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祖斌:股市要看經驗人而不是說書人之言 黃祖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e1c3e0102ef9i.html
 在美國,估計寫博客不像中國這麼熱。而中國這麼熱,一方面是以前中國人要公開發表觀點,要麼是電視、電台,要麼就是報紙和雜誌。到現在,雖然發個文章或是出本書,難度大幅下降,但必然有較高的成本和一定的門檻。於是在網上寫博客突然成為人們公開發面觀點並被追捧的有效途徑。博客訪問量多的,不外乎這三類:一是股市評析類的,二是各類名星,三是雖然知名度不高,或最初根本無人所知,但寫得多,寫得也不錯。顯然,對於想有所進步和提高的人,應該看有長期股市賺錢經歷的人寫的股評,和第三種人就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中的文章。像那個搞文物收藏和鑑定的馬未都,就喜歡就社會幾乎所有的熱點問題點評一番,這我看不出有什麼價值。

 

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哈耶克在發表得獎演說的時候表示,有良心的經濟學家應該只能就自己熟悉的領域發表一些觀點,不能什麼都講(大意如此)。老哈光這番言論,就值得人們尊重。但對於股市評論,很多人完全不顧這一基本原則,在中國的各個五個計劃期內,常年大言不慚地對股市口水與尿水直流。

 

為什麼很多人的扯淡股評願意有人聽呢?因為一進股市,再聰明的人,都有要能變得靈魂附體。如果一個正常人在生活中,他如果要買一隻雞,或做雞的販賣生意,或是買一批雞用於餐館的經營,他一般會去買養雞人,而不是說書人,除非說書人以前養過雞。如果一個人想買輛車,他一般會諮詢有經驗的修車師傅,或是汽車銷售人員,哪怕保險公司負責汽車事故理賠的人,而不會諮詢一個經濟學家。但奇怪的是,基本上沒有什麼股市投資經驗的人,他們的股評居然得到普遍的追捧。

 

我基本上在我的文章中,一有機會就會建議讀者不要自己投資於股票,而是投資於公募股票型基金,股票根本不是常人可以穩定賺錢的領域。我在股市中虧損了第4年之後,才開始停止繼續墜落,直到第7年,才開始扭虧為盈,直到第13年,才終於比較確定地發現了在股市中能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天機」。但我並不認為這純粹是經驗帶來的成果,還和我的性格和一定的經歷有關。不要說股市了,就是打麻將,不少人一生都在輸錢,股市中並不是虧損的經驗的積累,就能轉換成盈利的能力和手段。久病成醫在股市中往往不能適用。

 

股市中,特別是投資環境極為惡劣的中國股市,要想賺錢,就要集中精力去學習有用的知識,借鑑成功者的經驗,而不是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計算所投資股票的不斷變動的浮動盈虧、抱怨中國股市的惡劣環境、打聽內幕消息、瞭解一些無聊的玩笑(凡是說或有意去聽1995.72點和「要救救吾妻兒」的人就幾乎是不可救藥的)上。股票投資非常簡單,但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去糾正自己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尋找勝率較高的投資方法。

 

其實一個人有沒有股票賺錢的手段,理念非常重要。有時候一句話,就能判斷一個人到底懂不懂股市。不久前,曾有個網友感覺股市到底了,問我買什麼,我讓他關注茅台。他說茅台太貴了。這話一講,我就沒有任何興趣和他再講什麼了。一人只看股價這個絕對指標,不瞭解市盈率、毛利率和淨資產收益率這些相對指標的人,我沒有時間做投資者義務教育。自認為是「股民」的人,把買股票說成是「炒股」的人,也基本上沒有在股市中持續賺錢的可能。

 

在中國,有一群靠社會熱點問題,消費中國人的注意力,甚至將之當成一種營利模式的人,這些人中有:郎咸平、葉檀、許小年、張維迎、姚樹潔、紐文新、韓志國……從這些人的言論中,我根本看不出他們在股市中有豐富的盈利和虧損經驗,也根本看不出這些人有長期穩定賺錢,跑贏股市的法寶。他們的營利模式就是說一些對社會不滿的人想聽的話,以此營利。如果讀者真的想學到提高股市投資勝率的知識和經驗,就應該看一些經歷了兩個大熊市,同時在股市中確實掙到不菲收益的投資者的個人博客。這些人也許沒什麼名氣(他們不像一些影視明星,靠臉皮和屁股吃飯),但他們是有經驗的,對股市的看法是比較正確的,他們也很有可能提供一些股票投資勝率較高的方法。他們很多想法,是有實際的資金的虧損或是盈利作為基礎的,甚至他們提到的一些股市中的歷史,也很有可能有助於更深入地瞭解股市的本質。而郎咸平之流,其實就是財經界的學員,這種職業就像老鼠一樣,生命力比較強,每一個時代都會跳出一些,但他們的垃圾言論,真的沒有什麼價值。

 

本文對於讀者最大的價值,可能就是我推薦一個人的書:勞劍勇。他的至少兩本書在網上可以免費下載。其中《交易的真相》一書,雖然只有15萬字,但提供了好幾種勝率在60%以上的投資方法。當然,他的投資理念也非常有價值。一個在股市中爆倉至少兩次的人,最終通過股市和期市,找到賺錢之道,當然是有自己的方法的。要不是一些成功的投資者有一定的虛榮心,願意將自己的方法公之於眾,很多投資者在虧損之路上要走更長的路。

 

最後再次提醒,一個股市成功的投資經歷的人,他們對股市的觀點可能不僅僅是垃圾,還有可能是毒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