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光伏困局,或許再無「夏天」 黃金梅麗號

http://xueqiu.com/5970869000/22768922
中國光伏困局,或許再無「夏天」

      近日,關於超日太陽老闆跑路事件、巴菲特斥資百億投資光伏產業的事件接連引爆視點,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巴菲特的注資似乎更讓人看到了光伏產業復甦的痕跡,加上最近美股、港股、A股的光伏股走出低迷,更是讓這一觀點得到印證。但是,我越是研究光伏產業,越是覺得中國的光伏企業可能會迎來喘息的春天,但將再無盛開的「夏天」。

     第一,研究中國光伏企業的發家史就知道這是一個高度依賴政策的行業,成也政策,敗也政策。事實上瞭解尚德發展歷史的人都知道,2001年1月尚德在施正榮和楊懷進的合作下正式創立,創立之初也是依賴楊在推銷光伏的處處碰壁後遇到其老師、後在揚中市政府任職的徐成榮,經其引薦,最終得到無錫市政府的認可。但成立之後的三年慘淡經營,前景未卜。但是2003年,中國提出西部廣泛利用太陽能計劃,這讓尚德贏來爆髮式的增長,同年扭虧為盈,實現1.3億元銷售收入。2004年,德國政府調整能源政策,大力推進「太陽能屋頂計劃」,這一舉措也奠定了日後德國成為中國光伏企業出口重地,也加速了全球太陽能光伏企業進入快車道。可以說,如果沒有2003年、2004年中德政府推出的太陽能光伏政策,尚德或許就撐不過前期創業階段。
查看原圖
     之後光伏產業一直就開始順風順水。借用下球友魔都圓《光伏產業鏈的庫存與賬期》文章裡的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幾年光伏產業的大起大落與歐洲市場的波動有著緊密的關係。其中2008年的衰落主要是西班牙作為當時的「歐豬五國」之一政府無力維繫光伏補貼,導致光伏產業迅速衰落。接著2009年的崛起,受意大利、德國政府對光伏產業大力支持所致,實際上此時中國在4萬億的刺激下,加上對經濟結構調整的主導下,光伏產業園一夜之間全國各地興建。之後故事就是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歐洲各國政府紛紛削減光伏補貼,失去補貼後,光伏組件發電的高額成本致使光伏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大大減退,開始再次步入寒冬。

     那麼,現階段來看,歐洲各國的光伏補貼是否還會一如前兩年呢?顯然,可能性很低。原因如下:

⑴   德國、意大利本國政府也深陷光伏產業過快發展的泥潭,政府表示未來三年光伏產業的整合是必然的。

⑵   歐盟通過光伏產業「雙反」調查的可能性很大。按照雙反調查9個月的慣例來看,調查結果將在今年6月見分曉。如果真的徵收高額稅收,那麼意味著70%的光伏市場向中國企業關閉,寒冬將更凜冽。

⑶   歐洲經濟的恢復是個漫長的過程,現在來看,2013年預計難以實現回覆。那麼,政府財政依然吃緊,補貼將不會出現上調。

     當然,新興市場的光伏政策補貼也會促進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那麼,真的會如此嗎?新興市場的開發,可能會更加謹慎,但短期內取代原本的歐美市場的可能性太低了。發展中國家對於財政的支出很難都放到光伏產業上,基礎設施上他們更願意投入,說是開拓非洲市場,簡直痴人說夢。

      第二,中國的光伏產業更像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低利潤、高競爭的製造行業。提到光伏產業,群眾的印象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好麼,這不就意味著前景遠大嘛,渡過了這個冬天,再次繁盛的夏天不就很快也要來到了嘛。然而,越是研究,越是覺得我們普遍被媒體、光伏產業者、政府忽悠了,中國目前的光伏產業實質上就是一個打著戰略新興產業的噱頭卻依舊生產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一個低利潤的行業。依舊是借用魔都圓的一個圖來說明下:
查看原圖
       這張圖簡單明了的指出了中國目前的光伏產業實質上就是生產加工硅片、電池組件的產業,幾台設備,一群工人,經過培訓就能完成以上操作。至於戰略新興在哪呢?無非是說能解決能源緊缺問題,可惜是耗費了中國的煤炭、水資源生產出多晶硅綠化了歐美的環境。

       揭穿這層皮後,還有一個問題更是懸在中國光伏產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那就是作為產業鏈中的光伏製造業並未能賺到錢,即使日後啟動起來,大部分紅利可能還是流入電站運營商囊中,製造業仍然無利可圖,原因無他,產能嚴重過剩導致的惡性競爭,極大壓低了製造業的利潤。
查看原圖
     由上圖可知,在2009年產能開始有過剩陰影時,市場普遍預測2012年太陽能電池產能將在45GW~50GW之間。然而,實質上,2011年時,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已經達到50GW,超出全年需求近25GW。在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瘋狂擴張的產能均在2012年投產,加上2012年歐債危機愈演愈烈、「雙反」調查,實質上在2012年全球達到一個供求差值最頂峰的數值。——似乎這也表明渡過了巔峰,就迎來繁榮了。

     然而,我們冷靜下來思考下,光伏製造業還能不能回到那個2009年暴利的年代,那個淨利率高達30%左右的年代?很顯然,即便未來三年內一些龍頭製造業活了下來,也不可能再出現那個暴利的年代,這種低壁壘的製造業未來的淨利率能保持在7~10%之間就算牛掰了,何況這不可能,期待尚德等的股價再次回歸那個高高在上的價格是痴人說夢。甚至,我可以自戀的認為老巴選擇投資太陽能電站也是看到了這點。為何?不僅是現在的產能過剩,加上未來的技術進步,電池組件的價格下跌是必然的趨勢,既然如此,那麼這意味著電站建設的成本降低,更有吸引力,加上政府補貼,還有太陽能必然在能源應用領域擴大份額,未來太陽能電站投資不僅作為公共產業可以穩定資本,還可以趁現在大家恐懼時低價完成收購,何樂而不為?才不去選擇什麼光伏製造業。老巴投資光伏,可不是任何人可以隨意模仿的。

     第三,最危險的時候或許還未來到,光伏的反轉還在後天。這一點在上文有所提到,就不去詳細闡述了,很簡單,就是歐盟「雙反」還未塵埃落定,就難言光伏反轉。

     綜上所訴,我認為目前中國的光伏製造業更可能像96年火爆過的VCD行業、98年爆發的電視機行業,暴利過去,再無「夏天」。但困境反轉下確實值得謹慎投資下注,畢竟現在是虧損,也沒有死掉的行業,未來只要有盈利,前景依舊樂觀,只是不要痴人說夢了。

     現在我最遺憾的就是沒有美股賬戶,想買點更便宜的光伏製造股也只能望洋興嘆,只好在A股裡折騰。可惜,估值遠高於尚德他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