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次深刻的教訓:賣家千萬不要主動降價!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1/2451032.html
在電商很喜歡打價格戰,可以吸引不少的用戶。有些商品在促銷的時候打折特別狠,不過有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這個商品再漲回去的話就會覺得很貴,性價比也不高,就繼續持幣待購了。比如京東圖書大促了好幾次,導致不少用戶不到大促的時候就是不買。

主動降價雖然能給商家帶來的不少客戶,但是也會帶來很多問題,最近在外貿圈流傳著一個案例,就是因為商家主動降價,反而讓客戶跑了。降價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會讓客戶不悅。如果輕易地降低價格,會讓客戶覺得你的報價有很大的水分,減少對你的信任與尊重。而如果採用交換的方式,你既不會損失自己的利益,又會讓客戶更相信你。

以下是作者自述(來源):

我有一個哥倫比亞的客戶,一個常規客戶,每個月都跟我拿至少一萬的貨,而且利潤可觀!每次打款積極,一般都會當天打款,他直接匯我們農行,打款後 10 分鐘就到!

這個月呢,因為生意好,他這個月已經給了3個單,第三單的時候我就想,要不給他一點優惠吧,然後就把價格 195RMB 降到 180RMB。 當我把 PI 發過去的時候就邊想著他收到郵件後的驚喜的表情。

但是,他沒有驚喜,反而質疑產品的質量。我只能再去一封郵件表示產品質量不會有問題,一如既往 A-one quality。

很快,我收到了他的第二個回覆,他問,為什麼另外一種產品的的價格沒有變?然後我又解釋了一大通。說是因為這是這個月的第三單的緣故,所以適當的給點優惠(他只買過我們三款產品。 這次要了其中的兩款)。

很快,第三封郵件來了,他問,我下次的訂單還能享受這個價格嗎?我又解釋一次,只限這次,因為這是這個月第三單的緣故。

我想,這次給客戶的印象特別不好,他知道了你的利潤,至少再降 15 你也還是有利潤的,你給的價格其實並不好。還好這個客戶並不去市場上問價,不然關於價格的討論,將是矛盾不斷的。

第二,平時他的訂單,只需要 3 分鐘搞定,做個 PI,然後讓財務查款,安排發貨就可以了,但是這次的郵件拉鋸戰,來來回回一個上午,而且回覆特別累。

第三,要命的是,如果客戶收到貨物的時候真的有點點質量問題 (我們做打印機配件的,偶爾有點小毛病很正常) 客戶又會來郵件質疑了!總之,這是一次特別失敗的嘗試。如果客戶沒有要求降價,萬萬不要主動降價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