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筆論天下:看淡國有銀行 陸日勤

2009-02-04  AppleDaily


 

雖然中央滙金早前高調在市場上購入工商銀行(1398)、建設銀行(939)及中國銀行(3988)三大國有銀行的股票,有助穩定投資者對國有銀行的信心,股價表現年初以來跑贏大市。不過日勤認為,中央這個干預行動卻令國有銀行股份成為目前下跌風險較大的板塊。

盈利充滿變數

市 場普遍看好國有銀行不只是滙金單一因素,當美國和歐洲大型銀行因金融海嘯而大幅虧損,甚至被政府接管,內地銀行安然無恙,目前已披露與金融海嘯相關的投資 始終屬少數,加上呆壞賬紀錄偏低,而且現金充裕,營運上,利息收入一直錄得可觀增長,都讓投資者安心。賬目數字以外,最重要的保障,可能是來自北京的眷 顧。中央政府大概不會讓國有銀行出事。不過,日勤認為,盈利長升長有始終是不可保證的,正如中央去年不能阻止股市下跌一樣,雖然中央對國內一切活動的控制 權,曾經為投資者帶來無限的遐想。事實上,國有銀行的盈利充滿變數,情況並非阿爺篤篤手指就能了事。國有銀行向客戶的貸款,大部份是私營或個人的,以建行 和工行為例,國企欠款分別佔兩者的整體貸款額不足五成,其餘是私營和合資公司,及個人客戶。顯示即使國企背後有大水喉,那些私營客戶仍可能帶來顯著的呆壞 賬。

潛在呆壞賬勁

另外,將國有銀行貸款以行業分類,情況亦令人擔心。製造業和地產相關行業,佔建行整體貸款五成、佔工行四 成。較穩定的,如基建和公用行業反而較低。受到全國出口放緩打擊,製造業成為中國經濟的重災區,而且地產泡沫已經爆破,兩方面都有機會帶來呆壞賬。在未上 市前,國有銀行出售大量呆壞賬,去蕪存菁後才得以上市。如果工作方針不變,繼續做政府的政策工具,按政策指令,而並非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審批貸款的話,國有 銀行每隔幾年就可能出現一次顯著的撇賬,股東利益會受損。國有銀行可能因為這次外在經濟下滑,暴露本身內在的管理問題。陸日勤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