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的國民經濟數據不樂觀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23558571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188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427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54569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56859億元,增長8.3%。從環比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
統計局的論調是: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我看了一下具體的經濟數據,認為一季度的數據很不樂觀,特別是3月份,國民經濟運行並非國家統計局說的那樣總體平穩,而是有明顯的惡化跡象。
一、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9%,比1-2月份回落1個百分點,環比上月增長0.66%。要知道,一二月份是過年時期,這說明同比環比實際都是在回落的。只有一個細分行業還不錯,轎車增長了14.2%(與房地產相關的家電家具也不錯);
查看原圖二、用電量增長微弱:3月份,發電量同比只增長了2.1%,毫無疑問,GDP可比價格實際應該是在倒退而不是增長的。因為過去20年以來,發電量的增長基本都要高於GDP可比價格增長率。做為**指數之一的發電量,確實是能夠比較真實的反映經濟運行情況的。3月份,除重工業用電增長6.4%外,其餘產業用電全部倒退,其中輕工業從2月份的2.22%急降到3月份的-13.11%;
查看原圖三、消費數據非常不理想:去年的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14.7%的同比增速,3月份是15.2%,當時環比增加了0.5個百分點;而今年1-2月份掉到12.3%,由於2012年2月有29天,所以今年1-2月份的實際增速是14.2%,即同比少0.5個百分點,但3月份只有12.6%,同比去年少了2.6個百分點,差距在拉大,環比實際降了1.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今年3月份的消費數據,同比環都在下降,整個零售非常不好;
查看原圖四、貨幣發行繼續氾濫,愈演愈烈: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比上年末加快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31.12萬億元,增長11.9%;流通中貨幣(M0)餘額5.57萬億元,增長12.4%。一季度GDP可比價格才增長7.7%,而M2竟然增長了15.7%,翻了一倍都不止;
查看原圖注意看圖中的翹尾!
五、進出口數據喜中有憂:今年的進出口數據看似還不錯,這應該也是M2增速抬頭的原因之一。一季度,進出口總額9747億美元,同比增長13.4%;出口5089億美元,增長18.4%;進口4658億美元,增長8.4%。進出口相抵,順差430.7億美元。3月份,進出口總額3653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出口1822億美元,增長10.0%;進口1831億美元,增長14.1%。
1-2月份,出口的增速23.6%,進口只有5%,結構差很厲害。到3月份進出口增速倒掛了,似乎內需轉好,但卻與前述四點不相符,所以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另外,由於對香港的出口增長了60%,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增長,我們有理由懷疑這個60%的是假出口;
查看原圖六、CPI與PPI持續背離,經濟進入滯脹階段。特別是真實的CPI一直高達10%以上,其中又以服務項目為較高。而PPI是負數,其中除農產品和生活用品外,其餘各細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全線負數,並且越上游越負得厲害。這說明產能過剩很厲害,而人工成本上漲壓力又很大,中國已經深入劉易斯拐點,經濟進入最麻煩的滯脹階段;
七、增值稅和所得稅數據表明企業的真實收入和利潤都在下滑。一季度中央增值稅同比僅增長0.4%,扣除不可比因素後的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2.6%,其中工業企業所得稅下降7%,由於稅收金額已經包含了通脹因素在內,這說明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實際是在下降的,尤其是工業企業下降得非常厲害;
八、政府收入仍然遠高過企業和居民收入增長,收入分配改革仍然是句空話。一季度廣義的財政收入由去年的36946億元增長到了4171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3%,遠高於GDP可比價7.7%的增長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名義價9.3%和可比價6.7%的增長。
全國公共財政收入32034億元,增長6.9%,比去年同期回落7.8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收入14606億元,同比下降0.2%;地方財政收入(本級)17428億元,同比增長13.7%。
同時,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96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01億元,增長38.7%。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784億元,同比增加31億元,增長4.2%;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本級)8897億元,同比增加2670億元,增長42.9%。
中央財政收入與地方財政收入增速的巨大差距,說明宏觀調控是越調越差。
九、一季度唯一的「亮點」仍然是投資,這是貨幣氾濫的主要推手: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809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0.7 %),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13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4.0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21.1%,分別加快2.1和9.7個百分點。
查看原圖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208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1%, 增速比1-2月份回落12.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1.2%,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19.2%,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1.4%。商品房銷售額13992億元,增長「61.3%」!增速比1-2月份回落16.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69.0%,辦公樓銷售額增長60.2%,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13.5%。
查看原圖大家認為這樣的經濟數據,是平穩嗎?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是在加速嗎?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到底該如何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