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標的選擇的三個維度及投資策略 沉潛
http://xueqiu.com/8410346308/22751013在今年之前,我對投資標的的選擇與篩選沒有明確的標準,而一味貪多。比如如我在2012年總結裡所說的那樣在各個大類資產的配置都有,但各類資產之前處於分割狀態,且不懂不同時期的配置重點。而落實到具體的標的上面如股票面對僅A股就超過2000的標的如何選擇的問題沒有大致的框架。不過這種狀態到近期得到了改變。今天就做出較全面的總結。(算是2012年投資年度總結第二篇)
一、維度闡述
三個維度分別是確定性、成本、收益。一一來闡述。
第一個維度是確定性。以S表示。
確定性是指投資對象達到某個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及投資者對標的的瞭解程度。
它包括二層含義。
第一層是投資標的本身客觀的情況。
如張裕公司明年的利潤增長率(這裡假設公司股價變化率與利潤增長率完全一致,但實際中經常出現雙擊雙殺等現象)能否達到同比10%(包括分紅),日本GDP明年能否達到2%,申萬穩健明年的約定收益率6%能否實現,倫銅明年是否會跌破8000美元等;可設為5級來衡量(20%、40%、60%、80% 100%)。以A來表示。
第二層含義則是投資者主觀對客觀標的熟悉程度。
如我對於張裕的歷史、管理層、主要產品品質、營銷等有所瞭解。同樣可以設為5級來衡量(20%、40%、60%、80% 100%)。以B來表示。(第二層含義十分重要,因為投資最終是由投資者主觀做出判斷的,如果主觀上沒有很高的確定性,投資可能會中斷,而最終影響收益率。如茅台的投資者如果對於茅台不足夠瞭解,很可能在中途就下車。)
而這兩層中間是相乘的關係。即S=A*B
從這個公式的定義過程來看,債券的確定性無疑是最高的。
第二個維度是成本維度。
本文所指成本(以C表示)是指投資費用比率與潛在虧損程度。(均是比例,不是絕對額度)
費用率(用D表示)如股票投資千一的錯佣金率、加上各類印花稅、紅利稅等雜費,最終的成本可能為千一點五,雙向為千三。
如企業做項目,人員工資、建設成本、營銷成本、設計諮詢費、交通費等。
潛在虧損程度,即是投資者預先設定的止損程度(用E表示,這是主觀標準,投資者可依據自己的習慣、偏好設定。客觀事實要事後才知道,無指導意義,不過投資者可以拿事前的主觀標準與事後的客觀事實對對照,以便設定可能更加符合事實的主觀標準。)。
如指數投資者預先設定20%的潛在止損線,而分時投資者則可能設千一左右的止損線。這也意味著主觀設定的止損越小,機會越多,而主觀設定的止損越大,機會越小,超過50%止損線的投資機會基本消失。如茅台的利潤同比增長現在也不到50%,所以如果設定預先設定45%的止損線仍可投資茅台。
C=D+E
第三個維度是盈利維度
盈利維度(以P來表示)投資預期的毛收益率。這個無須解釋。如片仔癀公司明年預期能實現30%的收益,片仔癀股票同樣也能實現30%的收益。
綜合起來投資的最終收益率(以R表示)
R=S*(P-C)=(A*B)*(P-(D+E))
以張裕為例,相關數字均為假設:
R張裕=(60%*60%)*(10%-(3‰+10%))
=(0.36)*(-0.003)
= -0.000108
R片仔癀=(80%*60%)*(30%-(3‰+20%))
=(0.48)*(0.097)
=0.04656
R某債 =(80%*100%)*(9%-(3‰+6%))
=(0. 8)*(0.027)
=0.0216
綜合來看,後面兩個的投資價值比前一個更大。
從以上公式驗證的情況來看,如果標的沒有變化,如零增長也無分紅的公司就即意味著P為0,是不值得投資的,不管其價格多低,或者確定性有多大。虧損的更是如此。
二、策略總結
結果出來了,策略就簡單了,按計算結果的大小排列開始配置,0以下直接排除(也就是預算收益不足於覆蓋風險及投資成本的標的)。0以上投資幾個項目,這是由投資者主觀決定的。如果確定性非常高而投資純收益非常高,當然要重倉。
回過頭說,本文只是提出選擇投資標的三個維度,但這三個維度均含有大量的主觀預期,所以對於同一個標的,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結論。(這點與現實世界也是吻合的)。這個只是幫助投資者梳理思路的工具,而不是金手指。
PS:使主觀預期不斷接近事實,需要長期努力,持續深入瞭解關於投資標的的知識。這樣不僅B會提高,P和E也會不斷與世界吻合,最終的結果就是R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