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門店自提有想像的那麼美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059.html

TIM走訪了上海三家全家便利店,一家位於華師附近,一家位於花鳥市場附近,一家在地鐵口附近,發現處理的亞馬遜自提包裹都在5個左右。現在,能夠處理亞馬遜自提包裹的全家便利店有100家。按照每天能夠處理的訂單量來看,很顯然,門店自提模式仍需要培養用戶習慣。

門店自提,這個概念提出來有幾年時間,但火起來是最近的事情。蘇寧易購利用自身1700多家門店發力門店自提,京東在北京與好鄰居便利店合作實現門店自提,天貓也在主要城市提供門店自提服務站,上面提到的亞馬遜在上海和全家便利店展開合作實現門店自提。幾乎一二線電商企業都在開展門店自提業務,包括物流公司也在積極部署門店自提服務,如順豐的「自寄自取優惠服務」,但門店自提真的有想像的那麼美嘛?

不可否認,門店自提有下面的幾個優點:

1.將點對點的配送簡化成點對店(實質可能是點對區域)的配送,避免了二次或多次配送,減少了配送成本。尤其是在交通複雜、堵塞、管制嚴格的城市。

2.節約了顧客等待包裹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顧客可以在包裹留存門店的時間內隨時取貨,提高了用戶體驗。

3.通過門店自提帶動便利店人流量,從而帶動便利店的銷售。

4.線上線下品牌認知的互相交融互相提升,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但真的實施起來,我們很可能遇到像「亞馬遜-全家」那樣的尷尬。因此,如果將門店自提大範圍的推廣起來,我們可能會面對下面的幾個問題:

1.新的收貨方式帶來的認知認同問題。現在顧客對便利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甚至貨到付款都能整出「閃電送」,「211」,「閃電送」。門店自提這種新的收貨方式有多少用戶買賬?這個問題現在並不樂觀。因為顧客一出門,將會面臨更多的機會成本。

2.錢貨交接的安全問題和技術支持問題。整個提貨流程涉及到的角色有電商,門店(或自提點),用戶。如何確保這三個角色在這個流程中都能錢貨兩清?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業務流程,將門店自提流程併入已有流程或單開新流程需要的技術支持也將成為一大問題。

3.門店自提的資源配備問題。這裡涉及的問題有兩塊,一是人,而是儲物空間。因為每個自提訂單處理需要的時間都是可以計算,因此,一個員工每天可以處理的訂單也能計算出來,所以每一個訂單處理的時間成本能夠算清。相同的,每個包裹的倉儲成本也能算求。在門店自提發展初期,每天訂單量不大,可以沿用店內人員和空間,但訂單數量一旦增多,就要靠裡添置人手和另闢空間,所以,這裡就需要計算便利店提供「門店自提服務的投資回報問題了」。

4.門店自提的服務品類覆蓋和人群覆蓋問題。城市三環以內的物業成本和人力成本很高,在這裡能否有足夠的便利店覆蓋全景?在品類上面:快消品、小家電、3C完全OK?大家電、家具、生鮮等的非標準品如何門店自提?

等到實際運作的時候,在各細節處肯定會有更多的問題。不過TIM覺得,門店自提肯定是未來趨勢,因為今後社會資源會越發緊張,整合是大勢所趨,免費的服務將會有很多限定條件,遊戲規則將會跟隨資源的配置進行設定,但門店自提被顧客廣泛接受仍需很長一段時間。

TIM大膽的假設一下,在未來的的電商物流配送上面:哪怕你買一毛錢的東西,商家都可以免費幫你送到門店,但不管你消費滿多少,只要是送貨上門就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作者簡介:電商TIM,資深黑馬讀者,也是重度的加班狂人,他的文章不是宏觀敘事,而是觀察細節,來抓取其中的商業信息,適合正在找項目,正在做項目的創業者看,以獲取經驗,補充血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