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個時代的榮耀與傷害 標本李經緯(上篇)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700

李經緯作為改革開放後的著名企業家聞名,卻因「國家工作人員」身份而獲貪污罪。74歲,他戴罪離世。

中國的開放與轉軌進程,給了這個遺腹子絕佳的機會,憑藉勤奮與聰明,創辦健力寶並將其推上中國飲料第一品牌寶座。但轉軌中的模糊與複雜,也給他帶來巨大傷害,被迫黯然離開傾盡心力18年的這家國企,並致身陷囫圇。

他的葬禮,沒有悼詞,弔唁者也沒有頭銜。

如果你知道李經緯和他一手創立的健力寶曾經何等聲名赫赫,便會明白這場葬禮的低調與安靜,是多麼巨大的反差。

2013年4月26日,廣東佛山市三水區殯儀館。追悼會時間不長,曾經的體操王子李寧,頭髮花白,一身黑衣,依三水風俗手持黑傘,腕戴毛巾,緊立在家屬們身後。他雙手合十,淚水潸然,默哀時刻長時間低頭閉目,一遍又一遍90度鞠躬。

得到李經緯病逝的消息時,李寧正在韓國,他立即直奔三水,到達當晚就徹夜守靈。治喪期間,李寧極為低調,但裡外應對,不難見其處處自執「長子之禮」。曾有消息說他將發表悼詞,但最終卻未置一詞。

事實上,整場葬禮,沒有悼詞,僅僅只有李經緯長子代表親屬致答謝詞。

整場葬禮,也沒有頭銜。弔唁者名單按界別分類,直接宣讀姓名:文藝界……體育界……

李經緯的靈堂,設在三水一棟破舊的單元樓內。那是他最早的家,就在區政府對面,從馬路上要穿過一條小巷才能走到,樓道口的鐵門,鏽跡斑斑。

李家在四樓。前來弔唁的人絡繹不絕,但水泥樓梯兩人並排走都嫌擠。堂屋裡擠滿了身披白衣的家屬們,而李經緯的遺照只能乾脆放在地上。

曾經住在李家樓下的蕭月興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棟樓是上世紀90年代一些干部一起集資蓋的,李家分到一套,她家也分了一套。1998年前後,蕭月興將她家的那套賣給了李經緯,「他當時說,兩個兒子,一人一套」。

後來,李經緯在三水和廣州也各買了房子。而在百年之後,他最終選擇葉落歸根,回到這裡。

曾經名震全國的企業家李經緯,就這樣,在74歲以戴罪之身離世——2002年李經緯因涉嫌貪污而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被監視居住;十年之後,2011年,他被以貪污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5年。

在最好的時候,做好了準備

彼時廣東正被時代推到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而包括電視、冰箱、啤酒等在內的輕工業,則是開放前沿的前沿。在一個開放之地,遺腹子李經緯所有的聰明與勤奮都得到了爆發。

「我從心裡尊敬他。」李經緯的辯護律師王波當年為其做的是無罪辯護。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從業二十多年,我一直是個很理性的人,這次卻很感性。你無法想像在改革開放的那個年代,他曾經帶給我們多少精神激勵。他就像一面旗幟。」

王波是廣州市律師協會會長、金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1993年,鄧小平南巡後他辭職下海,成立廣州第一傢俬營律所。

彼時,健力寶正如日中天,被稱為「東方魔水」。而李經緯,也光環籠罩,其創業故事,被媒體廣為宣傳。

1939年,李經緯出生於廣東三水區白坭鎮。他的早年經歷,鮮為人知。

他的表弟——也是健力寶不可忽略的功臣——區盛聯回憶說,表哥是遺腹子,父親死於戰亂,母親生下他後便去了廣州並且改嫁,因無力撫養,將李經緯送到孤兒院。

十多歲時,李經緯跟廣州一位遠房親戚學修水電,「經常是一手扛著梯子,一手騎著單車在街上跑」。

區盛聯的母親與李經緯的母親是親姐妹,當李母去世後,區家就成了李經緯僅有的至親。新中國成立後,他回到三水,寄住區家。

彼時區家家境不錯,父母開舖賣布,包括區盛聯在內共有12個子女。沒上過一天學的李經緯幫不上忙,只能挑水。

「他當時在我們家算是工人。」區盛聯說。區比李經緯小四歲,總是一口一個「緯哥」,很親近。在區的印象中,表哥除了愛交朋友,小時候沒什麼特別。

1954年,15歲的李經緯在三水縣印刷廠當起排版學徒工,一邊揀字一邊學認了一些字,幾年之後,竟然當上了副廠長。

李經緯喜歡籃球,區盛聯喜歡乒乓球,誰也沒想到,日後他們的一生以及健力寶的命運,都因了兒時愛好的機緣。

在印刷廠待了7年後,李經緯因為在籃球場結識三水縣武裝部一位領導,被提到縣體委當副主任。

一干便是十多年。窮苦出身,和底層的磨難,讓李經緯異常努力。

那種努力,許多人看在眼裡,至今印象深刻。李經緯的知交密友、現年81歲的梁晃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們就是那時候相熟的。當時他在糧食局工作,經常去體委打球。有一次球賽,看到身為體委副主任的李經緯一直站在場外給運動員們提鞋,讓他對這人另眼相看,便主動和他交朋友。

相熟後,他們往來頻繁。彼時糧食緊張,按票定量供應,而運動員的食量大過常人,常常吃不飽。李經緯便問梁晃有沒有解決辦法,梁想了想,如果把大米換成米碎,可以變成雙倍的量。李經緯便托他時不時換一些米碎,和大米一起煮,讓運動員們吃上了飽飯。

1973年,32歲的李經緯被平調到瀕臨倒閉的三水酒廠當副廠長。在當時,這實在稱不上是一樁好事。

不過,命運其實讓他趕上了好時候。日後人們會發現,這段時間成為中國企業史上不可忽略的節點,正是1980年代初期,集中誕生了聯想、海爾、萬科等一大批知名企業。

因為地理位置天然是中國跟世界接觸最重要的窗口,彼時廣東正被時代推到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而包括電視、冰箱、啤酒等在內的輕工業,則是開放前沿的前沿——中國第六、第七個五年計劃(1981-1990年)均提出,集中對消費品工業進行投資。在廣州,從1978年開始的5年裡,輕工業產值就增加了一倍。

在一個相對開放之地,李經緯所有的聰明與勤奮都得到了爆發。

梁晃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李經緯先是做米酒,帶著廠裡幾個年輕人,背著酒沿著鄰近的佛山、廣州等城市一個一個酒樓地推銷。後來他又鼓搗出「貓頭鷹」牌禮品酒和「強力」牌啤酒,憑著同樣的辦法,硬是將這兩種酒打造成當地的「名酒」。

然而,所有這些,彷彿都只是為了準備日後的一項大事業:健力寶。

穿針引線與28萬元大冒險

最後的罐裝過程更有趣:通過健力寶一位總工程師的老同學關係,首批200箱健力寶,是在其後來重要的競爭對手——深圳百事可樂公司的生產線上偷偷完成罐裝的。

關於健力寶是怎麼誕生的,坊間流傳著多個版本,在區盛聯看來,那都是「神化」。

真實的故事是: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體委為改變中國體育科學研究的落後狀況,專門向國內各研究院所下達一批研究項目,其中包括運動型飲料。隨後,廣州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發出一種「藥水」,可以讓運動員迅速恢復體力。

領銜這項研究的是歐陽孝、黃協榮、陳新凎等幾位教授和研究員。成果出來後,他們找到廣州當時最大的汽水生產商亞洲汽水廠,想合作生產,但被拒絕。接著又找了當地啤酒廠,還是拒絕——即便是現在,科技成果如何轉化成產品依然是一個普遍難題,更何況改革開放初期。

一次聊天時,歐陽孝無意中和當時在廣東省乒乓球隊任主教練的區盛聯聊起來,區當即說,「我表哥在三水搞酒廠,你們要不要去試試?」

歐陽孝、黃協榮等一行五人,坐著公共汽車就去了三水酒廠。雙方一拍即合,李經緯答應提供資金支持。

其實,當時的三水酒廠並不富裕。區盛聯至今依然清晰記得酒廠如何之破:地是不平的,客人來了坐的是條凳,連個靠背椅都沒有。

但李經緯非常珍惜這次機遇,每次科研人員下廠,都好吃好喝地招待。區盛聯開玩笑說:「當時我真擔心,把這個小破廠給吃窮了。」

研發組成員之一、時任藥劑師的黃協榮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們前後花了三個多月,做了一百三十多個試驗,最終獲得滿意的結果,做出了健力寶汽水。

不過,怎麼賣出去,大家都沒底。此時,體委副主任的經歷給李經緯帶來了福音——他從體育系統獲得消息,國家體委正在為首次出征洛杉磯奧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準備飲料。但是,初步選定的飲料就有四五種,健力寶作為「新兵」,要想獲得青睞並非易事。

恰在這前後,區盛聯調到廣東省體委外事處,他瞭解到,第11屆亞洲足聯代表大會將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召開。新的機會近在咫尺,通過他的再次牽線,健力寶可以送到亞足聯會議上。

但這個想法卻遭到了反對,廠裡很多人不理解:飲料與足球會議有什麼關係?健力寶剛剛問世,一分錢還沒賺,為什麼要先讓那些不相干的洋人白吃白喝?

但李經緯堅持。幾天內,設計商標、題寫名字、工商登記,一切迅速完成。李的強硬,可見一斑。他在日後多年,也始終保持著對健力寶的這種強大控制力。

李經緯的新想法與讓想法落地的能力,也從彼時就露出端倪——他提出一個大膽建議,用當時極為新潮的易拉罐包裝健力寶。那時候國內尚無一家易拉罐生產企業,而三水酒廠也沒有這種罐裝線。但後來,李經緯硬是說動一家香港企業,在距亞足聯大會開幕僅有3天的時候為健力寶定製生產了小批量的易拉罐。

最後的罐裝過程更有趣:通過健力寶一位總工程師的老同學關係,首批200箱健力寶的罐裝,是在其後來重要的競爭對手——深圳百事可樂公司的生產線上偷偷完成的。

黃協榮全程參與了那次「秘密行動」。他回憶說,為了不洩密,飲料是先在三水配好,再拉到深圳去的,「罐裝時的工人,也用的是自己人」。

憑著亞足聯會議上的這招「隔山打牛」,剛剛誕生的健力寶成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並在1984年8月隨著中國隊的出色成績而大放異彩。

特別是當健力寶贊助的中國女排擊敗東道主美國隊,實現「三連冠」時,形容健力寶為「東方魔水」的新聞全球瘋傳,這種橙黃色碳酸飲料一夜成名。

人們後來才知道,健力寶這是一次多麼孤注一擲的冒險。

健力寶的初始資金總共只有28萬元,而且這28萬元還是一筆貸款,本來是用於為強力啤酒購買機器設備的。但這筆錢,最終被李經緯全數砸到奧運會上。毫無疑問,這在當時堪稱驚世之舉。

沒有人知道李經緯如何作出並且堅持了這麼瘋狂的計劃。後來,健力寶成功之後,有人提議定個開張日子,李脫口便說:「就8月28日吧,我們靠28萬元起家,8月份在奧運會亮相。是個紀念。」

於是這一天就成了健力寶的生日,沿襲至今。

1988年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傅高義,在經過8個月的實地調查後,寫了一本《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李經緯和健力寶的故事,在書中被專門著墨。

「健力寶是中國傳統關係孕育出來的現代產品,而李經緯則是導演這一成就的魔法師。」傅高義如此評價。在他看來,健力寶的開創,是在缺乏現代效率、管理、組織等概念的情況下,「通過個人穿針引線帶來的成功」。

活在「活水」之中

「這就是沒讀書的好處,沒有條條框框。」

那真是一個神奇的時代,四野都透著一種凍僵之後回春的生機勃勃。「先行一步,敢闖敢試」這句著名的口號激盪在珠江三角洲,最先建立特區,最先取消「魚票」放開當地人愛吃的鮮魚的價格……廣東在市場經濟的暖流中一天比一天「活」起來。

李經緯,活在這潭無邊「活水」中。

洛杉磯奧運會後,甜蜜的麻煩隨之而來,國家隊的隊員們紛紛要求喝健力寶。

當時國家13支運動隊,每年飲料費6000元,攤下來只夠每人每年一箱健力寶。如果健力寶要贊助,一年得送出去26萬元的貨。

當時健力寶公司賬面銷售利潤不過幾萬元,李經緯們出差也只能睡招待所的地下室。這麼大手筆的贊助,不可能獲得三水上下的應允——要知道,酒廠畢竟還是國企,錢不能亂花,而此前的奧運會贊助已經在當地掀起狂瀾,非議者眾。

區盛聯回憶說,一開始李經緯也不知如何是好,最後乾脆「先斬後奏」,簽下贊助協議。幸運的是,中國女排、乒乓球等運動項目在國內和國際比賽上接連大放異彩,健力寶隨之聲名鵲起。

1987年,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在廣州舉行,此前區盛聯恰好調入六運會的集資處。嘗到贊助體育賽事甜頭的李經緯再出大手筆,以250萬元的價格買下六運會的飲料專用權。

這250萬元,相當於當時三水縣幾家大企業加起來的全年利潤,而健力寶自身還在償還買設備和基建欠下的貸款,盈利並不多。李經緯由此引來三水上下批評一片。

然而,六運會結束不久,健力寶舉行訂貨會。才開了兩個鐘頭,訂單就達2億元。

三年後,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故事再次重演。李經緯再次頂住壓力,以一千多萬元的代價成為第一家贊助亞運會且贊助額最高的中國企業。

故事的結果,李經緯再次賭贏了——1990年,在鄭州舉行的全國糖酒商品秋季訂貨會上,健力寶的訂單幾天之內就高達7.5億元,佔整個訂貨會合同金額的1/4。

以「健力寶」命名的賽事,此後便從圍棋、跳水一直蔓延到健美、橋牌等各個運動場;冠以「健力寶」名頭的運動隊,也從廣東省乒乓球隊、廣東省田徑隊等向其他省份與領域擴張,甚至包括一支名叫西安水電學院足球隊的業餘隊。

李經緯的新想法並不僅僅止於體育營銷。1990年代,他還搞出了一件讓全國上下一起著魔的事情——「拉環有獎」促銷。這個遊戲在中國城鄉獲得巨大成功,幾乎成為那個年代的一種標誌性集體記憶。

尤其讓人意外的是,「健力寶拉環」成為很多鄉村騙子的著名道具:在長途汽車上,他們往往驚呼自己剛剛拉開的健力寶,中了5萬元巨獎,然後將之低價轉賣給貪小便宜的同車乘客。

整整十年裡,這個愚蠢的詐騙遊戲一直在全國各地的城鄉上演著。《健力寶報》記載,拿著假獎環到總部來兌獎的人絡繹不絕,有時一天多達數十人,而且都是5萬元的一等獎,「每個人都像著魔似的,哭的、罵的、鬧的、靜坐的……把健力寶的兌獎辦公室鬧得沸沸揚揚,不得安寧……」

因為李經緯的類似「突發奇想」,健力寶開了不少先河。

比如,健力寶也是國內最早設立公關部的企業之一——區盛聯說,1984年,健力寶剛誕生不久,在一次廠領導討論經營的會議快要結束時,李經緯突然提出:「國家有個外交部,我們搞個公關部,專門搞關係。」

公共關係這個新名詞,上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從國外傳入,得到廣泛認知則是1990年代後期的事情。但沒上過學的李經緯,卻靠著自己的敏感,成為公共關係在中國最早的實踐者——讓世界超級球星蘇格拉底為首的巴西足球隊身穿健力寶球衣參賽,讓美國著名的哈林男子籃球隊在萬里長城上喝「健力寶」,邀請「體操王子」李寧、著名女科學家金慶民加盟健力寶並出任總經理特別助理,聘「棋聖」聶衛平、「乒壇大姐大」鄧亞萍為高級顧問,聘請一些離退休老幹部出任公司顧問……

「他的思維基本不受限制,這就是沒讀書的好處,沒有條條框框。」區盛聯調侃道。

就在這些異想天開和大膽冒險中,健力寶紅得發紫。那時候健力寶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程度,從王波至今難忘的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來——1990年代初,他第一次接待遠道而來的女朋友,就是特意買了一瓶健力寶,小心而滿足地兩個人一起分著喝。

因為緊俏,不少人托區盛聯找表哥要貨,一張批條能被炒到幾萬塊。但李經緯在這事上非常絕情,「他說,你來我請你吃飯可以,但找我拿貨,不行」。

1984年,健力寶銷售額345萬元,第二年翻了四倍多,第三年1.3億,此後十年一路飆升到超過50億元,並且多年來一直佔據「民族飲料第一品牌」的寶座。李經緯去世當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的唁電如此回顧:「從1991年至1996年,健力寶集團囊括全國飲料行業產品、銷量、利稅到利潤的所有第一名。」

而李經緯一直牢牢控制著這家迅速膨脹的公司。鼎盛時期,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在紐約買下帝國大廈的整整一層。1997年,他執意改變健力寶偏居三水一隅的小格局,在廣州建一座高達38層的健力寶大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