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陸企手上三本帳 哪本是真的?

2016-03-04  TCW

逃稅成了中國全民運動,一家企業竟有三本帳簿,一本應付查稅、一本誇大營運騙合夥人、最後一本才是真實帳。

即使是中國政府,要查出所有的逃稅資料都難如登天。關鍵在於許多資料都被刻意隱藏起來。多層級的紙上作業,意味著貪污官員將能夠掩蓋收受賄賂的證據。

幽靈員工造假交易紀錄

還有一種存在於低階地方政府機關的「幽靈員工」,能用橡皮圖章神不知鬼不覺假造交易紀錄,也能憑空創造薪資帳戶將非法交易的錢轉進去。這類幽靈員工職缺有時是為官員親戚所設,但事實上他們從未出現上過一天班。

任何形式的逃漏增值稅、營業稅、公司所得稅都是令中國政府頭疼的大問題,這些稅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二○一一年,三項稅收總額占政府總所得的六○.九%。如果中國企業長年逃稅或涉及金融騙局,中國政府將面臨財源不足以支撐各項社會政策所需開支的困境。

偽造發票的行為不是躲在檯面下進行,而是更大膽的用「公司」名義公然刊登廣告,聲稱能出售「合法的」政府機關及公司收據,一般人和企業便能據以憑空創造從未發生過的買賣交易,並藉此抵稅。買賣收據不僅發生在個人,也在公司之間進行,即使多數的逃稅金額很小,但使用假收據的行為卻是廣為人知,當大多數人都會這 做時,積少成多也是一大筆可觀的數字。

在公司之間,這種偽造收據的行為衍生出多本帳簿的文化,包括一本真正的帳簿、一本拿給稅務機關看的帳簿,以及一本拿給合夥人看的帳簿。第一本是記錄真實的營運狀況,第二本是為了減少稅務負擔,第三本是把數字做大用來騙騙合作夥伴,讓他們以為公司的狀況相當良好。

根據國家研究中心與發改委二。二一年七月的報告,如果國營企業的逃稅額占所有逃稅金額的二六%王二八%,那 剩下的七二%王七四%中的大部分應該會來自私人企業。

儘管國務院的改革大刀揮向了逃稅,嚴懲逃稅嚴重的省級和地方政府,並強調貫徹執行,然而逃稅早已是根深柢固的公司文化,就像是基因般深植其中,很難輕易從根本改變,除非採取非常手段雷厲風行。但是政策的執行和控制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官員或多或少都和企業形成逃稅共犯結構。唯一能打破這種既得利益壟斷的方法只有清黨,劃清並管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界線。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想想中國有多少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就知道有多複雜。

零售、運輸業成逃稅大戶不過,中國政府財政面臨嚴重失血是不爭的事實。主管當局若要對症下藥,最好先了解哪些產業經常低報獲利,便可掌握其中脈絡。這些事國家稅務總局早已掌握資料。藉由詳細研究不同產業之間的差異和其財務結構,他們對這些產業真實的獲利率了然於胸。國家稅務總局對部分服務業,像是零售業、房地產、運輸業等特別留意,這些產業非常善於偽造收據及隱藏存貨。

國家稅務總局同時也調查公司之間交叉持股和無形資產,以及傳統的貿易。不過中國經濟成長太快,產業變化和發展迅速,用單一模武套用在不同產業其實不太行得通。以零售業來說,因為線上購物興起,正面臨著巨大的改變,整個產業結構都隨之重組,挑戰現有的實體零售業。

如果共產黨打貪成功,特別是降低政府官員層級的貪污,應能有效減少政商既得利益集團的詐騙和逃稅的問題。然而,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沒人知道他們的根有多深、虧空了多少,不僅僅是錢,社會還會因為這些犯罪付出很大的代價。即使中國減少死刑,他們多數也面臨相當長的刑期,不少人將在牢中度過餘生。中國企業的紙上報告和數字不能全然相信。投資中國企業必須對其會計帳目和簽證會計師謹慎再謹慎,取得高度信任才行,即使知名企業也得如此。這並不是說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有問題,但的確有許多投資都曾經蒙受各階層員工對帳目上下其手的損失。

即便上市公司總能合法的在報表中呈現其核心業務是多 健全,但背後其實都是靠業外收入支撐;或是只公告上市公司的業務,而把令人起疑的部分藏在母公司的報表裡。

中國企業財務資料必須放在更競爭的市場中詳細檢視,檢視每一項資料前,都必須先捫心自問:「這合理嗎?」

如果可以讓企業稍微誠實和負責一點,對中國政府的收入貢獻就很可觀。每年估計可收回人民幣一兆元的逃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01

胡孟青:家族企業兩本帳

1 : GS(14)@2018-03-19 05:04:26

【明報專訊】如無意外,長和(0001)本周公布業績的同時,亦會一併宣布李嘉誠退休。印象中,整個交棒已部署多年,由李澤鉅任董事、到分拆基建業務、再到十幾年前接上長實董事總經理一職,繼而再一步一步負責更多業務範疇,算是大企業的一個示範。

事實上,企業交棒,未來一段時間仍然會是投資者對區內一個重要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很多家族企業已經由小本生意,變成為舉足輕重的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投資環境正在改變,區內很多家族企業,所掌控的很多都是跨國品牌產品的生產及零部件重要供應鏈。

接棒不順 可由盛轉衰

近好幾年,市場出現的家族企業交棒例子其實為數不少,化繁為簡的話,大致可以概括為好幾個重點;更現代化經營及管理,由保守變為更趨向國際水平、一次過體現價值,以作為對股東的回饋及架構提升、業務策略定位的改變、或純粹一個最高決策職位的改變,其餘一切依舊。

「經濟帳」與「社會帳」難並存

當然,區內家族企業尚未交棒例子仍然為數不少。即使現有話事人年事已高,舉步難行的背後,離不開是對下一代準接任人的能力信任問題、或他們根本無意繼承衣缽擔大旗。兩者其實都左右到順利接班的安排,特別是對很多傳統家族企業話事人來說,他們最信任的是自己、以及背後三幾名家臣,由兄弟班打出江山,到具備規模,這就是上一代認為最賴以成功的模式。基於無從比較,所以接班問題對部分家族公司而言,說不定就是業務由盛轉衰的轉捩點。

交外人管理最好 惜家族不信外人

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厲以寧早前寫了篇關於家族企業交棒的文章,他形容得相當精彩,就是這類家族企業,長期是面臨經營「兩本帳」的目標;這兩本帳包括了「經濟帳」及「社會帳」。前者涉及搞好企業經營,而「社會帳」,言下之意就是要照顧家族中的弱者。按厲以寧的觀察,過去頗多例子證明,這兩本帳根本無法並存,如果要企業得到順利發展,就必須打破「經濟帳」及「社會帳」兩者之間的包袱及衝突。

的而且確,除非是有一班明白事理的家族成員,由上一代指定家族中人接棒,最後都是鬧反居多。相反,按照其他國際家族企業安排,由一個信託共同持有,家族成員全部退居幕後,純粹作為大股東角色,公司則交由外聘人士管理,似乎是最佳做法,亦是最獲提倡的模式。可是,這卻忽略了家族企業對外人的信任程度往往有限,更何况家族成員亦早就被安插在公司而且各有官職,會否甘於全身而退,實在成疑。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24&issue=20180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