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觀察員」中國的北冰洋戰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064

上週有一條新聞對中國有別樣的意義:中國與印度、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和韓國一起擁有了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的正式觀察員國身份。

北極理事會是北極事務的決策組織,由全球八個在北極擁有領土的國家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創立,迄今為止成員國也只有這八國。他們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制定北極地區的政策。
 
所謂觀察員國,是指有資格列席北極理事會會議卻無投票權的國家。觀察員無權在年會上發言,也不能參加部長級會議,但在北極議題上具有合法的權利。觀察員制度是近距離跟蹤北極事務動態的窗口。
 
此前中國的兩次申請正式觀察員均遭拒絕,這次是第三次申請,中國渴望參與北極理事會議事的心情可見一斑。(華爾街見聞註:從2007年起成為臨時觀察員)
 
中國這麼急切加入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真像一些人推測的那樣,是為了推動開採北極的油氣與金屬礦產資源?
 
曾協助前《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社長麥健陸(James McGregor)研究中國企業與宏觀經濟發展六年之久的記者Gwynn Guilford認為,其實與採掘資源的關係不大,只要國與國之間協商,就可以解決採掘這類礦藏的問題。
 
不過,這種協商可確定不了北冰洋海域的使用歸屬。
 
北冰洋開放
 
過去兩年,每逢夏季,北冰洋海域的冰層都在迅速消減,已經「消失」了大約50%。速度比氣候模型預期的要快。
 
北極的冰帽逐年「瘦身」意味著,船隻現在可以在冰川覆蓋的北冰洋上航行了。
 
按國際海洋法規定,全球所有國家都有權發掘國際水域。但現在還不清楚北冰洋海域是否歸這類法律管轄。
 
所以,劃定使用海域和確定海洋捕撈權的任務大部分都落在北冰洋理事會肩上。
 
今年即將舉行的北極理事會會議就會討論上述問題。
 
下圖顯示了從1982年起全球冰層持續縮減的規模以及今後預計的最小規模。數據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全球資源信息數據庫-阿倫達爾中心(GRID-Arendal)。
 
 
全球最大生物蛋白庫
 
為什麼挺進北冰洋對中國很重要?有一個原因是可以得到北冰洋的漁業供應。
 
原中國駐挪威大使唐國強今年2月發表文章指出,北極地區蘊藏豐富的能源、礦藏和生物資源。
 
除了分別佔全球產量10%和25%的油氣資源和金、銅、鉑、等多種礦藏,他還在文章中將北極稱作
 
世界最大的生物蛋白庫之一。
 
捕魚業在中國是很大的生意,近年國內多次曝出醫用和經濟價值極高的珍貴魚種賣出天價的消息。
 
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驅動下,海洋魚類生存面臨嚴重威脅。今年1月舉行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大會上,科學家預計,每年將近有1億條鯊魚因人類捕撈致死。
 
由於國內海域產量無法滿足需求,中國捕魚業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去年6月的一份歐盟報告認為,中國每年全球捕魚量高達460萬公噸,約是中國對外公佈數字的12.5倍。
 
北冰洋國家目前在籌劃簽署一份協議,在科學家可以追蹤到魚群出沒以前,在白令海峽上方的公開水域實行禁漁。
 
紐約時報指出,這項禁令的目的不是保護魚類生存環境,而是管理商業捕魚行為。
 
以下當前領海劃分圖表可見,北冰洋的核心地區由美國、俄羅斯、挪威、丹麥(格陵蘭島)和加拿大五個國家的海域環繞。
 
 
海運革命
 
Guilford認為,中國積極參與北冰洋事務的另一個原因是要利用連接中國與歐洲的「東北航道」與「西北航道」。
 
如果取道北冰洋,從中國去往歐洲的行程可以由1.5萬英里減少到8000英里,極大地縮短了航行時間,也節省了航行所用的燃料。
 
以下左圖可見現在的中歐航線,右圖為改道途徑北冰洋的航線。
 
 
中國外交政策演變
 
2010年,中國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期間,與會政協委員、曾任中國海軍戰略研究所所長的海軍少將尹卓稱,在未來對北冰洋的開發中,中國理應佔有一席之地,不能「缺位」。
 
尹卓表示,
 
開發北極,各國平等。當前一些國家爭奪北極主權,無異於侵犯了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利益。面對這場現實的卻難以預測未來的「北極爭奪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眾多國家也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後,中國官方和媒體對北極事務的態度相比起來都沒有那麼強硬。比如今年5月的新華社文章表達了對北極理事會的尊重。中國日報的報導稱,中國的外交政策利益限於研究領域。
 
北極地緣政治專家 Linda Jakobson與Peng Jingchao去年11月的報告認為,
 
作為一個非北極國家,中國必須依賴外交合作與科研及投資的正面影響促進自身在北極的利益。
 
「雪龍」的使命
 
過去幾年,中國加快腳步投入北極科學考察任務,提供資金研究氣候變化對水位、航路和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目前,中國在上海設有中國極地研究中心(PRIC)。中國進行極地科學考察的唯一破冰船雪龍號總長167米,能以0.5節航速連續衝破1.2米厚的冰層。
 
雪龍號於1999年首航北極,2006年進行大規模改造,現已三次赴北極完成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
 
2011年10月,中國宣佈,到2015年將組開展三次北極科學考察。
 
日本媒體評論認為,中國參與北極開發的意向表露無遺,這一系列行動背後的原因是北極海冰的縮小速度比預期的快,開發資源和開通航路已不再僅僅是夢想。
 
雖然部分計劃是開發新航路,但到目前為止,中國都是以支持環境科學的名義進行這些項目。
 
中國是否足夠「近北極」?
 
Guilford認為,中國對北極科考的投入是基於海平面上升和海冰消融會影響所有人的觀點。
 
之所以依賴這個觀點是因為中國過於強調國家主權、尤其是領土主權,這使中國官員幾乎沒有理由對北極政策提出主權國家的要求。
 
於是,他們選擇將中國稱為「近北極國家」和「北極的一分子」。中國邊境到北極圈最近的距離只有約1448公里。
 
劍橋大學極地研究員Mia Bennett指出,北極理事會顯然認為中國是足夠「近北極」了。但理事會的成員國擔心太多相互競爭的勢力會影響這個組織的純粹性。
 
在中國成為正式觀察員的決定公佈以前,Bennett表示
 
儘管北歐國家通常對北極外部的勢力相當包容,但加拿大與俄羅斯這兩個最大的北極國家對自己在北極的主權有更大的控制慾。
 
他們擔心失去對航路的控制權……因為中國這樣的非北極國家有興趣讓北冰洋航路取消限制,來去自由。
 
此外,中國可能還有其他方法繞開北極理事會影響北極政策。
 
正如Bennett所說:
 
如果把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拒之門外……他們可能轉向國際海洋組織(IMO)或者聯合國等其他組織參與討論,這樣會削弱北極理事會的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