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窮查理寶典---第二章 芒格的生活、學習和決策方法 讀書筆錄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8izl.html

富蘭克林的成功主要歸功於他的性格,尤其是他勤奮工作的盡頭,還有他永不滿足的求知慾望和從容不迫的行為方式

 

對於查理來說,成功的投資只是他小心謀劃,專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產品

 

在商業世界,我們往往會發現,取勝的系統在最大化或最小化一個或幾個變量上走到近乎荒謬的極端,比如說好市多倉儲超市。

 

1、芒格「多元思維模型」(跟其求學背景有很大關係)

 

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大多數人都只是用學過的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解決所有問題。

 

簡單是長期努力工作的結果,而不是起點——弗裡德里克.邁特蘭德(通俗的你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別吸毒、別亂穿馬路、避免染上艾滋病——查理於2004年伯克希爾年會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許多投資者的共同問題是他們揮棒太過頻繁了。

 

無論個人投資者,還是受「機構行為鐵律」所驅使的投資者,他們都有這種傾向,這種機構行為鐵律的某一變種也是讓我離開同時做長線和短線投資的對沖基金的原因。

 

查理一般會先注意應該避免什麼,即別做什麼事情;但同時避免過去自信,過於有把握地認為你清楚你的某次行動是利大於弊。(這兩者之間可以說是一對矛盾,因為後者很可能是判斷避免某些事的原因,所以做事需要預留安全邊際,最重要的是控制住下行風險)

 

從個人角度來講,我已經養成了使用雙軌分析的習慣,首先,從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當大腦處於潛意識狀態時,有哪些意識因素會使大腦自動以各種方式形成雖然有用但往往失靈的結論?前一種做法是理性分析法——就是你在打橋牌時所用的方法,認準真正的利益,找對真正的機會。後一種做法是評估那些造成潛意識結論——大多數是錯誤的——的心理因素。

 

總結,迅速奸滅不該做的事情,接著對該做的事情發起熟練的、跨學科的供給,然後,當合適的機會來臨——只有當合適的機會來臨——就採取果斷的行動。

 

芒格的投資評估過程

 

1、 確定自己的能力圈

關於投資,我們只有三個選項: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

 

為了確定「可以投資」的潛在項目,查理先選定一個容易理解的,有發展空間的、能夠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主流行業。

 

(例如 製藥業和高科技行業就直接被查理歸為「太難理解」的項目;那些大張旗鼓宣傳的「交易」和公開招股則立即被劃入「不能投資」的項目)

2、生態系統評估

在評估中運用其「生態系統觀」:有時候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某個因素(比如好市多)能夠使那單個因素變得具有與其自身不相稱的重要性。

 

像保險浮存金——可能許多年也無需賠付出去的保費收入——這樣的負債更應該被視為資產

 

對管理層進行特別的評估 「能幹、可靠和為股東考慮」的程度,例如他們如何分配現金?他們是站在股東的角度上聰明地分配它嗎?還是付給他們自己太多的酬勞?或者是為了增長而盲目地追求增長(從這一點上說張志勇一千五百萬的薪酬,是不是有點太高)

 

購買價格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購買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

 

投資就像打棒球,你要讓記分牌上的得分增加,就必須盯著球場,而不是盯著記分牌

 

競爭性毀滅:《自私基因》 《達爾文的盲點》 《槍炮、病菌與鋼鐵》 《冰河世紀》

 

芒格經常考慮的因素:轉換(如紙張和石油如何變成一份報紙)、 心理傾向和激勵因素所造成的極端行為,基本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性(如護城河)

 

查理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準備、紀律、耐心、決心

 

為什麼關注「買什麼」而極少關注「何時賣」

查理原文「我們偏向於把大量的錢投放在我們不用另外作決策的地方。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了它,那麼當它的價格上漲到你預期的水平時,你就必選把它賣掉,那很難。但是,如果你能購買幾個偉大的公司,那麼你就可以安坐下來啦,那是很好的事情」

(這段話的含義是否指偉大的企業其內在價值的增長將遠遠超過其價格的短期增長,而讓我們可以從容地持有,從容地選擇賣出的時點)

 

在股票交易所佔價格低廉的股票便宜是一回事,但是佔合夥人或者老太太便宜是另外一回事。(前者實現的資源配置下獲取企業的內生成長價值,而後者是零和博弈下的財富轉移)

 

更多的時候我們因為固守道德而賺到更多錢,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附:芒格投資原則清單

 這些原則出現的先後與其重要性無關,每個原則都必須被視為整個複雜的投資分析過程的一部分。

 

一、 風險:所有投資評估應該從測量風險(尤其是信用的風險)開始:

 

1、測算合適的安全邊際;

 

2、避免和道德品質有問題的人交易;

 

3、可以不選擇該公司作為投資品種的至少三點理由;

 

4、堅持為預定的風險要求合適的補償;

 

5、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

 

6、避免犯下大錯,避免資本金持續的虧損。

 

二、  獨立:-「惟有在童話中,皇帝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1、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需要獨立思考;

 

2、記住,你是對是錯,並不取決於別人同意你還是反對你----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3、隨大流只會讓你向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的業績);

 

三、 準備:「唯一的獲勝方法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一點洞察力」:

 

1、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點;

 

2、比求勝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

 

3、熟練地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4、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

 

四、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1、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2、辨認和核查否定性的證據;

 

3、抵制追求虛假的精神和錯誤的確定性的慾望;

 

4、最重要的是,別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理解複利的魔力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

 

 

 

五、 嚴格分析:使用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檢查清單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疏忽:

 

1、區分價值和價格、過程和行動、財富和規模;

 

2、記住淺顯的好過掌握深奧的;

 

3、成為一名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宏觀經濟或者證券分析家;

 

4、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注潛在二階效應和更高層次的影響;

 

5、要朝前想、忘後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六、 配置----正確地配置資本是投資者最重要的工作:

 

1、記住,最好的用途總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來的(機會成本);

 

2、好主意特別少----當時機對你有利時,狠下賭注(配置資本);

 

3、別「愛上」投資項目----要依情況而定,照機會而行。

 

七、 耐心:克制人類天生愛行動的偏好:

 

1、「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2、避免多餘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3、幸運來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4、享受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八、 決心----當合適的機會出現時,要堅決地採取行動:

 

1、當別人貪婪時,要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要貪婪;

 

2、機會來臨的次數不多,所以當它來臨時,緊緊地抓住它;

 

3、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九、 改變:在生活中要學會改變和接受無法消除的複雜性:

 

1、認識和適應你身邊的世界的真實本質,別指望它來適應你;

 

2、不斷地挑戰和主動地修正你「最愛的觀念」;

 

3、正視現實,即使你並不喜歡它----尤其是你不喜歡它的時候。

 

十、 專注:別把事情搞複雜,記住原來你要做的事:

 

1、記住:聲譽和正直是你最有價值的財產----而且能夠在瞬間化為烏有;

 

2、避免妄自尊大和厭倦無聊的情緒;

 

3、別因為過度關心細節而忽略了顯而易見的東西;

 

4、千萬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5、直面你的大問題,別把他們藏起來。

 

除了括號內的部分為自己添加的外,其他的均為摘抄自《窮查理寶典》,保持批判、客觀、獨立之精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