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總結投資銀行股的整體思路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z5b.html
 

等待三年多,終於買入了銀行股。整理了這段時間的一些微薄討論,總結這幾年跟蹤銀行股的整體思路,為以後投資週期性企業提供參考。

   很多人喜歡極端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實際上很多事情的常態都並不會在極端,而是處於持續動態的轉換過程,投資者應理性地評估正反兩方發生概率的高低,然後選擇概率較高的一方。

   股價足夠低總會有上漲的機會,即使垃圾股、st股也一樣。銀行股不是能不能投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投才合適。週期性企業選時的邏輯很簡單,就是要在行業景氣度處於低谷區域才能買入,這也是彼得林奇投資週期性企業的策略,他也認為選時是投資週期性企業的關鍵。三年前銀行如日中天,所有銀行動輒30-50%的增長,一定不是買入的良機。現在行業增速已經大幅下降,明年甚至可能出現部分企業負增長,因此行業接近或進入買入時點。三、四年前對銀行的判斷屬於戰略性問題,現在買入時機的選擇則是戰術性問題,買高或買低百分十以及買入後的短期漲跌對長期投資最後的結果影響都不大。

   一個多月前曾希望等待銀行部分重大負面因素的兌現,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和不同渠道的深入瞭解,部分我關注的銀行資產質量向著樂觀的方向發展,業務結構與資產質量使它們對幾個重大負面因素具有部分的免疫力或能通過其他業務進行彌補,即使有一些波折也能被逐步化解,因此決定提前動手買入銀行股。基於未來行業競爭趨於激烈,來自業內業外的壓力漸大,各銀行發展戰略差異化,資產結構也開始嚴重分化,競爭力差距開始拉開,以前同起同落的粗放式增長不再,若長期投資銀行仍需謹慎選擇標的。

 

備註:

1、前幾天銀行股的上漲很可能只是一次正常的波動,未來仍可能下跌。

2、本文為行業研究,並非股票推薦,銀行業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及風險,個體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據此買入後果自負。

 

補充:投資週期性行業最重要的是清楚行業處於週期輪迴的那個階段,以及企業會不會倒閉,會不會出現巨額損失,股價反而不是最關鍵的判斷基礎,若前述因素判斷大致正確,買入價格也就八九不離十,行業接近谷底股價自然對應底部區域,反之亦然。所謂的估值基準基本憑經驗,其本身就不一定正確,因此單純盯著股價買反而可能變成沒有基準。銀行十倍PE兩倍PB已經覺得很便宜(根據經驗的確是歷史性低位),它還能到4倍PE和1倍PB。下一個輪迴出現0.5PB一點也不稀奇,08年美國的銀行就如此。週期為因,股價是果。

 

梁軍儒20121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