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麗文(文姐,五十三歲)的雞煲,既麻且辣,喝一口湯,香甜﹑苦辣迸發,複雜的味道就如她不平凡的人生。年輕時好玩樂,倚靠男人,打風流工,一次背叛卻令人生差點崩潰,最後選擇發奮,展開她和雞煲的「不解緣」。○九年於佐敦開了第一間店叫「隨變」,做出名氣,錢賺到了,卻兩次與拍檔鬧不和,賣盤收場。今年三月,文姐捲土重來,自資百萬於深水埗開設「凰朝麻辣火鍋」,賣點仍是雞煲,月賺近七萬。朋友幫手改的「凰」字原指「雞」,但其實更像是在說這名奇女子浴火重生的故事。 天氣驟涼,火鍋店內人頭湧湧。廚房內的文姐接單後,利落地醃雞,下辣椒香料,混入上湯,用大火滾十分鐘,之後便捧起熱氣騰騰的雞煲,邊走邊中氣十足地大叫:「三號枱出煲﹗」樓面員工即讓出通道,默契十足。這個老闆娘愛穿低胸貼身衫,甚至小背心,風韻猶存,絲毫不似年過半百,但收起笑容時,即不怒而威。她說,都是「練」出來的。年輕時的文姐,愛玩﹑縱情,十八歲就結婚,三年後離婚,後來以為遇上一個好男人,同居廿載,人老花黃,才發現對方有第三者,分手時更指責她煮的飯難吃。情傷令文姐體重驟減至不足一百磅,最後痛定思痛,決定學廚開餐廳,誓言﹕「唔好衰俾個男人睇﹗」短短三年,自學成材的文姐,已由門外漢變成雞煲界「奇葩」。故事曲折,上集做「隨變」,先是拍檔拆夥後另起爐灶打對台,再被新股東聯手踢出局。下集做「凰朝」,一個人扛起半邊天。總結是,得到的總比失去多。 上集﹕鵲巢鳩佔 ○九年,失戀後的文姐跟原籍四川的好友侯欣彤(彤姐)回鄉,學廚兩個月,返港後二人合資十萬元,在佐敦文蔚街開設「隨變雞煲」,三百呎小店,僅四張枱,月租萬多元。開業首三個月,生意慘淡,一日只有數百元營業額。文姐早年右腳曾因生纖維瘤做過數次手術,現只餘下六成活動能力,腳掌已無知覺。「一個人做幾個人嘅嘢,好幾次捧著雞煲,隻腳唔夠力跌倒,爬起身繼續做嘢。」文姐豁達地笑說。後乘著雞煲熱潮,隨變經傳媒報導後,迅即大旺。惜二人意見不合,彤姐退股,在附近開設「川香苑」打對台,二人已斷絕來往。 因錢反目 獨力難撐,文姐找來從英國回流的黃莎(莎姐)和曾在小肥羊、王家沙任職主管的許栯綱(綱哥)入股。文姐繼續主管廚房,更教曉二人炒底料,莎姐負責樓面,綱哥管理賬目。一○年九月,三人各掏出廿五萬,將店搬往文匯街,面積大一倍,生意額大增,每人每月人工加至三萬元,仍然月賺八萬。三人合作,看似如虎添翼,但其實齟齬漸生。去年十二月,《壹盤生意》採訪隨變,老闆只見莎姐和綱哥,二人指文姐保守,不欲開分店,已拍枱走人。 當日記者多次致電文姐,甚至上門探訪,她均拒絕回覆。「無謂火上加油。」文姐解釋。她承認,當時三人終日爭執,她早已盤算在三年租約滿後拆夥,「佢哋兩個拍拖,同一陣線,許生(綱哥)又唔俾鋪頭條數我睇,更私下換會計師樓。」文姐心淡欲退股,對方提出以五十萬收購,「我諗住簽名走人,但發現合約無寫明五十萬幾時俾,仲話我唔可以用隨變個名招搖撞騙!」文姐激動道,身為創辦人的她氣上心頭,提出以一百萬回購二人股份。這時,文姐好友張燕(紅姐)與隨變的熟客梁佳少(阿佳)合作在元朗籌備餐廳,力邀文姐過檔,她終決定以五十萬出售股份,再投資近廿萬於元朗新店,為免爭執,賬目交由會計師負責,月賺四萬多。但她的心願,仍是在九龍區重開雞煲店。 麻辣雞煲 雞元朗雞檔的半走地新鮮雞,每隻成本約六十元,斤半重,斬至六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先以薑汁、雞粉、豆粉、老抽、麻油、紹興酒及鹽等醃製。湯底煲三至四小時,鮮雞及金華火腿;麻辣湯會加入花椒、辣椒籽及秘製底料。配料唐芹、細蒜、京葱、洋葱、紫洋葱、青椒及蒜頭。$168/隻 下集﹕鳳凰展翅 今年三月,文姐於深水埗覓得近千呎鋪位,簽約三年,將經營隨變時所獲盈利,孤注一擲,獨資近百萬開設「凰朝麻辣火鍋」。「我可以拗氣叫『新隨變』,但我想證明自己嘅實力,用第二個名都做得起﹗」文姐豪氣道,她有信心可吸納往日九龍區的食客,特意挑選大單位,礙於租金所限,才選擇青山道,步行至深水埗港鐵站約十分鐘。「以前隨變店面細,另外租地方擺貨,員工走來走去搬貨,士氣差,依家廚房成三百呎,又有倉庫,雖然擺少兩張枱,但伙記做得舒服,士氣好,已經補番營業額!」文姐自信地道。 用自己做生招牌 開業首月,生意淡靜,未能收支平衡。另一邊廂,隨變生意仍舊火紅,早前更租下隔壁鋪位,擴張營業。直至四月,人氣網上食評家Gourmet KC在雜誌專欄內力讚凰朝食物有水準,更指文姐便是隨變的創辦人,帶挈凰朝生意大增。記者致電KC,他指當日試食時未有表露身份,「凰朝嘅麻辣雞煲比隨變嘅味道更有層次,如果要我揀,一定係凰朝。」其實經營隨變時,文姐一直是餐廳的代言人,多次接受傳媒採訪,如今對凰朝的宣傳效用極大,不少客人「聞名而來」,直指:「文姐煮一定好味﹗」結果開業七個月,生意愈做愈旺,現月賺近七萬元。 被傳媒稱為雞煲「始祖」之一的文姐指,麻辣雞煲最重要是底料,她的配方是在四川學師再自行調製的,主要材料有四川辣椒,另透過一名中醫師,向河南藥廠買花椒及藥材。「花椒一斤要二百三十九蚊,半個月分量的底料,單是花椒的成本已超過七千元。」文姐指,店內用的鮮雞是和元朗的店鋪共同入貨,來貨價由八十多元壓至六十元一隻。現時,一個雞煲(全雞)賣一百六十八元,毛利只有三成。 開業資料 (3/12)租 金^$159,000裝 修$580,000入 貨$80,000器 材$12,000雜 項$110,000總投資$941,000^兩個上期,一個月按金 營業資料 (10/12)營業額$500,000租 金$53,000人 工#$130,000入 貨$200,000雜 項$50,000盈 利$67,000#老闆、七名全職及四名兼職 配料最賺錢 餐廳日售逾三十隻雞,文姐直言﹕「雞煲做得多會蝕,配料及燒烤先賺錢!」賣配料的收入佔六成生意額,燒烤則佔兩成,其中以蔬菜類及涼拌小食的毛利為最高,可達九成,「小食分量細,食咗唔覺飽,叫咗樓面一定要推介。」文姐聲稱是她首創在雞煲店兼賣燒烤,主因是隨變開張初期,生意差,故加入燒烤增加賣點。後來發現燒烤菜式,如雞皮、雞軟骨等毛利高達九成,部分丸類、肉類及海鮮可與打邊爐共用,減省餐廳購入過多種類食材,易於控制。但現時店內食材多達數十種,為求新鮮及節省倉儲空間,每日入貨量並不多。文姐捨棄一貫入貨模式,改由員工負責到街市搜購食材。每日收鋪前,文姐、樓面及廚師會共同商討翌日入貨分量,再交由各員工跟進。購貨的地點無限制,只求價錢便宜的新鮮靚貨,並在下午四點將食材交至公司。員工入職前,已獲悉年終可分紅,所以入貨時會更謹慎,成本大大降低兩至三成。 製作麻辣鍋底料 1 剪開辣椒頂,篩走部分辣椒籽,因其較易煮燶。2 辣椒殼烚至軟身後,剁碎成蓉。3 燒滾菜油,倒入辣椒蓉、花椒(青色取其麻,紅色取其香)、蒜蓉、豆瓣醬,以及用當歸、黨參、桂皮、八角、丁香、靈草及辣椒等十多種材料磨製而成的香料粉。4 翻炒約三至五分鐘後盛起,在室溫下發酵一至兩日後方可使用。 「老佛爺」睇數 經營隨變,因不懂管賬目而致退股收場。自言不懂數字的文姐,吸取教訓,開辦凰朝之初已邀請曾打理空運生意的前度男朋友簡錦超擔任經理,負責管理賬目。文姐指簡的數口精,每日將入貨賬單整理妥當,兼負責收銀。記者問她食物標價,她都不大清楚,公司開業成本及營運資料亦由簡提供。不怕對方「穿櫃桶底」?「我信佢,成日諗住俾人呃會好辛苦,你係咪覺得我好蠢?」文姐笑說。簡錦超一頭白髮,外表看似兇神惡煞,店內員工也稱他為「老佛爺」。文姐解釋老佛爺外表另有好處,「有客人見你女人仔一個就恰你,又要俾折頭,又要送嘢食,我就話要問老佛爺,客人望一望佢就會縮沙。」訪問期間,一眾員工與文姐關係融洽,不時提醒大忙人文姐要準時食飯。文姐感慨,隨變的一課讓她學會如何與員工相處,「以前做廚房,一定覺得樓面唔掂,有咩事就即刻鬧出面。依家心平氣和,上次伙記被客人鬧,我即刻衝出去同個客人道歉,我係老闆,我都有份o架。」餐廳下午六點開鋪,文姐每日工作至凌晨兩、三點,終捱出病來,發現有膽石及胃部生瘜肉。記者見她收工前還和員工吃雞煲,即勸她少吃辣,她搖搖頭道﹕「試味好緊要,況且我都鍾意食﹗」日忙夜忙的她放工後還要照顧家中四隻收養回來的流浪狗,每月更抽空到錦田的狗場做義工,她一臉期盼道﹕「最想賺多啲錢,建一個狗場,人老咗都有政府養,但係動物就無人理,我好想幫佢哋。」 雞煲比併 凰朝及隨變都由文姐一手創辦,麻辣雞煲的底料亦出自同一配方。上週一晚,記者在兩家店鋪外賣相同食物,由編輯部及攝影師一同試食兩者的分別(圖左為凰朝,圖右為隨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