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手機名片:免費的誘惑和陷阱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5/3MNDE1XzUyMjQ3Mg.html

當你精心開發的軟件在蘋果App Store中收費下載並銷售良好,突然有幾家競爭對手衝進來宣佈免費,你將如何應對?

美國《連線》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在其暢銷書《免費:商業的未來》中提到,「有很多東西人們覺得不付錢就享受是理所當然的,而一旦公司突破傳統思維,接受價格並非完全取決於產品成本的概念,新的機遇就會突如其來。」

這種免費思維曾經在互聯網領域創造出無數經典案例,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以蘋果App Store為代表的下載收費模式,現在也受到免費思維越來越多的挑戰。

在手機名片識別、交換領域近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免費化浪潮,以名片全能王為代表的收費軟件正受到經緯名片通、脈可尋等後來公司的免費挑戰。這場收費與免費的戰爭,究竟將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

名片識別的技術壁壘

在整個電子名片及識別領域,名片全能王是目前唯一產生良性商業模式的一家,這家獲經緯創投投資的公司是目前在App Store中為數不多的能把一款應用賣到50塊錢以上的公司,面世後很久,這款軟件的售價一直高達78元。

名片全能王的副總裁陳颯告訴記者,該公司用戶已經突破3000萬,其中一半在海外市場。

從目前的商業模式來說,名片全能王更加像一家軟件公司,主要靠軟件收費來賺錢。這款軟件勿需聯網便可將名片中的信息掃瞄進手機,速度很快,因而受到用戶的歡迎。

名片全能王的創業團隊此前在OCR(圖像文本識別輸入)技術上有著較長期的積累,因此形成了一定的商業壁壘,這是這款軟件賣出如此高價的最主要原因。

一 位熟悉名片識別市場的VC投資人告訴記者,名片識別技術主要有兩層,第一層是能夠將名片識別成一個圖片,將名片上的內容摳出來,第二步是要看清楚名片上的 文字和圖像代表了什麼,將電話、名字、地址等信息填到對應的欄目中,這一步被認為是最難的核心技術,實現或靠經驗,或靠人工,或靠技術。

圖像識別技術是名片全能王這種本地識別技術公司的核心,別的公司是可以調用第一步的圖像識別技術,對名片做簡單識別,但第二步必須要靠自己的本事去完成,而不能輕易的複製別人的經驗和技術。

目前名片全能王採用無縫識別技術,不需要通過聯網進行人肉識別,這也是它和免費的名片識別APP最大的區別。從用戶體驗來說,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掃瞄速度快,且不受制於網絡速度。

不過,國內用戶的下載付費習慣還有待培養,因此名片全能王大部分下載收入來自海外。

陳 颯表示,名片全能王整家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來自於智能手機出廠預裝收費。即名片全能王將軟件授權賣給三星、華為等手機廠商預裝進其手機,然後由廠商免費 提供給用戶。與此同時,名片全能王在海外也和日本軟銀、NTT DoCoMo,美國Verizon、Sprint、Orange等運營商合作,將軟件預裝進他們的定製手機。

而在收費較困難的 android平台上,名片全能王主要依靠廣告獲得收入。「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名片全能王在廣告平台上一直很謹慎,我們目前合作的只有谷歌admob一 家的廣告,因為谷歌的用戶體驗也做得比較好。」陳颯透露,谷歌的廣告只存在android的版本上面,每個月的收入在十萬級別。由於國內android渠 道在付費渠道上存在不足,目前名片全能王的android版本在國內基本免費,而是靠廣告收入支撐。谷歌的廣告收入是從4月份才開始的,每個季度的增幅是 20%-30%。

免費化浪潮

就像當年360揮舞免費大旗一舉搶奪了金山毒霸、卡巴斯基、瑞星等殺毒軟件市場,許多公司正依靠免費來搶奪名片掃瞄市場。

包括經緯名片通、脈可尋、名片碰碰等,都先後推出了免費的名片掃瞄功能。由於名片全能王在本地名片掃瞄識別市場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其它名片公司多採用不同的技術。

人人網旗下的經緯名片通發展很快,在蘋果App Store中一直有不錯的排名。這款軟件除了名片掃瞄功能,還集成了溝通聊天和商務社交的功能。

有消息稱,經緯名片通正在武漢建設上千人的人工掃瞄中心。不過經緯名片通方面答覆本報稱,其後台有一部分名片會用人工處理,「我們有專有的OCR技術,並能利用云端強大的計算資源和語料庫,來達到對名片更精準的識別。」

這種掃瞄方式的好處是識別率很高——由於許多人的名片往往採用藝術設計,樣式五花八門,這時候自動掃瞄很可能不准,人工掃瞄就體現出其好處。此外,經緯名片通有海量掃瞄的好處,適合一次掃瞄識別一大批名片,因此獲得了部分用戶的喜愛。

不過,人工掃瞄的缺點是成本太高。隨著用戶數量的激增,人工識別人員的規模將越來越大,這將是一筆不小的運營支出。

另一家發展較快的名片掃瞄企業脈可尋CEO王威揚告訴記者,其公司已經發展到百萬用戶級別。

王威揚聲稱,脈可尋的識別精確度可以達到99.9%,高於名片全能王的80%-90%。他表示識別技術是脈可尋自己研發的技術,採用云端識別,識別的速度已經縮短至30秒左右。王威揚並沒有提及自己的云端識別技術具體的細節。

「免費替代收費是個趨勢,而且今後不但要做免費,更多是要做出很多超越收費的功能。」王威揚表示。

這種「免費的午餐」開始對名片全能王這種收費軟件產生一定的衝擊。記者在蘋果的App Store中看到,原來售價78元的名片全能王正在進行30元下載的促銷——這多少是受到了其它競爭對手的衝擊。

商務社交的盈利模式

雖然免費是互聯網上搶奪用戶最主要的手段,不過免費也常常變成一個不小的陷阱。所有免費的公司都必須考慮,將來怎麼賺錢?

目前絕大部分手機名片類公司都在往商務社交的方向發展,它們大都剛剛起步,在用戶拓展和盈利模式上都還處於探索階段。

在 談到盈利模式時,經緯名片通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目前考慮的是和MSN、LinkedIn的模式接近,即定向廣告、招聘服務和高級會員服務(收費用 戶)。但和LinkedIn不同的是,經緯名片通做的是基於一度關係的商務人脈的管理拓展,而不是二度的人脈開發。目前經緯名片通和其母公司人人網在業務 上暫無關聯。

上海脈可尋CEO王威揚告訴記者,移動互聯網最主要的盈利來源是廣告,脈可尋目前有一部分的廣告嵌入,但還不是公司最重視的部分,當前階段的主要精力還是投放在產品本身,盈利是下一階段考慮的問題。

對於是否要做商務社交,王威揚表示,脈可尋現在仍定位於名片管理工具,主要業務還是名片的錄入、整理和管理,沒有任何商務社交的概念,是個純工具。

上 述VC投資人認為,國內如經緯名片通和名片碰碰這樣的公司是想做社區,識別功能只是一個為了吸引用戶進來的前端功能,很多人只是需要一個名片錄入的功能, 對軟件本身沒有忠誠度,也沒什麼偏好。所有類似的軟件都會涉及通訊錄,在特定的環境下,用戶是願意給出自己的通訊錄和信息,但有些時候用戶是不願意的。

做社交的公司要盈利靠的是廣告,要能夠吸引來廣告投入是需要足量大的用戶群,但目前商務社交的用戶群並沒有大到可以靠廣告盈利。

上 述VC投資人認為,手機名片類公司的用戶群拓展比較難,因為真正需要這個功能的用戶市場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大,對於沒有超量名片和商務聯繫的人而言,有很多 其它的方式可以實現聯繫人的整理這個功能,比如利用谷歌通訊錄去錄入新的聯繫人,名片識別這個功能只有對於有大量名片的人才是必須的,像大企業的市場、公 關部門,但是這樣的事情可以拿名片識別機來解決,對個人需求而言,其實沒有大到需要一個專門的軟件去解決。

中國的線上商務社交發展依舊, 有幾家模仿美國Linkedin的公司一直未成氣候。上述VC投資人指出,這和中國的社交習慣有關,人們還是願意通過關係和線下活動組織的形式來進行商務 聯繫,線上的商務關係並沒有得到太高的認可度。國內的幾家公司都在堅持,大家都是奔著社交去的,用戶量,口碑都沒有積累到成熟的階段,這是個不錯的想法, 但是市場的反饋並沒有符合預期,還沒有出現一個比較成熟的盈利模式。

用戶隱私的風險

針對這種狀況,一些名片類公司開始轉型。

名片碰碰CEO王雨豪表示,做免費的名片處理,商業變現的過程較長,也會產生不小的成本開支,如果發展不好很容易變成「雷鋒」,最後變成先烈。

在發展早期,名片碰碰走的是手機名片雙向交換的名片加商務社交的模式。不過,國內推廣APP的成本越來越高,這種模式只有在達到了一定裝機量之後才能大面積地鋪開。

王雨豪表示,近期名片碰碰正在做一款名為「人人獵頭」的新產品,利用此前名片碰碰在名片商務社交的積累做基礎。簡而言之,「人人獵頭」就是將自身通訊錄中的人脈資源,推薦給在其平台上發佈招聘職位的公司,人人都可以當獵頭,並從招聘公司獲得數額不小的招聘賞金。

名片全能王的副總裁陳颯也指出,公司也正在考慮由一家軟件公司向互聯網公司轉型。

當問及是否會往商務社交發展時,陳颯表示,幾乎所有基於名片做社交的公司,都會不可避免地將手伸向用戶的通信錄,這涉及到用戶個人隱私的問題。

「對於社交,目前我們很謹慎,因為這個涉及到用戶信息的洩露,在國外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我們還是先把自己的工具做好,也許社交才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或者是才有其他盈利模式出來。」

陳 颯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我們跟一個國際大廠商合作,他們全線預裝了我們的產品,而當時和我們一起競爭的還有一家是全免費的,還帶了一個社交平台。當時國 際大廠的產品經理說,他們花錢買這個軟件免費給用戶用,一部手機賣4000塊,不希望有個社交平台在上面,影響用戶體驗。」

陳颯表示,至於如何依靠互聯網的方式賺錢,公司內部最近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路打法,但是目前還不能公佈。

此外,大多數電子名片類公司都會存在一項不小的誘惑:如何經營他們掌握的用戶信息。簡而言之,用戶掃瞄或者交換名片後,有大批用戶名片的個人信息存在這些公司的服務器中。

一家電子名片公司的CEO向記者開玩笑說,自己在服務器中搜索「產品經理」,馬上跳出來幾千個人的名片。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公開出售他人的個人信息獲利會被判刑。不久前國內曾有保險公司的經紀人員通過出售客戶名單獲利而被判刑。不過,將用戶的個人名片通過其它互聯網的方式變現,則是法律的一個灰色地帶。

如何在保護用戶的隱私和自身發展之間獲益,是所有電子名片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