全的眼中:「神父年輕瀟灑,口才又好。」「他對我們的品德與體魄上,都有嚴厲的訓練。早上同學賴床,神父還會拿出水槍伺候。」一九二五年生、祖籍安徽蕪湖的張宇恭,早年因中國淪陷,與七位同學流亡越南,輾轉申請到西班牙德烏斯托大學念經濟學碩士。

一九七一年來輔大任職,創辦了商學院(後改為管理學院),是影響林全一生最關鍵的老師。

一九九五年林全離開學界轉往政壇,內心有所掙扎,張宇恭親筆寫信鼓勵:「要好好為國家付出。」師生長達四十年的書信往來,晚年張宇恭失智手抖、無法再提筆寫信,近兩年臥病在安養中心,鮮少開口。

「去年幫神父慶生,他一直不講話,我以為他已經不認得我了,」直到離去最後一刻,林全不死心再問一次:「神父,你記得我是誰嗎?」九十一歲的張神父突然抬起頭:「林全,我知道是你啊。」令林全心中激動不已。林全形容:「他好似在我人生學習的道路上,種植了一棵智慧果樹,供我盡情的摘採。」「神父是很有組織頭腦的人,也很會挑人。」擔任張宇恭祕書三十多年的輔仁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長王翠蘭說:「當初台灣處於退出聯合國的動盪,神父認為強國必須從教育扎根。他指派林全成立同舟服務社,協助家貧青少年課後輔導,林全並不是功課最好的一位,但卻是最有領導力的一個。」「我興沖沖地跑到布告欄張貼海報,歡迎新莊國中學生來上課,一位女同學冷冷地說,你的功課都要人家輔導了,還要輔導人家?」林全講起這段往事,大笑起來。輔大同學李孟祥回憶:「他很有表演天分,同舟社去八里安養中心時,林全逗唱的相聲,表演逼真的江蘇鄉音,讓老榮民落下淚來。」「但一旁的修女卻笑得東倒西歪。」林全對自己的笑果,記憶深刻。

同舟社當初是男生宿舍發起,為了擴大社員,林全還招攬食品與家政科系女同學加入。李孟祥回憶:「同舟服務社包的水餃又飽滿又營養,在服務安養中心老人家時,大獲好評。

同舟社在校園口碑大開,社員人數從二十人,最高衝到八百多人。」「社團成立兩年,同舟服務社就獲得全國十大績優社團獎,當初的頒獎人就是蔣經國。」林全說:「獲獎的事情,讓我省思,社團要成功,不能讓社長自己一個人累,而是要捉住一群人,讓他們累到半死。訣竅就是不斷開會,讓他們發揮,大家從中獲取成就感,並達成共識。」「找到共識,是解決難題的第一關。」林全談到新政府上任後,如何解決國民年金破產危機時,第一要做的事就是開朝野的國是會議。這些都是社團期間學到的溝通力。

「目標清楚,執行精確。」李孟祥說,林全具有堅持的人格特質,當初為了強化經濟學,他搬去與功課好的老菸槍同學同寢室。因忙於社團,疏忽功課,考試臨時抱佛腳,「宿舍熄燈後,林全還跑到理學院的廁所借光念書。」一場牛排宴,自此步入政壇「在我從政過程中,太太與母親,都受到不小壓力。」「要去市政府,我有兩個條件,」林全對著陳師孟(時任台北市副市長)說:「我不加入民進黨,也不參加輔選行程。」「他是一個把醜話說在前面的人,開誠布公。」一九九五年,林全第一次見了陳水扁,他老實承認:「抱歉,市長先生,這次的選票,我是投給新黨趙少康,不是投給你的。」扁政府時代的幕僚觀察,林全的乾脆、坦直,反倒受到陳水扁的信賴。

「阿扁剛上任台北市長沒多久,財政局長洪德生因雙重國籍下台,阿扁要我找人來接替財政局長。」 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陳師孟回憶:「找上林全是因為他專業、聰明、口才便給,重點是,他是外省人。」一九九四年底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的陳水扁、新黨的趙少康、國民黨的黃大洲三方角逐,是台灣選戰中政黨對決最激烈的一戰。最後勝出的陳水扁擔任首都市長後,透過市府小內閣的布局,想要弭平社會上族群對立的情緒。

「陳師孟找我諮詢,我想到在政大財政系任職的林全。」當初引薦的中研院院士、國科會前主委朱敬一回憶,與陳師孟、林全三人約在紅屋牛排館會面。那一餐,改變了學術界的林全,讓他意外地踏上政治之路。

當時,林全心中不是沒有掙扎的,因為這場意外之旅,與他原本的生活,是兩個世界,除了要放棄他喜歡的學術工作,更是直接衝撞他的原生家庭。

林全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姊林珍珍曾在中正預校教書,弟弟林培是留美航太工程師,曾在美國波音工作,母親一向是國民黨優秀黨員,還曾經北上接受黨部頒獎。林全當初進入台北市政府時,母親走在路上,還常有人跑來質疑:「你兒子……怎可以跑去民進黨那邊……」 二○○○年陳水扁當了總統,林全又隨著進入中央政府服務,母親在眷村的牌搭子更少了,最後,只好北上定居木柵,每天搭公車從山上住家到政大打太極拳。

「在我從政過程中,太太與母親,都受到不小壓力,我要跟她們說抱歉。」 二○○六年元月,林全請辭財政部長時,說出心中愧疚,當時他從政十年,已經傷痕累累。

面對關說,把對方訓一頓連阿扁、扁嫂都拿他沒轍 「那個林全……誰的話都不聽的。」二○○二年林全剛接任財政部長時,當時隸屬財政部的海關單位,因某高層人士位置空缺,包括府院、立法院都有聲音湧入部長辦公室,希望林全考慮「特定人選」。

有一天,林全找了當事者,鐵青著臉問:「我到財政部第一天講的話,你還記得嗎?」「絕對不准關說」「為什麼還動用關係關說?」 這位關說者,最後沒有爬上預期中的位置,但林全也為此吃足苦頭,屢次遭立委質詢修理。

○四年,二次金改期間,金融圈人馬遊說四起,有一天,某派人馬放出「林全部長已經打過電話交代……」 耳語傳到扁嫂吳淑珍,她當下反應:「怎麼可能?那個林全……誰的話都不聽的。」言下之意,連官邸指令都叫不動,遑論幫業者說項。林全曾經說過,當初陳水扁為了陳敏薰爭取大華開發董事長案,遭他拒絕:「阿扁總統氣了二個多星期……但,後來也就算了。」「林全可以這麼大牌,不買單,是因為他是靠專業被延攬進來的,不是靠派系堆疊上來的,隨時可走人。」親近林全的友人說:「他不太在乎人情世故與關說壓力,在講究革命情感的民進黨圈內,他的人緣也不太好。」交手20年,馬對他又愛又恨當選市長想留任他 後又因《財劃法》對他開炮林全大二那年,一九七一年碰上台灣退出聯合國,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我們能為這個苦難的國家做些什麼?」存在苦悶年輕人的心中。

林全說,自己從小被訓練忠黨愛國,大二那年被推舉參加國民黨知青黨部訓練營,當時負責的黨部書記是總統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訓練營都是台大學生,只有我一人念輔大,年紀最小。同桌吃飯時,一位台大哲學系的學生發言搞怪、造反,馬鶴凌生氣地指著鼻子罵:『台大學生有什麼了不起?我兒子就是台大的。』」後來林全才得知,原來他的兒子是馬英九。

直到進入官場,林全真的與馬英九過招了。二○○二年,因為《財政收支劃分法》,馬英九以首都市長身分,率領藍營縣市首長對當時的主計長林全開炮,搬出陳水扁競選總統的「政策白皮書」﹐質疑撰寫白皮書的林全立場改變,「中央集權又集錢」。林全則反駁﹐將錢、權下放地方﹐絕不是如馬英九所提的,將財政分配以固定比率入法﹐因為這將造成貧者越貧﹐可見馬英九「根本沒有看懂白皮書」。

「一九九八年陳水扁落選台北市長時,勝選的馬英九希望林全留任財政局長。」林全的友人透露,馬英九當選市長後,找了林全兩次,但仍未留人成功。二○○八年馬英九選上總統,在當選記者會上被問到「用人是否會不分黨派?」他回:「我用人是不分黨派,但有些人會……」最後馬英九吐露:「譬如,林全局長當初我留他在市府團隊,就被拒絕了。」提到「婉拒所付出的代價」,林全講了一個親身經歷。當初「同舟服務社」課後輔導效果很好,教官找上他:「新莊某分局警官,他的小孩想要參與輔導,你處理一下。」由於對方資格不符,林全拒絕了教官關說。「結果,沒多久,我就被趕出仁愛學苑(宿舍)。」「這件事情對我是很好的學習,關於拒絕的拿捏。」事隔四十年,林全回母校與台下同學分享,「如果要婉拒,得先想好一套委婉的婉拒方法。當初我沒有讓教官有台階下,讓他無法跟警官交代,導致自己連宿舍都沒了。」脾氣雖硬,也懂得退讓「他不是最綠的,卻是綠營政務官中,最得寵的。」林全的脾氣雖硬,但是官場上的察言觀色,也慢慢摸出分寸的拿捏。

二○○五年他在立法院推動最低稅負制時,遭到國民黨立委彌漫情緒性的反對,要求他要將海外所得課稅一併納入;林全雖知道這部分執行效果並不大,但仍將該立委意見納入。好友楊子江觀察:「他滿務實,知道做不到,不一定要克竟全功,也會退讓。」前立委邱太三也表示,當初林全會先觀察財政委員會哪些委員反對,並請他事先打點。在政策推動前,對於遇上反彈時,要如何因應?林全都會先沙盤推演。

「他不是最綠的,但卻是綠營政務官中,最得寵的一個。」某位民進黨立委吃味地說道,林全在扁政府時代屢扮黑臉,卻越黑越紅。

○四年陳水扁競選連任前一個月,擔任財政部長的林全,破天荒邀請「證券期貨業者」到東部洗溫泉,辦座談會。這些操作上千億元的業者,提出洋洋灑灑調降期貨交易稅、放寬投信募集新基金等十多項建議,林全也都全程聆聽,提出改善計畫。

「他進退得宜,韌性強,才能在官場生存這麼久。」林全在政大的同事曾巨威,就曾以「好媳婦」形容林全在民進黨政府中異數生存的特質。

產業經驗,綠營最豐富台積電登陸?「若控制技術、人才不外流,沒有阻擋的理由。」三月三日,在蔡英文與半導體業者閉門座談會議中,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希望新政府能對IC設計業有更開放的政策,盼能開放陸資參股、對外廣招人才。只見坐在蔡英文身旁的林全時而低頭疾書,時而傾身靠向蔡英文,補充提醒。

二○○六年離開政府後,林全應該是綠營中,最具產業經驗的人。包括世界先進董事長、和碩獨董、東洋董事等,這十年,林全總共擔任過七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董事、獨立董事等職務,推估年薪逾千萬元;出任閣揆後,得全部請辭,朋友笑稱:「損失慘重。」「張忠謀非常器重林全,當初世界先進董事長出缺,張忠謀擔心大股東行政院開發基金會推派不適當的人選,跑來行政院要人,指名希望由林全擔任。」親近林全的友人表示,當時扁政府想安排他出任證交所董事長,但林全後來還是選擇從未涉獵的科技業,「他是喜歡挑戰的人,從產業立場來看政策,又是不同視野。」在世界先進期間,張忠謀每月固定單獨與林全會面。但這種緊密關係,也引起了藍營的質疑。

一六年總統大選前,經建會前主委尹啟銘在媒體上投書,「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民進黨,對政府開放台積電十二吋晶圓廠獨資登陸為何悶不吭聲?業界盛傳,數月前蔡英文拜會張忠謀,等民進黨獲勝後,將會開放台積電登陸。」林全事後反駁,尹啟銘講的不是事實,這也不像蔡英文會講的話。新政府對於台積電登陸的態度, 他在選前表示:「只要技術和人才外流的問題可掌控,這個案子沒有阻擋的理由。」十年前,林全推行最低稅負制,強調縮短貧富差距,向富人拔毛,企業家都對他頗有微詞;但這十年林全自身的「產業之旅」洗練,對產業發展又有不同的視野。他說:「這十年產業的訓練,給我很大的啟示,唯有身歷其境,才知道企業困境在哪裡。」 日前紫光想購併矽品,有別以往民進黨人士對陸資態度,先拉起「國家安全」警戒線,林全提出,「有利企業發展、有利產業發展,及不危及國家安全」三項前提,不反對陸資來台投資。

先畫紅線,逃過政治清算「這個司法機關,沒人幫我辯護,我得為自己辯護。」「他是一個畫好線,再布局的人,非常謹慎。」曾經跟林全在台北市財政局工作的學妹陳春回憶,「一九九七年台北市政府要招標一○一案,發現投標的國揚集團有些狀況,他就跳過層級直接指派一位認真的股長,審閱所有招標條件,並重新開標。」 後來一○一由中華開發得標,一年後,國揚集團爆發財務危機,興建工期一波多折的一○一也逃過一劫。

「林全是一個聰明、懂得圓融的人。他碰到陳水扁這種老闆,卻可以在二次金改全身而退,因為他會畫防火線。」一位扁政府的官員如此分析林全,可以如此核心,卻又可閃過司法清算的火線。

「林全二○○六年卸任財政部長後,一一年我們兩人合著了《經濟新視野》一書,被大陸的書商相中,要發行簡體版;但要求調整內容關於台灣地區用詞,我與林全都反對,因而取消發行計畫。」與林全一起寫書的朱敬一說:「雖然我們已經離開政治,但他仍小心翼翼,不讓自己成為政治標的。」「政策是我的興趣 ,政治是我的陰影。」林全去年接受訪問時,提到從政二十一年的心情。「看到政策為社會帶來改變,就充滿了成就感。」「但二○○八年後,看到政府以司法對民進黨政務官做的政治清算,讓我無力。」「邱義仁(行政院副院長)、謝清志(國科會副主委)他們為國家做事,為何要被收押?證據是什麼?司法過程很多程序正義都沒做到,當時我的心中很多疑惑,也有怨。」一○年起特偵組以偵辦「二次金改」為由,以證人身分多次傳訊林全,「當時連部長辦公室一百多元買披薩的發票,都拿出來問。」朋友形容,處事謹慎的林全,也陷入這場暗黑角力賽中,心情沮喪。

林全在特偵組直接對檢察官說,「把你懷疑的,全部拿出來,我一一寫給你。」他花了兩個月時間,把三年多財政部長任內的行事曆,逐一翻閱,包括跟誰吃飯?跟誰見面?「我每天上網去找新聞,比對、佐證我的行程。」「這個司法機關,沒人幫我辯護,我得為自己辯護。」在一片肅殺之氣,就連辯才無礙、思路清晰的林全,也感到無助、無奈。

當時他接觸到旅美航運實業家沈家禎居士撰寫的《金剛經的研究》,最後一段,佛說了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吸引著他。「我睡不著,就會默念一段。」林全認為《金剛經》中,有人生哲學,存著修福消業的智慧。在現實殘酷與自我頓悟中,他念著念著,「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翻著翻著,三個月後,竟背下近六千字的《金剛經》。這也是他在凶險的政治中,怡然自處的憑藉。

「自治新村六十六號」。一九七四年的輔大畢業紀念冊上,林全填上這個通訊地址。如今舊址拆除,自治新村從六十多年前的空地蓋起,又回到一片空地。

林全的官場生涯,也存著不可逆的輪迴。一個眷村小孩,兩代省籍糾結,三次政黨輪替,他置身其中,再度被歷史的洪流推上浪頭,迎向下一個挑戰。

打電玩,也打太極的雅痞閣揆林全講話很快,腦筋轉得更快,加上他開口前,手裡永遠拿著小抄。這種架式,一上場,就給足對手壓力。

政策上精明銳利的林全,生活上卻是典型的雅痞族。

「我的人生沒有太多安排,直到高二才開始想到念書這回事。」林全說自己是會念,但不喜歡念書的人。數學一向不錯,但英文傷腦筋,形容詞與動詞搞不太懂,念書時,常常求救於弟弟林培。

這幾年,因為林全迷線上遊戲,跟各國玩家一起打。「現在英文口語溝通突飛猛進」,「常常開會休息時,看到他躲在一旁,拿起平板,繼續練功。」朋友觀察射手座的林全,對生活品味,涉獵廣泛。

至於戰績如何?林全露出滿意的笑:「分數很前面。」但他也承認,在蔡英文當選總統那一天,他就結束了電玩生活,因為「假期結束了」。

近年他跟著以前財政部的同仁一起拜師學太極拳,「這陣子因為腳傷,暫時沒練。」朋友透露:「因為老婆想學國標舞,林全假日也陪她到忠孝東路國標舞老師戴文富那邊上課。」林全2002年再婚,妻子吳佩凌小他19歲,是政大時期的學生,曾在市府與主計處期間擔任林全祕書。從衣著搭配到飲食照顧,吳佩凌在他生活上,細膩打點,林全歌藝不錯,但酒量頗弱,朋友聚會時,他的杯中酒大部分都是海量的朱敬一「代為處理」。

2006年卸任財政部長時,他對媒體說:「很久以前我就在數饅頭了,行政院的工作滿辛苦的,有時候早晨起床,看到外面天氣這麼好,很想出去逛一下,但因有責任在身,不能如願,對自己很不公平。」原本他要點一首《歡喜就好》當作自己臨別歌,結果當天音響壞了,他笑稱:「改天有空做客再來唱。」沒想到,10年之後,他重返行政院,已是院長了。

(陳玉華)

拿出白紙黑字 證明清白

從1995年踏入政壇以來,林全一向自認行事坦蕩,不曾越過道德紅線。然而,卸任財政部長後,林全卻因力霸掏空案及台新彰銀合併案,兩度被指控以行政權圖利特定業者,遭移送約談,但並無事證顯示林全涉及不法。

林全將這兩起事件視為「政治追殺」,始終難以釋懷,一度因此不願再涉足政治。

2008年的最後一天,審理王又曾家族涉嫌掏空力霸與東森集團案的台北地方法院,突然大動作告發包括林全、李庸三等歷任財政部長在內的十五名官員,未糾正力華票券違法事項,一再同意力華超授信貸給力霸集團的紙上公司,有恃行政權包庇、圖利王家嫌疑,將全案移送檢方偵辦。

林全隨即發表聲明指出自己在部長任內,從未經手、核定力華票券紓困與後來的展延案公文;況且力華票券早在1999年就出現關係人過度授信,財政部也於2002年做出力華票券三年內限期改善過度授信處分,但仍無法改變遭移送事實。

事後,調查局一度約談林全,隨後本案即不了了之,林全至今未遭起訴,卻也未收到簽結通知。

2009年1月9日,行政院公布「二次金改報告」,時任財政部長李述德又在記者會上指控台新金標購彰銀時,林全擔任部長的財政部,在2005年7月20日公告,7月21日就完成標購,當中是否涉及不法,須深入調查。

但林全1月10日立即出示文件澄清,彰銀2005年6月24日公告招標增資案,7月22日決標,至於「得標者可取得彰銀經營權」的新聞稿,則是7月5日發布,相關資料在財政部人事處網站上都還找得到,絕無一天之內完成標購情事。

儘管在兩起案件中都毫髮無傷,林全私下仍多次大吐苦水,感嘆卸任政務官遭政治力透過司法追殺的可怕。

(鄭閔聲)

撰文 / 陳玉華、陳前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00

林全內閣 當心「途徑依賴」問題 一份新閣員名單 隱藏的思惟與窘境

2016-05-02  TWM

蔡英文當選總統三個多月,林全內閣成員千呼萬喚始出來,部分部會首長甚至有難產之虞。 「英全體制」用人與找人出現了什麼問題,未來該如何解決?

「我找了七個人都沒有答應,原因都是這個位置太困難了,後來我放棄找業界,找公股公司的人還是被拒絕,他是我最後一張牌!」準行政院院長林全在宣布櫃買中心董事長丁克華擔任金管會主委時,曾如此感嘆。

這段話,既凸顯了台灣近十年來日益惡化的「人才不願出任公職」問題,或許也是林全內閣人選截至目前被許多評論認為「了無新意」的原因。

用人太保守!

新內閣平均年齡史上最高

新意不足的評論,首先針對年齡而來。林全內閣是台灣民主化以來,內閣平均年齡最高的一屆,就目前已公布的名單,平均六十.七歲。

民進黨大老林濁水指出,李登輝執政時,一九八九年李煥組成解嚴後第一任內閣,平均五十九.五歲,此後每次改組平均年齡就降低一次,降到蕭萬長時期五十六.九歲。陳水扁執政,從唐飛內閣平均五十五.七歲,一路降到二○○五年謝長廷內閣四十九.九歲。但馬英九政府劉兆玄內閣平均五十七.七歲,陳沖內閣平均五十八.二歲,「內閣越來越老,越來越找不到人,國家不知要到哪裡找人。」當然,年紀大與執政能力不能畫上等號,在美國,雷根以七十歲高齡出任總統,不但開啟「雷根時代」,也贏得人民愛戴。可見,民眾不一定在意內閣成員年紀大不大,只關心問題能不能解決,以及政府有沒有計畫性地培育人才。

只是,蔡英文從○八年擔任民進黨主席後,就強調權力世代交替的重要,民進黨一六年能重返執政,年輕世代的支持是重要推手。但四十六歲的準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在扁政府出任青輔會主委時三十四歲,無論當年或現在,都是內閣最年輕的部會首長,顯然過去八年來,泛綠陣營在人才養成上,猶在原地踏步。

另一方面,林全內閣把相對年輕,但也在五十歲上下的吳志中、邱垂正、龔明鑫、詹順貴、陳吉仲等,分別放在外交部、陸委會、國發會、環保署、農委會等副手位置,擺明先歷練,未來可望扶正,但也凸顯用人態度相對保守,這會不會形成「英全體制」的執政風格,值得觀察。

「內閣平均年齡高,是因用人不夠大膽,比較年輕的人只敢放次長;年齡不應成為標準,但若都沒有年輕一輩來當政務官尤其部會首長,長遠來看是大問題。很多領域應該讓年輕人出來做,卻未考慮,難道只有鄭麗君一人可用嗎?」政論名家、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點出這個問題。

換言之,年齡雖然不一定是問題,但用人有沒有打破「途徑依賴(指人們一旦做了某種選擇,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不能輕易走出去。)」才是問題。

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日前就以〈新政府不可陷入途徑依賴〉為題撰文指出,新政府說要革新、採新經濟發展模式,卻又嫌年輕一代學者沒有執政經驗,忘掉蔡英文當年是以四十歲出頭、沒什麼執政經驗的學者從政而一鳴驚人。他並指出,新政府任用大批「有經驗」的前朝官員入閣,「也許有些確是人才,但他們若不檢討和承認過去政策的錯誤,則可能仍被那時的觀念帶著走,甚至為了掩飾當年的錯誤,而讓未來政策再錯下去。」「希望這些官員和他們的上司都要切實檢討,不要被過去不恰當的政策和思考牽著鼻子走。」陳博志提醒。

閣員太難找!

凸顯國會育才效果不彰

除了年齡問題,外界非議的另一重點,在於政壇繼「台大法律幫」後,由於丁克華及準財政部部長許虞哲,都是林全的政大財政研究所同學,加上主計長朱澤民也系出同門,因此看似出現「政大財稅幫」。

但如林全所說,金管會主委是「找了七個人都沒答應」之後的結果,且據了解,關於財政部部長人選,許虞哲也不是第一位被徵詢的對象;換言之,「政大幫」或許是在人才難覓情況下的巧合,最重要的還是必須檢驗這樣的用人、這些新內閣的施政,是否存在「途徑依賴」的思惟。

進一步而言,各國國會均有培訓執政人才、成為內閣「牛棚」或「農場」的功能,除內閣制國家,美國總統也大部分是國會議員出身,國會是最好訓練新人與國家領導人的場所,但台灣這項功能不彰。

「過去陳水扁與馬英九曾想把國會與內閣連結,但之前立委素質不佳,一軍不願進國會,就沒部長可找,惡性循環下來,林全內閣又想排除國會議員與政黨的影響,更找不到人,但不透過國會培育人才,將來怎麼辦?」林濁水說。

人才需要土壤才能茁壯,在此過程中,政黨、民意機關與媒體也應扮演正面力量。既然大部分部會首長已就定位,執政團隊應盡速提出願景,並以實際作為交出施政成績單,才不負人民所託。

撰文 / 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42

獨家調查》五二○前,上市櫃新「門神」出爐 獨董大缺貨 林全千萬薪酬換誰領?

2016-05-23  TCW

政府改朝換代,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大洗牌,出缺達六百多個,哪些公司該關注、哪些是地雷,本刊獨董名單教你看眉角。

這是獨立董事(簡稱獨董)「大缺貨」的時刻,也是,史上獨董「換血」最激烈的一年。

依據金管會行政命令,從去年開始,遇到三年一度董監改選的上市櫃公司,都必須設立獨董,預計明年六月底前全數增設完畢。今年正逢政黨輪替,舊「門神」退場、新「門神」上場。讓獨董話題炒得夯,位置搶得熱。

「綠下藍上」超明顯

和碩林全請辭改換丁守中

新政府入朝為官者,避嫌辭去獨董;舊政府總辭下台後,藍營官員則閒暇大增,和碩在新閣揆林全辭任獨董後,改選任前藍營立委丁守中、前政務委員薛琦與曾任綠營財政部次長的楊子江。友達獨董陳添枝出任國發會主委、改由前經濟部長施顏祥遞補,「綠下藍上」形成明顯對比。

根據《商業周刊》獨家掃描各上市櫃公司今年股東會議事手冊,發現還有更多前朝官員將成為獨董。例如,信義房屋就延攬了曾任國民黨組發會主委與新聞局局長的蘇俊賓,春源鋼鐵找了受馬英九、王金平政爭牽連下台的前法務部長曾勇夫,就連由大陸晉江來台掛牌的F-再生,都找了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事務部副主任李俊德擔任獨董。

中纖曾高薪聘請前總統陳水扁親家趙玉柱擔任子公司顧問,今年董監改選,獨董由與連勝文關係友好的國民黨中常委李德維續任。

最有意思的變化,莫過於大魯閣找來綠營國營會前副主委林文淵擔任獨董。大魯閣由國民黨前立委謝國樑家族經營,過去曾延攬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擔任董事。

另一方面,算一算綠營光是新閣揆林全辭掉的三席獨董、兩席董事,新國發會主委陳添枝的四席獨董,新經濟部長李世光的三席獨董,三個人就釋出十二個位子。

根據證交所統計,今年股東會改選前,尚有三百一十二家公司尚未選任獨董,以每家至少需兩名計算,未來將新增六百多個獨董職缺。而包括華碩、大立光等國際級的知名公司,都還未選任獨立董事,等於為社會賢達們開了一大扇兼職之窗。

獨立董事,顧名思義就是要在董事會中扮演獨立監督公司經營者的角色,當年曾經參與制度設計的交通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葉銀華分析,過去台灣雖然有監察人制度,但對監察人資格只要求不在公司出任職務,導致許多監察人都是大股東派任,甚或是董事長親戚。引進獨立董事制度,要求獨董不可由法人派任,必須獨立於管理階層,不可有業務往來、不能是親屬等等,就是為補強漏洞。

但實務上,獨董仍必須在股東會選舉時獲得大股東支持,才可能當選,每逢股權經營戰,獨董席次照樣被算得精。

今年智擎生技董監改選,出現了大股東與公司派不同調,各提名人選對打現象,就連甫辭去智擎董事的林全出面斡旋,也搞不定。

葉銀華分析,獨董的設計是為了讓董事會能夠增加外部影響力,但的確可能由董事長好友出任,才會設計以資訊揭露來補強功能,包括獨董薪酬、出席、決議等等,都有公告可查。

由於部分公司給予獨董優厚薪酬,讓這個職缺成了許多人眼中的肥貓。例如,林全須放棄近兩千萬元薪酬,陳添枝損失千萬年收入,雙雙「虧很大」。根據《商業周刊》整理各公司年報資料,靠董事長、董事、獨董等職務領超過千萬元的前朝官員,還包括林信義、魏啟林、陳瑞隆等人。

但根據年報的資料顯示,在近一千六百家上市櫃公司中,獨董每年薪酬絕大多數都是落在最低階的零到兩百萬元級距,薪酬並不算高,只有不到五十家公司的獨董酬勞高於兩百萬元。

電子、金控最慷慨

虧損時該給酬勞一毛不少

其中電子業與金控公司對獨董最為慷慨,獨董薪酬手筆最大的,當屬台積電與和碩,一年薪酬都高達一千萬元以上。

宏碁多年來將獨董薪酬定在五百萬到一千萬之間,就連公司虧損時也不縮水;傳產業由上銀拔頭籌,獨董薪酬也超過五百萬元;金控公司除了公股金控與新光金以外,獨董都有兩百萬元以上水準。

除了前官員,到底哪些社會賢達才能享受如此禮遇?台積電獨董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美國德州儀器前董事長延吉布斯(Thomas J. Engibous)等人,都是國際有名人物。

獨董薪酬超過五百萬元的聯發科,找了交大前校長吳重雨以及甫辭任的陳添枝,台哥大聘任法律界購併第一把交椅的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上銀則是找兩位老銀行人撐腰。

「上市櫃公司延攬獨董的策略不外乎三類:懂產業、懂財務、懂法律。」證交所公司治理部經理鄭村分析。

從異業人選看策略風向

雄獅找詹宏志,為做網媒電子業熱愛找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工研院院長、大學教授不稀奇,生技醫藥業愛找醫師也很正常,但往往跟行業看似不相關的人選,才有玄機可瞧。葉銀華發現,從獨董可以看出公司未來發展策略。

如鴻海找來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機器人專家」台大資工系教授傅立成,展現在新創、生醫與機器人產業著墨的企圖心。王品集團、阿瘦皮鞋邀請知名導演吳念真擔任獨董,也是導入文創能量的新嘗試。

車用電子這幾年大紅,早早就開始布局的佳世達,接連邀來中華汽車前總經理蘇慶陽、福特六和汽車前總裁沈英銓擔任獨董,就可看出端倪。雄獅旅遊積極經營自有網路旅遊媒體,找了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精通資訊管理的台大教授游張松當獨董,取經意味濃厚。

今年改選董監的國泰金,也首度延攬兆豐金控前董事長蔡友才與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前者是公股行庫中,最積極打「亞洲盃」的董座,後者則有「購併先生」稱號,暗示國泰金未來在跨國購併上將更積極。

獨董平均一、兩個月才開一次會,看似錢多事少,但值得留意的是,責任與潛在風險並不小,若發生公司被經營者或大股東掏空,未善盡監督責任的獨董,恐怕不只賠上所有薪酬還要「倒貼」。

問題公司重大指標

若提前落跑,出事機率高就連有財經專業背景的櫃買中心前董事長吳壽山,都曾經因為自己出任獨立監察人(功能類似獨董)的合邦電發生掏空案,遭投資人保護中心求償,最後與主管機關和解,自掏腰包賠了數百萬元給投資人。

今年五月中旬光洋科董事長陳李賀向調查局自首,驚爆公司已經做了五年假帳,身為光洋科獨董的友達前執行長陳來助、美律前財務長曾錦堂,若無法舉證自己已善盡獨董義務,未來都可能成為投保中心的求償對象。

投保中心董事長邱欽庭分析,有些獨董以為財報造假的責任在簽證會計師,而不在董事,但法律上董事必須證明自己盡了監督義務、確信財報為真,才能免責。例如若連開會都沒去,那恐怕就會敗訴而必須賠償。

所以,現在只要發現公司不對勁,第一個辭職的往往是獨董,「我把這個叫作『落跑指標』,只要看到獨董、監察人、財會主管一個個落跑,公司出事的比例就很高。」葉銀華說。

曾經因為遲遲未選任獨董,而在證交所公司治理評比排名落後的大立光,今年到了非選不可的最後期限,萬眾矚目下竟找了兩名公司退休協理回鍋成為獨董候選人。看來,這家全球手機鏡頭龍頭,最終還是偏好「自己人」。

到底是自己人、國際大咖、專家好?還是門神好?公司治理有所謂的程序論與結果論之爭,葉銀華說,最終能為股東端出好成績的,就是最好的董事會!

【延伸閱讀】政界人士當獨董,誰領最多?

職銜/姓名:前副閣揆 林信義合計薪酬級距:2,400∼4,500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中華車董事1,000~1500萬元•玉山金獨董500~1,000萬元•宏碁董事500~1,000萬元•信義房屋獨董200~500萬元•裕隆車董事200~500萬元職銜/姓名:準閣揆 林全合計薪酬級距:1,320∼2,520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和碩獨董1,000~1,500萬元•F-鎧勝獨董200~ 500萬元•華亞科獨董、200萬元以下

•智擎董事、東洋董事

職銜/姓名:準國發會主委 陳添枝合計薪酬級距:700∼1,900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聯發科獨董500~1,000萬元•友達獨董200~500萬元•東元獨董、200萬元以下

•中華電信獨董

職銜/姓名:前行政院秘書長 魏啟林合計薪酬級距:1,278∼2,678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國票金董事長*1,000~1,500萬元•義隆董事200~500萬元•無敵獨董、康舒董事、200萬元以下

•信邦電獨董、台塑獨董

職銜/姓名:前政務委員 薛琦合計薪酬級距:1,200∼2,400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和碩獨董(將選任)1,000~1,500萬元•永豐金獨董200~500萬元•國光生技獨董、亞泥獨董200萬元以下職銜/姓名:前國營會副主委 林文淵合計薪酬級距:1,189∼1,689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台苯董事長(未連任)989萬元•高雄銀獨董200~500萬元•正道董事200萬元以下職銜/姓名:前經濟部長 陳瑞隆合計薪酬級距:890∼2,190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力晶董事長500~1,000萬元

•中石化獨董240萬元

•板信商銀董事、英業達獨董、200萬元以下•台化獨董、亞泥董事、瀚宇博德董事、昱晶董事職銜/姓名:前經濟部長 何美玥合計薪酬級距:940∼2,040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友達獨董500~1,000萬元•高雄銀獨董、日月光獨董200~500萬元•金寶獨董200萬元以下職銜/姓名:前政務委員 楊世緘合計薪酬級距:560∼1,660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東元董事500~1,000萬元•東訊董事、拓凱獨董、200萬元以下

•國巨董事、聯強董事

職銜/姓名:前經濟部長 林義夫合計薪酬級距:549∼1,249 萬元擔任獨董╱董事每年薪酬:•台新金獨董500~1,000萬元•南亞科獨董、環瑞醫獨董200萬元以下註:多數公司董監酬勞以級距公告,並未列出詳細數目。魏啟林的國票金董事長薪酬含所代表法人酬勞資料來源:上述公司2014年年報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今年股東會,這些新獨董前朝為官公司/獨董姓名:信義房屋/蘇俊賓原政府職務:前新聞局局長公司/獨董姓名:友達/施顏祥

原政府職務:前經濟部長

公司/獨董姓名:和碩/丁守中

原政府職務:前立委

公司/獨董姓名:和碩/薛 琦

原政府職務:前政務委員

公司/獨董姓名:和碩/楊子江原政府職務:前財政部次長公司/獨董姓名:春源鋼鐵/曾勇夫

原政府職務:前法務部長

公司/獨董姓名:大魯閣/林文淵原政府職務:前國營會副主委公司/獨董姓名:F-再生/李俊德原政府職務: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事務部副主任資料來源:上述公司2016年股東會議事手冊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聘請公司獨董,台積電、和碩出手最闊綽!

1,000萬~1,500 萬元 》台積電、和碩500萬~1,000 萬元 》國泰金、玉山金、中信金、台新金、台灣大、聯發科、光寶、宏碁、上銀、富邦金、友達200萬~500萬元 》永豐金、元大金、開發金*、國票金、日盛金、大眾銀、高雄銀、遠東銀、F-中租、聯電、日月光、矽品、台達電、華碩、宏達電*、鴻海、大同、緯創、微星、聯詠、佳世達、晶電、群聯、大聯大、京元電、F-鎧勝、F-臻鼎、明基材、信義房屋、中興保、中石化註:開發金常務獨董為500~1,000萬元級距;宏達電有一外籍獨董為500~1,000萬元級距;華碩無獨董,以監察人薪酬推估;友達2015年薪酬已調降一個級距 資料來源:上述公司2014年年報 整理:蔡靚萱

撰文者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46

重量級報告,全民監督蔡英文、林全新政 未來4年,台灣經濟全解讀

2016-05-30  TCW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牽動台股敏感神經的一刻。

五月二十日早上九點,新科正副總統蔡英文、陳建仁,緩步走入總統府內,為第十四任交接典禮揭開序幕。

此時,券商交易室瀰漫著緊張氣氛。交易員們盯著電腦,視窗在交易軟體和就職典禮現場直播畫面之間,頻繁切換。

「第十四任總統宣誓,宣誓人就位。」蔡英文登上講台正中央,舉手宣誓。

台股開盤第五分鐘,大盤從八千一百四十點,開始走跌。

九點十八分,就職典禮司儀高喊:「我們再次謝謝蔡英文總統,以及馬前總統。」

這一瞬間,馬英九第一次被稱「前總統」,蔡英文首度被稱為「總統」。

第三次政黨輪替順利完成,大盤非但沒上演慶祝行情,反而定跌,幾度失守八干一百點。接下來一個多小時,台股在八千一百點上下震盪,交易員縮手,等待新總統就職演說,尤其是兩岸政策的談話內容,左右了他們要做多或放空。

兩個現場,一樣忐忑

對岸也有一群人,屏息以待。

同時間,上海台商協會的幹部們,正在金沙江路的酒店召開例行性會議,會議是九點半到十一點半,但十一點整,所有與會者都放下議程,擠到電視機前,凝神聆聽蔡英文演說。

十分鐘過去,兩岸觀眾聽著她以沉穩語調,談論年金制度改革,從產業代工模武,到長照和托育體系都面臨瓶頸……。

「怎麼不快講重點?」交易員瞄一下大盤走勢,指數不太賞臉,小跌十餘點。

終於,十一點二十四分,演說觸及兩岸敏感話題:「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我們也將努力維持現有的機制」、「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

不談九二共識,但強調尊重九二史實,這張安全脾,讓台商、交易員,都吃了短效定心丸。台股指數與人心相呼應,立刻向上拉升,直到十一點三十七分,演說結束,盤中最高一度上漲七十點。

一位交易員興奮的將視窗切換到下單軟體,觀察被蔡英文列為五大策略性產業的生技業股票。十一點五十八分,他以四百七十元買進先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浩鼎,收盤後漲到四百九十元,今天光買這檔就夠了!」上海這端,台商們大鬆口氣:「原則上還算符合中國人的要求」、「以蔡英文的身分,能夠針對九二講這些內容,很有誠意了」……。

當天下午一點半,台股尾盤收紅,小漲三十五點,在國安基金等政府工具皆因政黨交接,未進入市場護盤的情況下,台股寫下歷史新紀錄——首度在總統五二?就職典禮當天收紅盤!

儘管五二?當天下午,國台辦、海協會先後發表聲明,要求台灣唯有堅持、確認「九二共識」,兩岸的溝通協商機制方能存績,接下來兩天,要求我方承認九二共識的措辭更趨強勢。

台灣問題,不在大陸

但,台灣似乎無畏中國恫嚇,投資人觀望買盤進場。五二?後首個交易日,二十三日台股漲二百一十三點,飛越半年線,除台積電等權值股外,被新政府列為重點產業的太陽能、生技股都強勢表現。

雖然新人就任,台股很賞臉,但這個奸的開始,會是成功的一半嗎?

無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台商,或是專注台灣市場的企業主,全都不敢大意。

對岸台商憂慮,在中國經商,形同在一個財大氣粗富員外的屋簷下,討一口飯吃,倘若新政府未來在兩岸政策上「擦槍走火一,富員外勢必以台商做為祭旗。以往是「摸著石頭過河」,台商摸著中國的政策這塊石頭過河即可:但現在不只新政府不確定性高,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同樣也難預測,兩邊石頭都摸不著,遑論安心。而台灣和中國有越來越多產業由「既競爭又合作」轉變為「競爭凌駕於合作」,民進黨執政後,會成為兩岸競爭關係的強化劑嗎?這是許多台灣企業的疑問。

一位金控總經理則直言:「灣的問題在台灣,不在大陸」,政府低效率、法令過時、政策紊亂,這才是長期的問題。

蔡英文的五二?演說,雖被中國國台辦評為「未完成的考卷」,但在多數台灣人眼中,兩岸第一題已過關,但能完成台灣民眾期待的考卷嗎?如同一位傳產大老所言:「阿扁有一本中華民國問題集,馬英九這一本剛寫完,蔡英文要寫問題集?還是答案集?希望別再出第三本。」

當鄰國紛紛崛起,台灣確實沒有再出第三本問題集的本錢了。

撰文者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64

又雞婆又感性 你不知道的葉俊榮 接掌「天下第一部」 林全讚他全才 游錫堃誇不怕苦

2016-05-23 TWM

台大法律系教授葉俊榮重返政壇,接掌「天下第一部」內政部, 他生性浪漫,卻又有著務實的執行力,被行政院長林全稱為「全才」; 然而為何他總是奮不顧身,又傻又雞婆地承擔所有的責任?

有人說,投入政壇的學者都是傻瓜,放著清白的知識分子不當,硬要鑽進魚龍混雜的臭汙泥裡;按這種說法,在蔡英文政府擔任內政部長的葉俊榮,不只是傻,簡直是傻到家了,他不但勇闖官場,而且還連入兩次,著實膽大包天。

而且葉俊榮不只傻,還很雞婆。台大法律學院門口有棵老樟樹,據說,有一次這棵樟樹長偏了,葉俊榮竟然廣發信函,行政人員及教授人手一份,裡頭一字一句苦口婆心,傾訴著「救樟樹」的訴求,當時行政人員收到資深教授的郵件,哪個不是心慌意亂?葉俊榮對此笑說,傳言太過,「我只是關心周遭生態。」38歲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他卻放棄學界大好前途,踏入政壇說葉俊榮又傻又雞婆是有根據的,他求學過程順遂,一路從建中、台大念到美國耶魯大學,一九八八年回台後,立刻在學界發光發熱。那個年代,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一生只能領一次(二○○○年後改為一生可領三次),葉俊榮年紀輕輕就因為嚴謹扎實的學術成果,在一九九七年雀屏中選,學界前程一片大好,那年他不過三十八歲。

然而,專攻《憲法》、《環境法》的葉俊榮,一九九三年在宜蘭縣「環保大憲章」活動,認識了游錫堃,○二年,他決定接受游錫堃邀約,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一幹就幹了四年。學界有學界的晉升管道,葉俊榮這麼一走,等於放棄了自己在學界累積的聲望。

那為什麼要走?自然就是雞婆了,畢竟「改革」、「實踐」一直是葉俊榮信念的核心,不傻怎麼能改革體制?不雞婆又怎麼能宣揚信念?

當年在政界,葉俊榮堪稱最忙的政務委員之一,不但起草《資訊公開法》、《行政程序法》、《科技基本法》等重要法案,還推動政府改造及永續發展等議題。

○四年改任研考會主委,更推動電子化政府、風險管理機制,還主導政府組織改造。

游錫堃談到葉俊榮直誇:「第一,他法學素養很高;第二,他頭腦冷靜清楚;第三他不怕吃苦、要求完美;第四他抱持著進步的價值觀。」加上嫻熟政府機關,游錫堃原本希望他能擔任內政部長,可惜未果,否則早在十年前,他就是「天下第一大部」之首。

研究與本土政治、經濟習習相關他說:想讓國際看見台灣憲政經驗談到這段往事,葉俊榮笑說:「我認為當時我不該去內政部。我是政務委員,站在行政院角度,必須超然!」他有點靦腆地繼續說:「我認為我做了好多事,我做的事,並不只是單純技術性服務,我在那個時代某種程度引導了『施政的氣質』,政治策略技巧不是全部,必須有那種『你是來做事』的氣質!」然而政壇水深,明槍易擋,暗箭難防。○七年,藍綠對立鬥得兇,已經回到學校的葉俊榮被當時總統陳水扁提名大法官,在立院卻慘遭國親兩黨封殺。葉俊榮沒有在官場一路高歌猛進,回到學界後,他也不算好過。

一方面他要在學術上重起爐灶,再打江山;另一方面,學院派系間誤解也深。學界和政界,說不像是不像,說像卻也挺像,學界甚至傳出耳語,指他為爭法律學院院長寶座,與其他教授鬧得很不愉快。

事實上,葉俊榮確實曾參選院長,但他多數是因資歷、能力被眾人推舉。他的學生、現任台大教授的張文貞談到此事坦言:「葉俊榮是英美派,在法律學院是少數派。」在法界,台灣多尊德、日主流,葉俊榮雖資深,但他對院長位置相當淡然,他笑說:「這跟派系無關,其實我真的參選只有一次。」張文貞說:「他只是很希望傳達理念。」對權位並不眷戀。

葉俊榮在研究上的理念也與台灣息息相關,他希望從本土政治、經濟各方面處境觀察台灣憲政發展歷程,呈現出台灣獨特的樣貌,「我希望讓國際上看到,台灣憲政經驗、民主議程和活絡的市民社會。」葉俊榮回到學界後,鎮日埋頭苦幹。張文貞說:「他非常資深,每個周六、日卻還是把自己關在研究室裡,非常刻苦!」他終於又一次站上學術的高峰。

從○六年到一六年,葉俊榮整整拚了十年,他的研究終於有了成果,世界知名的牛津Hart出版社,日前出版他的新書《台灣憲法:脈絡分析》(《Constitution of Taiwan : a context analysis》)。

這本書出版其中一個重要意義在於,牛津Hart出版社之前也出版了《中國憲法:脈絡分析》),由於政治、市場考量,Hart一度不願出版《台灣憲法》。葉俊榮花了很大功夫說服出版商,才讓此書順利問世,他驕傲地說:「台灣從日治的《明治憲法》到國民政府《中華民國憲法》,逐漸擺脫文本束縛,漸進修改,加上大法官解釋,終於賦予《憲法》新生命,促成民主轉型,這是憲政奇蹟!」然而葉俊榮再度犯了「又傻又雞婆」的毛病,張文貞說:「就學術上,如今應該是他要收割的時候。」但葉俊榮卻再度離開學界,接受了行政院長林全的邀約。張文貞無奈笑說:「他在學術上的努力正要開花結果,他卻願意放棄一切,把開拓的結果留給我們。」前車之鑑猶在,他竟然又義無反顧說放就放。

接? 不接? 內心小劇場翻騰ㄧ句「這是台灣的機會」,說服自己五二○就職典禮前一天,葉俊榮仍依循過去十年的老習慣,準時到台大研究室報到。即將上任,他不見焦慮,只是一派從容在辦公桌和沙發椅間來回,花整天時間與訪客對談,早做好就職的心理準備。

在他決定接下內政部長大位前,內心早就上演過幾百齣小劇場,「你們很難想像我在紐約旅館跟自己辯論,我問我自己,我為什麼不接受?也問自己,為什麼要承擔?」他笑說:「我好像有一種『使命感』。這一次是台灣的機會,不是蔡英文、林全或民進黨的機會,這是台灣的機會,不能搞砸!我心中最重要的不是這個官位,而是這個事情是什麼,我很認真考慮『內政部部長』到底可以做什麼?」「內政部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是一個『人親土親』的單位,是關心人們最基本需求的部會。」葉俊榮認為內政部雖然事務龐雜,但一切以人為出發,「不論是治安、新移民,我們都有讓人民感覺到放心、安全以及尊嚴的責任。」另一方面,他也強調:「要對我們生存的土地,展現真正的關懷。」葉俊榮表示,他會先實踐「國土三法」,再解決「住居」問題。

他跳脫框架解決住居問題

「社會宅要蓋,也要潮得讓人認同」蔡英文選舉時保證八年會興建二十萬戶社會住宅,但葉俊榮認為,除了速度,更重要的是打好基礎。「先有好的國土規畫、住居政策,最後才透過政府部門投入提供社會住宅。我們不只是蓋房子的人!」他認為,不只是蓋,蓋出來的房子也不能讓年輕人覺得丟臉,「我們不可能奢侈,但至少像Uniqlo、Zara,要是『潮』的,要讓人有認同!」他的想法跳脫了公務系統既往的邏輯。

葉俊榮的研究室,幾乎就是暗示他信念的圖示。研究室中,兩側都擺了書架,它們倚著牆延伸到最底的窗戶。右側的書架是學校統一採購的制式家具,上頭堆滿了書;左側是手工打造的柳安木書架,除了書,還多了木製貓頭鷹等其他雕刻品。

「右邊是學校採購的,它其實是三合板,也不是很堅固,進來還有一點甲醛,這就是公家部門!但對不起,我不服輸,旁邊的書架都是我自己動手做的,買的都是回收木料,沒花多少錢,但它有哏!」比起總是「公事公辦」的官員、只談冷冰冰數字的法匠、制式簡陋的架子,葉俊榮和他手作的書架顯然多了分人味。

葉俊榮從小手巧,對木工、木雕很有心得,家中屏風、架上活靈活現的貓頭鷹,都是他一刻一劃的心血。

說著,他陷入思索,想著自己與這片土地、土地上的人之間的關係。他關心公共事務,但比起典型政客,多了點人味;燒得一手好菜,更善於煮咖啡,散發一身「人文氣質」。

「我很幸運,在許多地方都曾接受過洗禮。」他出生在萬華,在板橋長大,思緒回到了那段成長過程:「高中時,我每天騎腳踏車到建國中學,每天要穿越華江橋。」華江橋正巧聯結著台北市跟當時的台北縣,「都市計畫凌亂,以前的祖厝磚房被拆,鄰居不見了,廟也拆了。」滿腔的情感,似乎在他心中激盪起來,「我現在住在文山區,有時看到天空老鷹飛過,鷹影和叫聲總讓我心中悸動……。」聽他這麼說,忽然能更理解一點他說的話。

一個瘋狂又浪漫的理想主義者,改革,正式展開……豔陽正好,葉俊榮走出室外,鼻樑上的變色眼鏡因為陽光顏色轉深,遺傳自父親的烏黑頭髮最近剪短了些,下顎的小髭鬚卻是全白的,「我爸爸幾年前走了,當時我頭髮理得更短,像平頭,再講這個我會……」,他擺出個哭臉。

閒聊間,葉俊榮目光一掃,見到了正要回家的打掃阿姨,開心地拉住她說個不停。阿姨也感慨地說:「老師,你這樣去內政部,都不會來了喔?」葉俊榮開朗地大笑:「會啦!會啦!」轉頭接著說:「我最喜歡跟他們講話!我們社會應該要更公平,人和土地都是。」葉俊榮突然感性得不像個內政部長,更像個有血有肉的人,像個老師。

突然發現,原來那些聰明人反而是政客、是法匠,而葉俊榮這個異類,心裡可能抱持著更崇高的價值,正因為他是個雞婆到不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又是個傻到家的瘋狂實踐派。

撰文 / 陳亭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98

租稅的藥力!林全內閣必須有新思維

2016-06-13  TWM

總統蔡英文說這是個溝通的內閣,既然標榜溝通,我也希望大家對稅制不夠周延,或讓台灣失去競爭力的稅制讓大家一起來溝通,不可流於情緒,否則稍微不小心,就可能變成「主計內閣」!

星期假日,財政部罕見地透過中央社,以「謝金河批重稅,財政部打臉」報導,提出不同意見,我也在第一時間提出我的看法。財政部捍衛稅制的立場,我表示尊重,但是租稅是經濟活動最重要的遊戲規則,我更希望大家能透過辯論,找出提振台灣經濟活力的方法。

財政部認為股市不振,不能歸咎稅制,是資本市場整個出了問題。當然股市不振,稅制絕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一定是原因之一。

轉折

證所稅、富人稅實施 台股進入量縮時代證所稅及富人稅上路前五年,財政部唾手可得的證交稅收入,每年都超過九○○億元以上,○七年一度達一二八九億元,○九及一○年證交稅收入都超過千億元。證所稅上路後,證交稅有兩年縮到七○○億元左右,近兩年恢復到八○○億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個證所稅端出來,證交稅短收三百億至五百億元,這怎麼能說稅制對股市沒有影響?

二○一二年馬總統端出證所稅,我最早反對,這是因為證所稅只課內資,不課外資,我認為市場把同樣參與的人分成兩種,一種不課稅,一種要課稅,這樣的針對性一定失敗。果然,證所稅施行就節節敗退,從八五○○點關卡,到十億元大戶條款紛紛取消,最後只能自我了斷。但是我老早就說,廢了證所稅,也救不起股市,最關鍵的是富人稅。

每次討論到富人稅,民粹的聲浪立刻出來批評這是「為富人減稅」,討論的聲音立刻停止了。但是大家要知道,財政健全方案中,恢復證所稅,只課到未上市與興櫃市場的稅,讓這兩個市場交易窒息,影響最大的是富人稅,一千萬元淨所得者,最高稅率從四○%拉高到四五%,加上二代健保附加費,這當中還有一個股利扣抵減半。

原來股利所得可扣抵兩稅合一的一七%,減半後只能扣抵八.?五%,結果高所得者稅率拉高到四七%,再加上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名目稅率一下子拉升到四九.六七五%。證所稅上路,讓內外資稅率不合理被凸顯出來,富人稅進一步造成內外資課稅落差極大化。

在證所稅實施之前,外資分離課稅二○%,內資所得稅率最高是四○%,表面上雙方差距一倍,但因內資兩稅合一可全額扣抵一七%,形成二○%對二三%,內資略吃虧,影響卻不大。但富人稅上路,稅率拉高到四五%,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再加二%健保附加費,四五%加二%變成四七%,扣抵八.?五%,內外資形成二○%對三八.?五%的差別待遇,於是有實力的內資紛紛變身為外資。

我詢問過很多外資圈的負責人,發現多數外資機構的外資,其實有半數以上是內資變身的,很多上市櫃公司理財部門,幾乎每天都有外資理專人士上門服務。我也問過很多上市公司老闆,他們都有開外資帳戶,在資金流暢的時代,台灣的內外資不平待遇要不要面對?

像日本股利所得分離課稅二○%,內外資沒有差別待遇,台灣為什麼要讓內外資差距拉這麼大?財政部有難言的苦衷?財政部不具名官員指出,本國人可享股利扣抵,外資不能抵,即使扣抵一半,也優於韓國的三九%。殊不知韓國股利所得也採分離課稅,稅率是一四%。財政部官員又說,外資獲配股利所得二○%,匯回母國也要對海外所得課稅,因此,外資分離課稅二○%。這一點我們也很清楚,外資回到母國課稅也有一定額度可以扣抵,但台灣有需要把內外資差距拉那麼大嗎?

財政部又說,大戶化身為假外資避稅,在境外設公司,不可能一直把錢留在海外,只要分配回來,一樣併入綜合所得稅。

殊不知多少企業已把資金調撥的中心設在新加坡或境外免稅公司,這些出去的錢根本不會再匯回來,這也是造成台灣金融帳連續二十三季淨流出,金額高達二五六九億美元的主要原因。

外流

金融帳淨流出創新高 股、房市式微台灣的金融帳流出從一○年第三季的二十八.?○六億美元開始,本來都在五十億美元以下,到了證所稅上路,淨流出金額多次超過一百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寫下二二○.?四億美元的新紀錄。台灣金融帳流出去的錢,大規模投資海外證券及海外不動產,相對也造成台灣房、股兩市的式微。

財政部努力保護外資,是害怕外資不來台投資,但是我們給外資優惠並沒有吸引到長期投資的資金,而是短期炒股炒匯的熱錢。台灣的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簡稱FDI)很少超過五十億美元,在全球經常排在倒數前五名,像一五年全球FDI總額度有一.七兆美元,其中,中國一三六○億美元,新加坡六五○億美元,印度五九○億美元,台灣只有四十七億美元,以台灣的經濟實力,FDI額度之低,實在很不尋常。

但是,對比FDI,外國證券投資(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簡稱FPI)的資金卻經常超過二○○○億美元,這些錢有的可能是長期投資台積電的退休基金,也有不少是從金融帳淨流出的資金,又變身成外資回流回來。

前不久,巴拿馬文件震驚全世界政壇,大家都用放大鏡在看,台灣有沒有大咖政治人物上榜;結果發現的都是用英文名字開戶的企業家,企業藏錢在海外已是大家的共識。

政府給外資低稅優待,卻又重稅逼走本國資金。

極端

調和貧富差距 不能民粹無限上綱當然財政部會說,並非每個投資人都適用四五%最高稅率,就像立委賴士葆通過富人稅時說:「我只修理九千多個有錢人!」台灣最頂級繳四五%最高所得稅率的富人占總繳稅人數不到一%,卻繳了四九.六%的稅,台灣有將近八二%是不用繳稅及適用最低稅率六%的低薪族,這個結構凸顯了貧富差距極端化的現象,正是台灣社會很大的隱憂,但是調和貧富差距,不能民粹無限上綱。

今天全世界的有錢人可自由選擇國家居住,台灣對稅負貢獻最大的富人不友善,富人出走,一定不會把錢留在台灣,進而影響投資及消費,就像法國總統歐蘭德當選第二年即祭出富人稅,對所得超過百萬歐元的富人課七五%重稅,結果造成法國富人大移民潮,像精品集團LVMH董座、法國首富阿諾移民比利時,著名演員大鼻子情聖傑哈.?德巴狄厄移民到稅率只有一三%的俄羅斯,還回頭大嗆歐蘭德。

結果富人稅上路不到半年就被判違憲,經過重稅衝擊,法國經濟大受影響,衝擊最大的是歐洲為FDI吸金大國,但法國經常是資金淨流出國家,英國甚至出現法國村,整個城市聚落都是移居而來的法國人,為了提振投資,歐蘭德甚至考慮要修改現行每周三十五小時的最低工時規範。

財政部批評我主張的股利稅制,只是在嘉惠台灣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頂尖富豪,恢復股利金額扣抵獲利最大的將是富人。這又是民粹無限上綱的反應,台灣的稅制要不要考慮全球競爭力,全世界股利所得課稅,有超過九成國家都採取分離課稅,最高稅率是美國的三○%,其次是義大利二七%,日本二○%,韓國一四%;兩岸四地中,香港、新加坡股利所得都免稅,中國分三級,持有一個月內課二○%,一個月到一年課一○%。

一年期以上持股免稅。

台灣怎麼會扣到五○%以上?台灣的稅制相較於全世界資本市場最沒有競爭力,這是股市資金不斷失血,成交量一直下滑的原因所在。

今天假如政府帶頭鼓動民粹,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讓資本市場沉痾更深。像六月即將進入除息旺季,台灣上市櫃公司今年發出的股息有一.?一三兆元,十分優渥,但多數人不願參加除息,因為除息形同除自己的錢,而且還要課重稅,這使得資本市場失去籌資功能,今天大家不願增資,反而變相減資。

賴士葆提醒財政部長許虞哲「別當為富人減稅的部長」,殊不知國民黨從證所稅到富人稅後,民間支持度節節下滑,最後丟掉政權,此時賴士葆的「善意」提醒,對民進黨政府會安好心?我從未主張為富人減稅,但傳統稅官思惟,以為高稅率就可課到更多的稅?不見得。

最具代表性的是遺贈稅,我以遺贈稅○八年為轉捩點,那一年遺贈稅率從五○%降為一○%,從○九年迄今,這七年之間,政府的遺贈稅總共課得一九六四億元,這是適用一○%的遺贈稅率。我再把○八年前五○%稅率的七年加總是一九九三億元,可以看出兩者收效相差不大。關鍵在避稅行為,去年遺贈稅三二七億元,這比課五○%的任何一年都高。

其實比股利所得還急的,是土地不公不義帶來的問題。台灣財富極端分配不均,包括房價高漲,最大元凶是土地,台灣有錢人多半是從土地囤積賺取的財富,我們的土地課稅因為遷就︽憲法︾,只能課土地增值稅,有錢人從土地買賣中賺取的暴利,其實只繳了少許的稅。

暴利

有錢人多囤積土地 稅制應再檢討台灣房價飆升,最大推升來源就是土地,台北市很多精華地段,土地每坪動輒千萬元,試想在每坪千萬元土地上蓋出來的房子,能不從一坪二○○萬元起跳嗎?政府管制麵包價格不能漲價,卻管不住麵粉價格上漲。

房價飆升造成的不公不義,遠遠大過股市,財政部為什麼不在土地課稅上面多動點腦筋?

這些年來,台灣稅制有的太過訴諸民粹,有的太過便宜行事,財政部柿子專挑軟的吃,像台灣股市投資人流離失所,券商處境艱困,股市失去籌資機能,成交量萎縮,造成邊緣化的壓力,都是新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國民黨因處理經濟問題不力,才輕易丟掉政權。

此時行政院院長林全帶領內閣新團隊,面對的是最艱鉅的經濟挑戰,小英總統說這是個溝通的內閣,既然標榜溝通,我也希望大家對稅制不夠周延,或讓台灣失去競爭力的稅制,大家一起來溝通,千萬不可流於情緒,否則這個溝通內閣,稍微不小心,就可能變成「主計內閣」!

撰文 / 謝金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