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聊到歷史和教育,我看到很多人,可能因為中國近現代在政治經濟文化 等各方面都落後於歐美,有著屈辱的近代史,他們認為是老祖宗留下了遺毒,害了我們,所以就把責任全推給了傳統文化,把我們的國學批得一文不值,視為封建糟 粕,恨不得全盤西化,對歐美文明則是頂禮膜拜,我認為這種思想是崇洋媚外,數典忘祖。
近代中國,從西方思想崇拜出發試圖打倒中國文化的潮流中,太平天國運動、新文化運動和文化XXXX動是三個高潮,這些運動導致的結果都是災難性的,今天的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刻反思。
一百年前新文化運動時,我們的國人曾有過文化思想方面的困惑,胡適、陳獨秀等人極力反對文言文,前者引進馬列主義,後者推崇自由主義。陳我就不說了,但胡適的新文化運動我認為是有點過頭了的,他本人在十四歲以前就能背誦十三經,如果沒有那9年私塾基礎,我認為胡適不可能成為一代大師。
胡適的出發點主要是實用,當時國人文盲比例很高,教育力量薄弱,思想守舊。胡適認為文言文不利於掃盲和日常交流,所以極力推動白話文。100年過去了,如今的形勢已經大不相同,現在的孩子每天有近10小時在讀書,根本不可能變成文盲。所以我覺得《語文》這本門課,除了拼音和識字外,應該直接整本整本的背誦和學習國學經典,而那些白話課文,既然我們平常說話流利,還用得著專門學習嗎?
當初,以留美學者為主的學衡派就強烈反對新文化運動。吳宓認為:「今新文化運動,於中西文化所必當推為精華者,皆排斥而輕鄙之,但采一派一家之說,一時一類之文,以風靡一世,教導全國,不能自解,但以新稱,此外則皆加以陳舊二字,一筆抹殺。吾不敢謂主持此運動者,立意為是。」
孫中山認為新文化運動源自外來民族的壓迫,不讚同新文化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徹底否定,主張對其繼承、改造。馮驥才更是指出魯迅「他的國民性批判源自一八四零年以來西方傳教士那裡,在他那個時代,並沒有看到西方人的國民性分析裡所埋伏著的西方霸權的話語。」
在泛五四時期,中國大師云集,其中很多人學貫中西,我認為這是自春秋戰國之後又一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黃金時代。剛才我上網搜索了一下,羅列了部分國學、教育和思想方面的大師,我本人是國學文盲,至少對其中的一半人一無所知,因為 太懶,一直沒能下決心學習這些大師的著作和歷代經史子集。努力學習傳統經典一直是我的夙願,希望我能用下半生去慢慢完成它。
以下是我按姓氏拼音為順序列的名單,歡迎大家補充完善,我想列一百個以上的大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白壽彝 |
胡 適 |
呂思勉 |
沈從文 |
熊十力 |
蔡元培 |
胡小石 |
林琴南 |
沈兼士 |
徐復觀 |
陳 垣 |
黃 侃 |
杜亞泉 |
沈曾植 |
嚴 |
陳煥章 |
季羨林 |
羅隆基 |
蘇曼殊 |
楊 |
陳夢家 |
翦伯贊 |
羅振玉 |
孫詒讓 |
楊守敬 |
陳寅恪 |
蔣夢麟 |
馬一浮 |
湯用彤 |
楊樹達 |
陳中凡 |
蔣廷黻 |
馬寅初 |
唐君毅 |
葉公超 |
范文瀾 |
康有為 |
梅光迪 |
汪辟疆 |
余嘉錫 |
方東美 |
李叔同 |
蒙文通 |
王國維 |
俞 |
馮友蘭 |
梁啟超 |
牟宗三 |
王闓運 |
郁達夫 |
傅斯年 |
梁實秋 |
潘光旦 |
王 |
張岱年 |
高 |
梁漱溟 |
錢 穆 |
王先謙 |
張恨水 |
辜鴻銘 |
廖 |
錢基博 |
聞一多 |
張君勱 |
顧頡剛 |
林語堂 |
錢玄同 |
吳 |
張舜徽 |
顧毓秀 |
劉師培 |
錢鍾書 |
吳 |
章太炎 |
顧 |
柳詒徵 |
錢仲聯 |
夏承燾 |
趙元任 |
郭沫若 |
魯 迅 |
任中敏 |
蕭公權 |
周作人 |
近年比較火的錢文忠先生,他的老師季羨林也算是一位大師,他師從吳宓和葉公超。但李敖認為季羨林只是個老資格的人,因為別人全死光了,所以才被人稱為大師。另外,尚在世的饒宗頤亦被尊稱為大師,與季羨林並稱為「南饒北季」。還有南懷瑾先生,宗教研究方面是他的強項,我曾看過他幾本書,但感覺一些描述有點鬼神玄乎,難以信服。
為什麼現在的中國,自「解放」後就再也培養不出大師了呢?我們的教育腐敗、文化斷層、道德淪喪、信仰迷失、禮崩樂壞,所以不單國學無大師,就是其它科學也再沒有大師。大家很喜歡用諾貝獎來衡量學術水平,我統計了一下,
李政道:1926年生於上海,美籍華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31歲。教育: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芝加哥大學;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美籍華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35歲。教育:西南聯合大學,芝加哥大學;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40歲。教育:小學在大陸,台灣成功中學,
李遠哲:1936年生於台灣,美籍華人,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時年50歲。教育:台灣大學學士,台灣清華大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博士;
朱棣文:1948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年49歲。教育:羅切斯特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崔
大和尚:1935年生於西藏,中國國籍,23年前peace獎,時年54歲。教育:私塾;
高X 健:1940年生於江西,流浪13年獲獎後加入法國籍,10年前文學獎,時年60歲。教育:北京外國語大學;
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時年56歲。教育:哈佛大學、劍橋大學;
高
劉
純美國教育:
老蔣+美英教育:7人,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崔琦、高錕、大和尚;
毛式愚民教育:2人,健哥(他那本書我很喜歡)、波哥。
「解放」63年,我們培養了一個文學獎一個peace獎,這兩個獎還是外交部強烈抗議的,自然科學獎一個沒有,人口卻從4億增長到13億,這說明了什麼呢?沒有大師的日子,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