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刊記者 李小曉 文《徵信業管理條例》 (下稱《條例》 )自今年3月15日實施,徵信市場有法可依,且有望向民間借貸開放。 2月18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全國徵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今年要加快制定《條例》相關配套制度,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徵信管理制度體系;要做好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徵信服務,將符合條件的上述兩類機構有序接入徵信系統,提供徵信服務。 目前徵信系統的主要使 用者是商業銀行。一方面,商業銀行向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報送數據;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根據有關規定,向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實時查詢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然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 以 及 P2P(Peer to Peer)小額貸款網絡平台等民間借貸機構,均未被納入接入徵信系統的範圍。 不被納入徵信系統造成 的結果是,民間借貸公司無法對接央行的徵信系統,既不能直接進入徵信系統查詢借款人的信用記錄,也不能將借款人的信用記錄納入徵信系統。 “拍拍貸” 總裁張俊表示:“我們一直爭取進入國家的徵信系統,為徵信系統貢獻一些數據。但央行徵信數據目前只對商業銀行開放,P2P 網貸公司連查詢的權利都沒有。 ” 華峰 小 額貸款公司某 負責人表示,未來若能將小貸公司接入徵信系統,全國6000多家小貸公司以及5000 多億元資金都將獲得更好的監控。對小貸公司而言,查詢企業貸款信息就更加方便。 有小貸公司人士認為,接入徵信系統有如下作用:加強銀行和小貸公司信用體系的及時聯繫,達到信用信息共聯共享;防止債務人利用小貸公司信用體系的孤島性質,游離于社會信用體系之外,規避徵信系統的及時監督;有利於各銀行、小貸公司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債務人統一進行信用監督和制裁。 但也有小貸公司的人士 擔憂,如果接入徵信系統,會影響小貸公司生意,因為小貸公司的客戶都是小微企業,企業質量也比銀行的客戶較差,過去徵信都不是很透明,一旦他們在小貸公司的資金往來要被監控,可能會產生畏懼感。 宜信公司總裁唐寧表示,監管層之前也提出過類似意見,說要把小貸公司逐漸接進徵信系統。因此,這並不是一個新方案,而是意味著監管層有決心要把這個事情繼續推動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