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匹克體育1968 飛躍2010

http://xueqiu.com/5813220738/24158298
過去兩年,運動服飾行業哀鴻遍野,主要公司業績大幅下跌,股價更是慘不忍睹。回過頭看,原因似乎很簡單,全行業過於瘋狂的渠道和產能擴充,但是需求端並沒有同步增長,導致渠道庫存過高,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對投資者而言,這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觀察不同公司在行業危機時的應付之道,學習企業經營,理解生意模式。同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當然也可能是陷阱)。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目前的關鍵是判斷哪家企業有最大的機會率先走出困境,恢復盈利能力,擴大市場份額。比較市場中主要的運動服飾上市公司(李寧,安踏,匹克,中國動向,361等),個人看好匹克體育。

事實上,在2012年的時候,我是一直看好李寧的,畢竟李寧作為行業的龍頭,品牌影響力僅次於耐克和阿迪,而且最早意識到渠道庫存問題,也最早開始調整。可惜的是,由於各種原因,李寧的調整措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今年初的再融資方案更是令人失望,明顯地欺負中小投資者。安踏的業績依然靚麗,股價並未出現明顯低估。中國動向依然看不清方向,361在2012年依然在擴充渠道,業績上的調整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企業的應對之道也不明確。

比較下來,匹克體育似乎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要點如下:

1. 面對庫存問題,匹克採取的策略和具體措施最果斷,也最根本,對品牌的傷害可能最低。

a)  匹克的措施可以簡單總結為「開源節流」,開源方面,從2010年開始就開發非洲,亞洲和南美洲市場,三年中,一共銷售了近9億的產品,個人估計主要是作為滯銷庫存的清理渠道。

b)  節流方面,2012年採取了十分果斷的措施,關閉了1300家店舖,同時接受現實,減少生產和發貨,國內銷售額大跌40%。雙管齊下,這是解決渠道庫存的正確做法,雖然短期對銷售和利潤影響較大。

c)  基本保持價格體系穩定。從各種信息渠道看,匹克的折扣銷售相對較少。另一個角度是,公司的出廠單價保持不變,也是一個信號。

d)  反觀李寧的措施一直是打折銷售,通過各種渠道包括工廠店,網上渠道等,嚴重影響了品牌形象。從2010年就開始意識到庫存問題,可是2011年的銷售額僅下降5%,2012年上半年下降10%。也就是說,一方面在渠道大幅打折銷售,另一方面繼續往渠道壓貨,如此措施,怎麼可能有效降低庫存呢。

e)  體會李寧的處境,是希望在處理渠道庫存的過程中,保持銷售額和利潤的穩定性。畢竟李寧的管理層是職業經理人,薪酬體系和業績緊密掛鉤,難於做出斷然的決策。同時,李寧本人在這一期間一直在進行「非凡中國」的資本運作,需要保持股價堅挺。顯然這是一個極為困難的處境,以失敗告終並不令人奇怪。

f)  匹克有所不同,管理層就是大股東,而且絕對控股,較容易接受短期業績的波動和大幅下滑。至於股價暴跌,對大股東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反正沒人能趕走他。

2. 匹克的成本管理卓有成效,2012年銷售額下降,營銷費用同步下降,營業成本保持穩定。李寧的開支逐年增加,尤其是行政開支。各級管理層的成本太高了,嚴重影響了產品的競爭力以及盈利能力。即便銷售回升,盈利能力也很難回到歷史水平,除非進行重大的組織重組,這個難度遠大於解決渠道庫存。

3.  營銷費用大降的同時,品牌運營一以貫之。匹克一直堅持投資籃球,並把匹克的核心體育定位為籃球。從2006年以來,持續投資NBA,而且善於發掘潛力球星,以較小的投入,獲得較大的收益。目前簽約球員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連續5年有匹克的代言人進入NBA的總決賽並獲得冠軍,絕非一時僥倖。相信在持續的投資下,一方面鞏固在中國作為籃球專業品牌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打入北美市場,這是國際化的重要步驟和考驗。匹克在北美的銷售額2012年增加了56%,達到3000萬元。雖然這個數目依然較小,但絕非無足輕重。估計2013年往北美的銷售可以繼續快速增長,甚至翻倍。

4. 由於美國在全球的地位,任何品牌,如果不能在美國站穩腳跟,就談不上真正的國際化或者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品牌。匹克目前的國際銷售超過10%,是國內運動品牌中最高的,但是美國的銷售量還是較低。希望匹克能夠借助NBA在美國站穩腳跟,並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性的品牌。

5. 最後一點,和李寧相比,晉江系的運動服裝企業上市時間較好,上市時募集資金較多,因此有較好的資本結構迎接行業危機。目前資金最寬裕的就是安踏了(2007年牛市時上市),其次是匹克和361 (2009年小牛市是上市). 這可能是這場危機如此之久的原因吧。相較之下,李寧在2004年熊市期間上市,時也命也。當然,中國動向的上市時機也非常好,現金儲備十分充裕,這也曾經非常吸引我,不過實在看不清楚Kappa的轉型方向。畢竟是一個泊來的品牌,根基可能不夠深。時尚的概念可以流行一時,但很難長期維持。運動服飾要維持品牌價值,尤其是要塑造國際品牌,一定要和全球性流行的運動項目有關聯:籃球,足球,跑步,網球。匹克近期也簽了幾個女子網球運動員,不過效果有待觀察。

6. 大股東持續增持近一億股,付出近兩億的真金白銀。從這個角度看,股價低迷對大股東不是一件壞事,畢竟他們最瞭解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公司本身的狀況。

7. 公司的公告表明,同店銷售和去年持平,沒有增長,但也沒有下跌。只要市場需求沒有問題,一年的盈利暴跌甚至虧損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當然目前的風險依然很大,有一些是行業的,有一些是匹克自身的。這也是股價一直處於低位的原因。

1.行業其他品牌在2013年下半年可能依然需要大規模打折去庫存。

2. 並非行業龍頭。服裝的品牌形象不過突出。渠道庫存可能超出預期。公佈的同店銷售數據(「部分店舖」$匹克體育(01968)$ $匹克體育(01968)$ )不具代表性。

3. 匹克的渠道層次較多,一級分銷商(即公司的直接客戶)僅為50多家。可能對市場變化的反應較慢。行業的方向(潮流?)是扁平化和直營化。渠道改革的阻力較大。

4. 大存大貸。2012年5億的短期銀行貸款,同時賬上超過22億的現金活期存款,令人生疑,擔心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或者大股東挪用;也質疑為什麼不能增加定期存款的數額,提高利息收益。個人認為,現金是真實的,因為2009年時IPO募集了15億的資金,這是真金白銀。同時從各種信息看,造假的可能性很低。短期銀行貸款的利息僅為2.72%,負擔不大。結合去年市場傳言匹克計劃重組李寧,有可能匹克為此準備資金。當然,實情如何,不得而知。不過只要財務報表是真實的,問題不大,相信企業家比我們清楚如何充分利用財務資源。

5. 應收賬款較高並沒有計提任何壞賬準備。匹克2012的應收賬款高達10.2億,其中3650萬超過六個月,但沒有計提任何壞賬準備,考慮到目前運動服飾市場的整體環境,確實不符合謹慎性原則。

綜合考慮風險和行業發展狀況,匹克目前的市值33億港幣,PB=0.65,PE=9,個人認為物有所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