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第五篇)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113587
今天中午的飯吃爽了,下午正好沒什麼事,就上來多寫一點吧,反正明天是週六,大家休息的時候可以多看點,我也明天上午有個很重要的會談,寫不成。

      首先,很驚訝這幾天有這麼多的朋友給我這幾篇粗淺的文章捧場,所以剛才能回覆的都一一回覆了,再次感謝大家對我的抬愛,如果沒有回覆到的朋友也請多多諒解,您們的過譽、指正我都一一看了,銘記於心。其次,我說的這些都是我親身的經歷感悟,是個案,不一定就是市場的普遍現象。也許對您有用,也許對您沒用,大家圖個樂就好了,圈內人眼尖希望給我留個面子;圈外人捧場希望也別找茬挑刺,否則故事不得不斷了,大家也就都沒樂子了。最後,開始講大家期待已久的我和VC/PE們博弈的故事吧:

      大家其實心裡都明白,現今中國的VC/PE和歐美成熟市場的是不太一樣的。簡單點說,就是人家的VC更多是衝著IPO去的,PE更多是衝著併購去的。可中國呢?VC/PE都攪和在一起,IPO是絕對的退出渠道,併購少之又少。有點錢的(往往是大企業主)或有點道行的(往往是投行出身),反正註冊個投資公司、成立個合夥制企業(基金),募集點錢就號稱是個VC/PE了。我這麼說,各位VC/PE大大們千萬不要以為我是有意貶低,而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性造成了現在這種魚龍混雜的局面,這是發展的必然階段,沒什麼好迴避的。我有一個老哥,在新疆庫爾勒三代務農,後來自家養牛的地變成了城市擴大後的住宅用地,蓋了幾棟商品房,做了四線城市的小開發商。結果讓我在浦東機場遇到好幾次,問之,答曰:我現在每個月都來上一個PE私募股權基金的課,以後我也要轉型做股權投資啦!哎,你看看這世道變的啊!不過這樣的所謂「PE」到還算憨厚。

      還有一群可稱其為「金融掮客」的人就有點可惡了。他們多為銀行、券商或上市公司高管出身,自己沒錢,但有過業界經歷,有些人脈,有關點系,到處找項目,找到項目又到處籌措資金,報著「投一筆算一筆,賺不到退出利潤也可以憑管理費生存」的心態,簡直不是做投資,而是在做投機!深圳董秘圈就有那麼幾位董秘,天天想著怎麼套各自大老闆的錢出來一起做個VC/PE。X鼎出身的一位奇葩,在廣東看一項目,上來就對企業的實際控制人說:我們在XX(浙江某縣城)給你們高管和研發人員提供二十套住房,夠不夠?那五十套呢?五十套夠不夠?!作為該企業的上市顧問,我當時真想抓起電話叫保安把這廝拖出去亂棍杖斃!尼瑪呀,這種滿嘴噴糞的GP,他的LP給他供的難道不是錢,而是大糞嗎?這樣一些VC/PE,你還期望他們能對企業有什麼專業化、高水平的投後管理、戰略支持?除了錢,你什麼都得不到(這些錢還是有相當代價的),而他們自己的口頭禪就是「錢不是主要的」!好矛盾啊!所以我也奉勸一些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不要看到哪家企業有什麼VC/PE參與期中就覺得它多麼有投資價值,很多東西可能只是你的幻想。

      當然,市場上也有專業人士出身做PE做得非常成功的,這裡我打破「不點名」的慣例公開點名的就是 「同創偉業」,其創始人鄭偉鶴先生原本就是資本市場的頂尖大律師,董事總經理馬衛國先生更是原聯合證券投行部的老總,市場上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人家做項目那叫一個細、投項目那叫一個准、投後服務那叫一個到位!對二級市場灰心喪氣的投資者們不妨認購些他們的產品,收益相當可觀。至於我本人嘛,錢少,達不到認購門檻(淚)。再點一個名就是「達晨創投」,其特點是合夥人普遍近視+靠招商銀行吃飯,哈哈。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對VC/PE的感覺,就正式說說我自己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故事。我們當初想儘早引入PE,確實是想緩解資金緊張的狀況,同時希望有一筆大資金能幫助我們實現業績大爆發的計劃和通過PE專業的投後服務提升企業的治理水平。我儘早的選定律師、會計師、券商進場,就是要佈局造勢,佈一個開端良好的局、造一個規範經營的勢。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大批VC/PE聞風而動、紛至沓來。有專業的,也有不專業的,有政府主導的,也有民間資本的,有海外巨頭,也有市場名門,一時間真是「胖大的威猛、瘦小的精神」!我自己也是應接不暇、疲於奔命,曾經創造過一天接待5批PE的記錄,我一開講又是激情澎湃、口若懸河的那種,講得我是如歌如狂,聽得他們是如痴如醉。感覺真是比當年IPO路演的時候都累,那時一場路演對N多家機構投資人,現在可都是一對一的單練。累,但快樂!因為在這段時間裡,通過我的「演繹」,把項目說的天花亂墜但又沒脫離企業的基本面。董事長出來壓壓陣腳,剩下的事什麼都不用管了,所以他笑了。財務總監被我說得沒機會冒泡,只能黑著臉乾坐著提供報表,所以他哭了。親們,你們說,我一個董秘,投資者關係做到這份上,夫復何求?我對PE來訪就本著三點:吃好、喝好、盡調好!我給整個董秘辦的要求就是:說好、陪好、配合好!

      光說不練也不是真本事,迅速確定了幾家不錯的PE作為意向合作夥伴後,就正式進入PE進場對項目盡職調查的環節,這時我布的先選律師、會計師、券商進場的這個「陣」的巨大威力就顯現出來了:

      你PE要法務盡調?不用了吧,國內頂級律師事務所的名牌律師出的《法律盡職調查報告》認真讀去(當然有些內容是有刪減的,但無篡改)。什麼什麼?你PE外聘的小律師不認?「X大律師啊,快給你的老同學打電話,他的學生XXX現在居然不認你這個師伯出的報告!年輕人要好好教育啊。。。」然後過兩天那個小律師就真一臉綠了。

      你PE要財務盡調?也不用了吧,頂尖會計師事務所的大牌會計師簽字的《審計報告》仔細看去。什麼什麼?你PE的CPA還說有問題?哦,行啊,「X老師啊,你這個拿了ACCA的老CPA過來給年輕的CPA指點一下嘛,人家有小問題搞不懂呢!」CPA就完敗了。

      你PE多輪訪談後對商業模式還有質疑?金字招牌券商的《研究報告》看了沒有?什麼什麼?還是有異議?老牌保代何在?上!滅了對方的小投資經理!現在是你展現二十年資本圈功底的時候到啦!

(擦!臨時一個電話,要去打羽毛球,哎,對不起了各位,回來在接著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