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天氣乍暖還寒,港股表現亦陰晴不定,叫人無所適從。穩陣派遂將目光放在高息股,尤以一眾房託最為搶眼,皆因息率高達十七釐,相比近乎零息的銀行存款,看似吸引得多。惟天底下沒免費午餐,其實房託風險不小,好息一族小心誤踩陷阱。 踏入○九年,恒指依然沒甚起色,早前將半數股票套現的觀塘散戶梁太,對着股票機茫無頭緒,「個市咁波動,升幾日又跌番曬,而家有錢都唔知買乜好。」她遂有意轉戰高息的房託。 所謂房託,即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代表將一群收租物業集合起來,再包裝成基金上市。根據證監會的規定,房託每年須將九成盈利派發予投資者。在本港上市的七隻房託,以往息率一般有七至十釐,一直被視為穩陣之選。 惟去年金融海嘯淹至,港股全線下挫,房託亦難獨善其身,股價一年內普遍大瀉逾五成,變相將息率推高至超過十釐。前大摩地產分析員、現任對沖基金董事的卓百德,亦大為心動,「現在與其買地產股,不如買房託收息。」 之 不過,俗語有雲便宜莫貪,房託雖然現價低廉,但經濟前景不明朗,物業估值勢將下跌,可能對公司的資本結構造成打擊。皆因房託的運作模式,是向外舉債,然後 購買物業作收租用途,而本港的房託守則規定,其借貸金額佔總資產的比率,以四成半為上限;一旦踩界,便不能再向銀行借錢。而房託早前向銀行借錢,大多已簽 訂協議,承諾不會違反房託守則,否則可能要提早還款。 現時房託面臨的困境,是來年租金增長放緩,市場可能變得保守,因此收租物業勢大幅減值。若真的如此,即使借貸金額不變,借貸比率亦會上升。 以陽光房託為例,旗下擁有二十項物業,包括寫字樓及商鋪,往績息率是十七釐,傲視同儕。惟其借貸比率高達三成七,份屬危險。截至去年中,陽光房託的銀行貸款,約有三十九億元,隻要物業估值下調兩成,其借貸比率便升至四成半的警戒線。 高盛早前發表報告,指未來兩年本港商廈租金將下調高達三成半,商鋪則跌兩成。為免觸犯相關守則,陽光可能要供股籌集資金,因而攤薄現有股東派息,甚至對股價構成壓力,因此投資者收取高息,亦未必能彌補股價下挫的損失。 中區寫字樓跌價重災區 至於派息同樣慷慨的冠君房託,現時隻有兩項物業,分別是中環花旗銀行廣場及旺角朗豪坊。由於前者是甲級商廈,位處租金下跌重災區,更佔冠君總資產的六成七,情況實在令人憂慮。 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及顧問諮詢部主管盛世民表示,中區甲級商廈價格去年第三季大幅回落近三成半,全年則跌了四成六,創九二年以來最大跌幅。他指以往中區租金升幅過激,故今年可能再跌多三成。 截 至去年中,冠君房託的物業組合價值四百七十億元,若來年減值三成半以上,其借貸比率便超過上限四成半。冠君房託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李澄明卻大派定心丸, 「中環甲級寫字樓的供應好有限,租金有一定支持。而且未來中資金融機構會繼續擴張,會成為新動力。當然租客而家會講價,但影響唔會太大。」 但 分析員卻不樂觀:「長江中心最近續租,呎價試過由百幾蚊跌番落八十蚊。有啲分層寫字樓,租金更加跌一半。」根據冠君中期業績,花旗銀行廣場出租率約九成 八,今年約有一成樓面續租。該分析員續說:「物業估值有主觀因素,之前冠君股價試過跌至一蚊幾毫,之後又升番上兩蚊,就係正反兩邊角力,來年股價會好反 覆。」 另一邊廂,冠君去年為收購朗豪坊,以朗豪坊作抵押,向銀行借了大筆貸款,又增發可換股債券。惟借貸條款訂明,借貸金額不可超過朗豪坊 估值的六成。分析員估計,若朗豪坊估值跌逾兩成三,相關比率便會超過上限,銀行有權要求管理層重組資本,「管理層都有好多辦法支撐物業估值,例如寧願空置 率增加,都唔減租吸客,但對投資者來講,都係一種風險。」 領匯最隱陣 綜觀各大房託,雖然往績息率極為吸引,但回報愈高,風險愈大,除了來年物業隨時大幅減值之外,公司普遍在上市時運用了各種財技,例如大股東減收股息、利率掉期等,以谷高息率吸引投資者。 唯獨由房委會分拆出來的領匯,負債比率僅兩成三,而且沒施任何財技,來年預測息率仍有六釐,屬穩中求勝之選。有分析員坦言:「其實對一隻房託來講,五至六釐先至正常。其他房託派息咁高,係因為各有問題,所以喺現價反映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