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炒爆QE3

2012-09-23  NM



○八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美國推出兩輪「量化寬鬆」(QE)政策,把利率推至接近零的邊緣。到上週五,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再宣布推出QE3, 講到明放水「無限期」;此招引發的超低息循環,就如在水深火熱的香港樓市背後,狠狠的再推一把。香港樓,早已陷入乾升「困局」;全港十八區,區區癲價。山 頂豪宅六萬蚊呎,太古城呎價萬四,街坊區如將軍澳及屯門,新屋苑呎價已經過萬。由於放盤少,成交縮,雖然樓價癲升,但不是個個地產經紀都「有肉食」,連發 展商亦大呻資金難回籠;加上買家怕買貴,業主怕賣錯,置身這場樓市困局,人人都在問:「樓價升到幾時?」

上週五美國推QE3後, 各區業主即時反價百分之三至五,但準買家已略見「疲態」,令樓價乾炒的局面更明顯。「而家啲叫價係癲的,放盤少,肯承接嘅買家亦唔多,令到價就好高,但成 交量就好少。」一名經紀說。就如黃埔花園,呎價已去到九千;上週末的睇樓客有一百六十枱,不過真正成交就只有一宗,而黃埔附近一帶的地產經紀,少說也有上 百個!點夠分?上週末十大屋苑的成交,雖較前週大升七成,但其實只是由二十多宗增加到三十多宗而已,一名剛離職經紀便爆料:「我啲同事,部分做咗成年都未 發過市,只係賺五千蚊底薪,有無成交真係講彩數。」幸運遇着炒家Terry的,可能已成為「Top Sales」。Terry一向活躍於炒賣粉嶺屋苑,兩週前以二百七十萬元,買入粉嶺名都一個約六百呎的單位收租。他說:「舊年同類型單位,我二百四十萬元 賣走咗,而家用二百七十萬先買得番。」他早已向各大代理下指令,只要粉嶺有三百萬樓下的細價樓放盤,他毫不考慮即掃,然而至今只買到一個單位,「根本無放 盤!而且以前我哋啲炒家優勢係夠快,唔使睇樓即扑槌,但而家連用家都可以唔睇即買,同我哋搶到底!」Terry在近年QE1至QE2期間,已掃入粉嶺十多個單位,今次是為QE3又 再出山:「呢個風都吹咗好耐,加上我感覺到CY嘅『梁十招』無料到,個樓市有排唔會跌啦﹗」他計晒數說:「這個單位我要俾六成首期,之後每月供四千蚊,但 可以租到一萬蚊。嘩,有人幫我供樓,仲有錢落袋,幾開心呀!」他認為低息環境維持到二○一五年,為他與樓市打了一支強心針,「即係起碼一五年六月之前,我 都唔會放呀!」

一二手輪住炒

業主寧持貨收租,搏升值兼抗通脹,是現時盤源極少的主因。上述的黃埔花園,放盤量聲稱有三百多個,但俗稱「firm賣盤」、即貼近現實價的放盤,其實只有 九十個。最誇張是東涌映灣園,三百個放盤,只有十個「firm賣」。代理解釋,很多放盤其實都連租約,「連租約嘅係投資者,佢哋覺得賣咗又買唔番,咪隨意 放吓盤試吓價囉。」由於一盤難求,上週本刊曾寫有一個黃姓投資者,肯放售手上的元朗單幢樓金馬大廈連天台單位,並於前週三以二百一十萬元成交。報導一出 街,她即被同區經紀追蹤到身份,並找上門力勸她撻訂,表示有人肯出價二百二十萬元。不過黃小姐耍手擰頭道:「賣仔莫摸頭,唔搞咁多嘢了!」二手價貴又缺 貨,經紀及用家都轉到一手碰運氣。屯門瓏門,幾乎個個單位過千萬元,都沽出六十多個;而由恒基牽頭發展的馬鞍山迎海,上週五在國金一期開售,平均呎價「只 是」八千八百元。較屯門樓更平,又怎會無人搶?當日下午四時,三百名準買家已聚集於國際金融中心排隊,人龍更罕見地在商場內打蛇餅延至商場外的天橋,首十 五分鐘便沽逾一百伙。購入低層兩房單位的雷小姐,未決定單位用途,只決定「買咗先講」,她說:「唔知收租定自住,但QE3印銀紙,銀紙貶值,錢放在銀行又無息收,我先考慮買樓投資,梗係買磚頭較穩陣。」迎海至今已累售超過三百伙。

止瀉良方變毒藥

構成現時香港樓價狂升的原因,並非單單是QE1、2或帶 來的超低利息加氾濫資金;香港樓早已存在結構性失衡的問題,這要由十年前的「孫九招」開始講起。二○○二年九月,香港樓價每況愈下,港府決定「無限期」暫 停賣地;同年十一月,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的孫明揚推出「孫九招」,包括停勾地及兩鐵項目、停建居屋、停賣公屋等,總之落重藥大減供應,從而為樓價 「止瀉」。這招止瀉劑偏偏巧遇○三年沙士後的自由行,樓價谷底回升。只是政府一直未有按樓市轉勢而對症下藥,使「良方」變成今日的「毒藥」。一般而言,由 賣地至新樓落成,要三至五年時間,所以孫九招的威力,在○五年後開始浮現。從屋宇署的數字可見,○五年起,供應量比之前大減一半。其中○九年的落成量更創 七二年以來的三十七年新低,僅得七千餘伙,不足當年一手成交數目的一半。今年截至七月的數字更為嚇人,供應僅得二千四百多伙。事實上,發展商早在○四年已 高呼「供應有斷層」,記者本週一致電發展商會德豐(20)副主席梁志堅,他炮轟道:「政府後知後覺,一○年林鄭才恢復推地,但攞到地至批 consent(預售樓花同意書),點都要兩年半,即最快明年初才有供應。」他希望「梁十招」中:「地政總署加快審批售樓紙」,真的可以實行,據以往經 驗,平均七至九個月攞到consent,加快可縮短一至兩個月。

政策再拖慢供應

從事建築業三十年的利基控股(240)主席單偉彪,還大呻政府部門在審批起樓流程上矯枉過正,拖慢供應,「而家環保條例好嚴格,申請斬一棵細樹要五六個 月,斬一棵大樹要成年!又要評估係咪古樹,又要評估係咪健康。如果係保護百年古樹,梗係合理,但而家十年八年嘅樹都要寫好多報告。」就如卓能地產的荃灣樓 盤「一號九龍山頂」,被指斬了七十棵樹而不獲地政署批出售樓紙,結果發展商要賠償一千五百萬元,另加補種樹木方案,結果拖足四年半都未賣得。單偉彪繼續炮 轟:「建築署程序又係耐,同時代脫晒節,好似簡單入則鋪電線,永遠係法定審批日期最後一日先覆。根本政府官員人人都怕錯怕被批評,個個只管自己範圍,唔溝 通!」他認為在起樓程序及起樓速度上,要取得平衡。一個銀有兩面,中小型發展商裕泰興的董事總經理羅守耀大吐苦水稱,現時樓價高,但建築及所需時間成本亦 高,令他們不太願起樓,供應上形成惡性循環。「呢個係『打死狗』格局!大家唔好忘記,我哋都要有錢賺先起樓o架!而家市區樓地價要六七千元一呎,建築成本 亦由十年前的每呎千二,加到而家三千;成本每呎八九千,樓價最低就係咁,唔係我哋就蝕本。然而樓價定得高,客又承接唔到,成交比之前疏落,我哋資金好難回 籠!」他指賣樓還要計及未來樓價風險,故現時索性將物業轉為收租,增加資金流,再投資到外匯及股票市場,「地產商唔係炒家,樓價乾升係對我哋無着數o 架!」

治亂價用重典

面對這個樓市「死症」,梁志堅與羅守耀不約而同表示,要由審批程序落手。梁志堅說:「要加強政府與發展商之間的互動,以前港英政府時代,同發展商好多互 動,漏咗乜文件,要補咩資料,各部門都會主動call發展商,快手搞掂。但呢幾年,無晒呢啲嘢,個個都驚利益輸送,又怕孭鑊!」羅守耀則指:「之前政府嘅 政策錯晒!呢個係惡性通脹,唔應該壓樓價而應該壓通脹,例如減慢基建,減運輸費,間接將我哋建築成本減低。」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則認為在施 政上,要「治亂價用重典」,「現時的樓價上升明顯不是由實體經濟帶動,上週推出QE3, 市民更深信熱錢將會入市,樓價會繼續升,這些都只是『預期』,但若果政府真係唔做任何嘢,樓價升五成都有可能!」他謂,除非政府狠下重藥,「如開徵增值 稅,賣樓後要分一半俾政府;又或不論用家定投資者,劃一只可造五成按揭。」他提醒,現時買樓應做更強的風險管理,「不要貪現時息低就借到盡,首期三成是最 基本,手頭還要有額外六個月的供樓『後備錢』。若要買樓收租,除非是打算持有十幾廿年,否則樓市跌就得不償失。最緊要睇實自己份工,因為樓價跌往往與失 業、減薪等如影隨形。」

樓太貴三招抗通脹

樓價愈炒愈瘋癲,小市民無力買「磚頭」,未能從中分一杯羮,但在新一輪「QE無限」刺激下,通脹「狂牛」勢抬頭。銀紙愈來愈「唔見使」,要保住荷包對抗通脹,專家建議以下三招自救術。

第一招︰買地產股 曲線揸磚頭

樓價愈升愈有,本地「磚頭」股獲睇高一線。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直言,歐美央行齊「放水」,市民拿着現金「好搵笨」,「銀紙將會愈嚟愈貶值,啲人寧 願買有形資產defend(捍衞)財富,而且聯儲局將低息周期延長至二○一五年,絕對利好樓市。香港大型發展商管治水平高,賣樓收入穩定,股價又長期出現 折讓,值得睇好。」

新地、恒基「貨如輪轉」

黃國英推介下半年的「賣樓王」新鴻基(16)及恒基(12)。近月,受貪污醜聞困擾的新地,股價回勇,重返今年三月底聯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聯被廉署拘捕前 的水平。黃國英指新地已逐漸走出貪污案的陰霾,「新地擁有強勁嘅管理團隊,好多程序已經係流水作業,降低官司嘅負面影響。」事實上,年初至今並未開售任何 大型新盤的新地,近月開始「發力」,剛推售的屯門瓏門只是「頭炮」,未來半年至九個月更有多個新盤「搶灘」,包括將軍澳天晉二期等,可謂「貨如輪轉」,利 好股價。至於恒基,下半年計劃推出六個新盤,涉及逾三千八百伙。除發售中的烏溪沙迎海一期,還有元朗大棠項目等。「恒基樓盤主打大眾市場,以中小單位為主 導,有一定用家基礎。」黃國英說。恒地現時每股淨資產值對比股價的折讓達三成二,高於過去平均的兩成。事實上,大股東李兆基近期密密增持恒基股份,最新持 股量達62.64%。

嘉華收入有保證

另外,中型發展商嘉華國際(173) 今年的表現亦令人眼前一亮,中期盈利增長強勁,核心純利「爆升」五倍至二十三億元,年頭已唱好嘉華的黃國英,繼續支持說﹕「政府公布將會增加發展區供應, 以及拆細地皮招標,中小型發展商容易上位。嘉華主打豪宅市場,建立咗好好嘅brand name,銷情有保證。」事實上,嘉華已進入收成期,大部分香港項目有望於下半年入賬,包括御金‧國峯及天賦海灣等,為全年業績打了一支強心針。

第二招︰捕捉金價升浪

除了「磚頭」升值,早前一直徘徊在一千五百多至一千六百多美元(每盎司,下同)的金價,亦應聲衝上至一千七百七十多美元,走勢凌厲。敦沛金融環球產品服務部業務總監周燕珊認為,金價愈升愈有,「第四季係傳統金屬需求旺季,南非礦場由八月中一直罷工到依家,美國又推QE3, 令好多人追入。」她估計,金價下一步可高見一千九百美元,「投資者買黃金ETF最直接,入場費同手續費都好低,而且流動性高,買賣方便。相反實物黃金買賣 差價就好大。」周燕珊說。自○五年買入黃金、「金甲蟲之路」網誌網主阿祖認為,美元會持續疲弱,長線看好黃金,七年來只買不賣,現持有的黃金市值過百萬 元,佔總資產約六成,他解釋﹕「根據我嘅經驗,就算資產泡沫爆煲,如樓價大跌,黃金都係跌得最少嘅,甚至會上升。」

基建增利銅價

另外,周燕珊認為QE3釋 放的資金,亦會催旺其他金屬市場,「美元持續弱勢,通脹上升,好多人會買貴金屬做對沖。」另外,銅價亦會受中國需求帶動,周燕珊睇好中國會放水﹕「中國力 谷基建推動經濟,十八大順利換屆後,因中國要保GDP有7.5%增長,預期中央會放鬆銀根,減存款準備金率,銅價有機會升至每噸九千美元以上。」

第三招︰收息保本

說到抗通脹,即想到政府之前推出的兩輪通脹掛鈎債券iBond。不過,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王良享表示,買入二手iBond並不划算。「第二輪推 出嘅iBond債價已升至一百零五元,就算通脹令息率上升,多咗需求都會令債價繼續升,個價都係太貴。」王良享估計,明年全年通脹率約為4%,如果政府再 推新一批iBond的話,就可積極買入。「QE嘅影響要下年年初先見到,所以iBond的派息要到下年年中先會比較吸引。」他表示。

人幣定存息高

要賺息,王良享推介本港人民幣定存,「香港銀行積極預備推RFDI(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加上人民幣升值放緩,銀行需要用高息吸引人民幣資金,唔少銀行 人幣定存已高達三釐。」但王良享指出,隨着中央放鬆銀根,內地信貸環境改善的話,可能令香港高息不再,到時可轉投企業債,他表示﹕「部分高質素嘅企業債券 都有超過五釐息,回報不俗。」此外,較進取的還可購買高息股。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植耀輝推介置富產業信託(778),「置富旗下商場主力做街坊生意,賣 生活必需品為主,租金收入增長穩定,盈利能見度高,股息四釐左右,算吸引。」另外,防守性高的公用股,例如中電﹙2﹚、煤氣﹙3﹚亦是抗通脹的「避風塘」,兼可以做「對沖」,建議趁低吸納,「雖然派息唔係特別高,但假如燃料成本上升,呢啲公用機構隨時加價,賺取嘅股息可以當係補貼。」植耀輝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