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爾街日報談影子銀行內幕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kwxh.html
今天, 華爾街日報關於張化橋的英文書的書評:
(修訂稿)

5年前影子銀行在中國還不成氣候,它充其量是讓被銀行忽略的小型企業的一條獲得信貸的途徑。如今的影子銀行卻在迅速膨脹,並逐步演變為金融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信息不通暢,人們對影子銀行仍然知之甚少。

張化橋的新書《中國影子銀行內幕:下一個次貸危機》(China's ShadowBanking: The Next SubprimeCrisis)多少可以幫助讀者瞭解一些內情。曾在瑞銀(UBS)從事股票分析和投行業務的張化橋2011年離職,加入了萬穗小額貸款公司,為無法獲得貸款的小型企業服務。在兩年的嘗試之後因監管障礙等因素而放棄。



這本書回憶了萬穗小額貸款公司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進行金融改革的迫切性。以往關於中國金融體系的文章大多從宏觀角度闡述,而張化橋另闢蹊徑,從微觀層面對中國具有創造力、有時略嫌瘋狂的金融活動進行了描述。

記者新近採訪了張化橋,以下是他對金融改革、監管障礙和中國次貸風險等問題的一些看法。

《華爾街日報》:你在書中表示中國人看不起小額貸款提供者。為什麼會這樣?

張化橋:因為官方在過去六十年不斷洗腦子,向人們灌輸的理念是,民間金融機構見不得光、危險且會破壞現有系統,而且高利率是不道德的。他們完全無視我們在與次貸客戶(高風險、高成本)開展業務這一事實。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作為企業需要獲得足夠回報,否則將無法生存。

《華爾街日報》:這本書的書名暗示中國金融體系的變化可能是在為下一場次貸危機埋下種子。您認為這場危機會如何演繹,影子銀行會是危機爆發的原因還是危機的症狀?

張化橋:我認為影子銀行的資產大體上很安全,我們對自己資金的管理非常謹慎。由於監管非常嚴格,即便我們想承擔過多的風險,實際上也做不到。但是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正規銀行體系的失敗。六十年來,中國的「金融壓迫」一直管制利率水平,利率水平遠低於通貨膨脹。這導致了信貸的快速膨脹,銀行被迫年復一年地快速增加貸款投放,但好的放貸機會並沒有這麼快增長。因此,銀行不得不降低放貸門檻,導致銀行自身的次級貸款增加。當然,低利率也扭曲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利率如此低, 爛項目也變成好項目。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小額信貸與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創辦的知名的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 模式有什麼區別?

張化橋:中國的小額信貸承受很大的偏見,並且受到難以置信的嚴厲監管。沒有執照,我們的情況反而要好許多,民間借貸有著更大的靈活性和更高的效率。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相比,我們平均每一筆貸款的規模要大得多。

《華爾街日報》:您一直非常積極地用中文聲援小額信貸。那麼您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用英文寫了這本書?

張化橋:我發現外國投資者和學者的許多爭論都沒有談到點子上。他們錯把矛頭對準了影子銀行的資產質量和影子銀行給整個金融系統帶來的風險。但這兩個問題在我看來並不重要。我讓人們把關注重點放到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傳遞的信號上來。為什麼影子銀行在監管如此嚴苛的背景下仍然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快?這說明貨幣政策有什麼問題?

最後一個原因, 我發現中國的政策越來越受到外國投資者、學者和香港投資界的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影響那些有影響的人。

《華爾街日報》:你表示小額信貸在中國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監管部門的反對。這是否意味著小額信貸注定在中國難以發展?怎樣才能使小額信貸真正地發展起來?

張化橋:對小額信貸公司抱有偏見的不僅是中國監管部門,其它政府部門、銀行以及公眾都抱有同樣的偏見。在許多問題上,中國都需要觀念上的變革。我本人正在做這方面的教育工作。作為一個公民,我對此感到自豪

《華爾街日報》:如果中國發生次債危機,您認為中國金融體系最薄弱的環節在哪?

張化橋:我認為房地產泡沫最有可能成為危機的起點,其次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華爾街日報》:你曾指出,中國貨幣供應量在最近幾年的增速已明顯高於美國。這是否值得擔憂?中國月度消費者價格指數升幅依然不高,為什麼貨幣供應的加速增長還沒有反映在通貨膨脹上?

張化橋:中國的貨幣供應增速遠高於其它國家,這件事情本身,並不值得擔心。但每年的貨幣供應增速都在16-17%,長期以來年復一年,那麼中國的貨幣政策就非常寬鬆且容易引發惡性通膨。信貸增長與通貨膨脹會相互增強,推波助瀾,從而成為一個惡性循環。這種模式已經延續了30年,現在公眾已經對此感到非常厭倦。

《華爾街日報》:中國監管部門經常要求銀行加強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是否可以設想銀行能夠解決中國小企業長期以來面臨的信貸枯竭問題?

張化橋:儘管銀行面臨政治壓力而且擁有良好意願,但中國大型銀行有不同的成本結構,而且決策過程繁瑣,並不適合發放小額貸款。這並不是銀行的錯。如果我是行長,我也會這麼做。銀行也有自己的壓力。但專業分工是一個美麗的東西。小額信貸公司就是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只需政府減少限制,公眾不再抱有偏見,小額信貸公司就會做好這項工作。

Dinny McMah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2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