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南亞經濟危機啟示錄,下集 分析師徐彪

http://xueqiu.com/3940429450/24419427
光大策略  徐彪

作者按: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從《英鎊危機啟示錄》開始,在資料條件允許的範圍內,我們將陸續回眸一系列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危機。作為危機系列的第二篇,我們選擇東南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篇文章的借鑑意義要比上一篇更高。因為英鎊危機更像是一場有蓄謀的貨幣危機,而東南亞危機則是比較確定的經濟危機。事實上,從2008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接踵而至,如果索羅斯所描述的「核心-外圍」體系確實存在的話,這場從核心國家—美利堅—發端的經濟危機風暴或許才剛剛走完一半的路程。

如同有的導演在敘述主線之前喜歡安排一個漫長的過渡一般,泰銖崩潰才真正揭開整個東南亞經濟危機的序幕。從這一刻起,舞台上的主角突然從一個增加到數個。東南亞各國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泰銖危機引發的恐慌在做空者的衝鋒號下蔓延至整個亞洲。考慮到本文主要側重事實背後的邏輯梳理,所以呢,從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這一年裡發生的事情,以摘抄為主。具體如下:

「7月11日,菲律賓首先步泰國後塵,宣佈貨幣自由浮動。菲律賓比索當天貶值11.5%,利率一夜之間猛升到25%;印尼則宣佈印尼盾匯率的波幅由8%擴大到12%;一向穩健的新加坡元也於7月18日跌至30個月以來的最低點1.4683新元兌換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佈匯率自由浮動,當天印尼盾再次貶值5%;8月16日,馬來西亞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來的最低點。」 [1]

「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台灣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危機,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也衝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危機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初,印尼金融危機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藥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佈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繫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令吉、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係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2]

在描述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們主要採取的手法是白描,不帶任何評論的將權威描述整體搬遷過來。世界上的事實如同真正意思上的古法炮製蒙古牛肉乾,入口之時味同嚼蠟,但是一旦進入腸胃則營養豐富。所以呢,從故紙堆裡翻史實總歸是干巴巴的樣子。而筆者的任務則是經過一系列的蒸、炸、煮,將其打造成一道既美味又營養的大餐。從道理上講,接下來的分析,我們應該圍繞索羅斯展開。但是筆者比較另類,在俺看來,索羅斯為代表的熱錢從始至終,都不過是執行層面的力量。研究和思考為何會出現索羅斯,才是更有價值的事情。怎麼展開呢?很簡單,從一個關鍵性機構入手:IMF。

說起IMF,估計絕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全球金融與經濟體系這棟摩天大樓離不開五根支柱:信用評級機構、全球清算機構、WTO、世界銀行和IMF。如果說世界銀行的主要職責是搞建設和投資,那麼IMF就管一件事:國際貨幣體系危機應對。一般來說,不管是誰只要他的主要工作是救人於危難,在中國古代會被供起來,混得好的話,整個萬家生佛的帽子也屬正常。但是呢,無論從哪個角度看,IMF都可以劃入毀譽參半的行列。至於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也很簡單。IMF喜歡在伸出援手的同時,提一系列的改革要求,什麼放開外資准入啊,什麼市場化改革啊,什麼調整利率啊。總之,對於絕大多數接受IMF援助的國家而言,這些額外條款絕對不會讓你身心愉悅。

那麼,IMF的做法到底對不對呢?哪怕在經濟學殿堂內部,也一直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對於IMF的作用,曾經有國內學者做出如下評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 F) 援助項目實施特點在於當它與受援國達成協議、允諾提供資金的同時, 也要求受援國按其政策建議進行經濟調整。因而IM F的援助是有條件的。對IMF 援助項目及其經濟調整,建議感興趣的某些外國銀行, 也加入到援助項目出資框架中去。IM F 援助計劃, 有些起到了穩定受援國經濟、解決燃眉之急的作用。也有的IMF 援助方案及其經濟調整建議不符合受援國國情, 也違背了市場規律, 招致國際輿論和受援國的非議; 它之所以能夠實施, 一則由於受援國為獲資金寧願付出代價,二則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壓力。」 [3]

無論你內心的真實感受如何,在開始非議帶著鈔票來幫忙的IMF之前,需要仔細想想自己是否擁有足夠理由和論據。而這些,光憑IMF強加給受援國經濟調整建議(更細緻一些的話,可以考察經濟調整建議最後效果如何),是絕對不足夠的。所以呢,我們需要從經濟學理論殿堂出發,去探究IMF做法的合適性。或者更準確的提法是:我們需要從當年全球經濟理論界的經典研究範式出發,去重新審視IMF的做法。對此,當時西安交大的經濟學教授張留祿曾經給出過如下評論:

「IMF 拯救危機方案的短期措施剛一實施, 就招來一片反對之聲, 經濟理論界也分成左右兩大陣營, 從兩個方向、角度對IMF 發起了攻擊, 以JefferySachs, Joseph Stiglitz, Doni Rodrik, Jan Kregel 以及PaulKrugman 等為代表, 這些持左翼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IMF 的拯救危機方案是一副錯配的藥方, 特別是短期的反危機措施的條件性使遭受危機的國家處境進一步惡化, 恐慌加劇, 企業倒閉, 失業銳增。以AnnaSchwartz 和AllanMeltzer 為主要代表的美國保守經濟學家也對IMF 的反危機方案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但是他們對於東亞金融危機的性質、原因以及提出的政策主張卻和左派截然不同。」

道理越辯越明,讓我們來仔細看看,美國主流經濟學家們批評IMF的理由與邏輯。

先看左翼經濟學家們,他們用銀行擠兌模型來描述東南亞經濟危機。就是你開了一家銀行,跑到社會上吸收了一堆存款,這裡面亂七八糟什麼期限的都有。雖然有人存有人取,過去三十年呢,基本上存款還是總量穩步增長的。所以你很開心,就把這些錢全都拿去做長期投資,買了一堆沒有流動性動輒需要10年才能變現的資產。本來呢,這樣做也無可厚非,期限錯配的原因是追逐利潤嘛。但是,好傢伙。忽然來了一群人,往你銀行總部大樓門口一坐,逢人就說這家銀行不行,要倒閉,而且他們還帶頭擠兌。要是放在平時呢,還真問題不大。但是他們選擇了一個好時機,恰逢你近期收入狀況不好,資產端現金回流出現了斷檔。這可咋辦?還能咋辦,漫山遍野鑽山打洞找人幫忙度過難關唄。只不過,你開的不是雜貨店,是銀行。短期內上哪兒找那麼多大款拎著錢箱從天而降救你於水火呢?正在你要絕望的時候,IMF救世主出現了,鮮衣怒馬,手裡拎著滿滿一箱子錢。他用神愛世人的眼光憐憫地盯著你,慈愛地問:需要幫助麼?被突如其來的喜悅衝擊的滿眼小星星,你只能猛點其頭。慶幸自己在一夜之間從地獄裡仰望到了天堂,甚至還找到了返回天堂的階梯。但是,很快的,你就笑不出來了。因為IMF王子和每一位獻身宗教事務的傳教士一樣,有著自己的偏執。他在給予幫助的同時,要求你接受洗禮並加入他們的宗教。他們的宗教叫啥名字呢?市場原教旨主義。所有非市場的藩籬,統統給我打破。偉大、光榮而且準確的市場從來不會犯錯,所有的不均衡最終都可以通過市場自我出清來調節到位。聽上去很美,但是你猶豫了。為啥呢?因為你還是那個開銀行的,哪怕十分鐘前剛剛被一塊板磚開了瓢,面對眼花繚亂的神學理論,依然有著近乎本能的精明能幹。拿到救命錢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拿到這筆錢的代價是讓刁民們以後擠兌更加便利,同時還要允許他們用白菜價來收購手中暫時無法變現的資產。你一定會在心裡嘀咕:我到底是遇到救世主了呢,還是遇到強盜的同夥騙子了呢?遇到性子直一點的,就會喊出來。性子柔和一點的呢,就把疑惑放在心裡。

總結一下,左翼經濟學家們對IMF的抨擊主要集中在一點上:應該先救命,再調理。危機期間,如果IMF首先站出來充當最後貸款人的角色,一般來說,很快就能將恐慌穩定下去,並且平抑資本外逃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支付危機。但很可惜的是,IMF總是在提供流動性的同時,會提出要求比如說提高利率、緊縮財政、實施市場化的匯率制度、放開資本項目等等。這些附加的要求在短期內產生的作用是很被人質疑的,危機關口市場化的措施只能為資本外逃創造便利,危機關口提高利率無法吸引外資流入只能進一步衝擊本國經濟及資產價格,危機關口緊縮財政只能令宏觀經濟在短期內進一步崩潰。所以呢,幾乎所有國家,只要還有退路,對IMF都是敬而遠之的。

右翼經濟學家們看問題的觸發點更絕,因為這幫人在市場原教旨主義的道路走得更遠。在他們看來,東南亞國家之所以會陷入危機,本質上國內經濟結構失衡。任何市場出了問題,就好比人感冒,總歸是會頭疼腦熱的。病人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靜臥多喝水。你幹嘛要去救呢?你這一次救了他,本質上是害了他,因為他很快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痛。別跟我說什麼全球經濟倒退之類的廢話,上下幾千年來,從來不缺經濟危機,還不照樣哪裡跌倒了哪裡爬起來?所以呢,以Meltzer 為首的美國眾議院金融委員就東亞金融起草的Meltzer 報告也嚴厲地抨擊IMF 的援助方案和貸款的條件性。報告認為, IMF 的反危機方案只會削弱成員國的民主進程, 發展中國家確實需要以美國為藍本的市場自由化改革, 但是改革只能由發展中國家自身來實施, 而不是IMF 的指令。(很奇怪,IMF決議中美國人是有否決權的。如果美國國會真的下定決心反對,IMF一個鋼鏰兒也拿不出來。所以呢,我傾向於認為這只是少數派看法,甚至不排除借此施壓的可能)。

口水是噴不死人的,甭管有多少人抨擊。反正,IMF就是堅定地介入東南亞經濟危機,結果如何呢?由於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筆者又比較懶,找齊資料比較困難。但最終,我們還是翻到了幾個國家的資料。希望這幾個國家具有代表性吧!

第一個看菲律賓,結論是IMF提出利率政策帶來了巨大破壞:

「利率較高, 三月期國庫券利息達18.12%, 造成債券市場籌資成本過高, 因而菲政府注重從亞行、世行籌措資本。利率較高, 也使菲律賓國有企業98 年第一季度赤字達7718 億比索,此間央行赤字4018 億比索。預計98 年菲國有企業赤字為25811 億比索, 比97 年高10%強。菲銀行貸款利率98 年一季度保持在25 -- 40%的水平, 致使不少企業因無力借貸還貸而減產或倒閉, 並使呆帳增加, 預計98 年底呆帳佔全部貸款的比重約8%。在此情況下, 菲律賓中央銀行採取果斷措施, 4 月份關閉了壞帳問題比較突出的4 家中小銀行。到98 年中期, 菲律賓銀行業的秩序大體上是好的。」 [4]

第二個國家看韓國,1997年12月3日,韓國決定接受IMF援助,IMF要求韓國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整頓金融秩序, 讓陷入困境的銀行破產,同時向外國投資者放開金融市場。效果如何呢?

「IM F 向韓國提供583 億美元一攬子救援計劃的條件之一, 就是靠市場調劑勞動就業, 結果韓國失業人數在140 萬人上下波動, 98 年3、4 月分別為138萬、143 萬人。由於韓元貶值, 98 年頭4 個月韓國外貿順差為12311億美元, 而97 年同期卻有8713 億美元的外貿逆差。由於日元貶值, 98 年1--4 月, 日商對韓投資額比97 年同期增長3616%, 達2145 億美元,但98 年頭4 個月韓國利用外資總額(1114 億美元)卻比97 年同期下降69%。」 [5]

反正從事後的研究情況看,基本上整體評判可以用貶褒不一來形容。其中一些措施更是招致了大量非議。甚至有不少人會惡意揣測:IMF威逼受援國提高利率和放開市場准入,客觀上為國際資本抄底撿漏創造了絕佳機會。

以上部分,基本上是學界對IMF在東南亞經濟危機期間所作所為的分析,筆者只起到搬運工的作用。接下來,還是照例忍不住想晾晾自己的觀點。一孔之見,筆者姑妄言之,讀者姑妄聽之。

在我看來,分析IMF所起作用的時候,無論哪一種分析和猜測,惡意也罷,善意也罷,都屬於自下而上的分析視角。你看清了問題的一角,卻很可能忽略了問題的全貌。如果陷入細枝末節而不能自拔,最好的結果不過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最差結果是做了半天功課,毫無收穫。所以呢,比較聰明的辦法是跳開細節,只說大方向:IMF從它成立那天起,就有一個凶悍無比的大股東。他的名字叫美國,依據IMF的投票規則,美國人擁有一票否決權。在人類上下幾千年的權力架構下,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權力的蒼天大樹從幼苗那一天開始就不是紮根在貫徹執行的土壤上,而是建立在否決的土壤裡。單位一把手很牛吧,他也不是想幹啥就能幹成的。在他樹立起一把手的權威之前,他是如何樹立起權威的呢?很簡單,運用否決權。在人和錢的問題上,如果他不同意,誰說也白扯。囉唆這多,扯這麼遠。是想引出一個自然而然的推論:既然美國對IMF擁有最高的控制權,而美元是1972年以來全球信用貨幣體系的核心,那麼正常來說IMF所作所為應該符合美元為核心的信用貨幣體系的最高利益。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曾經很詳細地論證過美元信用貨幣體系下,人類歷史上終於誕生了第一個可以維持甚至擴大逆差的奇葩國家,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產業轉移也因此拉開序幕。在這個全新的遊戲模式下,核心國家生產貨幣、把控信用、調控資金流向。外圍國家老老實實生產,在商品換貨幣的交換中推動本國經濟持續擴張。看上去,這是一個很完美的系統,對麼?但是且慢歡呼雀躍,這裡有一個巨大的漏洞。實物商品製造國們,在低頭生產的同時,也在不斷積攢手中的美元。錢多了,一個問題就浮出水面:這幫土財主們賺了點小錢錢就去學習日本,拿著美元滿世界去買大宗商品開採權怎麼辦?拿著大把美元跑到紐約去買帝國大廈怎麼辦?拿著美元滿世界去搞經濟援助怎麼辦?

答案只有一個:必須增強美元的穩定性和沉澱性。

東南亞經濟危機初步實現了這一點。危機面前,這些製造業立國的國家們終於意識到:小錢錢拿在手上才有安全感。只有持續不斷地做大外匯儲備,才有可能在經濟波動和資本流動的驚濤駭浪中尋找到相對穩定的錨點。

IMF的措施成功放大了這一點。凡是最終接受IMF救援的國家,無一例外都在金融和經濟市場化的方向上前進了一大步。比如說,匯率從固定制度變成了浮動匯率,國際資本流動及運用的籬笆牆被儘可能拆除等等。而我們都知道,市場化程度越高的發展中國家,面對資本流動的衝擊時對外匯儲備的依賴度就越高。如果說,在外匯管制條件下,維持貨幣穩定所需的儲備為1000億美元的話。資本自由流動條件下,維繫貨幣穩定所需的儲備或許會是5000億美元甚至更高,因為你根本無法預測會有多少錢進來,更加無從預測會有多少錢出去。

如果說,我們看待所有問題都可以分為三個層級:術的層面,勢的層面,道的層面。選擇泰國引爆危機屬於術層面的探討,通過定點引爆攜熱錢及輿論攻擊亞洲貨幣也屬於術層面的探討,亞洲金融危機與美元信用貨幣體系的關係才大致可以算是勢層面的探討。至於道層面的探討,或許需要從文明的生命力入手,筆者水平有限,這裡不再展開。

從勢的層面出發,我們可以用相同的主線把92年英鎊危機、94年墨西哥以及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串起來,然後透過表象尋找到系列危機的共同點:幾乎無一例外,國際熱錢衝擊的對象都是固定匯率制度。而伴隨著一系列的危機,在IMF的推動下,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大幅加速,基本上主要經濟體的匯率都從聯繫匯率制度轉變為浮動匯率制度,外匯管制從現代進行時轉變為過去時。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呢?還是美元信用本位!從某種意義上講,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在全球範圍內鋪開後,各國的金融穩定與安全只取決於兩點:外匯儲備的深度以及國際熱錢流動的方向。全球主要發展中經濟體揮汗如雨積攢外儲的過程,為美國孕育一輪「無就業的繁榮」創造了可能性。而掃清障礙後,全球熱錢大規模向發展中經濟體湧動的過程,為孕育「金磚國家」創造了可能性。這算不算雙贏呢?我不知道,不同的評判者對此有著迥異的看法。這算不算新時代的殖民製度呢?我也不知道,不同的評判者對此也有著迥異的看法。

兩千多年,孔夫子在川上發出感嘆:逝者如斯夫!這是一種怎樣滄桑的情懷?反思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過程,筆者第一次對夫子的感嘆有了些許感同身受。面對已經屬於死神的歷史,我們可以凝視,可以深思,可以推敲。但對於所有活著的人而言,更重要的命題是:明天會如何?

老規矩,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候,依然需要從信用貨幣體系的高度出發。

任何體系都講究一個平衡,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核心貨幣的籃子已經擴大到兩家(在我看來,英鎊和日元屬於打醬油的。唯有歐元和美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核心貨幣),面向核心國家輸出商品的國家也從此前的東南亞國家擴展到「金磚五國」為代表的整個新興經濟體。08年金融海嘯之後,金磚五國中的代表——中國——決定啟動人民幣國際化。這是一個具有國際金融里程碑意義的決定,更是一場世紀豪賭。我猜,哪怕100年後,當後輩們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依然會把很大一塊筆墨留給人民幣國際化。因為,這代表了一種向上生長和突破的嘗試。如果成功,核心國家俱樂部將增加一位成員,意味著核心—外圍貨幣體系將具備自我新生代謝的能力。旁白:哪怕你是佃戶,只要足夠努力終歸能成為地主。如果失敗,則意味著舊體系將被強化,核心國家依然是核心國家,苦逼的發展中經濟體依然是屌絲經濟體,揮汗如雨地將辛苦勞動的成果換成一摞摞白條是他們逃不開的宿命。旁白:只要你是佃戶,就別做夢有一天會成為地主。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核心國家圈子就那麼點地方,每擠進來一個新人,往往就意味著老人們生存空間被動縮減。所以呢,這條路只能指望依靠我們自己艱難前行,同時,還要希望整個發展中經濟體集團不要出現大的問題。道理也很簡單,試想,如果冒出來一輪新的東南亞經濟危機,到那時候,大家還敢不敢要人民幣呢?大家還願不願意要人民幣呢?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未雨綢繆,可以防患於未然。

第一次,筆者在寫長文的時候,沒能給出確切的答案。因為,我無法確知,中國能否躲過正在逐漸醞釀的新一輪發展中經濟體危機。或者,更準確的提法是,理性思維告訴我危機的概率正變得越來越大。但是感性思維反覆呢喃:飽經苦難的中國一定能夠晉級成功。

謹以此文,獻給未來幾年注定要在風雨中飄搖的發展中經濟體們。

[1] 《東南亞經濟危機始末》

[2] 維基百科

[3] 《IMF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的地位和作用》 1998年《東南亞研究》

[4] 《華爾街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9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