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牛趨勢如何不斷強化前,先談一個舊題目:零成本。
1. 舊文重刊:零成本的迷思
昨天有一位網友跟我談及他一項高風險的投資,這跟他的風險取向大大不同!原來他在某股票賺取不俗的短線回報,他把利潤放在新的高風險投資上,並宣稱這是零成本的投資,絕對是划算。
這邏輯令我記起數年前東尼在壹週刊中將他在VTech賺來的利潤,全放在電盈身上,亦宣稱是零成本的投資,使他有足夠理由去購入一只低質素的股票。
原來許多人都把口袋裏的錢分為不同的等級,-些是血汗錢,-些是退休錢,-些是橫財。血汗口袋的錢,當然要好好保護。橫財口袋的錢,當然可揮霍一番或作高風險投資。難怪中頭獎的幸運兒,有不少都散盡家財。
用橫財口袋的錢,可能令你更安心去面對較高風險投資或不明確的前景。不過筆者的口袋只有一個,這樣可更有系統地去控制風險,畢竟所有等級錢都是「真錢」,零成本只是一個自我安慰的概念而已。
2. 心靈錢包
將自己的錢不自覺地分類至不同風險類別是一種常見現象,我稱之為心靈錢包。快速賺來的,近來跟風賺來的,股票因為突發事件上漲的(如突然派發股息),會放入高風險錢包。從緩慢的藍籌股賺來的,跟大市同步賺來的,股價幾經辛苦反彈回來的,精心研究的股票賺來的,會放入低風險錢包。
每個心靈錢包的風險兌換率不同,不時自動增減。心靈錢包對利潤作出很不理性的處理方法,令人對風險警覺性下降。
3. 要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另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不少人喜歡報仇,不喜歡被某個股欺負。如果投資者從某股虧了錢,他會不自覺地希望有天可以把它征服,從它那處賺回失去的錢。投資者似乎要把這個股票放進獨立的心靈錢包去作結算了。
4. 永不考慮虧損股
相反,也有投資者發誓不再考慮以前令他巨量虧損的股票。痛苦的經歷令他肯定此股的質素或是背後莊家的惡毒,不應再次被搵笨。可惜,牛重臨時永不考慮的毒誓終於會被忘記及放棄,直至歷史重現時投資者又再發誓。
5 試圖優化每筆交易
每個投資者都曾經對自己承諾未來每個交易都是精準無誤,每個交易都成功爭取好回報。試圖優化每筆交易是普遍現象。為了優化每筆交易而放棄優化整體回報;或者為了改善一項交易而不斷加碼降低平均成本;都是不理性行為。
6. 汰強留弱
收割鮮花,留下雜草。一般人喜歡將獲利項目快速收割,留下虧損項目希望有反彈一日。
背後心理因素是:人們更願意賭損失而非賭收益。
賭損失的意思是將損失情況不作出確定。例如一個股票虧損了,投資者覺得只要一天不把它賣出,損失情況依然是不確定。留下雜草,是將損失情況不確定化。
事實上,虧損股收復失地所帶來的心靈上的滿足比金錢上的滿足更大,更令人高興。
賭收益的意思是將收益情況不作出確定。例如一個股票有利潤了,如果把它立刻賣出,收益情況便會得到確定。收割鮮花,即是確定收益。不收割鮮花,投資者覺得收益得不到確定。
事實上,有糊唔食罪大惡極,失去可以被確定的利潤所帶來的心靈損傷比金錢損傷更大,更令人十分困頓。
7. 人們更願意賭損失而非賭收益
書中有一個心理測驗,去證明人們更願意賭損失而非賭收益:
測驗1: 600人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以下2種藥物可供選擇:
A. 可以挽救200人的生命
B. 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人也救不活
測驗2: 600人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有以下2種藥物可供選擇:
A. 肯定致400人救不活
B. 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人也救不活
我將這個測驗改變了少許:
測驗3:全球有60億人,全部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你是決策人,有以下2種藥物可供選擇:
A. 可以挽救15億人的生命
B. 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人也救不活
測驗4:全球有60億人,全部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你是一個管轄地球的天使,要跟上帝交數。有以下2種藥物可供選擇:
A. 可以挽救15億人的生命
B. 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人也救不活
測驗5:全球有60億人,全部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疾病,你是一個管轄地球的天使,要跟上帝交數。很不幸,你管轄的星球有不少災害,今年表現很差,好可能要下地獄。有以下2種藥物可供選擇:
A. 可以挽救15億人的生命
B. 有1/3的概率能治愈所有人,2/3的概率一個人也救不活
大家可以幻想一下結果,下回討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