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諾基亞幾年前在公司人心目中還是一個佔比40%以上的最愛品牌,但它在幾年時間裡已經淪為一個二流品牌,而我們今年則乾脆把手機或者智能手機的
品牌取消,重新分類為5英吋以下和以上兩種移動終端,而諾基亞還是一個手機製造商。再比如,在2009年的時候,我們還曾經做過一系列有關3G運營商的報
導,但3G牌照發放之後並沒有太多的懸念,而影響運營商發展的可能更多是明星機型、新的應用。
開創了一個時代的蘋果iPhone,實際上建立了移動互聯網的規則。這個全新的東西在今年第一次成為我們的調查內容—也許在四年前,手機是發短信、打
電話或者聽歌,可能連拍照都只是偶爾為之(用數據線把照片導到電腦裡並不是一件讓人愉快的工作),但現在一直在你手中似乎須臾都離不開的手機,你正在做的
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四年的時間的確會發生很多的變化。在一個長的時間段內,我們可能都會把它整體地定義為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時期,但如果我們細看這四年多的
時間,不管是這些公司、品牌,還是我們的生活都在發生著變化。我一直有一個觀點,一個偉大的公司或者偉大的品牌它不可能從始至終都在一帆風順的環境中成
長,它可能會經歷外部環境的劇烈動盪,也可能會面臨自己的戰略失誤;它要面對消費者的趣味和習慣的變遷,也要面對技術、創新產生的新的機會—有可能是它自
己創造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公司創造的,但核心都在於它是否能把握得往。這個世界有蘋果,但也有三星。
我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推出TOP30的金字招牌,今年我們分別把它們命名為「大明星品牌」、「優勢品牌」和「潛力品牌」,這些來自於公司人消費者的調查結果證明了這些品牌的可圈可點之處,同時也記錄了公司人生活的變化。
如果這四年中只有一個品牌被長長的歷史所留下、所記住,那一定是蘋果。我們前面提到的所有變化都與它的創造力相關,而如果我們再更長遠一點看這個公
司,在它36年的公司歷史中,我們更能看出品牌與戰略、機會把握、創新能力、技術沿革等之間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是史蒂夫·喬布斯這個人。
到我們雜誌上市的時候,這個神話製造者已經去世整整一年了。現在的蘋果還是商業世界裡最著名的品牌、最好的公司,雖然在這段時間裡,人們不斷追問蘋果
的創新能力是否可以持續,但我們畢竟已經看到了有如此多的變化正在發生,它影響著移動互聯、通訊、PC和音樂等行業的發展,並由此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即使它不再是最炫目的那個公司和品牌,我們也足可以感謝並尊敬這個公司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在他去世一年之後,我覺得還是可以這樣說:我們會為與史蒂夫·喬布斯生活在同一時代為榮,我們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