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平台包括淘寶、京東等都不適合做生鮮,因為都是全局電商,沒有「本地化基因」,而生鮮非常適合本地化經營。 優菜網創始人 丁景濤
可能我是第一個創業失敗了還勇敢站出來分享經驗的吧(自嘲一下),我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創業者提供一些失敗的教訓,另外一個是能聽到業內人士的意見,讓優菜網能鳳凰涅槃。
自從新浪科技報導的新聞以來,陸續見了幾十位業內、外資深人士,受益頗多,包括「正谷」讓我耳目一新的生態農業,「生態人」期貨農業的構想,「青蔬園」電商優先式基地設想等,也有其他行業與生鮮電商進行資源整合的構想。其實到此刻為止,我大致有一個生鮮電商未來的構想了,再次借新浪科技的力量,引來更多的玉,目的還是能讓農業電商真正做成功。
我對電商和生鮮電商的一些觀點(磚來了)
只看好平台電商,京東、亞馬遜等不約而同的向淘寶(天貓)方式靠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淘寶的幾百萬商家都是淘寶免費的宣傳員,在各大論壇、線下、微博進行宣傳。2、聽到過淘寶店主過勞死,沒聽說過京東等員工過勞死,也許就是創業和打工的本質區別。所以未來商業模式更傾向於平台基礎上的眾多企業模式,而不是大企業模式。
標準化產品的垂直電商要麼死掉,要麼進入各大平台。很簡單的理由,如果平台之間的價格戰選擇某分類,比如化妝品,通過化妝品降價,平台電商會增加客戶和其他商品的銷售,而垂直電商,降價就代表損失,三個月價格戰就拖垮了。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再來看生鮮電商,單一電商我不看好,不管本來、多利等砸錢再多,最終會淘汰或者轉型,優菜網也一樣。水果類電商(屬於生鮮中標準化程度高的產品),現在活得蠻不錯的,但是未來也會選擇平台或者被淘汰。現有的平台包括淘寶、京東等都不適合做生鮮,因為都是全局電商,沒有「本地化基因」,而生鮮非常適合本地化經營。
優菜網的發展過程
像送牛奶一樣送菜模式
優菜網的模式是我思考了2年才出手做的,最核心的思路是解決生鮮的物流問題,通過「像送牛奶一樣送菜」讓低成本生鮮物流成為可能,像三元牛奶一樣,廂貨先將菜送到社區,然後通過電動三輪車送到千家萬戶,並且通過取菜箱,實現不見面配送,不但降低成本,而且「菜等人」的模式可以讓客戶有更好的體驗;通過區域化運作,小區深挖掘,增加訂單密度,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訂單式農業,降低蔬菜損耗,並降低庫存面積需求;通過先進的後台ERP系統,加快車間的處理速度。取菜箱又能起到不間斷廣告效果,降低客戶發展難度,並增加客戶粘性等。一個區域做好後,迅速複製。所有這一切,在我這個IT人眼裡非常優美,但是,生鮮問題的複雜性,讓這次創業成了災難。
有機起步
優菜網剛開始做的是中高端,主要是有機和綠色,並與北京知名企業合作,在世紀城迅速做到100單,並實現了盈利,因此獲得200萬的天使投資,天使投資的進入,讓我們覺得模式完全沒有問題,開始盲目擴張,此時,問題出現了,我們發現供貨商給我們的並不都是有機蔬菜,以次充好嚴重,所以果斷停止了合作。另外找有機基地才發現,問題比我們想像的複雜,經常缺貨,品類太少,客戶滿意度下降。
普通菜不穩定
後來我們想,有機難做,就做普通蔬菜,就開始從新發地進貨,新發地的蔬菜佔北京蔬菜的90%,各種品質的菜都有(沒有有機,如果有有機,優菜網的模式就成功了),我們一般都採購優質的,但是,因為我們主要採購時間是凌晨3-5點,很多時候這個時間段內,並不能買到符合我們採購標準的菜。所以,客戶收到的蔬菜時好時壞,體驗大打折扣,雖然短時間內我們做到了500單,最終無法阻擋客戶的流失。
優菜網失敗分析
1、 沒有穩定的貨源。單一農場不能滿足電商的需求;新發地採購無法保證質量;多個農場供貨,採購量小,物流成本高。
2、 不能提供比菜市場更好的購物體驗。去菜市場買菜,可以挑選自己愛吃的,比如蘋果,同樣的紅富士,口味非常多。在網上購買,送到家的蘋果可能千滋百味。
3、 環節太多了。進貨,倉儲,裝配,物流,it,客戶發展等等
4、 貨車進城問題(對初創企業很不友好啊)。這是壓垮優菜網的最後一根稻草,沒有進城證,原來是認罰,9月份開始,不光罰款,還要扣分,我們不得不縮小經營區域。另外,社區配送最好的工具—電動三輪車,是不合法的,好在這方面執法很鬆。
5、 信息不對稱,劣幣驅逐良幣。比如黃瓜,客戶認為的好黃瓜和優菜網認為的好黃瓜有巨大差異,客戶認為:1、顏色淺且鮮豔;2、直;3、頂花帶刺。這是劣幣,但是客戶思想很難改變啊,需要一個權威的信息對稱。
優菜網未來設想
本地化生鮮平台是未來的必然,也是優菜網轉型的方向,通過平台進行專業化分工,基地只管種菜,電商只管發展用戶和服務用戶,平台負責IT解決方案,物流外包給專業生鮮物流企業等。只有專業化分工才能真正讓各個環節的效率達到最高。這個平台已經思考了很久了,希望您能一起來實現夢想。
我看好生鮮電商的未來
1、方便。這個不多說了;
2、損耗小。訂單式農業,隔夜菜極少,也沒有人為挑揀損耗;
3、可想像的空間大。畢竟超市受地域和面積限制。
但是,目前生鮮電商還需要解決如下問題才會有未來
1、 標準化。比如,能做到比自己選菜還好的客戶體驗,就是說通過網上買到的,就是自己喜歡吃的。同樣叫蘋果,口味可差的太大了。通過標準化生產和標準化標註才能實現這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 安全感。客戶信奉眼見為實,線下銷售,有一個推銷過程,而線上很難實現,往往客戶被忽悠了,還覺得自己買菜經驗很豐富。引入專家,實現信息對稱,將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3、 生鮮物流。本地化生鮮物流方面是平台成功的關鍵,1、政府投資,像建設高鐵一樣,這個應該比高鐵更有價值;2、企業聯合體來做,需要IT串聯。目前我認為還是合作,優菜網已經嘗試了很多種方式,包括跟送牛奶合作,跟實體店合作,跟城市100合作,自營等等。
對新人的忠告:
1、 誠實,如果靠欺騙賺錢,就不要做農業了,「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是殃及子孫的事情。
2、 做好持久戰準備
3、 小範圍的試點,然後再擴大規模
4、 借鑑別人的經驗,而不是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