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零息製造財富差距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107/18125209


好多人講一套,做一套,成個悲天憫人,關懷社羣咁款,實質上,佢地要求政府推行嘅政策,往往系另外一樣嘢。
世界最大債券基金Pimco總裁埃裡安(El-Erian)在CNBC撰文,講財政懸崖方案,指美國失業率高企,貧富懸殊加劇,富裕階層不可能永遠獨善其身。唔,講得好有義憤咁噃,但如果我地用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嘅方法思考一下,低息究竟對誰有利?大前研一就話極度低息對日本老人家打擊嚴重,佢地嘅儲蓄存款利息等於零,持有長期債券利息接近零,故此唔敢消費,節儉到極,而日本老人多,故此整個社會消費力不足,GDP難以上揚。
Pimco嘅最大生意系管理債券基金,減息有利債券價格上升,加息會推低債券價格,埃裡安比任何人都清楚,華爾街及所有投資者(有錢買債券或股票之人,大概都唔會窮得去邊)都喜歡中央銀行減息,藉口就系挽救經濟,刺激經濟上升。試睇嚇自2008年以來,美國已有三次量化寬鬆、每次都令到股市大升,債券大升,香港樓市大升,伯南克講多幾次維持極低息,香港股價、樓價必升,得益最大者,自必然系有錢人、大富豪、小業主,散戶投資者無不眉開眼笑。彭博統計去年全球大富豪嘅身家上漲,Zara老闆奧提加嘅身家增值103%,香港呂志和嘅身家增值104%,試問一個打工仔如無股票,無樓在手,點可能如此大幅度增加財富?左丁山有樓有股票,自然亦系得益者,但老實講,去年自己之「偏財」(投資)有上升,「正財」(即寫稿及其他工作收入)就只是原地踏步而已,或者已經好過好多人,但足以證明,人無橫財不富(21世紀之橫財就系投資收益)。埃裡安講乜貧富差距,失業率高啫,伯南克唔係為咗救佢地班人,搞甚麼量化寬鬆呀?失業率有好大改善咩?當今各國政府一方面為政治講扶貧、講降低失業率、講劫富濟貧(抽富翁稅),但與此同時,拚命減息,造就大批炒家發達,令財富差距(wealth gap)不斷擴大,其實十分矛盾。其實一個健康經濟不能出現負利率(即通脹高於利率),如果左丁山做總統/央行行長(發夢都得啩),就會將銀行最低儲蓄存款利率鎖定在CPI+1。不能在此利率水平生存嘅企業就系無效率企業,咪執笠算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