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反對基礎設施投資者的荒唐理由(ZT) 黃祖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e1c3e0102ebnm.html
  本文為轉貼,個人的感覺是,經濟學家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基本良心的人,說人話,而不是紛紛向郎咸平這種財經演員這個職業和盈利模式靠攏。

 

反對基礎設施投資者的荒唐理由

杜建國

9月26日晨

 

    9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在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 旨演講時,強調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的投入」。僅僅三天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先生出席2012天津 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時,批駁了對2008年中國政府「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俗稱四萬億計劃)的「不顧事實地歪曲和指責」。在隨後的座談會上, 溫家寶進一步強調,要解決地區差異、經濟轉型、改善民生等任務,還需要在基礎設施和科教文衛方面巨大而又長期的投入,這「13億多人口的強大內部需求」, 「反映出中國的發展還有巨大的潛力」。

 

    不過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肯定相反,對於加強基礎設施投資,媒體上卻響徹著一片質疑聲。不過仔細觀察一下不難發現,這些質疑聲很少有能站得住腳的。質疑者們的理由可謂是五花八門,最後他們也因此而洋相百出。

 

    9月17日《中華工商時報》報導,吳敬璉先生在國際金融論壇2012學術報告會上的主旨報告中反對當前用投資拉動經濟,並以高鐵投資為例來加以佐證。吳敬璉反對高鐵建設的理由是:「鐵路現在的短板是在貨運,而不是在客運。高鐵是客運,把主要資源用來建設高鐵是資源的誤配。」 吳敬璉先生這真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高鐵雖然主要是客運專線,但是對貨運也是同樣有幫助的。傳統的鐵路是客運貨運合一的,為了保證客車快速準點運行,貨車 經常要為客車讓路,貨運效率受到很大影響。建設高鐵客運專線,將會把大量客流從原來的鐵路上分出來,也就為提高貨運效率騰出了空間。胡舒立的得力幹將、財 新《新世紀》週刊的主編王爍先生,不久前已經因為斷言高鐵無助於減緩貨運壓力而鬧過笑話了,不料吳敬璉先生竟然重蹈其覆轍,真是讓人感到惋惜。

 

    吳敬璉先生的學生劉勝軍先生,認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過剩,因此不應該再進行投資了。他在FT中文網《與林毅夫商榷:中國未來高增長靠什麼?》(最近林 毅夫先生因為大力支持投資政策而招致了很多批評)一文中講到,「中國的基礎設施已經不再是發展的瓶頸,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過剩或超前現象」。遺憾的是,在講完這段話後,劉勝軍先生並沒有給我們舉出基礎設施過剩或超前的具體例子來,也沒有向我們說明這在所有投資中佔多大的比例。筆 者認為劉先生就這樣重大的問題信口開河,是相當不可取的。溫家寶總理9月11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早已指出,不只是在較為落後的中西部地區,甚至在東部發 達地區,也一樣存在著基礎設施落後的現象。劉勝軍先生若能在上下班高峰期去擠一下北京或上海的地鐵,估計就不會堅持自己的觀點了。

 

    許多人認為加大投資有礙於產業升級,比如馬光遠先生為反駁林毅夫,於9月13日撰文《中國經濟:靠什麼還能快速增長二十年?》,就指責中國經濟由於「過度依賴」「投資」,導致「不可遏制陷入下滑的境地」以及「產業低端」。那麼在馬光遠先生眼中中國產業到底如何低端呢?就在此文發表不久前,馬光遠在微博上稱在金磚四國中,中國製造業水平處在最低端。對 馬先生的判斷,讓我有恍如隔世之感。現在中國向俄羅斯和巴西出口的主要是製造業產品,而俄羅斯和巴西向中國出口的主要是礦產資源,中國無論如何不會比這兩 個國家的產業水平更低。像俄羅斯,除了吃蘇聯時代的老本賣點軍火以外,他在製造業方面還有什麼拿的出手來的呢?難道不正是普京前段時間訪華時簽約讓中國企 業去俄羅斯投資建拖拉機廠和LED工廠嗎?像巴西,它向中國出口鐵礦石,中國則向其出口裝載礦石的四十萬噸級的巨型貨輪,產業水平誰高誰低不是一目瞭然 嗎?至於印度,那就更沒有資格與中國比較了,總不能認為一個動輒全國大停電的國家的產業水平會高於中國吧。馬關遠先生對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如此無知,難 怪他會做出加大投資會阻礙產業升級的荒唐結論。事實恰恰相反,依靠著長期的投資,中國的產業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

 

    陳志武先生也堅決反對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他認為中國經濟過於依靠外需和投資拉動,今後應該加大消費的比例。陳志武教授這樣講,並非毫無道理,不過當前沒必要將投資和消費對立起來,而且中國消費所佔的比例一向被嚴重低估了,英國經濟學家、前倫敦副市長約翰·羅思(John Ross)不久前就撰文指出,在全球諸大經濟體當中,近年來中國的消費增長是最快的。更令我們吃驚的是,9月4日陳志武發微博稱,要求擴大消費,可就在此前,他剛發了一條微博,反對提高工人的收入和四年前通過的《勞動合同法》。如此自相矛盾,幾乎讓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請問陳教授,消費的擴大主要依靠占人口多數的工薪階層,不提高工人的收入,怎能擴大消費呢?您既反對投資拉動,又反對靠提高工薪階級的收入來擴大消費,那麼您到底想要什麼呢?您想讓中國經濟坐以待斃嗎?

 

    在好多人嘴裡,擴大消費僅僅是一個用來反對加強投資的幌子而已。像陳志武這樣一面要求擴大消費、反對投資一面卻又抱怨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大有人在。

 

    還有人認為,要拉動經濟不應該指望投資,而應該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完成,比如,成思危先生最近就說,「用大量的投資的經濟刺激的辦法,那只能打一個強心 針,甚至是飲鴆止渴」,應該從「提高勞動生產率」入手。成先生這真是只要結果不要手段啊!請問成先生,難道單靠改進管理就能無限提高勞動生產率嗎?難道提 高生產率就不需要採用更新式或更高級的機器設備——這實際上就是投資——了嗎?難道用機器即投資代替人力不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根本性出路嗎?用風鑽進行作 業,再怎麼深挖潛力,也不如投資改用隧道掘進機呀。成思危先生的宏論,真是有悖常識。

 

    郎咸平近日稱,正是2008年以投資為主的「四萬億」計劃,導致了今天中國經濟重新陷入困境。這真是罔顧事實。請問郎先生,難道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冰 島、美國經濟不見起色,甚至陷入嚴重的負增長,也是由於他們推行了「四萬億」的政策導致的嗎?當前中國經濟下滑,很明顯主要是因為受經濟週期因素和世界經 濟再次低迷的拖累。2008年中國經濟因為得益於四萬計劃而在全球一枝獨秀,怎麼反倒成了罪過?四萬億帶來地產過熱、通貨膨脹等副作用,對此正確的態度應 該是在新的投資中儘量設法減少上述副作用,而不是因噎廢食。

 

    郎咸平還將基礎設施建設與民生問題對立起來。比如前段時間北京的大暴雨暴露出下水道系統可能滯後於城市發展 的問題,郎咸平借題發揮,要求「停止新四萬億(投資計劃),把錢省下改善民生」,不要把錢「浪費在高鐵高速公路鋼廠」等上面。請問郎先生,難道大規模修建 下水道就不需要鋼材水泥了嗎?難道高鐵和高速公路就不會提高鋼材水泥的運輸效率從而降低包括下水道在內的各種設施的建設成本了嗎?

 

   

 

    如果說上述學者反對基礎設施投資的觀點讓我們感到荒唐的話,那麼在對比一下潘石屹先生的夫人張欣女士的觀點,就會讓我們感覺他們倒是極為理性了。張欣女士 也積極反對基礎設施投資,但是9月13日,正在美國的張欣女士卻發微博稱美國商界對未來沒有信心,因此不去投資,按兵不動,這樣就沒有新的工作機會,增長 沒有希望。我們在啼笑皆非之餘,不禁要問一下張欣女士:您在美國主張要加強投資,否則經濟就沒有增長,就沒有新的工作機會,可是,為什麼在中國,您與您的 朋友們卻堅決反對投資拉動經濟呢?難道張女士您是希望美國好而不希望中國好嗎?

 

    9月19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先生指出,「許多經濟專家像娛樂節目主持人一樣討論問題,經濟專家八卦化,其吸引眼球的噱頭就是唱衰中國。」對照上述人物的荒唐言論,筆者不得不承認黃奇帆先生的結論還是很客觀的。

 

    補充一下,中國針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所需要採取的對策,筆者認為絕非進行基礎投資一途,同時還需要加大對富人的稅收(不久前林毅夫也曾提出這一點)、提高工薪階級的收入,以及加大保障房建設的力度等。

    就在中國的媒體對基礎設施投資大肆口誅筆伐之時,9月13日,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彼得·戴蒙德在紐約舉行的年度彭博市場50峰會上卻表示,「多 年來,美國在基礎設施上投資不足,為了提振經濟,美國應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因為「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是最具生產力的經濟刺激舉措,不僅可以創造大量就業, 還能為未來夯下堅實基礎。」

 

    連諾獎得主都在追隨中國了,那麼那些一貫唯西方馬首是瞻的學者和名人們,為何非得要中國放棄多年來屢試不爽的政策呢?復 旦大學韋森教授的一番言論,能讓我們茅塞頓開。不久前,韋森教授公開反對官方再次「啟動新一輪大規模的基建項目投資」拉動經濟,其理由是這樣會阻止「避免 不了」的「經濟下滑」,以至於讓「啟動政治體制改革」失去了藉口。中國的體制確實存在問題,筆者也主張要進行改進,不過像韋森教授,竟然企圖通過主動製造 中國經濟崩潰來達到這一目的,這不由得讓筆者望而生畏,不寒而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