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避開不利行業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22.html跟一位朋友討論航空業, 他認為國泰等大企業應該很高利潤, 止凡表示不認同, 航空業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難做的行業, 員工又有工會, 又受油價影響, 同業競爭又大。當朋友說出一個他的論點時, 我發現我說教的時候又到了。
這位朋友似乎相當肯定地說 :「航空業一定賺啦, 她們有燃油付加費嘛, 油價加多減少都不會影響她們, 只會轉嫁客戶。除非有空難賠償出現, 這才會令她們賺錢能力減少。」
聽畢朋友的「偉論」, 立即知道他對做生意及商業世界沒多大深入研究及瞭解, 才會說出這些論點。首先, 一盤這樣規模的生意一定不會怕空難等事件發生, 因為都會買足保險, 留給保險公司計算機會率及保費吧。
另外, 航空業的公司都不是壟斷行業, 有飛香港的都有十多家公司, 客戶在同一條航線上可以有多個選擇, 因而每家公司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哪會必賺呢? 燃油付加費能全數轉嫁客戶嗎? 你全數轉嫁, 另一家沒有的話, 生意就此流走。
航空公司之間的分別能否很大呢? 答案是在這一行業的同業之間很難做出很大分別。服務好一些? 一分錢一分貨, 好服務公司的員工成本又會高一點。安全度高一些? 多家航空公司之間的安全度相差很微, 較安全的公司, 其飛行員的訓練又要花多點成本。
單是這些因素實在很難作出很大分別, 因而在價格上很難作出大的分野, 沒有質素上的大分別, 只能靠價格爭鬥市場, 這是一個非常難過的結果。行內龍頭「國泰」, 全球多個地方有業務, 擁有百多家飛機, 上年也只是賺8億多, 這跟內銀的2000億盈利, 甚至本地發展商的一二百億實在沒法比。
股神巴菲特亦曾在航空業投資損手, 當時美國地區航空業低迷, 多家公司股價便宜極了, 股神就對這些便宜貨大感興趣, 評估過多家公司, 之後就買下盤數最好的一家。誰知之後的發展竟是除了股神入股的一家航空公司外, 其餘的公司都向政府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政府不想多人失業及航空事業癱瘓, 於是接受申請及臨時補助這些公司。
後果如何? 只有股神投資的還是私人公司, 其餘的突然變成「公營」公司, 她們都不計成本, 不求回報, 無限資源之下展開行業減價戰, 大減票價。在這樣的環境, 毫無成本效益及價值考慮可言, 私人公司必死無疑, 這是股神也感到意外的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